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岱云:新中国7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人口红利效应嬗变论文

陈岱云:新中国7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人口红利效应嬗变论文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传统型迈进了现代型,在此过程中,人口红利得以开启。人口红利产生了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劳动力身体素质与人力资本提升等积极效应。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抚养系数逐渐提高,然而,即便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优势不再,但人口红利效应还会存续。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第二人口红利,应继续完善教育政策,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同时,建立有助于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创设有助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支持制度。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红利 人口机会窗口

人口红利概念是美国学者Bloom和Williamson在研究人口转变对东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时提出的,揭示了人口转变期的高比例的劳动年龄人口所产生的经济利益。①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学界也在讨论这是否与人口年龄结构发生重大转变后人口红利已经终结相关。人口红利的悲观派认为,2011年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绝对数在减少,人口红利消失。②乐观派认为,“目前中国第一次人口红利正由聚集转向减少,并逐渐转入收获结构性人口红利阶段”③,并且“第二次人口红利之窗正在开启”。实言之,无论是否赞同中国人口红利消失,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转变乃不争的事实,这无疑会深刻地影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势。故而,有必要重新审视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红利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释放出更多的人口红利,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和民众福祉水平的稳步提升。

(3)积极应用先进的饲喂技术。大力推广“套餐饲喂”模式,按照猪只不同生长阶段,饲喂不同档次的饲料,以避免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现在正规的饲料厂家,都有繁殖母猪、育肥猪、种公猪、仔猪等不同品种的饲料。饲养者可依时依阶段选择。

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红利:理论内涵与互动机理

人口红利概念提出后,学界及一些机构对人口红利的研究持续深化。1998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将人口红利界定为:经济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获得的潜在增长能力,主要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上升而产生的。Lee和Mason将人口红利区分为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其中,第一人口红利是指随着劳动力数量迅速增长,劳动力比重上升,人口抚养比降低,积累的储蓄和资源转化为各种投资,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增加,这又将进一步促进储蓄上升,投资力度加大,经济再次实现快速增长。这个时期将持续50年或者更长。第二人口红利是指由于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出生率降低,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此时个人的储蓄和消费行为以及公共政策都要根据人们对未来预期的改变而做出必要的调整以维持经济增长。④故而,第二人口红利的大小取决于整个社会的资源再分配机制。杨帆、黄少安等认为:“人口红利的实质是在人口转变期内产生的,发展中国家独有的,一种有时间限制的资源。一国在该时间段内,妥善对该种资源加以利用,从而刺激其经济的发展。这种资源体现在实际中即是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获得额外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等。”⑤《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7)》指出:“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依次形成从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到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再到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的三个不同阶段。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一人口年龄结构最富生产性的过渡时期通常被称为人口红利期,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⑥尽管对人口红利没有统一的界定,但通常认为,人口红利包含两大要素:一是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较大,二是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

由上可知,人口红利的产生与人口年龄结构直接相关。人口年龄结构反映的是总人口中不同年龄人口的构成状况,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反映的是被抚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学界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类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或者说该国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成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于50%,该国或地区人口年龄结抅处于成年型阶段。二是将总人口按年龄分为0~14岁的少儿人口、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并以此计算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本文采用第二种分类方法分析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红利的关系。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会出现一种“中间大、两头小”的人口年龄结构,即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充足,人口规模巨大,同时总抚养比相对较轻,这种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非常有利。这段时期又被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时期,这也是潜在的人口红利期。人口机会窗口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有如下特征及作用:一是劳动力供给充足,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较轻,且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如果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人均收入将会提高并能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二是由于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较轻,他们一般会提高储蓄率,如果金融市场健全,储蓄将转化为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三是由于人口抚养比较低,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开支通常不会形成沉重负担,家庭、国家的财富积累速度较快。

当然,人口机会窗口不会必然地转化为人口红利。人口机会窗口只是实现人口红利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其他的经济社会条件同时出现时,人口红利才会真正开启。首先,劳动力要有参与市场劳动的意愿。假如劳动力一直赋闲在家,无所事事,那么社会的劳动参与率就会降低,人口抚养比将会上升,以至给家庭、社会造成抚养负担。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是现阶段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核心,也是金融贸易阶段性发展的产物。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其整体评估速度,更提高了金融管理精度,可以预见,未来供应链金融管理势必会与金融大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整合。

再次,人口红利的实现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做基础。当劳动力规模一定时,劳动力的素质状况将成为影响人口红利的关键变量。劳动力的素质体现为劳动力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人力资本状况。显然,当劳动力健康状况不佳时,就会给家庭、社会增加抚养负担,同时还会造成“有效劳动力输入受阻,在业劳动人口的抚养能力减弱,单位劳动力的有效社会输出降低,劳动生产率低下,从而挤压人口红利”⑦。人力资本的高低主要体现为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国家拥有数量庞大、比例较高的高素质人口,那么这就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技创新奠定了充足的人力资本基础,也有助于形成第二人口红利。

⑦建立农村物业服务站,配置垃圾清运设施,安排专人负责全村生活垃圾,人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收集、运行、维护和服务工作。

人口年龄结构的阶段演化及其红利效应

第一阶段:1949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高少儿抚养比阶段。受经济增长、生活质量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进步等因素的推动,1953~1957年,新中国经历了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迅速下降。由表1可知,1953~1964年,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从36.28%上升至40.69%;由表2可知,1953~1964年,少儿抚养比从61.2%升至73.0%,增加了8.8个百分点。该阶段少儿抚养比非常高,人口红利效应还未显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口结构的再生产类型已从初期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转向了当前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与此相伴,人口年龄结构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表1中国人口普查年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年龄段1953196419821990200020100~14岁36.2840.6933.5927.6922.8916.6015~64岁59.3155.7561.5066.7470.1574.5365岁及以上4.413.564.915.576.968.87

数据来源:《2011中国统计年鉴》。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00年的高比例劳动年龄人口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经历了两次生育高峰。由表1可知,1964~2000年,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从55.75%增至70.1%,36年间增加了14.35个百分点;由表2可知,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少儿抚养比从1964年的73.0%降至2000年的32.6%,36年间下降了40.4个百分点。由表3可知,劳动年龄人口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快速增加,尤其是1964~1982年,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总数和比重的增幅达到顶峰。一般认为,在高比例劳动年龄人口阶段会形成人口红利,中国也不例外。

表2中国人口普查年份人口抚养比(%)

抚养比195319641982199020002010少儿抚养比61.273.054.641.532.622.3老年抚养比11.57.78.08.39.911.9总抚养比72.780.762.649.842.534.2

数据来源: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计算。

第三阶段:从20世纪末至今的高老年抚养比阶段。由表1、表2、表3可知,2000年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老年抚养比为9.9%,劳动年龄人口较上一时期增速下滑;2010年,老年人口比重、老年抚养比分别增加到8.5%、11.6%,劳动年龄人口增速进一步放缓。这标志着老龄化程度向纵深发展,同时,中国人口红利是否完结也成为全社会广泛讨论的话题。

表3中国人口普查年份劳动年龄人口变动状况单位:万人、%

年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比上期增加占总人口比重比上期增加19535943535251———59.31———19646945838722347155.759.851982100818625172379561.5061.451990113368763061378966.7422.062000126583889191261370.1516.53201013347497502859373.09.65

数据来源: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计算。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家庭结构,也影响着人们的投资行为、消费取向和生活追求。这些变化最终会波及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质量等方面。这正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所产生的人口红利效应。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所产生的人口红利效应之一:促进了经济增长。“1979~2015年,中国的GDP平均每年以9.6%的速度递增。2001~2015年,年均增幅为9.7%。这在各个国家的现代化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⑧从人口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与拥有大量劳动年龄人口、较高的居民储蓄和较低的抚养费直接相关。首先看劳动年龄人口。由表3可知,1982年,劳动年龄人口达到62517万人,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高达97502万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中国引进外资以及加入WTO的重要资本,中国经济也实现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其次看居民储蓄。国家及企业的生产与扩大再生产需要利用社会财富,而储蓄是社会财富的典型表现。从这个角度讲,“储蓄是投资和中国经济实现近三十年高速增长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因而储蓄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国民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城乡居民的储蓄水平越来越高。1978年,城乡居民储蓄年底余额为210.6亿元,1990年攀升到了7119.6亿元,2000年达到了64332.4亿元,2011年升至了343635.9亿元。⑩再次看社会抚养费。在高比例劳动年龄人口阶段,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1982年,总抚养比为62.6%,1990年、2000年、2010年分别下降到了49.8%、42.5%、36.9%。人口总抚养比的快速下降减轻了国家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有学者测算了1971~2000年山东省因人口控制所节省的少年儿童抚养费,“按1998年价格计算,总计达到17878亿元,其中家庭抚养费15375亿元,社会抚养费2503亿元。这相当于1998年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7倍,地方财政收入的50倍”。节省的庞大的社会抚养费也是人口红利效应的直接体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民生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所产生的人口红利效应之二:推动了人口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人口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不同产业部门的配置人数及比重。人口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生产力不发达时,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在工业化推动下,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流入第二和第三产业,此时,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口的比例逐步上升,而第一产业出现下降;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会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并且其从业人口比重将升至三大产业首位。这一变化过程表明,人口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传统型向发展型再向现代型的巨变。传统型的人口产业结构特点为第一产业吸纳50%以上的劳动力、第二产业25%左右、第三产业25%以下;发展型的人口产业结构意味着,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出现下降,处于16%~49%,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分别增加至26%~40%、26%~49%;现代型的人口产业结构特点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减少到15%左右,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维持在35%左右,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达50%以上。

再看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贝克尔提出:“子女的数量与质量密切相关,收入的增加或子女成本的下降会影响子女的数量,也会影响子女的质量,通常会使这两个方面均有增加。避孕知识的普及也会影响这两个方面,但将提高子女质量而减少子女数量。因为它能够决定未来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健康和动机形成,所以,子女质量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据此可知,收入水平、养育子女成本影响着孩子的数量和质量;孩子的数量和质量具有替代关系,但子女质量更重要。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生育率大幅降低、少儿抚养比变小,绝大多数家庭便采取了投资孩子教育的策略。正如上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家庭的消费结构从食物消费转向了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和家庭发展能力的消费,包括子女在内的教育投入便为其一。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占现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8.8%,1995年为9.4%,2000年为13.4%,2010年为12.1%,2013年为12.7%。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不仅有助于单个家庭实现优生优育的人口政策目标,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从而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连锁的发展模式固然是好,但其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相关的措施还不够完善。我们无法否定它带给我们的益处,但也同样有更多的问题是我们至今为止仍然没有办法去解决的。所以说,连锁经营的管理模式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所产生的人口红利效应之三:为全社会提供了大量身体健康的劳动力。显而易见,一个国家或地区即便有无数适龄的劳动人口,但若普遍没有健康的身体,这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不仅会大打折扣,而且还会形成沉重的抚养负担。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所拥有的人口红利,从宏观层面讲,与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持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大力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密切相关。以与人们的健康保健、疾病治疗直接相关的医疗卫生制度为例,一方面,构建了完备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建立了大量卫生机构。1949年,全国共有卫生机构3670个,1957年达到122954个,1978年增至169732个,2000年有1034229个,2017年则有986649个。这些举措不仅确保了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多,而且有力地保证了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人们健康水平的直观体现之一是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1957年为57岁,1981年67.9岁,2000年71.4岁,2008年73.1岁,2018年达到77岁。显然,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意味着有更多的劳动力能够参与市场劳动。

首先看国家的教育政策。为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国家主要做了三大方面的教育创新工作。其一,开展普及教育。为保障学龄儿童的受教育权,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此后,国家在小学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不错成绩。例如,1951年8月,教育部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儿童初等教育”,并开展教育向工农开放、颁发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发布的《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要完成在全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任务。与此同时,国家还在城乡积极开展扫盲教育,提高人们的识字率。这些政策取得了可喜成果。1985年,全国有小学在校学生13370.2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5.9%。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检查验收,普及初等教育的县(不包括市和市辖区)有731个,占全国总县数的36.6%。全国初中在校生3964.83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36.76%。1949~1986年,国家实施的普及教育工作所惠及的对象中,有一大批后来成了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的工人,有些农村居民则成了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是“四化”建设和城乡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二,推行义务教育制度。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86年出台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实施以来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果。一方面,义务教育显著提高了儿童的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例,1985年为95.9%,1995年为98.5%,2005年为99.2%,2017年为99.9%。再以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为例,1990年为74.6%,1995年为90.8%,2005年为98.4%,2017年为98.8%。另一方面,义务教育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事实表明,一部分儿童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就放弃了高中教育而步入社会干事创业。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最早受惠对象为“80后”,这就表明那些不再接受高中教育的农村儿童,后来便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他们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贡献了体力和智力。其三,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为实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目标,1999年6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教育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宽人才成长道路,减缓升学压力,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同时规定,“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高等专科教育的权力以及责任交给省级人民政府”。中国遂走了一条高等学校扩招之路。1978年,中国高等学校毛入学率为2.7%,1999年为10.2%,2012年达30%,2015年为40%,2017年达45.7%。这意味着,高等教育政策不仅扩大了独生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为较早结束生育期的年轻父母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机会。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举措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充足的高端人才。

观察组患者在采取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后,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单纯采用甲硝唑,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从微观层面讲,劳动年龄人口所拥有的健康身体素质与家庭消费结构的转变亦相关。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大多数家庭成为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在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阶段,家庭养育孩子、赡养老人的经济压力不大,这就促成更多家庭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进而实现消费结构转型。判断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准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指一个家庭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恩格尔系数低于30%为最富裕、30%~40%属于相对富裕、40%~50%为小康、50%~59%为温饱、59%以上为贫困。1978年,中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67.7%;2018年,全国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降至28.4%。整体而言,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转变意味着,一方面,家庭已不再考虑如何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关注如何健康地生活;另一方面家庭的消费重心已从生存型转向了发展型、享受型。这种转变无疑有力地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而促成其拥有健康的身体进入劳动力市场。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所产生的人口红利效应之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本。通常认为,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能够创造经济、社会和个人福祉的能力、技能和知识,是劳动者素质的综合体现。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由表3可知,1953~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递增的事实表明,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为追求经济高质量、快速度的发展,国家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以及家庭对孩子的智力投资,成功地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由教师、学生、黑板和粉笔四要素组成的传统课堂,逐渐向由教师、学生和信息化资源三要素的现代课堂转变。开展信息化教学俨然成了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方法或手段与课堂教学完美融合呢?这是我们高职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1]。因此,本文以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核心专业课——《客户关系管理》课堂教学为例,围绕客户投诉处理技巧,从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出发,从信息化手段选择、信息化具体应用和教学反思等方面来探索高职课堂教学。

汉、英、俄存在句表征的时空观对比研究 ………………………………………………… 王冬雪 王文斌(4.8)

专用夹具的操作应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削应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削结构。因为本专用夹具是铣多孔夹具,所以一般不需要排削装置,也能达到实用性能。

中国的人口产业结构发展轨迹验证了人口产业结构的变迁逻辑。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第一产业吸纳了绝大部分的经济活动人口,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严重迟缓,但第一产业人口已开始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195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83.5%、7.4%、9.1%;1978年,分别为70.5%、17.3%、12.2%。20世纪90年代中期,三大产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明显改观,这一时期正是中国人口红利的开启期。1996年,三大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50.5%、23.5%、26.0%。2000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人口红利效应持续了十多年的黄金期,产业结构最终得以更新换代。2017年,三大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27.0%、28.1%、44.9%,这一数据标志着中国的人口产业结构已处于发展型阶段的后期,正向现代型迈进。

其次,人口红利的实现需要完善的社会制度做保障。一是需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市场经济信奉的是公平竞争,如果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性别、年龄、地域、身高等歧视行为,那么大量劳动力将会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之外,这就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非最优配置。二是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与劳动力直接相关的就业权、社会保障权、劳动报酬权、休息权等权利要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并且当劳动者权利遭受侵害时,他们能够通过司法途径获得公正解决。三是要有保障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如果劳动力在一国之内无法自由流动,那么就会出现劳动力供需失衡的局面。这就要求打破户籍、行业、部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壁垒,确保劳动力能够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自由流动。

综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宽松的人口生育政策,催生了第一波婴儿潮,他们成年后投身于早期的现代化建设;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计划生育生育政策,不仅控制了人口数量,而且使人口素质大幅提高,其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又推动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口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红利的演进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⑩数据来源于《2012中国统计年鉴》。

首先,持续完善教育制度,增加人力资本,尤其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毫无疑问,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均受教育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高素质人才数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78年,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仅为228万人,2017年达到了3779万人。可以说,中国不仅是人力资源大国,也是人力资本大国,这强有力地支撑起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然而,中国的人力资本还面临着“东部强、中西部弱”“城市强、农村弱”的不均衡发展格局,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故而,国家在稳步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对人力资本偏弱的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在教育政策、劳动力培训政策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如优先推行12年义务教育、继续扩大高考定向师范生的招生名额、加大对当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等,切实提升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劳动力素质。

其次,建立有助于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从低工资岗位奔向较高工资岗位、从低效率产业转向高效率产业。在这个过程中,流动人口的红利效应尽显。他们既提高了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能力,也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尽管2014年以来,流动人口的数量开始下滑,但2017年仍有2.44亿人。有些流动人口已实现了市民身份的转变,有些流动人口在市民化进程中还面临制度排斥。鉴于“户籍制度对人们的迁移流动所起限制作用尚未完全消除”,各级政府仍需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总抓手,推进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入。一是消除阻碍流动人口劳动就业的制度障碍,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二是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险的全国统筹,保障流动人口能够自由流动;三是构建以流动人口家庭为单元的社会服务政策,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园入托、义务教育等得到制度性保障,随迁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福利津贴等也能供给到位。

将RDX对应的摩尔质量、标准生成焓代入式(4)--式(7)计算得到:为7.506 km·s-1,pCJ为21.42 GPa。利用通断靶测量了柔爆索爆速的平均值为7 420 m·s-1,实验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偏差为1.1%。由此,求得单位体积能量E0=ρ0Qv=8.9 GPa。

再次,创设有助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支持制度。实言之,老年人口并不只是社会财富的消费者,他们也是社会财富的再创造者。老年人口具有人口转型红利,即“老年人口通过再社会化转变自身的社会角色,从赋闲的离退休人员转变为有所作为的工作者,通过再就业和继续就业来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价值,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人口转型红利的实现,既需要老年人具有参与家庭事务、公共活动的自主意识,还需要各级政府构建以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为主旨的制度支持体系。具体而言,一是动员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街道、居委会可激励那些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或从事志愿性活动。二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目前,中国法定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当下77周岁的人均预期寿命也成为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的有利条件。三是制定有助于老年人再就业的政策。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雇佣已退休的工作人员,继续发挥他们的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优势。

①David E.Bloom, and Jeffrey G.Williamson,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WorldBankEconomicReview, 1998, 3, pp.419~455.

②蔡昉:《劳动人口负增长下的改革突围》,《经济导刊》2014年第2期。

③原新、刘厚莲:《中国人口红利真的结束了吗?》,《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6期。

④Lee,R.,& Mason,A.,“What is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Finance&Development,2006, p.43.

⑤杨帆、黄少安、Julien Picault:《中国人口红利结束了吗?》《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⑥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⑦原新等:《人口红利概念及对中国人口红利的再认识》,《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6期。

⑧吴忠民:《矫正对社会矛盾的几个误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5期。

⑨王金营、杨磊:《中国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证》,《人口学刊》2010年第5期。

自2010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化程度愈来愈高。截至2017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正是在此大背景下,中国是否还有人口红利、人口红利何时终结,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有学者主张人口红利已结束,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红利还可维持一段时期。郭晗、任保平认为:“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人口红利区间,在2010年越过人口红利拐点,此后人口红利贡献率持续降低,并将在2030年转向人口负债。”徐金诺等指出,中国的人口红利机会窗口期是从1990年至2035年。杨帆、黄少安等认为:“我国人口红利2015年开始下降,2035年彻底消失。”由上可见,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将于2030~2035年结束。为应对这一可能发生的事实,中国政府创建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实施了二孩生育政策。实言之,正如人口机会窗口期不会必然地转化为人口红利期,即便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优势不再,但人口红利效应还会存续。这就要求国家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最大程度地激发第二人口红利。

山东省人口控制效益研究课题组:《山东省人口控制效益研究报告》,《东岳论丛》2002年第5期。

张世青、陈岱云:《21世纪以来人口经济结构的特征、问题及优化》,《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刘长茂:《人口结构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年版,第73~75页。

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1页。

郭晗、任保平:《人口红利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代财经》2014年第3期。

教育的中心是以人为本,这同样适用于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育。但目前呈现的趋势是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全面做到以学生为本展开教育工作。究其原因在于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开展的每一步都需要严格遵循上级部门的指示,这严重限制了教师的教学。一旦教师的教学存在与上级部门硬性规定相背离的情况,就会马上被相应的行政手段所干预,教师的教育热情就在这过程中逐渐被削弱。同时乡镇中心幼儿园缺乏对教师客观、公平、统一的考量标准,使优秀的教师不被鼓励和认可,严重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女警官道:“举报者说,被绑架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盗墓者,我们很难找到了;另一位是省城的,叫什么名字,他讲不出来。”

徐诺金等:《论我国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的平衡》,《金融发展评论》2015年第8期。

李海峥等:《中国人力资本的度量:方法、结果及应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王跃生:《制度对人口作用方式研究》,《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穆光宗:《中国的人口红利反思与展望》,《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基于不确定测度的电力系统抗差状态估计:(三)算法对比//陈艳波,谢瀚阳,王鹏,王金丽,葛婷,王若兰//(3):8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本土实践研究”(项目号:17BRK015)、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三十多年来山东人口结构变动成因与问题研究”(项目号:16BRKJ01)、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化解人口养老风险的理论指南——习近平人口思想研究”(项目号:18BXSXJ2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岱云,1958年生,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合作导师;张世青,1981年生,管理学博士,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战炤磊〕

标签:;  ;  ;  ;  ;  ;  ;  ;  ;  ;  ;  ;  

陈岱云:新中国7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人口红利效应嬗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