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论文和设计-周飞飞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主机箱,所述主机箱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工作平台,且工作平台的上端外表面前端位置设置有接料座、电镀箱与装配台,所述接料座位于电镀箱的一侧,且装配台位于电镀箱的另一侧,所述主机箱的上端外表面后端位置设置有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的前端设置有工作机臂,所述装配台的前端设置有导料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已镀锡的接地连接器组件进行更快速的干燥工作,完成镀锡工作的同时提高了干燥效率,有利于装配工作的进行,并且能够更方便地与待装配组件的形状相契合,有利于待组装组件的运送工作,提高了设备的使用体验。

主设计要求

1.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主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1)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工作平台(2),且工作平台(2)的上端外表面前端位置设置有接料座(6)、电镀箱(5)与装配台(7),所述接料座(6)位于电镀箱(5)的一侧,且装配台(7)位于电镀箱(5)的另一侧,所述主机箱(1)的上端外表面后端位置设置有升降立柱(4),所述升降立柱(4)的前端设置有工作机臂(8),所述装配台(7)的前端设置有导料板(9),所述装配台(7)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旋转夹具(10)。

设计方案

1.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主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1)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工作平台(2),且工作平台(2)的上端外表面前端位置设置有接料座(6)、电镀箱(5)与装配台(7),所述接料座(6)位于电镀箱(5)的一侧,且装配台(7)位于电镀箱(5)的另一侧,所述主机箱(1)的上端外表面后端位置设置有升降立柱(4),所述升降立柱(4)的前端设置有工作机臂(8),所述装配台(7)的前端设置有导料板(9),所述装配台(7)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旋转夹具(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箱(5)的一侧外表面上端位置设置有吸气管(52),且电镀箱(5)的另一侧外表面上端位置设置有进气管(51),所述吸气管(52)的一端销接有吸气头(54),且进气管(51)的一端销接有喷气头(53),所述电镀箱(5)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插孔(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座(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接料传送带(61),且接料传送带(61)的外表面销接有橡胶板(62),且橡胶板(62)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定位槽(63),所述定位槽(63)的内部设置有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所述定位槽(63)与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的下端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机臂(8)的下端设置有磁吸头(81),磁吸头(81)与工作机臂(8)之间设置有连接柱(82),所述磁吸头(8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预留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台(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11),所述电镀箱(5)的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设置有进出液管(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1)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箱(3),且收集箱(3)与装配台(7)之间设置有导料槽道。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接地连接器领域,具体为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线缆接地连接器是一种线缆接地工作的连接器,大部分接地连接器是由接地螺柱与螺帽组件组成的,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镀锡工作,能够减小接触电阻;现有的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不能够对已镀锡的接地连接器组件进行更快速的干燥工作,干燥效率过低直接影响到装配工作的速度,不利于装配工作的进行,降低了设备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主机箱,所述主机箱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工作平台,且工作平台的上端外表面前端位置设置有接料座、电镀箱与装配台,所述接料座位于电镀箱的一侧,且装配台位于电镀箱的另一侧,所述主机箱的上端外表面后端位置设置有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的前端设置有工作机臂,所述装配台的前端设置有导料板,所述装配台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旋转夹具。

优选的,所述电镀箱的一侧外表面上端位置设置有吸气管,且电镀箱的另一侧外表面上端位置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吸气管的一端销接有吸气头,且进气管的一端销接有喷气头,所述电镀箱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插孔。

优选的,所述接料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接料传送带,且接料传送带的外表面销接有橡胶板,且橡胶板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设置有接地连接器下组件,所述定位槽与接地连接器下组件的下端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工作机臂的下端设置有磁吸头,所述磁吸头与工作机臂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磁吸头的内部下端设置有预留槽。

优选的,所述装配台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电镀箱的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设置有进出液管。

优选的,所述主机箱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与装配台之间设置有导料槽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电镀箱的一侧外表面上端位置设置有吸气管,且电镀箱的另一侧外表面上端位置设置有进气管,吸气管的一端销接有吸气头,且进气管的一端销接有喷气头,电镀箱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插孔。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给设备接通电源,当接地连接器下组件到达接料传送带上时,接地连接器下组件的下端卡入定位槽中,此时控制升价立柱向接料座一侧移动,然后工作机臂下行,带动磁吸头下行,将接地连接器下组件吸起,将接地连接器下组件移动至电镀箱的上端,由插孔插入电镀箱中。

其次,电镀工作完成后,将接地连接器下组件置于喷气头与吸气头之间,然后启动外部的吹风机和吸风机,热气流由进气管进入喷气头喷向接地连接器下组件,再由吸气头吸入吸气管中,吸气管与进气管配合使用能够对已镀锡的接地连接器组件进行更快速的干燥工作,完成镀锡工作的同时提高了干燥效率,有利于装配工作的进行。定位槽与磁吸头等配合能够更方便地与待装配组件的形状相契合,有利于待组装组件的运送工作,提高了设备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镀箱的内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料座的内部视图。

图中:1、主机箱;2、工作平台;3、收集箱;4、升降立柱;5、电镀箱;51、进气管;52、吸气管;53、喷气头;54、吸气头;55、插孔;6、接料座;61、接料传送带;62、橡胶板;63、定位槽;7、装配台;8、工作机臂;81、磁吸头;82、连接柱;9、导料板;10、旋转夹具;11、气缸;12、进出液管;13、接地连接器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主机箱1,主机箱1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工作平台2,且工作平台2的上端外表面前端位置设置有接料座6、电镀箱5与装配台7,接料座6位于电镀箱5的一侧,且装配台7位于电镀箱5的另一侧,主机箱1的上端外表面后端位置设置有升降立柱4,升降立柱4的前端设置有工作机臂8,装配台7的前端设置有导料板9,装配台7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旋转夹具10,该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已镀锡的接地连接器组件进行更快速的干燥工作,完成镀锡工作的同时提高了干燥效率,有利于装配工作的进行,并且能够更方便地与待装配组件的形状相契合,有利于待组装组件的运送工作,提高了设备的使用体验。

上述中电镀箱5的一侧外表面上端位置设置有吸气管52,且电镀箱5的另一侧外表面上端位置设置有进气管51,吸气管52的一端销接有吸气头54,且进气管51的一端销接有喷气头53,电镀箱5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插孔55,插孔55用于供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插入。

上述中接料座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接料传送带61,且接料传送带61的外表面销接有橡胶板62,且橡胶板62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定位槽63,定位槽63的内部设置有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定位槽63与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的下端形状相适配,定位槽63用于方便的限定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的位置。

上述中工作机臂8的下端设置有磁吸头81,磁吸头81与工作机臂8之间设置有连接柱82,磁吸头8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预留槽,预留槽用于将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的上端吸住。

上述中装配台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11,电镀箱5的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设置有进出液管12,气缸11用于将已装配完成的接地连接器推入导料槽道中。

上述中主机箱1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箱3,且收集箱3与装配台7之间设置有导料槽道,收集箱3用于收集已装配完成的接地连接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首先,给设备接通电源,当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到达接料传送带61上时,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的下端卡入定位槽63中,此时控制升降立柱4向接料座6一侧移动,然后工作机臂8下行,带动磁吸头81下行,将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吸起,将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移动至电镀箱5的上端,由插孔55插入电镀箱5中,其次,电镀工作完成后,将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置于喷气头53与吸气头54之间,然后启动外部的吹风机和吸风机,热气流由进气管51进入喷气头53喷向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再由吸气头54吸入吸气管52中,吸气管52与进气管51配合使用能够对已镀锡的接地连接器组件进行更快速的干燥工作,完成镀锡工作的同时提高了干燥效率,有利于装配工作的进行,定位槽63与磁吸头81等配合能够更方便地与待装配组件的形状相契合,有利于待组装组件的运送工作,提高了设备的使用体验,最后,螺帽组件由导料板9进入旋转夹具10中,而后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到达装配台7处,接地连接器下组件13即为接地螺柱,旋转夹具10旋转将螺帽组件安装到接地螺柱的外部,再通过气缸11将其推入导料槽道中,再到达收集箱3中,较为实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设计图

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9024.5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200344U

授权时间:20190802

主分类号:H01R 43/00

专利分类号:H01R43/00;H01R43/20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青岛恩利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恩利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红岛经济区青岛出口加工区

发明人:周飞飞;胡国宗

第一发明人:周飞飞

当前权利人:青岛恩利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线缆接地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论文和设计-周飞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