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论文和设计-李先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包括:框架、散热扇、下水室、下进出水管、放水口;所述框架内部设置有散热管,且散热管通过镶嵌方式与框架相连接;所述散热管外壁上设置有散热板,且散热板通过铸造方式与散热管相连接;所述散热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带,且散热带通过铸造方式与散热板相连接;所述散热管上方设置有上水室,且上水室通过贯通方式与散热管相连接;所述上水室的顶端两侧边缘设置有连接螺栓,且连接螺栓通过焊接方式与上水室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的改进,具有冷却液流动路径较长,散热效果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包括:框架(1)、散热扇(2)、下水室(3)、下进出水管(4)、放水口(5)、连接螺栓(6)、上水室(7)、进水口(8)、上进出水口(9)、散热管(10)、散热板(11)、散热带(1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部设置有散热管(10),且散热管(10)通过镶嵌方式与框架(1)相连接;所述散热管(10)外壁上设置有散热板(11),且散热板(11)通过铸造方式与散热管(10)相连接;所述散热板(11)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带(12),且散热带(12)通过铸造方式与散热板(11)相连接;所述散热管(10)上方设置有上水室(7),且上水室(7)通过贯通方式与散热管(10)相连接;所述上水室(7)的顶端两侧边缘设置有连接螺栓(6),且连接螺栓(6)通过焊接方式与上水室(7)相连接;所述上水室(7)的顶侧中间设置有进水口(8),且进水口(8)与上水室(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进水口(8)的右侧设置有上进出水口(9),且上进出水口(9)与上水室(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框架(1)底侧设置有下水室(3),且下水室(3)通过贯通方式与散热管(10)相连接;所述下水室(3)的前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放水口(5),且放水口(5)与下水室(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放水口(5)的一侧设置有下进出水管(4),且下进出水管(4)与下水室(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框架(1)的前端面设置有散热扇(2),且散热扇(2)通过螺栓与框架(1)相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包括:框架(1)、散热扇(2)、下水室(3)、下进出水管(4)、放水口(5)、连接螺栓(6)、上水室(7)、进水口(8)、上进出水口(9)、散热管(10)、散热板(11)、散热带(1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部设置有散热管(10),且散热管(10)通过镶嵌方式与框架(1)相连接;所述散热管(10)外壁上设置有散热板(11),且散热板(11)通过铸造方式与散热管(10)相连接;所述散热板(11)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带(12),且散热带(12)通过铸造方式与散热板(11)相连接;所述散热管(10)上方设置有上水室(7),且上水室(7)通过贯通方式与散热管(10)相连接;所述上水室(7)的顶端两侧边缘设置有连接螺栓(6),且连接螺栓(6)通过焊接方式与上水室(7)相连接;所述上水室(7)的顶侧中间设置有进水口(8),且进水口(8)与上水室(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进水口(8)的右侧设置有上进出水口(9),且上进出水口(9)与上水室(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框架(1)底侧设置有下水室(3),且下水室(3)通过贯通方式与散热管(10)相连接;所述下水室(3)的前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放水口(5),且放水口(5)与下水室(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放水口(5)的一侧设置有下进出水管(4),且下进出水管(4)与下水室(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框架(1)的前端面设置有散热扇(2),且散热扇(2)通过螺栓与框架(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10)呈S型上下排列设置,且散热管(10)为长圆形的5051防锈铝材所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1)为竖向设置有N根,且每片散热板(11)的间隔距离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带(12)设置在相邻散热板(11)的外壁上,且散热带(12)呈三角状从上往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7)与下水室(3)通过散热管(10)为贯通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1)与散热带(12)均为散热管(10)的散热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是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散热器的管子和散热片暴露在冷却风扇产生的气流及车辆运动产生的气流中时,散热器中的冷却液变冷,它的作用是保证发动机不发生过热现象,使得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工作,良好的散热是保证汽车长期稳定工作的关键因素。

现有的汽车散热器多为铝制材质,散热器内部的冷却液多是水性,经常的使用会使铝制的散热器内部的散热管生锈,而导破裂,影响使用寿命,并且现有散热器内部的散热管多为竖向式设置,由于空间的限制,导致冷却液流动的路径较短,散热效果不佳。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冷却液流动路径较长,散热效果强,使用寿命长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生锈导致散热管破裂,冷却液流动的路径较短,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包括:框架、散热扇、下水室、下进出水管、放水口、连接螺栓、上水室、进水口、上进出水口、散热管、散热板、散热带;所述框架内部设置有散热管,且散热管通过镶嵌方式与框架相连接;所述散热管外壁上设置有散热板,且散热板通过铸造方式与散热管相连接;所述散热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带,且散热带通过铸造方式与散热板相连接;所述散热管上方设置有上水室,且上水室通过贯通方式与散热管相连接;所述上水室的顶端两侧边缘设置有连接螺栓,且连接螺栓通过焊接方式与上水室相连接;所述上水室的顶侧中间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与上水室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进水口的右侧设置有上进出水口,且上进出水口与上水室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框架底侧设置有下水室,且下水室通过贯通方式与散热管相连接;所述下水室的前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放水口,且放水口与下水室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放水口的一侧设置有下进出水管,且下进出水管与下水室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框架的前端面设置有散热扇,且散热扇通过螺栓与框架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所述散热管呈S型上下排列设置,且散热管为长圆形的5051防锈铝材所制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所述散热板为竖向设置有N根,且每片散热板的间隔距离为10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所述散热带设置在相邻散热板的外壁上,且散热带呈三角状从上往下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所述上水室与下水室通过散热管为贯通式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所述散热板与散热带均为散热管的散热装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通过散热管呈S型上下排列设置,且散热管为长圆形的5051防锈铝材所制成的设置,有效的加长了冷却液流动的路径,并且散热管采用5051防锈铝材,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通过散热板为竖向设置有N根,且每片散热板的间隔距离为10mm的设置,同时散热带呈三角状从上往下设置,有利于散热管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散热效果强。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的改进,具有冷却液流动路径较长,散热效果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管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框架1、散热扇2、下水室3、下进出水管4、放水口5、连接螺栓6、上水室7、进水口8、上进出水口9、散热管10、散热板11、散热带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包括:框架1、散热扇2、下水室3、下进出水管4、放水口5、连接螺栓6、上水室7、进水口8、上进出水口9、散热管10、散热板11、散热带 12;框架1内部设置有散热管10,且散热管10通过镶嵌方式与框架1相连接;散热管10外壁上设置有散热板11,且散热板11通过铸造方式与散热管10相连接;散热板11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带12,且散热带12通过铸造方式与散热板11相连接;散热管10上方设置有上水室7,且上水室7通过贯通方式与散热管10相连接;上水室7的顶端两侧边缘设置有连接螺栓6,且连接螺栓6通过焊接方式与上水室7相连接;上水室7的顶侧中间设置有进水口8,且进水口8与上水室7为一体式结构;进水口8的右侧设置有上进出水口9,且上进出水口 9与上水室7为一体式结构;框架1底侧设置有下水室3,且下水室3通过贯通方式与散热管 10相连接;下水室3的前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放水口5,且放水口5与下水室3为一体式结构;放水口5的一侧设置有下进出水管4,且下进出水管4与下水室3为一体式结构;框架1的前端面设置有散热扇2,且散热扇2通过螺栓与框架1相连接。

具体的,散热管10呈S型上下排列设置,且散热管10为长圆形的5051防锈铝材所制成。

具体的,散热板11为竖向设置有N根,且每片散热板11的间隔距离为10mm。

具体的,散热带12设置在相邻散热板11的外壁上,且散热带12呈三角状从上往下设置。

具体的,上水室7与下水室3通过散热管10为贯通式设置。

具体的,散热板11与散热带12均为散热管10的散热装置。

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把冷却液从进水口8处倒入散热管10中,并发动发动机,使其内部的空气排出,直至倒满装置,通过散热管呈S型上下排列设置,可以加长冷却液流动的路径,通过散热管10 采用5051防锈铝材,可以防止散热管10产生水锈,延长使用寿命,通过散热板11为竖向设置有N根,并且散热带12呈三角状从上往下设置,可以将散热管10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扇 2与车辆运动产生的气流,使散热管10中的冷却液变冷。

综上所述:该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通过散热管呈S型上下排列设置,且散热管为长圆形的5051防锈铝材所制成的设置,有效的加长了冷却液流动的路径,并且散热管采用5051防锈铝材,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散热板为竖向设置有N根,且每片散热板的间隔距离为10mm的设置,同时散热带呈三角状从上往下设置,有利于散热管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散热效果强,解决了生锈导致散热管破裂,冷却液流动的路径较短,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7850.6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385226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F01P 11/00

专利分类号:F01P11/00;F01P11/02;F01P5/02;F28D1/03;F28D1/047

范畴分类:28A;32B;

申请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学院路788号

发明人:李先伟

第一发明人:李先伟

当前权利人:台州来智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高志军

代理机构:1161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冷散热器论文和设计-李先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