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石酸罗格列酮论文_刘洋,陈小让,胡玉荣,张振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酒石酸罗格列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酒石酸,罗格,糖尿病,高效,生物,液相,噻唑。

酒石酸罗格列酮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陈小让,胡玉荣,张振中[1](2014)在《酒石酸罗格列酮缓释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酒石酸罗格列酮缓释胶囊,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情况和在犬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酒石酸罗格列酮微丸,流化床内采用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包衣,装入明胶硬质胶囊中;分别ig给予6只犬酒石酸罗格列酮缓释胶囊和市售速释胶囊,研究缓释胶囊在犬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自制缓释胶囊12 h内在水(p H7.0)、p H1.2、p H5.0、p H6.8条件下均有良好的缓释效果;酒石酸罗格列酮3.125~1619.6 ng·m L-1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94 ng·m L-1;给予6只犬口服缓释胶囊和市售速释胶囊后的Tmax为3.0、1.5 h,Cmax为367.0±272.2、714.1±439.2 ng·m L-1,AUC0-24 h为2258.4±510.0、2140.8±606.1 ng·m L-1,t1/2为4.5±1.3、2.2±0.7 h;缓释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2%±2.1%。结论成功制备了酒石酸罗格列酮缓释胶囊,其体外释药缓慢、平稳,与市售参比制剂生物等效。(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朱永琴,王志远,杨东菁,王雪芹[2](2014)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酒石酸罗格列酮原料药中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酒石酸罗格列酮原料药中4种有机溶剂即甲醇、乙醇、甲苯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色谱柱为INNOWAX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 min。结果:4种有机溶剂均达到了完全分离;甲醇、乙醇、甲苯、DMF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4.72~294.4、24.8~496.0、4.51~90.2、4.62~92.4μg/ml(r为0.999 1~0.999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9%、99.81%、100.55%、101.06%,RSD分别为1.19%、1.74%、0.84%、1.09%(n=3);检测限分别为2.944、4.960、0.902、0.924μg/ml。样品中只检出了乙醇,均为0.2%。结论:建立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4年37期)

刘铭[3](2012)在《酒石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酒石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应用酒石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是12周。分别观察用药后血糖的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12周的治疗,FPG、2hPG、HbA1c、Homa-IR均有所下降,实验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减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疗效良好,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2年30期)

刘兴娜[4](2012)在《酒石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抵抗且伴有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基础治疗为饮食和运动治疗,但绝大多数患者仅靠生活方式干预无法将血糖控制达标,因此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据统计,仅有25%的患者通过单药治疗便可使病情控制良好。本研究采用酒石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2年37期)

任宏涛,李广[5](2012)在《酒石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HbA1c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酒石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HbA1c的对比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血糖情况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空腹血糖7.0~11.1mmol/(L50例)给予酒石酸罗格列酮4mg/天,早晨顿服,二甲双胍缓释片,1日1.5g,睡前顿服。乙组空腹血糖≥11.1mmol/(L50例)并且尿酮体阴性的糖尿病患者,给以预混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30R),皮下注射,1日2次,二甲双胍缓释片,1日1.5g,睡前顿服。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及运动锻炼。观察用药前后HbA1c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HbA1c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甲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酒石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治疗中,HbA1c有明显改善,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求医问药(下半月)》期刊2012年01期)

孙培红,赵侠,刘玉旺,钟大放,王文笙[6](2009)在《健康受试者口服酒石酸罗格列酮片的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健康中国男性受试者单剂量服用4 mg酒石酸罗格列酮片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研究,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空腹单次口服4 mg酒石酸罗格列酮片及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0.17,0.33,0.5,1.0,1.5,2,4,6,8,12,16,24 h采集血样,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罗格列酮的浓度,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空腹单次口服4 mg酒石酸罗格列酮片和马来酸罗格列酮片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为(0.61±0.29)和(0.72±0.37)h,Cmax为(487±134)和(487±156)n.gmL-1,t1/2为(4.33±1.00)和(4.43±0.98)h;AUC0-t为(2 256±822)和(2 261±902)μg.h.mL-1,AUC0∞-为(2 309±870)和(2 318±951)μg.h.mL-1。酒石酸罗格列酮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102.3±17.5)%。结论:主要药动学参数符合二室药动学模型,酒石酸罗格列酮片和对照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具有生物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09年17期)

刘晓,张相林,李凯鹏,常明[7](2006)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人血浆中酒石酸罗格列酮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罗格列酮的血浆浓度。方法:血浆样品加入内标(苯丙哌林)后用乙醚提取,乙醚层经空气流吹干后用流动相定容,20μl进样。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4.6mm,5μm),流动相采用0.025mol/L,pH=4.85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乙腈(50:50),流速为0.5ml/min,荧光激发波长为250nm,发射波长370nm,内标法定量。结果:本法的最低定量浓度为4.87ng/ml,在14.6 ̄608.3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日内精密度为2.65% ̄8.25%,日间精密度为5.0% ̄8.6%,萃取回收率为68.04%以上,准确度为85.11% ̄103.50%,整个分析过程在15min内完成。结论:该法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人血浆中罗格列酮的动力学研究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本文来源于《中日友好医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罗洁,曹丽[8](2006)在《酒石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作用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酒石酸罗格列酮(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罗格列酮4mg/d,观察期3个月。通过B型超声仪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服用罗格列酮3个月后,其IMT值(0.78±0.14)同治疗前(0.84±0.14)比较明显的降低(P<0.001),且IMT值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AI)呈正相关(r=0.31,P<0.05)。结论:酒石酸罗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胰岛素抵抗以及发挥抗炎抗细胞增殖作用,对2型糖尿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王进[9](2002)在《酒石酸罗格列酮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以甲基睾丸素为内标,测定犬血浆和大鼠组织中酒石酸罗格列酮浓度的方法。并对其药物动力学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使其成为新药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概括如下: 1.在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血药浓度在3.0~1600.0ng·ml~(-1)范围内,药物与内标峰面积比和药物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最低检测浓度为3.0ng·ml~(-1),方法回收率为75.6%~84.6%,日内变异和日间变异均小于10%。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给药法,测定了9条犬分别灌胃酒石酸罗格列酮片(0.8mg·kg~(-1)、0.4mg·kg~(-1)、0.2mg·kg~(-1))及马来酸罗格列酮片(0.4mg·kg~(-1))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如下:0.8mg·kg~(-1)酒石酸罗格列酮片的T_(max)为1.5±0.0h,C_(max)为1224.3±944.1 ng·ml~(-1),AUC_(0~t)为2624±640ng·ml~_(-1)·h,t_(1/2)为2.2±0.2h;0.4mg·kg~_(-1)酒石酸罗格列酮片的T_(max)为1.2±0.4h,C_(max)为604.9±374.4 ng·ml~(-1),AUC_(0~t)为1696±903ng·ml~(-1)·h,t_(1/2)为3.2±2.3h;0.2mg·kg~(-1)酒石酸罗格列酮片的T_(max)为1.6±0.3h,C_(max)为198.7±77.6ng·ml~_(-1),AUC_(0~t)为427±221ng·ml~_(-1)·h,t_(1/2)为3.5±0.9h;0.4mg·kg~(-1)马来酸罗格列酮片的T_(max)为1.4±0.4h,C_(max)为551.4±250.0ng·ml~(-1),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AUC*-;为IS45tll71 *g·ml·h,t;。为3.110.6h。酒石酸罗格歹酮片的十对生物利用度为95.9%,经统计检验,酒石酸罗格列酮片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片生物等效。 2.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大鼠灌胃 2.3mg八g酒石酸罗格列酮后,1’J\时、3小时和 7小时心脏、肝脏、肾脏、脑及胰脏的浓度。结果如下:用药后1 小时,肝脏中药物浓度最高(.84i0.58fig·g’),其次为已脏(1.90士067fig·g-)。肾脏(l,79土0.40fig·g-)、月(1.03t092Ug·g-’〕,最后为胰脏(0.57t0.20Ug·g-〕,表明酒石酸罗格歹酮主要分布在血流量大的脏器;用药后3 小时,心脏中药物浓度最高(.46土0.98Ug·g‘),其次为肾脏门.01土0.35fig·g)肝脏(0.86土0.slllg·g)、胰脏门.58土0.33fig·g X 而脑组织中已检测不出药物,表明药物己逐渐由血流量大的脏器向药物作用的靶器官之—一胰脏转移;用药后7小时,肾胀中药物浓度最高(0.5810.30fig·g-),其次为胰脏(0.SIlo.27fig·g)、心脏(0.35i0二sllg·g-’)、肝脏(0.25i0.10fig·g-),脑组织中同样检测不出药物,表明酒石酸罗格列酮在胰服中一直维持在一定浓度,使其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2-05-30)

酒石酸罗格列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测定酒石酸罗格列酮原料药中4种有机溶剂即甲醇、乙醇、甲苯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色谱柱为INNOWAX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 min。结果:4种有机溶剂均达到了完全分离;甲醇、乙醇、甲苯、DMF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4.72~294.4、24.8~496.0、4.51~90.2、4.62~92.4μg/ml(r为0.999 1~0.999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9%、99.81%、100.55%、101.06%,RSD分别为1.19%、1.74%、0.84%、1.09%(n=3);检测限分别为2.944、4.960、0.902、0.924μg/ml。样品中只检出了乙醇,均为0.2%。结论:建立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酒石酸罗格列酮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洋,陈小让,胡玉荣,张振中.酒石酸罗格列酮缓释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评价[J].华西药学杂志.2014

[2].朱永琴,王志远,杨东菁,王雪芹.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酒石酸罗格列酮原料药中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J].中国药房.2014

[3].刘铭.酒石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

[4].刘兴娜.酒石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

[5].任宏涛,李广.酒石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HbA1c的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

[6].孙培红,赵侠,刘玉旺,钟大放,王文笙.健康受试者口服酒石酸罗格列酮片的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9

[7].刘晓,张相林,李凯鹏,常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人血浆中酒石酸罗格列酮含量[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

[8].罗洁,曹丽.酒石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作用的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6

[9].王进.酒石酸罗格列酮的药物动力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测定血浆中罗格列酮及内标苯海拉明的...20名受试者口服受试剂及参比制剂后罗...2 平均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图用于临床测...犬分别口服酒石酸罗格列酮速释和...柠檬黄的THz吸收谱图

标签:;  ;  ;  ;  ;  ;  ;  

酒石酸罗格列酮论文_刘洋,陈小让,胡玉荣,张振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