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娟:探讨安宁疗护对肿瘤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论文

孙慧娟:探讨安宁疗护对肿瘤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论文

摘 要: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肿瘤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7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的114 例肿瘤癌痛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7 例接受安宁疗护护理干预,对照组57 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命质量。结果研究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生命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晚期癌痛患者实施安宁疗护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癌痛,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肿瘤癌痛;安宁疗护;常规护理;生命质量

0 引言

据有关文献指出,约有550 万人每天遭受癌痛折磨,且晚期患者癌痛发生率高达70-90%,其中严重疼痛占30-45%[1]。癌痛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一直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难题。本研究,筛选我院2018 年7 月至2019 年2 月收治的肿瘤癌痛患者114 例作研究对象,分析安宁疗护护理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收集2018 年7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114 例肿瘤癌痛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确诊;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使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7 例。对照组中,男33 例、女24 例,年龄31-76 岁,平均(57.84±10.35)岁。观察组中,男35 例、女22 例,年龄30-75 岁,平均(58.13±10.50)岁。两组患者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入院,对照组57 例患者常规护理,包括:护理人员落实日常护理,协助指导患者完成相应检查;为家属做好心理辅导,嘱咐其多予以患者支持、鼓励,使其体验到家庭温暖,树立疾病治疗信心;若癌痛程度较重,患者无法耐受,可给予一定镇痛治疗,减轻患者痛苦;落实癌痛常规护理。在其护理基础上,观察组57 例接受安宁疗护护理,具体:①首选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详细讲解安宁疗护方法、内容、目的,患者同意自愿参与后,指导患者签署安宁疗护实施协议。②采用疼痛控制障碍问卷(BQ)对入组患者进行统一调查,评估患者癌痛程度及疼痛治疗顾虑,根据护理需求、WHO 三阶梯止痛原则制定针对性疼痛护理措施;肿瘤晚期患者均会伴随强烈疼痛症状,对患者实施适当镇痛治疗,并提前告知家属与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可能存在的药物副反应,用药后,需对患者状态密切观察,及时发生药物毒副反应,并给予治疗。患者病情允许前提下,可给予按摩、针灸等辅助治疗,以缓解疼痛针状;也可播放喜剧电影、舒适音乐等转移患者注意力,提高其耐受性,减轻疼痛程度。③选择患者病情、心情、状态不错的时间,对患者开展叙事服务,将病情、预后等告知患者,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尽早适应病情变化。④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由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对病人及家属进行个体或分组实施心理治疗、催眠治疗等;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倾听患者主诉,促使其释放心理不良情绪。将患者临终前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详细告知家属,使患者家属理解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帮助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给予患者足够的家庭关怀、支持;尽量满足患者临终前合理愿望。此外,最后阶段设置安宁疗护病房,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维护患者临终前尊严。

1.3 观察指标。每天使用NRS 量表对两组患者疼痛控制进行评估,疼痛程度0-10 分,10 分剧烈疼痛、0 分无疼痛,评分越高疼痛越重,并详细记录。出院时使用EORTC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对患者临床症状评估,患者症状领域评分越高、提示问题或症状越多,其生命质量越差,每月进行数据汇总。

从他那个城市回来后,她就对最好的女友宣布说,她要嫁给他,也就是说她就要结婚了。女友不赞成她和他的婚姻,就说你可要考虑好了,那小子弃你而选择家乡,从这个事上论,我看他不怎么讲究。她说,我喜欢他,没办法了,爱情就是这个死样子。

在NSCLC发生发展进程中,微环境内的肿瘤相关炎症反应会促进肿瘤细胞转移,而巨噬细胞的趋化聚集在微环境内的肿瘤相关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4]。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从血液或淋巴管迁移至癌巢的巨噬细胞,定位于肿瘤上皮组织、间质、坏死区域和肿瘤浸润的边缘。它们可以通过旁分泌作用产生并释放不同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促进血管生成、组织重建及损伤修复作用,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5]。根据TAMs活化后不同的表型和功能可分为促炎症反应的M1型巨噬细胞和抗炎症反应的M2型巨噬细胞[6]。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 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2 护理前后QLQ-C30 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对比,观察组患者症状QLQ-C30评分(49.22±3.86)分、对照组QLQ-C30评分(49.17±3.48)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071,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症状QLQ-C30 评分对比,观察组评分(53.42±4.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9.33±6.20)分,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5.793,P<0.05)。

2.1 对比两组癌痛程度。护理干预前,对照组疼痛NRS 评分(6.0±1.1)分、与观察组NRS 评分(5.9±0.8)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555,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疼痛NRS 评分(4.1±1.0)分、高于观察组NRS 评分(2.6±0.5)分,组间数据差异明显(t=10.129,P<0.05)。

3 讨论

肿瘤是临床多发性疾病,且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已成为人类第一杀手。目前,临床对该病症尚无特效治愈方法;随病情进展,一旦进入晚期,癌细胞浸润、转移,破坏周围脏器生理功能,诱发疼痛症状。肿瘤疼痛是影响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症状表现,其是由抗癌治疗、肿瘤相关病变引起,以慢性疼痛为主。癌痛易受到环境、情感等因素影响,属于主管感受的一种,超越简单生理应答;同时,是影响肿瘤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2]。据有关研究指出,大部分肿瘤晚期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癌痛症状,且疼痛程度较重,甚至部分患者难以忍受;临床合理、有效的疼痛治疗,对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3]。

管道公司南京处深化党员“师带徒”活动,以新入职员工为主,通过选师傅、订协议、明责任等方式,建立党员“传帮带”工作体系,完善党员“师带徒”成效评价和同奖同罚的考核机制,评选示范岗,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鉴于此,有文献指出,采用临终关怀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进行干预,有助于缓解癌痛症状,改善其终末期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4]。安宁疗护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重点是为患者提供良好支持照护,帮助患者消除心理、躯体痛苦;与传统护理模式比较,该户模式强调姑息性治疗,在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同时,维护患者临终尊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癌痛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者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QLQ-C30 评分低于对照组,而NR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肿瘤癌痛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干预,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癌痛。经分析,应用安宁疗护可从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给予患者支持,并严格依照医嘱、WHO 三阶段止痛原则给予治疗,进而缓解患者癌痛程度;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死亡教育、病情告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对死亡坦然面对,同时告知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理解、支持,使患者能够安详、有尊严的离开[5]。

综上所述,对肿瘤癌痛患者实施安宁疗护,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贾爱群,曹明英,徐丹娟,等.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4):457-460.

[2]郑芳.浅谈以护士为主导的情感支持对空巢老年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5):102-103.

[3]田松焕.营养筛查、评估和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7):1297-1300.

[4]张艳英.癌痛规范化病房的创建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218-220.

[5]黑维琛,王辉,张恒,等.安宁疗护对肿瘤晚期患者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v.25(05):63-6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0.199

本文引用格式:孙慧娟,史述菊.探讨安宁疗护对肿瘤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297+300.

标签:;  ;  ;  ;  ;  ;  ;  ;  ;  ;  ;  ;  

孙慧娟:探讨安宁疗护对肿瘤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