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聚合酶链反应论文-王小强,营思思,韩锐郡,袁军

通用聚合酶链反应论文-王小强,营思思,韩锐郡,袁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通用聚合酶链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寡核苷酸连接-聚合酶链式反应,通用基因芯片

通用聚合酶链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强,营思思,韩锐郡,袁军[1](2017)在《多重寡核苷酸连接-聚合酶链式反应-通用基因芯片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重寡核苷酸连接-聚合酶链式反应(MOL-PCR)的食源性致病菌通用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8种常见致病菌,在各自特异性引物之间设计一对首尾相接的上、下游检测探针。采用多重PCR富集靶序列并作为模板,通过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及通用不对称PCR标记,获得大量含标签互补序列(Anti-tag)的荧光标记单链产物,可与芯片上固定的标签序列(Tag)进行杂交检测。结果该方法能特异性地鉴别单一和多重目标菌感染。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1~8.5)×10~2CFU/mL。对96份食物中毒和临床腹泻样本检测,芯片结果与常规分离与生化鉴定及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为快速、准确、灵敏、高通量地鉴定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提供了一种新型检测平台。(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安国,李勇,刘彤,郭榕[2](2015)在《通用引物SPF1/GP6++与SPF1/GP6+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多型别人乳头瘤病毒敏感度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通用引物SPF1/GP6++与SPF1/GP6+PCR两种方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敏感度和感染型别范围。方法以包含HPV16全长DNA序列的质粒为模板,应用HPV L1基因型别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15种型别HPV模拟靶基因序列并克隆入p EASY-T1载体,将梯度稀释的重组质粒掺入50 ng正常人基因组DNA,模拟各型别HPV感染的待测样本,对比SPF1/GP6+和SPF1/GP6++两组通用引物的检测敏感度。进一步在68例人宫颈癌组织DNA样本中进行对比验证。结果与SPF1/GP6+PCR比较,SPF1/GP6++PCR对HPV11,31,34,39,51,52,53,56,58,61和66型别的检测敏感度提高了1到2个数量级,对于HPV16,18,33和35常见感染型别的检测敏感度相似。应用SPF1/GP6++PCR检测宫颈癌组织HPV感染的总阳性率为98.5%(67/68),检测到11例双重感染和2例叁重感染;而应用SPF1/GP6+PCR检测的总阳性率为95.6%(65/68),仅检测到7例双重感染。结论在SPF1/GP6+PCR基础上建立了SPF1/GP6++PCR方法,并证实SPF1/GP6++PCR具有更高的检测敏感度和更广的HPV型别检测范围。(本文来源于《肿瘤防治研究》期刊2015年09期)

张寿斌,廖华,黄呈辉,谭庆瑜,张炜灵[3](2006)在《应用通用引物建立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肠道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通用引物建立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n-PCR),以求敏感、特异及快速诊断肠道病毒(EV)感染。方法在EV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5'-UTR)设计2对通用引物,建立RT-n-PCR检测方法。结果共有104份临床标本检测到相应大小扩增条带,阳性率31.8%(104/327);在147例病例中粪便和咽拭子EV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总阳性数64例,阳性率38.8%(64/165)。正常儿童与可疑EV感染病人E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8,P<0.01)。结论RT-n-PCR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肠道病毒,同时检测多份标本可以提高EV阳性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06年07期)

张寿斌,廖华,黄呈辉,谭庆瑜,张炜灵[4](2004)在《应用通用引物建立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肠道病毒(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通用引物建立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n-PCR),以达到广泛。特异及快速诊断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方法在EV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5'-UTR)设计二对通用第物,建立RT-n-PCR检测方法,对3种EV和3种非EV标准株以及165例可疑EV感染的327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结果EV标准株均在电泳中检测到一清晰312bp扩增条带,而非EV标准株则无扩增条带;共有104份标本检测到相应大小扩增条带,阳性率31.8%;147例病例同时检测了粪便和咽拭子,粪便阳性49例,咽拭子阳性44例,其中粪便和咽拭子同时阳性35例,粪便和咽拭子EV阳性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病例总阳性数64例,阳性率38.8%。结论RT-n-PCR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肠道病毒,特异性强,用时少,同时检测多份标本可以提高EV阳性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04年22期)

王英,顾军,刘维达[5](2003)在《用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测定念珠菌菌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内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建立一种较为快速、简便的检测和鉴定念珠菌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采用两对ITS通用引物ITS1、ITS4和ITS86、ITS4对7种(8株)念珠菌菌悬液进行PCR扩增。结果:两对引物3.5h内对7种念珠菌的菌悬液扩增出种特异的DNA条带,而第2对引物其种特异性更强。结论:采用ITS通用引物结合快速PCR检测法,可快速、简便、特异、敏感地检测出念珠菌,并能同时鉴定到种,这将在今后念珠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皮肤科杂志》期刊2003年02期)

张宏,吴绍熙,郭宁如,徐贤秀,沈永年[6](1998)在《真菌特异性通用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系统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为了判断临床和实验室标本中是否存在病原性真菌。方法 设计了一个以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 (PCR)为基础的实验方法 ,以一段真菌特异性DNA序列作为通用引物进行检测。引物序列为 :①AACTTAAAGGAATTGACGGAAG ;②GCATCACAGACCTGTTATTGCCTC。结果 该法能在 3小时之内对所用的全部 2 3种共 42株重要病原性真菌及经培养证实有真菌的 2 2份临床标本成功地扩增出一条310bp的DNA片段 ,但对其它微生物和人体细胞均未扩增出类似片段。该法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结论 采用通用性强的引物系统配合特异性高的热启动PCR技术检测临床和实验室标本中是否存在病原性真菌的方法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华皮肤科杂志》期刊1998年05期)

郑云忠,林光,黄以兰,车敏,刘琼珊[7](1997)在《应用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GP-PCR)技术对818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果:HPV-DNA阳性308例,总检出率为37.65%(308/818),其中男性为34.39%(54/157),女性为38.43%(254/661)。本检测结果证明,GP-PCR是一种在大规模人群中快速筛查多型HPV感染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福建医药杂志》期刊1997年06期)

金泓,陈贤丰,谢明,陆涛,李纵[8](1997)在《通用引物介导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为双链DNA病毒,已发现60多型。近年来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作为检测HPV的手段已广泛应用,然而如各型分别检测,则费用大,临床也难以开展。我们依据HPV各型均具有的保守系列,采用可同时检测10多型HPV的通用引物PCR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1997年03期)

吴自荣,陈阜东,戚蓓静,王林发[9](1997)在《通用型免疫-聚合酶链反应系统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基因探针,建立通用型免疫-聚合酶链反应(PCR)系统,检测极微量抗原抗体。方法以聚乙烯亚胺(PEI)作交联剂,构建成SPA-DNA基因探针,直接把生物素(Bio)与DNA连接构建成Bio-DNA基因探针,应用于免疫-PCR中,分别对抗原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建立了通用型抗体抗原免疫-PCR检测系统。分别用于人血清蛋白(HSA)抗体抗原检测,HSA抗体检测的最高稀释度可达1109,HSA抗原检测极限可达10-10mg/ml,分别比类似条件下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灵敏度高105和106倍。结论建立的免疫-PCR系统灵敏度高,可用于各种极微量抗原抗体的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检验杂志》期刊1997年03期)

王德林,何士元,乔天愚[10](1996)在《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通用引物行聚合酶链反应探讨膀胱癌的病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通用引物行聚合酶链反应探讨膀胱癌的病因王德林,何士元,乔天愚为进一步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膀胱癌发生的关系,我们采用可以扩增多种类型生殖道HPV·DNA的L1通用引物,对72例膀胱癌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分析。材...(本文来源于《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期刊1996年04期)

通用聚合酶链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比通用引物SPF1/GP6++与SPF1/GP6+PCR两种方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敏感度和感染型别范围。方法以包含HPV16全长DNA序列的质粒为模板,应用HPV L1基因型别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15种型别HPV模拟靶基因序列并克隆入p EASY-T1载体,将梯度稀释的重组质粒掺入50 ng正常人基因组DNA,模拟各型别HPV感染的待测样本,对比SPF1/GP6+和SPF1/GP6++两组通用引物的检测敏感度。进一步在68例人宫颈癌组织DNA样本中进行对比验证。结果与SPF1/GP6+PCR比较,SPF1/GP6++PCR对HPV11,31,34,39,51,52,53,56,58,61和66型别的检测敏感度提高了1到2个数量级,对于HPV16,18,33和35常见感染型别的检测敏感度相似。应用SPF1/GP6++PCR检测宫颈癌组织HPV感染的总阳性率为98.5%(67/68),检测到11例双重感染和2例叁重感染;而应用SPF1/GP6+PCR检测的总阳性率为95.6%(65/68),仅检测到7例双重感染。结论在SPF1/GP6+PCR基础上建立了SPF1/GP6++PCR方法,并证实SPF1/GP6++PCR具有更高的检测敏感度和更广的HPV型别检测范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用聚合酶链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小强,营思思,韩锐郡,袁军.多重寡核苷酸连接-聚合酶链式反应-通用基因芯片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方法的建立[J].卫生研究.2017

[2].安国,李勇,刘彤,郭榕.通用引物SPF1/GP6++与SPF1/GP6+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多型别人乳头瘤病毒敏感度的比较[J].肿瘤防治研究.2015

[3].张寿斌,廖华,黄呈辉,谭庆瑜,张炜灵.应用通用引物建立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肠道病毒[J].中国医师杂志.2006

[4].张寿斌,廖华,黄呈辉,谭庆瑜,张炜灵.应用通用引物建立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肠道病毒(英文)[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

[5].王英,顾军,刘维达.用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测定念珠菌菌种[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

[6].张宏,吴绍熙,郭宁如,徐贤秀,沈永年.真菌特异性通用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系统的实验与临床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

[7].郑云忠,林光,黄以兰,车敏,刘琼珊.应用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J].福建医药杂志.1997

[8].金泓,陈贤丰,谢明,陆涛,李纵.通用引物介导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

[9].吴自荣,陈阜东,戚蓓静,王林发.通用型免疫-聚合酶链反应系统的建立及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

[10].王德林,何士元,乔天愚.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通用引物行聚合酶链反应探讨膀胱癌的病因[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6

标签:;  ;  ;  

通用聚合酶链反应论文-王小强,营思思,韩锐郡,袁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