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分等论文_孔祥斌,郧文聚,吴克宁,路婕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地分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等,农地,农用地,土地,耕地,国土资源部,地理信息系统。

农地分等论文文献综述

孔祥斌,郧文聚,吴克宁,路婕[1](2009)在《分等定级估价助推农地有序流转》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意味着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得到了完善和保障。 然而,有序流转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规范的农用地价格体系,而从目前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来看(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报》期刊2009-03-06)

崔娟敏,季文光,许皞[2](2008)在《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农地质量分析——以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全面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针对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耕地情况,通过对影响其耕地质量因素的筛选分析,剖析其耕地的质量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该区农用地合理利用建议。[结果]通过对影响其土地质量自然性状表土质地、土体构型、有效土层厚度、灌溉状况等5个分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中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计算程序,得到各单元的自然质量分,通过对自然质量分的分段,将广阳区划分为3个区域,获得细化到村级土地质量状况的分析。[结论]广阳区北临北京市,东连廊坊市,具有极高的区位优势,应着眼于满足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通过合理作物布局,积极发展在城市有广阔市场的作物品种。(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16期)

吴春燕[3](2008)在《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平台下的农地制度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关系国计民生。农村土地问题的妥善解决是破解“叁农”问题的关键。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改革开放叁十年来,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而农村土地市场却因土地权利制度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农业比较利益低下,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农民对土地流转缺乏动力等原因发展非常缓慢,农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水平低,主要仍是由行政手段平均分配。而在中国加入WTO后,面临国际农产品激烈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在发展效益农业和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压力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引下,如何实现农地制度的调整、变革和创新,对推动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即破解“叁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规模经营理论为指导,运用了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多种方法。以查阅文献资料为主,介绍了土地制度、农地制度、农地产权制度、农地经营制度、农地管理制度、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等基本概念、内容和内在联系;以理论作为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地制度实行下农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的制度缺陷来丰富和充实理论;通过新型农地股份合作制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对比,分析了新型农地股份合作制的优势;将农地制度的改良设计纳入到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系统中,全面系统分析和研究问题,从中找到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其规律性及运行机制。本文在介绍土地制度、农地制度、农地产权制度、农地经营制度、农地管理制度、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等基本概念和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规模经营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描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农地制度下农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的制度缺陷,结合农地制度改良的分析框架和客观条件,提出在开展全国性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后,建立农地合理流转的长效机制,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新型农地股份合作制,加强农地地籍管理制度建设。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技术的发展可以弥补缺乏农民对农地长期投入的预期、缺乏农民投入-收益的衡量标准和不同等级农地流转收益的衡量标准、缺乏农地地籍管理制度对农地收益的保障等制度缺陷。农用地分等定级后可以科学确定农民对农地的长期投入效益预期,可以科学合理确定农地流转价格和不同等、级农地之间的价格差值,可以加强农地地籍管理。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为农地制度改良提供了客观条件,农用地等、级、价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农地制度的变革: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保护了农民土地权益,是反映耕地质量细微变化的技术手段,促进了农地流转市场的建设,为建立农地地籍管理制度打下基础。因此,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技术平台,可以建立农地合理流转的长效机制对农地产权制度进行改良,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新型农地股份合作制对农地经营制度进行改良,可以加强农地地籍管理对农地管理制度进行改良。明晰土地产权制度,改变我国农地产权不清晰、责任不明确的局面,建立农地合理流转的长效机制,完善农地流转市场。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部分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实行新型农地股份合作制,作为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补充,实现农地承包权的折价入股,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建设。新型农地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创新,通过农地分等定级估价使农地资源科学有序合理的作价入股,发挥农地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促进农地流转和集中,扩大农地适度规模,提高农地规模经济效益。这种新的组织形式一定要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农户自愿和互利的原则,这种新的组织形式要能有效解决农户与市场的联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真正维护农民的切实利益,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建立农地登记制度,加强农地地籍管理。依法对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不同时期农地土壤肥力等情况进行初始土地登记和变更土地登记,建立更新农地地籍档案,设置专门的农地地籍管理机构管理农地资源,细化农地地力升降奖惩机制。我们的土地制度改革并非是单纯为了改革而改革,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新世纪的“叁农”问题,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和保护稀缺的耕地资源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为了确保农村土地制度改良的成功实施,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农地制度的法律法规;建立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取消“农户”户口;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共同推动农地制度改良律设。(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8-05-20)

程锋,王志刚[4](2005)在《浙江预检农用地分等试点成果昆明农地定级估价向应用延伸》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土地整理中心邀请有关专家组成预检组,在杭州市对浙江省农用地分等及县级定级估价试点成果进行了预检。  浙江省是我国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的试点单位之(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报》期刊2005-06-21)

郧文聚,程锋[5](2004)在《科学发展观下的农地分等定级估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并把国土资源管理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强调国土资源工作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这对于对国土资源管理与改革具有重要基础作用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期刊2004年06期)

刘水杏,曲波[6](2002)在《农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核心问题是片面强调数量平衡 ,缺乏新增耕地的质量衡量标准和检验机制 ,从而使我国的新增耕地质量总体趋于下滑 ,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 ,确定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 ,建立耕地质量检验机制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为此 ,文章提出运用农地定级与估价成果建立耕地质量平衡标准的方案。(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02年03期)

刘水杏[7](2002)在《农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耕地占补平衡是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首要战略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各项非农产业飞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膨胀,耕地迅速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化,保护耕地成了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为此,我国采取多(本文来源于《国土经济》期刊2002年07期)

谢经荣,刘水杏,曲波[8](2001)在《农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农税改革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 ,农村税费改革问题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点与热点 ,其核心内容是围绕减轻农民负担而展开的农村税收制度、农村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问题的系统改革。但是 ,由于农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农地 ,因此 ,农业税费的税种、计税基础、税率等均与农地本身密切相关。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经济》期刊2001年06期)

刘吉军[9](2000)在《县域农地分等信息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系统的研究农地分等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详细阐述,选用GIS软件MapInfo为平台,开发出县域农地分等信息系统。全文共分为农地分等研究的产生与发展、建立农地分等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农地分等信息系统的研究基础、县域农地分等信息系统的设计以及县域农地分等信息系统的实证研究五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是介绍了目前农地分等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的概况以及农地分等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从成熟的农地分等理论和方法、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及在土地评价领域的应用入手,详细的说明了建立农地分等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本文县域农地分等信息系统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伏笔。 在第叁章中,对农地分等的基本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分别阐述了农地分等研究的理论依据、对象、内容、目的、任务、原则和程序以及GIS的概念、产生、发展趋势及其主要功能等,是本文县域农地分等信息系统建立的理论基础。 基于以上叁章的研究,本文在第四章里进行了县域农地分等信息系统的设计。首先,经过当前农地分等的方法之间的比较,考虑县域农地分等的现实情况,最终选取评分法作为县域农地分等的方法;其次,对部分地区的GIS在农地中的应用实例之间进行比较,确定系统构建的技术路线;最后,进行软硬件的选择,在比较多个软件的基础上,考虑目前在我国国土系统内的应用情况,选取美国的MapInfo软件。并依此为基础,进行县域农地分等信息系统的构建目的、总体设计、功能设计以及界面设计的工作。 第五章是针对第四章里建立的县域农地分等信息系统进行的实证研究。利用本系统在江苏省邳州市进行农地分等,在系统农地分等模块的导引下,完成数据库的建立、农地分等单元的划分、因素的分级与评分、主导因素的选择、因素权重的计算、各分等单元综合分值的计算以及农地等别的划分,并将成果进行一定的展示和输出。 最后在结论和建议中,笔者总结了本次研究的一些主要结论,同时,也提出了几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0-07-01)

周勇,李学垣,贺纪正,王庆云,刘勇[10](1998)在《ARC/INFO信息系统在农地分等定级中的应用──以武汉市狮子山地区的土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探讨地理信息系统PCARC/INFO在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研究中的方法和过程,将ARC/INFO与关系数据库系统(FDXBASE)集成一体,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和土地属性数据的自动连接,以及农地分等定级信息的快速查询与检索。以土系作为评价单元,通过分析,定量地反映了研究区土地的质量状况。(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1998年04期)

农地分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全面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针对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耕地情况,通过对影响其耕地质量因素的筛选分析,剖析其耕地的质量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该区农用地合理利用建议。[结果]通过对影响其土地质量自然性状表土质地、土体构型、有效土层厚度、灌溉状况等5个分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中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计算程序,得到各单元的自然质量分,通过对自然质量分的分段,将广阳区划分为3个区域,获得细化到村级土地质量状况的分析。[结论]广阳区北临北京市,东连廊坊市,具有极高的区位优势,应着眼于满足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通过合理作物布局,积极发展在城市有广阔市场的作物品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地分等论文参考文献

[1].孔祥斌,郧文聚,吴克宁,路婕.分等定级估价助推农地有序流转[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

[2].崔娟敏,季文光,许皞.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农地质量分析——以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吴春燕.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平台下的农地制度改良[D].西南大学.2008

[4].程锋,王志刚.浙江预检农用地分等试点成果昆明农地定级估价向应用延伸[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

[5].郧文聚,程锋.科学发展观下的农地分等定级估价[J].中国土地.2004

[6].刘水杏,曲波.农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

[7].刘水杏.农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J].国土经济.2002

[8].谢经荣,刘水杏,曲波.农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农税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经济.2001

[9].刘吉军.县域农地分等信息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

[10].周勇,李学垣,贺纪正,王庆云,刘勇.ARC/INFO信息系统在农地分等定级中的应用──以武汉市狮子山地区的土系为例[J].土壤学报.1998

论文知识图

郑州市农地分等国家利用级等别...嵩县宜农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分级区域一4全国农地外部性价值分级图仁怀市地理位置与高程分布年山东省非农人口比重分等示意图泰和县各乡镇农用地利用协调状况分布...

标签:;  ;  ;  ;  ;  ;  ;  

农地分等论文_孔祥斌,郧文聚,吴克宁,路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