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中医辩证施护

眩晕的中医辩证施护

王晓丽(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吉林长春13002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293-02

【摘要】眩晕是以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为主证的一种病症,近几年,我科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将该病分为4个不同证型,并根据证型不同给予相应的辩证施护,同时加强整个住院过程中的健康宣教,对病人疾病的转归起到良好的作用,受到患者的好评。

【关键词】眩晕辨证分型辩证施护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为主证的一种病症。多见于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扑到。本病多因情志失调,饮食偏嗜,久病体虚,虚体劳欲所致。

1.辨证分型

1.1肝阳上扰: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易怒,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急躁易怒,腰膝酸软,头重脚轻,失眠多梦,面红耳赤,口苦,舌红,苔黄,脉玄滑。施护原则为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清火熄风。

1.2痰浊中阻:头重如裹,胸闷恶心而时吐痰涎,视物旋转,食少多寐,舌淡胖苔白厚腻,脉玄滑或儒缓。施护原则为化湿祛痰,健脾和胃。

1.3气血亏虚:头晕目眩,劳累则甚,气短声低,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唇甲不华,发色不泽,饮食减少,舌淡嫩胖且边有齿痕,色苔薄白,脉弱。施护原则为补气养血,健运脾胃。

1.4肝肾阴虚:头晕而空,健忘耳鸣,齿摇发脱,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心烦口干,偏于阴虚者,少寐多梦,颧红咽干,烦热行瘦,舌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偏于阳虚者,精神萎靡,四肢不温,形寒肢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施护原则为补益肾元,充养脑髓。

2.一般护理

以热情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和了解患者的思想,生活和工作情况,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帮助患者避免情绪波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室应整洁,空气新鲜,光线柔和,保持环境安静,用窗帘遮住太阳光,勿使直射,注意观察发作前的先兆症状,详细询问病史,起坐动作不宜过快,少做旋转,弯腰动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日测血压,每4-6小时一次,并详细记录。如发现病人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活动不便,口眼歪斜等,应嘱患者卧床休息,并立即报告医生。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可多食水果,蔬菜,尽量少食肥腻,生冷,烟酒及钠盐,发作严重不能进食者,可输液以从静脉供给营养。

3.辩证施护

首先应该注意辨别虚实,凡肝阳,肝风,痰,火等多属实证,而正气亏虚,肾精不足多属虚证,但临床上常虚实相兼为病,有火者,应清火,肝肾不足者宜填补肝肾,气血亏虚宜健脾益气养血,虚相兼者宜标本兼治。

3.1肝阳上扰

护理时嘱患者头高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光线宜偏暗,做好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劝说患者要心情舒畅,避免情神刺激,指导其适当参加娱乐活动,解除忧郁情绪,肝气条达,以配合药物治疗。饮食以清淡低盐为佳,可食蔬菜水果,如豆制品,芹菜汁,清蒸鱼,萝卜,紫菜,韭菜,猪肚等,忌烟,酒刺激食物及动物内脏。可配合针刺合谷,太冲,风池肝俞等穴。头昏胀痛者,可予以冷毛巾外敷额头,晚上可用温水浸足1小时。要保持大便通畅,如有大便秘结者,应嘱患者排便时不要努责力挣,以防血压上升,引起中风。

3.2痰浊中阻

饮食可选冬瓜,竹笋,忌油腻,生冷食物,及烟酒,素体肥胖者,适当控制饮食,高血压患者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剧烈呕吐者禁食,呕吐停止可给予半流质饮食。病室宜敞亮,通风干燥,温度适宜,关心病人,耐心开导,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禁食,呕吐较剧者,汤剂可少量多次频服,并配合针刺内关,丰隆等穴位。

3.3气血亏虚

病室宜向阳,室内温暖,避免直接当风,注意休息,患者由于病情,心情烦躁,护理人员应耐心开导,解释,向患者介绍治愈成功病例,消除患者不良精神因素,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嘱患者多食健脾胃,益气血之品,如瘦肉,禽蛋,动物内脏,黄芪粥,莲子红枣粥等,忌食生冷。

3.4肝肾阴虚

护理中应指导病人多活动筋骨,适当锻炼,注意劳逸结合,病室光线充足,空气新鲜。注意生活调摄,节制房事,少用脑,饮食富有营养,滋肾养阴为主,如甲鱼,银耳,蜂蜜,忌海腥羊肉,辛辣之物。

4.结果

通过对眩晕患者的辨证施护,认为首先要探明病因,抓住病机,对不同证型作出恰当的护理,肝阳上亢者,重点做好情志护理,防止情绪波动,忧思恼怒等不良刺激;痰浊中阻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呕吐物;气血亏虚者,饮食以补气养血;肝肾亏虚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总之,临床上实行正确的对症治疗,及精心的辨证护理,加之根据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并结合个体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护,均能缩短病人的病程,减轻病人的痛苦。

参考文献

[1]徐桂华.内科护理学(上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9-101.

[2]张明岛.上海市中医病症护理常规.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9,59-60.

标签:;  ;  ;  

眩晕的中医辩证施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