网络自我意识论文_贾淇茗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自我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我意识,网络,大学生,媒介,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环境。

网络自我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贾淇茗[1](2019)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科技改变了人类社会固有形态,它基于自身"工具性"的强大渗透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构建了多样化的网络环境,其中,"高校网络环境"是最早出现且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组织形态。《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版)一书由唐琳着写,作者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者和研究者的(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校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丁子恩,王笑涵,刘勤学[2](2018)在《大学生自尊与网络过激行为的关系:社交焦虑和双自我意识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探讨了自尊与网络过激行为的关系,以39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社交焦虑在自尊与网络过激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公我意识、私我意识水平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后,自尊对网络过激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社交焦虑在自尊和网络过激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公我意识调节自尊对网络过激行为的直接作用。相对于公我意识水平高的大学生,直接效应对公我意识水平低的大学生更显着;(4)自尊对社交焦虑的作用还受到个体私我意识的调节,相对于私我意识水平低的大学生,间接效应对于私我意识水平高的大学生更显着。(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18年02期)

张宇辰[3](2018)在《网络流行语中的自我意识与文化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在信息交流更加快捷,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互动更加频繁的背景下,"网民"这一新的群体应运而生,他们通过网络获取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信息,靠文字传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网民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强烈共鸣引发了一种重要网络文化现象,即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大面积传播。所谓"言为心声",网络流行语作为言语的一种特殊形式,反映了网民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心理,体现了他们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自我意识和文化表达。(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8年03期)

李娴,高妍[4](2016)在《自媒体视域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行为与自我意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成为事实,互联网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存在,已经渗透到现代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自媒体,最大可能地改变了青年人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模式。自媒体虽然给青年学生带来了许多便捷条件,但也对青年学生的行为与思想意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内陆最深的新疆地区。处于该地区的学生因离沿海地区较远,不能在现有条件下及时地掌握国家与社会现实情况,因此,要有效利用自媒体实现对青年学生网络行为与自我意识的培养,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此为背景,利用自媒体视域,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以及自我意识进行探析。(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6年14期)

田雨,卞玉龙,韩丕国,王鹏,高峰强[5](2016)在《羞怯对网络交往的影响: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自我意识在大学生羞怯与网络交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自我意识量表和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对781名大学生进行考察。结果:1羞怯与自我意识、网络交往总分显着正相关(r=0.483,0.260;P<0.01);自我意识与网络交往总分显着正相关(r=0.261,P<0.01);2羞怯通过自我意识的完全中介效应(△χ~2=5.43,△df=1,△χ~2/△df=5.43<6.63)对大学生网络交往产生影响,羞怯对大学生网络交往没有直接效应。结论:自我意识在大学生羞怯与网络交往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赵新年,倪晓莉[6](2015)在《网络行为与自我意识的相关性分析——以大学生网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问卷调查数据,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与自我意识存在着显着的相关性。网络使用过度与依赖,与大学生过多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批评、较低的自我认同与自信心不足、消极的自我应对有关。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与自我价值肯定,培育大学生的积极自我应对意识,有助于减少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过度与依赖现象。(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宋玫[7](2014)在《网络购物环境下自我意识对补救后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已经全面覆盖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网络零售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迅猛。随着网络购物的盛行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顾客对网络购物的服务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针对目前网络购物常见的服务失误,进行相应的服务补救,从而提升顾客的购物感知和满意度,是网络卖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的人际关系已经被互联网科技所代替,服务补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由于电子商务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顾客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面临着与传统购物不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心理风险,这些因素将对顾客在网络购物过程中的行为意向产生重要影响。也就是说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服务补救后顾客的态度和行为意向不仅取决于服务补救属性本身,同时也会受到个人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已有研究证明,自我意识在服务失败后对顾客满意存在一定作用。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自我意识作为用户个人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切入点,以SPSS19.0为分析工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以网络购物过程中遭受服务失误的顾客为调查对象,探讨顾客自我意识对补救后满意度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意识对感知公平和满意度的关系起调节作用,而且,真正起到调节作用的是自我意识的两个构面之一私我意识。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电子商务环境中服务补救体系提出了相应建议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提升用户的忠诚度。(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3-01)

王晓霞[8](2014)在《网络编辑与网络受众的自我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部不断自我认知、自我发现的历史。纵观自我意识的研究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人类对于自我的新认识、新定义。当前社会,互联网作为新事物的出现,极大推动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本文所研究的网络公共群体互动的空间便是网络环境下所特有的公共领域。网络时代,原本在现实社会中实现的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大规模转移到了网上,在网络公共群体互动的这一社会互动形式中,网络编辑与网络受众成为了网络互动的主体,故本文便基于这一互动关系对这两者进行自我意识研究,希望借机发现网络互动背后个人是如何认识和建构自我的。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其研究方法和创新,同时对“自我意识”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网络公共群体互动的研究,主要阐述网络环境下的社会互动特点,特别是网络群体互动及其网络公共群体互动所呈现出来的特征。第叁部分,网络公共群体互动中网络编辑的自我意识研究,主要阐述网络编辑在互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一角色定位下的自我意识表现特点。第四部分,网络公共群体互动中网络受众的自我意识研究,重点探讨网络受众的基本概念和其在公共群体互动中的自我意识表现形式及所呈现出的特点。第五部分,公共群体互动中网络受众与网络编辑互动关系下的自我意识研究。着重探讨网络受众与网络编辑的互动对其自我意识所分别产生的影响。第六部分,结语,主要论述网络受众与网络编辑自我意识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影响。本文认为,在网络公共群体互动中,网络编辑与网络受众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网络信息的意义建构层面,这一意义的建构会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表达出来。网络编辑的自我意识更多地会具有“客我”特征,即职业特征。其在互动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会影响其的自我意识建构。与此同时,网络受众的自我意识则呈现出群体化特点,在互动过程,网络受众的个体自我意识会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群体自我意识。除此之外,在互动过程,网络编辑的“个体自我意识”会与网络受众的“群体自我意识”发生碰撞,而这也会对两者的社会自我构建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4-03-01)

张伟莉,罗丽琳[9](2013)在《网络传播对当代青年自我意识的影响研究——以大学生个体为对象的观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搜集分析有关网络传播与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当代大学生这个代表性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使用新媒介过程的观察分析,探索网络传播新媒介交往方式对主体本身自我意识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交往主体对网络自我的认知比原来更为成熟,网络交往会丰富当代青年的自我认知,促进自我概念的成长。(本文来源于《新闻知识》期刊2013年04期)

胡芳,彭云峰[10](2011)在《自我意识与媒介抵抗:对网络原创视频的一种文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原创视频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景观,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一方面它是青年一代"自我意识"的表征,另一方面它也暗含着对于传统视频媒介霸权的一种"抵抗"。(本文来源于《新闻知识》期刊2011年09期)

网络自我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探讨了自尊与网络过激行为的关系,以39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社交焦虑在自尊与网络过激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公我意识、私我意识水平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后,自尊对网络过激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社交焦虑在自尊和网络过激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公我意识调节自尊对网络过激行为的直接作用。相对于公我意识水平高的大学生,直接效应对公我意识水平低的大学生更显着;(4)自尊对社交焦虑的作用还受到个体私我意识的调节,相对于私我意识水平低的大学生,间接效应对于私我意识水平高的大学生更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自我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贾淇茗.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9

[2].丁子恩,王笑涵,刘勤学.大学生自尊与网络过激行为的关系:社交焦虑和双自我意识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

[3].张宇辰.网络流行语中的自我意识与文化表达[J].文学教育(上).2018

[4].李娴,高妍.自媒体视域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行为与自我意识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

[5].田雨,卞玉龙,韩丕国,王鹏,高峰强.羞怯对网络交往的影响: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

[6].赵新年,倪晓莉.网络行为与自我意识的相关性分析——以大学生网民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7].宋玫.网络购物环境下自我意识对补救后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8].王晓霞.网络编辑与网络受众的自我意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

[9].张伟莉,罗丽琳.网络传播对当代青年自我意识的影响研究——以大学生个体为对象的观察分析[J].新闻知识.2013

[10].胡芳,彭云峰.自我意识与媒介抵抗:对网络原创视频的一种文化分析[J].新闻知识.2011

论文知识图

搭便车指数实验结果消极自我意识情绪实验结果积极自我意识情绪实验结果您每天花费在自媒体上的时间大约是多...网民自我意识的建构和呈现关系图,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标签:;  ;  ;  ;  ;  ;  ;  

网络自我意识论文_贾淇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