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集分异论文_陈莺燕,刘文深,袁鸣,郭美娜,刘畅

导读:本文包含了富集分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稀土元素,元素,地球化学,机理,矿物,状态,碳酸盐。

富集分异论文文献综述

陈莺燕,刘文深,袁鸣,郭美娜,刘畅[1](2019)在《超富集植物对稀土元素吸收转运解毒与分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现代高科技行业和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稀土需求量的与日俱增,稀土矿山开发加剧,产生了大面积的稀土废弃尾砂地进而污染农田,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威胁。植物采矿是指在金属污染地上种植超富集植物,在恢复植被和修复污染土壤的同时,还可通过收割地上部实现金属回收利用,是一种原位和低成本的污染土壤修复手段。探究超富集植物重金属富集机理是实现植物采矿的基础,但相对于Ni、Zn、As等超富集植物的研究,稀土超富集植物吸收转运和耐受稀土机制的研究仍然缺乏。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从植物富集稀土的四个关键过程综述超富集植物对稀土的吸收、转运和分布解毒机制以及与稀土分异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超富集植物中稀土分异的概念模型。(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黄健,何宏平,包志伟,梁晓亮,谭伟[2](2019)在《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富集分异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全球最主要的重稀土资源类型,提供了全球逾3/4的重稀土产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极高的经济价值。阐明该类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富集分异机制,有助于认识和理解该稀土矿床的成矿机制,并为其稀土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关键依据。为此,本研究对位于江西和广东两省交界的仁居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进行(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刘英杰[3](2018)在《山西嘉乐泉煤中伴生元素的富集分异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结合煤地质学、煤岩学、煤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理论知识,研究了山西嘉乐泉晚石炭世煤中矿物和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山西嘉乐泉晚石炭世8煤以中灰高硫煤为主,9煤以低中灰中硫煤为主。通过偏光显微镜的观察发现8煤和9煤中显微组分主要为镜质组和惰质组。用等离子体低温灰化仪对煤分层样品进行低温灰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并结合带有能谱的电子探针对嘉乐泉煤中矿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嘉乐泉8煤中的矿物主要包括高岭石、方解石、石英、烧石膏、伊利石、黄钾铁矾、锐钛矿、黄铁矿等,9煤中的矿物主要包括高岭石,方解石、石英、锐钛矿等,个别样品还发现了黄铁矿、磷灰石、重晶石、金红石等。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试了嘉乐泉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与中国煤均值相比,8煤中富集的常量元素有K_2O和Al_2O_3;9煤中富集常量元素的有P_2O_5和CaO。与世界煤均值相比,8煤中富集的微量元素包括Li和Zr;轻度富集的微量元素Zn、Hf、Ta、Pb、Th、Nb;9煤中轻度富集的微量元素包括Li和Y。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大部分嘉乐泉煤稀土分布模式为富轻稀土型(L-type),这主要是由于源区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胶体溶液或者地表水将这些稀土元素在泥炭沼泽形成时期带入聚煤盆地所致。(本文来源于《河北地质大学》期刊2018-11-15)

刘汇东,孙琦[4](2017)在《粉煤灰水热处置过程中稀有金属元素的分异与富集》一文中研究指出粉煤灰中钛、铌、镓、稀土等有价、稀有金属元素的回收利用是国内外资源节约和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单独提取粉煤灰中有价、稀有金属成本过高,且技术经济性欠佳。粉煤灰作为中国最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其资源化利用需考虑其整体消纳效率,因而,较为理想的模式是在粉煤灰高效利用的过程中实现有价、稀有金属元素的分离回收或直接利(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王佩佩[5](2017)在《滇东黔西晚二迭世煤中矿物及微量元素富集分异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合运用煤田地质学、矿物学、煤化学、地球化学以及统计学等理论知识,使用光学显微镜、带能谱的扫描电镜、等离子体低温灰化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Siroquant定量系统、X射线荧光光谱仪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分析测试技术,对滇东树根田和黔西月亮田晚二迭世煤中矿物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控制煤中矿物及微量元素富集分异的主要因素。滇东树根田煤以特低-中灰和低挥发分产率、特低-低硫含量为特征,黔西月亮田煤则以低-中灰和高挥发分产率、特低-中硫含量为特征。整体而言,树根田煤的灰分、挥发分以及全硫含量均低于月亮田煤。月亮田煤中全硫含量大于1%的煤分层集中在19#和24#煤层,并且以黄铁矿硫为主。树根田和月亮田煤中显微组分都以镜质组为主,其次为惰质组,但由于树根田煤化程度较高,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并未发现壳质组分,月亮田煤中壳质组分则以树皮体为主。X射线衍射分析和Siroquant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树根田和月亮田煤中矿物组成基本相似,以石英和黏土矿物(高岭石、伊蒙混层和鲕绿泥石)为主,其次为锐钛矿和方解石,铁白云石和黄铁矿仅在少数分层样品中有所分布,此外,在扫描电镜下还观察到了黄铜矿、闪锌矿、重晶石、锆石以及含稀土元素的磷酸盐矿物(磷铝铈矿和水磷铈矿)。从矿物含量沿煤层剖面变化趋势来看,石英在树根田和月亮田煤分层中的含量普遍高于顶底板和夹矸,并且跟高岭石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锐钛矿在各分层样品中均有分布,并且顶底板和正常沉积的夹矸中锐钛矿的含量普遍高于煤分层样品;方解石则主要分布在煤分层样品中。树根田和月亮田煤以大量的自生石英为显着特征,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自生石英主要以两种形态产出:(1)赋存在基质镜质体中,这类自生石英颗粒细小,粒径约10μm左右,有的呈浸染状分散分布在基质镜质体中,有的与黏土矿物或黄铁矿顺层理分布;除此之外,在月亮田YLT182-7c煤分层中还发现了自生石英次生加大的现象,其粒径达到了120μm。(2)充填在有机质胞腔中,这类自生石英有的单独存在,有的与高岭石或鲕绿泥石共存。根据石英的赋存状态推断其主要来自峨眉山玄武岩风化析出的含硅溶液和富硅的低温热液流体。与中国煤均值相比,树根田和月亮田煤中SiO_2含量都较高,富集系数分别为1.35和1.42,TiO_2含量接近或稍高于中国煤均值,而Al_2O_3、Fe_2O_3、MnO、MgO、CaO、Na_2O、K_2O和P_2O_5含量普遍低于中国煤均值。树根田和月亮田煤中SiO_2/Al2O3比值明显高于中国煤均值(1.42)和高岭石的理论值(1.18),这主要归因于大量的自生石英。树根田和月亮田煤中SiO_2、Al_2O_3和TiO_2沿各煤层剖面的变化趋势极为相似,在顶底板及正常沉积的夹矸中含量较高,煤分层中含量相对较低,TiO_2与SiO_2和Al_2O_3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表明Ti可能主要赋存在锐钛矿和黏土矿物中;Fe_2O_3和MgO在大部分煤层剖面上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两者共同的载体矿物主要有鲕绿泥石和铁白云石;CaO整体上与灰分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并且在大多数煤分层中的含量要高于顶底板和夹矸。与世界煤均值相比,树根田煤中微量元素Co、Cu、Zr、Nb和Ta含量较高,相对于世界煤均值的富集系数分别为2.37、2.21、2.39、2.03和2.21;月亮田煤中轻度富集微量元素V、Co、Cu、Se、Zr、La、Ce、Sm、Eu和Tb,富集系数分别为2.68、3、2.97、3.48、2.16、2.04、2.15、2.03、2.48和2.06。潜在有害微量元素Se、Hg和Pb在月亮田19#和24#煤中轻度富集,主要是由YLT19-6c、YLT19-9c、YLT24-8c和YLT24-10c四个异常高含量的煤分层样品导致的,这几层样品中As和U的含量也相对较高。树根田和月亮田煤中稀土元素均值分别为101μg/g和136μg/g,明显高于世界煤均值(68.6μg/g);树根田5#、9#和月亮田18_1M#煤层中稀土元素氧化物(REO)含量较高,接近甚至超过了燃煤产物中稀土元素回收利用的边界品位(0.1%REO);根据Seredin和Dai提出的稀土元素经济价值评价方法,树根田和月亮田大部分煤分层及夹矸是具有开发前景的,可以作为提取稀土元素的原材料。总体而言,滇东树根田和黔西月亮田晚二迭世煤中矿物和元素具有相似的组合特征,其富集分异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沉积源区供给研究区西侧的康滇古陆是西南地区的主要物源区,对含煤盆地的供给主要包括峨眉山玄武岩风化析出的硅质溶液以及陆源碎屑物质输入。树根田和月亮田煤中大量的自生石英主要来源于峨眉山玄武岩风析出的硅质溶液;在煤分层及顶底板中发现的粒度较大(>100μm)、具有一定磨圆度的石英颗粒以及呈条带状顺层理分布的高岭石都为陆源碎屑输入提供了证据。树根田和月亮田煤层顶底板和正常沉积的夹矸中常量元素氧化物TiO_2,过渡金属元素Sc、V、Cr、Co、Ni、Cu和Zn以及高场强元素Nb、Ta、Zr和Hf的含量明显较高,主要是受到峨眉山玄武岩碎屑输入的影响;此外,绝大多数顶底板及正常沉积的夹矸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峨眉山玄武岩极为相似,表现为富轻中稀土型,Eu呈明显的正异常,然而个别几层顶底板夹矸中Eu无明显异常或呈现弱的负异常,表明除峨眉山玄武岩之外,它们还受到了中酸性岩石碎屑输入的影响。(2)酸性火山灰输入在树根田和月亮田煤中发现了四层Tonstein:SGT7U-3p、YLT18_1U-7p、YLT18_1M-6p和YLT19-8p,它们的厚度分别为5cm、1cm、2cm和5cm,与上下煤分层的界限清晰;其矿物成分主要为黏土矿物,含量最高达到了95.6%。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在Tonstein中观察到了火山碎屑石英,有的因高温熔蚀呈现不规则形状,其上可见高温裂纹,有的棱角分明,呈尖角状或镰刀状产出,为酸性火山灰输入含煤地层提供了直接证据;锆石晶形保存完好,呈细长柱状,晶体长度和宽度比值(c/a)远远大于2.5,有的具有熔蚀孔洞或高温裂纹,这与以往研究的来源于酸性火山灰的锆石特征相一致;此外还有椭球形高岭石集合体以及结晶良好的蠕虫状高岭石都是Tonstein的特征矿物。Tonstein中TiO_2和过渡金属元素(Sc、V、Cr、Co、Ni、Cu、Zn)含量明显较低,但是Th和U含量很高,SGT7U-3p、YLT18_1U-7p和YLT19-8p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呈现明显的Eu负异常,符合西南地区长英质Tonstein的典型特征。SGT7U-3p、YLT18_1U-7p、YLT18_1M-6p和YLT19-8p的TiO_2/Al2O3比值分别为0.01、0.03、0.02和0.02,并且在Nb/Y-Zr/TiO_2分布图中相应的投点全部落在了粗安岩区域内,说明它们的原始岩浆与粗安岩相似,均为峨眉山地幔柱衰退期喷发的酸性岩浆,进一步印证了其酸性火山灰来源。(3)热液流体侵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树根田和月亮田煤中鲕绿泥石主要有两种赋存状态,一种是与石英或高岭石共同充填在有机质胞腔中,另一种是交代高岭石呈细条带状产出,表明它是由高岭石和富Fe、Mg的热液流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充填裂隙的黄铁矿和方解石相互交错,说明在后生成岩作用阶段,富Fe、Ca的热液流体侵入煤层节理或裂隙,形成了脉状的黄铁矿和方解石。此外,充填在胞腔或裂隙中的黄铜矿、重晶石、锐钛矿和含稀土元素的磷酸盐矿物都是多期次热液流体侵入煤层的产物。热液流体作用导致某些微量元素在煤分层、顶底板、夹矸和Tonstein中的含量重新分配。月亮田19#和24#煤层中含量较高的As、Se、Hg、Pb和U主要受控于热液流体活动;靠近顶板、夹矸或Tonstein的煤分层YLT18_1U-8c、YLT18_1M-2c、YLT18_1M-7c、YLT182-7c和YLT19-9c中稀土元素总量明显高于其他煤分层,就是因为与其紧邻的顶板、夹矸或Tonstein受到了热液流体或地下水的淋滤作用,稀土元素随淋滤液进入下伏煤分层中。YLT18_1M-6p为长英质Tonstein,因遭受高温热液流体影响,继承自酸性岩的Eu负异常被抵消,最终呈现Eu无明显异常,其下伏的YLT18_1M-7c煤分层中明显的Eu正异常也为高温热液活动提供了证据。(4)沉积环境影响沉积环境对煤中矿物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海水作用。因受海水影响,月亮田19#和24#煤层全硫含量较高,最高值达到了4.76%,借助X射线衍射和Siroquant定量分析,在相应煤分层样品中检测出了大量的黄铁矿,其赋存形态多种多样,有莓球状、团块状、自形和半自形晶体,还有的充填有机质胞腔,这些都是同生成岩作用阶段由来源于海水的SO_4~(2-)和陆源供给的Fe~(2+)在细菌作用下形成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期刊2017-03-22)

黎励,毛蒋兴[6](2013)在《资源富集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以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开发是资源富集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价值以带动经济的发展,是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以资源富集典型区—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1年桂西资源富集区30个县(市、区)的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并分析其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桂西资源富集区资源、生态、经济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异显着,协调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右江区,最低的是乐业县,两者协调发展度的分值极差达1.8327;(2)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中部高于北部和南部,市区好于县域地区,区域内部分布特征各异的空间格局。(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3年06期)

徐杰,敖艳青,张璟霞[7](2013)在《生物结皮富集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异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定库布齐沙漠腹地达拉特旗火力发电厂附近沙地中不同年代人工结皮和下层土壤中重金属和营养元素的含量,旨在研究生物结皮富集重金属和营养元素的能力,富集结果及空间差异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在水平格局,结皮中的重金属和营养元素含量表现为:Cr>Pb>Cu>Cd和C>K>N>P的顺序关系,相同发育年代结皮中的重金属和营养元素含量均表现为:藓结皮>藻结皮>物理结皮;不同发育年代结皮中各种重金属和营养元素含量均表现为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垂直格局,各类型结皮中重金属和营养元素含量均表现为随着土壤垂直深度增加而降低。(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3年12期)

刘文化,秦德殿,杨晋升,张殿龙,王风海[8](2011)在《山东官里庄金矿成矿力致热分形弥散分异—富集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力致热分形弥散化学分异—富集机理是矿床学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以山东官里庄矿化区为例,分别从矿化区地质特证,构造热效应对岩体、脉岩和矿体的控制及一些量值计算,对该区力致热与分形弥散成矿机理半定量—定量的变化关系进行较深入性的研究。(本文来源于《黄金科学技术》期刊2011年03期)

李酽,张道忠,程华生,黄红星,陈卫东[9](2009)在《蒙古国苏赫巴托省朝格图地区金属元素富集分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述了蒙古国朝格图地区地质概况和区域土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W,Au,Co,Mo,Sn,Cr,As,Ni,Sb,Cu,Bi,Pb,Zn,Ag,Hg等多金属元素在本区地层、岩浆岩、土壤中的分布特征、浓集系数、变异系数,为进一步找矿提供线索。(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09年04期)

李艳丽[10](2004)在《贵州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稀土富集与分异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对贵州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研究发现,碳酸盐岩基岩中稀土含量一般为几十个μg/g,而在岩-土界面附近REE显示超常富集,REE总量最高可达31000μg/g以上,远高于碳酸盐岩基岩和一般风化壳REE含量。同时,稀土富集的部位是剖面底部,而在其它的风化壳中稀土往往在剖面中部即全风化层底部富集。REE超常富集的样品同时伴有Ce的强烈亏损,δCe值最低为0.007,这也是目前报道过的风化壳中的最低值。另外,风化前缘稀土相对于PAAS标准化后显示MREE富集的特征。弄清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中稀土富集和分异的机理,有助于丰富稀土表生地球化学知识,同时也为喀斯特地区风化成土地球化学过程和土壤物质来源的示踪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稀土赋存状态的实验研究,结合稀土元素质量迁移系数,系统的分析了稀土元素在碳酸盐岩风化壳中的迁移、转化行为,探讨了稀土发生富集和分异的机理。本次研究取得了如下认识: 1、通过对白云岩和灰岩风化壳稀土赋存状态的对比,发现在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中稀土具有相同的赋存和转化规律。稀土富集层中稀土主要以专性吸附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其次是有机质结合态。稀土的赋存状态说明粘土矿物对稀土的吸附是导致稀土在底部超常富集的主要原因。其次,次生稀土磷酸盐矿物,主要是La、Nd等的轻稀土磷酸盐矿物也是稀土富集的主要载体。此外,有机质和铁锰氧化物对稀土的迁移、富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非富集层主要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形式存在,表明随着风化作用的增强,稀土越易进入稳定的相态中。 2、元素质量迁移系数真实的反应了元素的迁入迁出情况。碳酸盐岩的非等体积风化使得稳定的微量元素相对基岩富集,也为风化壳稀土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来源,但不是导致稀土超常富集的主要原因。稀土元素在风化壳上部表现出很强的活化迁移能力,几乎全部迁出,并且在底部显示明显的带入富集,上部淋漓的稀土为底部稀土的超常富集提供了稳定而充足的物质来源。 3、风化壳底部狭窄的碱性障是稀土超常富集的主要制约因素。碳酸盐岩的酸不溶物含量低,碳酸盐矿物可溶性强,发育程度较高的风化壳剖面能够在垂向上很窄的范围内形成碱性障。7-9的pH值增大了粘土对稀土的吸附量,同时还提高了稀土与各种络阴离子络合的稳定性,有利于稀土沉淀。对于发育完整的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介质条件的改变是缓慢的,不能在剖面底部形成碱性障,因此,稀土在剖面上部迁出,下部迁入富集,富集层位往往和其它岩类风化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一样在全风化层的底部。4、经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分布模式在风化前缘显示MREE富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风化壳中MREE的迁出程度大于HREE和LREE,风化流体显示MREE富集。在底部碱性障条件下,富MREE的风化流体沉淀、富集。风化流体向下渗透,水岩反应的结果是白云岩也显示MREE富集,灰岩由于岩一土界面的阻挡,水岩反应深度不大,基岩往往无明显的稀土分异。5、在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上部Ce显示正异常,底部富集层显示强烈负异常。剖面仁部,ce“+氧化水解,氧化产物主要与铁锰氧化物共沉淀,少量的与粘土形成氢键或者与有机物络合沉淀,导致剖面上部正异常。Ce在剖面中的迁出量很少,在底部稀土富集层,沉淀富集时主要是La、Pr等LREE, Ce相对贫乏,因此,富集层;无显示强烈的负异常。与碳酸(氢)根或者磷酸根等络合物形式迁走的Ce很少,不是导致Ce强烈负异常的主要原因。6、基岩性质和良好的水热条件导致碳酸盐岩风化前缘形成特殊的微环境—碱性障,这是稀土在碳酸盐岩风化壳底部超常富集和分异的主要原因,也是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稀上行为不同于其它岩类风化壳的主要原因。稀土元素在风化作用过程中发生明显的重组分配,其分布特征不能用以指示物源信息,只能反应风化作用过程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04-06-01)

富集分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全球最主要的重稀土资源类型,提供了全球逾3/4的重稀土产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极高的经济价值。阐明该类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富集分异机制,有助于认识和理解该稀土矿床的成矿机制,并为其稀土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关键依据。为此,本研究对位于江西和广东两省交界的仁居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进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富集分异论文参考文献

[1].陈莺燕,刘文深,袁鸣,郭美娜,刘畅.超富集植物对稀土元素吸收转运解毒与分异的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19

[2].黄健,何宏平,包志伟,梁晓亮,谭伟.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富集分异机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刘英杰.山西嘉乐泉煤中伴生元素的富集分异机理[D].河北地质大学.2018

[4].刘汇东,孙琦.粉煤灰水热处置过程中稀有金属元素的分异与富集[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5].王佩佩.滇东黔西晚二迭世煤中矿物及微量元素富集分异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

[6].黎励,毛蒋兴.资源富集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以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

[7].徐杰,敖艳青,张璟霞.生物结皮富集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异特性[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

[8].刘文化,秦德殿,杨晋升,张殿龙,王风海.山东官里庄金矿成矿力致热分形弥散分异—富集机理[J].黄金科学技术.2011

[9].李酽,张道忠,程华生,黄红星,陈卫东.蒙古国苏赫巴托省朝格图地区金属元素富集分异特征[J].地质找矿论丛.2009

[10].李艳丽.贵州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稀土富集与分异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

论文知识图

稀土元素相对含量与CaCO3之间的关系肖家营子矿床矿石、岩石PGE配分模式图灯坪地区地质简图沸石矿体矿化强度及化学组分的空间变化...潘河正长岩Zr-Zr/Nb图解(底图据Genget...卢氏-栾川地区主要赋矿地层与铅锌银矿...

标签:;  ;  ;  ;  ;  ;  ;  

富集分异论文_陈莺燕,刘文深,袁鸣,郭美娜,刘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