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的黑龙江省玉米干旱风险评价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的黑龙江省玉米干旱风险评价

论文摘要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玉米干旱风险区划,为农业防灾减灾和保障玉米安全生产提供参考,选取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种植区44个农业气象站1971—2017年气象资料及农业资料,划分玉米全生育期为玉米生长前期(出苗—抽雄),玉米生长后期(抽雄—成熟),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以水分亏缺指数确定不同生育期干旱指标,考虑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项要素,引入权重系数,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确定四个因子对灾害发生的不同影响程度,构建危险性评估模型,评估黑龙江省玉米干旱风险,并进行了干旱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在玉米不同发育期,干旱风险指数高值区均主要位于松嫩平原地区,其中,黑龙江西部地区为玉米干旱高风险区,中高值区分布在哈尔滨双城区以及绥化市肇东县。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肇州、肇源、安达等地区为中等风险区。而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东部三江平原地区以及黑河、伊春、牡丹江等地。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省玉米干旱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2 玉米干旱风险指数及计算方法
  •     1.2.1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的计算方法
  •     1.2.2 致灾因子风险指数
  •     1.2.3 承灾体风险指数
  •     1.2.4 防灾减灾能力,指标的选取与评价
  •     1.2.5 玉米干旱风险指数
  • 2 结果分析
  •   2.1 干旱指标确定
  •   2.2 危险性评价
  •   2.3 黑龙江省玉米承灾风险分析
  •     2.3.1 黑龙江省玉米暴露性
  •     2.3.2 黑龙江省玉米脆弱性
  •     2.3.3 黑龙江省玉米承灾风险
  •   2.4 黑龙江省玉米干旱风险评价与区划
  •     2.4.1 黑龙江省玉米干旱风险评价
  •     2.4.2 黑龙江省玉米干旱风险区划
  • 3 结论与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吴双,姜丽霞,李宇光,宫丽娟,田宝星,吴英

    关键词: 干旱,风险评价,风险区划

    来源: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植物保护,农作物

    单位: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基金: 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创新开放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基于风云三号微波资料反演黑龙江省地表土壤湿度及其对比(stqx201905)”,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区域合作项目“东北玉米干旱和低温冷害混合发生过程监测评估技术研究”(2018SYIAEHZ1)和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基于卫星遥感的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动态监测”(stqx201705)共同资助

    分类号: S513;S423

    页码: 139-144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709K

    下载量: 139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的黑龙江省玉米干旱风险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