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论文和设计-任丽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尤其涉及一种以塑料吸管为材料的编织面以及一种套管状可旋转机械结构。该隔断主要由编织面和金属管框架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编织面由塑料吸管拼接、编织形成。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吸管编织面的抗弯折性、透光性以及自身翠绿色泽的美观性,使吸管编织面对空间起到一定的分隔作用,同时具备材料成本低、组装方便以及使用灵活等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包括金属框架、矩形编织面和旋转结构,所述金属框架包括包含空心金属管套管和实心内置金属管,所述矩形编织面由吸管拼接和纵横编织加工得到,所述旋转结构包括直角旋转结构、T字旋转结构和左右两侧旋转结构,所述隔断由多个单元体通过旋转结构连接形成。

设计方案

1.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包括金属框架、矩形编织面和旋转结构,所述金属框架包括包含空心金属管套管和实心内置金属管,所述矩形编织面由吸管拼接和纵横编织加工得到,所述旋转结构包括直角旋转结构、T字旋转结构和左右两侧旋转结构,所述隔断由多个单元体通过旋转结构连接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体的结构如下:所述矩形编织面的四边分别粘结在四根实心内置金属管的外表面,所述实心内置金属管嵌套在空心金属管套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体的空心金属管套管的两端嵌套于旋转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的单元体在水平方向上间隔排列,所述隔断的单元体在竖直方向上间隔排列,每两个顶点相接触的单元体通过左右两侧旋转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旋转结构被嵌套两根空心金属管套管,T字旋转结构被嵌套三根空心金属管套管,左右两侧旋转结构被嵌套四根空心金属管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编织面由塑料吸管拼接和纵横编织,并通过热加工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断以竖直方向的空心金属铝管套管为轴线进行折叠,折叠形成的最小角度为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编织面在完成横纵编织后再粘结在四根实心内置金属管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的材质为铝。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隔断,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所述编制面通过吸管材料拼接、编织,所述可折叠功能由套管状可旋转机械结构实现。

背景技术

由于吸管的低成本和高生产效率,吸管的市面产量巨大;而吸管提纯的高成本决定了其难回收性,故吸管成为一次性物品,被使用后便失去价值,成为生活垃圾。目前市面上使用吸管制作的物品多为外形装饰品,饰品或者艺术品,主要目的在于用吸管进行艺术创作。现有的以吸管为原材料的物品不会对吸管本身形态做出太大改变,由于吸管本身的形态限制,现有物品多为小体量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所述编制面通过吸管材料拼接、编织。本实用新型使吸管以一种新的形态被大量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所述隔断包括金属框架、矩形编织面和旋转结构,所述金属框架包括包含空心金属管套管和实心内置金属管,所述矩形编织面由吸管拼接和纵横编织加工得到,所述旋转结构包括直角旋转结构、T字旋转结构和左右两侧旋转结构,所述隔断由多个单元体通过旋转结构连接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单元体的结构如下:所述矩形编织面的四边分别粘结在四根实心内置金属管的外表面,所述四根实心内置金属管嵌套在四根空心金属管套管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单元体的空心金属管套管的两端嵌套于旋转结构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隔断的单元体在水平方向上间隔排列,所述隔断的单元体在竖直方向上间隔排列,每两个顶点相接触的单元体通过左右两侧旋转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直角旋转结构被嵌套两根空心金属管套管,T字旋转结构被嵌套三根空心金属管套管,左右两侧旋转结构被嵌套四根空心金属管套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矩形编织面由塑料吸管拼接和纵横编织,并通过热加工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热加工方法如下:拼接和编织后的塑料吸管在150-160℃下被压扁,在200-220℃下通过夹板粘连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隔断以竖直方向的空心金属铝管套管为轴线进行折叠,折叠形成的最小角度为90度,可以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进行折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矩形编织面在完成横纵编织后再粘结在四根实心内置金属管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框架的材质为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矩形编织面无弹性。

本实用新型隔断的每扇之间都可以以空心金属管套管为轴线自由转动角度,方便用户调整使用宽度和使用范围。

由吸管材料制作得矩形编织面3,具有好的抗弯折性、透光性以及自身翠绿色泽的美观性,在室内或者室外的光环境下,矩形编织3面对空间起到一定的分隔作用,同时又呼应隔断“隔而不离”的意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吸管作为编织面,材料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的隔断可以以金属杆为轴进行左右旋转,左右旋转的最大角度都为90度,方便用户进行调节,使用灵活;本实用新型的隔断组装方便,可自行组装后使用,也可拆卸后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折叠隔断的示意图。

图2为可折叠隔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空心金属管套管,2直角旋转结构,3矩形编织面,4T字旋转结构,5左右两侧旋转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如图1和2,所述隔断包括金属框架、矩形编织面3和旋转结构,所述金属框架包括包含空心金属管套管1和实心内置金属管,所述矩形编织面3由吸管拼接和纵横编织加工得到,所述旋转结构包括直角旋转结构2、T字旋转结构4和左右两侧旋转结构5,所述隔断由多个单元体通过旋转结构连接形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元体的结构如下:所述矩形编织面3的四边分别粘结在四根实心内置金属管的外表面,所述四根实心内置金属管嵌套在四根空心金属管套管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元体的空心金属管套管的两端嵌套于旋转结构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断的单元体在水平方向上间隔排列,所述隔断的单元体在竖直方向上间隔排列,每两个顶点相接触的单元体通过左右两侧旋转结构5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直角旋转结构2被嵌套两根空心金属管套管,T字旋转结构4被嵌套三根空心金属管套管,左右两侧旋转结构5被嵌套四根空心金属管套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编织面3由塑料吸管拼接和纵横编织,并通过热加工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加工方法如下:拼接和编织后的塑料吸管在160℃下被压扁,在200℃下通过夹板粘连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隔断以竖直方向的空心金属铝管套管为轴线进行折叠,折叠形成的最小角度为90度,可以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进行折叠。

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编织面3在完成横纵编织后再粘结在四根实心内置金属管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框架的材质为铝。

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编织面3无弹性。

本实用新型每扇之间通过左右两侧旋转结构5自由转动角度,方便用户调整使用宽度和使用范围。

由吸管材料制作得矩形编织面3,具有好的抗弯折性、透光性以及自身翠绿色泽的美观性,在室内或者室外的光环境下,矩形编织3面对空间起到一定的分隔作用,同时又呼应隔断“隔而不离”的意义。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4660.9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574154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A47G 5/00

专利分类号:A47G5/00;E04B2/76

范畴分类:15D;

申请人:同济大学

第一申请人:同济大学

申请人地址: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发明人:任丽莎;陈鲁依

第一发明人:任丽莎

当前权利人:同济大学

代理人:褚明伟

代理机构:31225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含有编织面的可折叠隔断论文和设计-任丽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