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论文_江雯,纪玉清,王谦,赵晓云,吴玉仙

导读:本文包含了骨肉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骨肉瘤,干扰,细胞,线粒体,激酶,赖氨酸,环状。

骨肉瘤论文文献综述

江雯,纪玉清,王谦,赵晓云,吴玉仙[1](2019)在《血清胸苷激酶1在骨肉瘤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骨肉瘤规范化治疗前后血清胸苷激酶1变化,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复发或转移风险。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收治的骨肉瘤患者63例(骨肉瘤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胸苷激酶1水平及阳性率。结果病程2周时,骨肉瘤组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肉瘤组化疗敏感与化疗不敏感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胸苷激酶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局部复发与局部复发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胸苷激酶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转移患者与早期出现转移的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胸苷激酶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骨肉瘤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对手术前后化疗效果评估、肿瘤复发、转移风险预测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4期)

樊李瀛,衡立松,段虹昊,程斌,张纯[2](2019)在《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2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赖氨酸羟化酶2(PLOD2)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集的95例新鲜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其表达水平,分析PLOD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取对数生长期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随机分为小干扰RNA(si RNA)-PLOD2组、阴性对照组(NC组)以及空白组,si RNA-PLOD2组转染si RNA-PLOD2干扰序列,NC组转染空载体,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PLOD2基因表达水平,观察抑制PLOD2基因表达对骨肉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肉瘤肿瘤组织中PLOD2阳性表达率(96. 8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 37%),差异有显着性(P <0. 05);骨肉瘤肿瘤组织中PLOD2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显着性(P <0. 05); PLOD2表达与TNM分期、软组织浸润、淋巴结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 <0. 05),与Ⅰ、Ⅱ期、不存在软组织浸润以及未发生淋巴结远处转移骨肉瘤患者比较,Ⅲ、Ⅳ期、存在软组织浸润以及发生淋巴结远处转移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 05),而与骨肉瘤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无关(P> 0. 05);转染48 h,si RNA-PLOD2组PLOD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C组、空白组(P <0. 05),NC组、空白组PLOD2基因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P> 0. 05); Transwell侵袭实验以及划痕实验结果显示,si RNA-PLOD2组骨肉瘤细胞穿透基底膜数量、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少于NC组、空白组(P<0. 05),NC组、空白组骨肉瘤细胞穿透基底膜数量、迁移细胞数量无显着差异(P> 0. 05)。结论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2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肿瘤TNM分期、软组织浸润、淋巴结远处转移有关,抑制PLOD2基因表达可抑制骨肉瘤肿瘤细胞迁移、侵袭。(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黄芃,岳慧杰,黄晓晖,樊根涛,曹莉莉[3](2019)在《临床药师对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药学监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骨肉瘤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我院收治了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出现PJI,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病原学和药敏结果对其初始抗感染方案进行调整并进行药学监护,根据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PK-PD)原理,结合治疗药物监测(TDM)进行抗菌药物剂量调整。当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临床药师再次调整用药方案。结果:该患者明确PJI诊断后首先给予头孢替安进行经验性治疗;在获得病原学和药敏结果后,临床药师建议换用对耐苯唑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敏感的万古霉素进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根据稳态谷浓度调整给药剂量后,患者出现轻度肝功能损伤,同时伴有胸闷气促等症状,临床药师分析后考虑为万古霉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再次建议换用替考拉宁进行治疗。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更换治疗方案后,患者PJI得到有效控制,且不良反应症状消失,最终痊愈出院。治疗期间,临床药师还针对患者所用药品进行用药教育。结论:临床药师需熟练掌握抗菌药物PK-PD原理,积极运用TDM技术手段对抗感染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动态评估,从而为骨肉瘤术后PJI患者制订个体化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用药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23期)

王翀,冯小兵,屈建华[4](2019)在《骨肉瘤组织中环状RNA circ-0002052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骨肉瘤组织中环状RNA circ-0002052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根据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组织标本中环状RNA circ-000205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circ-000205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随访3年,比较circ-0002052不同表达情况的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相比癌旁正常组织(1. 06±0. 09),环状RNA circ-000205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量(0. 45±0. 05)显着下调(P <0. 01)。根据骨肉瘤组织环状RNA circ-0002052表达量的均值(0. 48),分为高表达组(33例)与低表达组(27例);结果显示,低表达组TNM分期为Ⅲ~Ⅳ期和远处转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 <0. 01),两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 0. 05)。低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为37. 05%(10/27),明显低于高表达组72. 73%(24/33)(P <0. 05);低表达组3年总生存期为(16. 06±1. 15)个月,明显短于高表达组(28. 07±2. 25)个月(P <0. 01)。环状RNA circ-0002052低表达是骨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环状RNA circ-0002052在骨肉瘤组织中具有表达降低的特点,并且其低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钱万锋,王秀峰,陈学鹏[5](2019)在《miR-19b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通过调控KLF13影响骨肉瘤Saos-2细胞侵袭和迁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miR-19b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通过调控KLF13影响骨肉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方法: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骨肉瘤组织和对应正常癌旁组织中的miR-19b表达差异。在骨肉瘤Saos-2细胞中转染miR-19b inhibitor,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MP-9和MMP-2蛋白表达差异。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KLF13可能为miR-19b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靶向关系。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骨肉瘤组织和对应正常癌旁组织中的KLF13表达差异。将KLF13 siRNA和miR-19b inhibitor共转染到骨肉瘤细胞中,利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和MMP-9、MMP-2蛋白表达差异。结果:骨肉瘤组织中miR-19b表达水平高于对应癌旁组织。转染miR-19b inhibitor的骨肉瘤细胞中miR-19b水平降低,细胞侵袭、迁移以及MMP-9、MMP-2蛋白水平下降。miR-19b靶向负调控KLF13表达。KLF13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癌旁组织,并且其表达水平与miR-19b表达水平呈负相关。KLF13 siRNA可以逆转miR-19b inhibitor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迁移和MMP-9、MMP-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9b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下调其表达可以通过靶向促进KLF13表达抑制骨肉瘤Saos-2细胞侵袭和迁移。(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2019年11期)

杨延林,莫海云[6](2019)在《甲氨蝶呤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骨肉瘤的应用及有效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骨肉瘤的有效性。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骨肉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大剂量组采取大剂量甲氨蝶呤新辅助化疗方案,小剂量组实施小剂量甲氨蝶呤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卡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卡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肉瘤患者实施小剂量甲氨蝶呤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效果确切,且可更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34期)

宋再伟,黄振城,张恩瑶,刘爽,谈志远[7](2019)在《骨肉瘤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血药峰浓度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骨肉瘤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血药峰浓度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MEDLINE(Ovid)、EMBASE(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 Fang Data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补充检索Clinical Trials. gov,检索均从建库至2018年3月,并手工补充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2名作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用NOS(Newcastle-Ottawa Scale)量表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后,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6篇研究,共878例骨肉瘤患者,6篇研究NOS均分8. 20。6篇研究报道了血药峰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其中5篇研究结论提示了血药峰浓度目标值与大剂量甲氨蝶呤临床疗效存在显着相关性。C_(max)≥500μmol·L~(-1)与更长的无病生存期(DFS)相关(P <0. 05),但与总生存期(OS)无显着相关性(P> 0. 05); C_(max)≥700μmol·L~(-1)与更高的组织学完全反应率、组织学良好反应率、更低的复发率相关(P <0. 05); C_(max)≥1000μmol·L~(-1)与更好的10年DFS相关(P <0. 05),但与组织学反应之间无显着相关性(P> 0. 05);与C_(max)<1500μmol·L~(-1)相比,C_(max)≥1500μmol·L~(-1)时5年无事件生存期(EFS)比例更低(P <0. 05)。暂无队列研究评价血药峰浓度与安全性结局的相关性。结论骨肉瘤患者中大剂量甲氨蝶呤C_(max)在1000~1500μmol·L~(-1)可能有助于实现更有效的临床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李林,付盈盈,司应明[8](2019)在《迷迭香酸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迷迭香酸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MG-63细胞,将10、20、30、40、50、60μmol/L迷迭香酸作用于MG-63细胞,MTT和CCK-8法检测迷迭香酸对细胞生长的影响;AO/EB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yt-c、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和CCK-8结果显示迷迭香酸可浓度相关性地抑制MG-63细胞的生长;AO/BE染色可看到迷迭香酸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迷迭香酸可浓度相关性地促进MG-63细胞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Western blotting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迷迭香酸20、40、60μmol/L组的Bax、Caspase-3和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迷迭香酸20、40、60μmol/L组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0.01),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迷迭香酸可显着促进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丁晓敏,胡海燕[9](2019)在《骨肉瘤组织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4的表达及其与肺转移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炎性蛋白4(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MIP4)在骨肉瘤患者原发灶和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75例骨肉瘤病人原发灶组织病理切片,及其中配对的31例肺转移灶组织病理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原发组织和肺转移组织中MIP4的表达。根据原发灶MIP4组化评分的中位值将75例患者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组,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分析原发灶MIP4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结果 MIP4在肺组织和原发灶的表达有相关性(r=0.527,P <0.001);原发灶MIP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相关(P <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及肿瘤坏死率无明显相关(P> 0.05)。结论 MIP4有可能是判断骨肉瘤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戴星,杨康平,尹战海,马巍,杨益民[10](2019)在《以慢病毒为载体的人骨肉瘤细胞肾上腺髓质素RNA干扰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人骨肉瘤细胞的肾上腺髓质素(ADM)为作用靶点,建立以慢病毒为载体的RNA干扰体系,以高效抑制ADM基因的表达。方法构建慢病毒载体,设计3条针对ADM基因序列的shRNA序列(shRNA-1、2、3),靶向ADM shRNA与慢病毒载体连接后,挑选LV-ADM-shRNA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并测序。经测序确认寡核苷酸插入部位正确后,提取目的质粒LV-ADM-shRNA 1、2、3,在293T细胞中包装携带目的质粒的慢病毒,然后采用多孔稀释法测定慢病毒滴度。结果构建3条靶向ADM的LV-shRNA慢病毒载体,并获得较高滴度的慢病毒颗粒。结论成功建立以慢病毒为载体的人骨肉瘤细胞ADM RNA干扰体系。(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骨肉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赖氨酸羟化酶2(PLOD2)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集的95例新鲜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其表达水平,分析PLOD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取对数生长期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随机分为小干扰RNA(si RNA)-PLOD2组、阴性对照组(NC组)以及空白组,si RNA-PLOD2组转染si RNA-PLOD2干扰序列,NC组转染空载体,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PLOD2基因表达水平,观察抑制PLOD2基因表达对骨肉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肉瘤肿瘤组织中PLOD2阳性表达率(96. 8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 37%),差异有显着性(P <0. 05);骨肉瘤肿瘤组织中PLOD2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显着性(P <0. 05); PLOD2表达与TNM分期、软组织浸润、淋巴结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 <0. 05),与Ⅰ、Ⅱ期、不存在软组织浸润以及未发生淋巴结远处转移骨肉瘤患者比较,Ⅲ、Ⅳ期、存在软组织浸润以及发生淋巴结远处转移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 05),而与骨肉瘤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无关(P> 0. 05);转染48 h,si RNA-PLOD2组PLOD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C组、空白组(P <0. 05),NC组、空白组PLOD2基因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P> 0. 05); Transwell侵袭实验以及划痕实验结果显示,si RNA-PLOD2组骨肉瘤细胞穿透基底膜数量、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少于NC组、空白组(P<0. 05),NC组、空白组骨肉瘤细胞穿透基底膜数量、迁移细胞数量无显着差异(P> 0. 05)。结论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2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肿瘤TNM分期、软组织浸润、淋巴结远处转移有关,抑制PLOD2基因表达可抑制骨肉瘤肿瘤细胞迁移、侵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肉瘤论文参考文献

[1].江雯,纪玉清,王谦,赵晓云,吴玉仙.血清胸苷激酶1在骨肉瘤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2].樊李瀛,衡立松,段虹昊,程斌,张纯.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2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3].黄芃,岳慧杰,黄晓晖,樊根涛,曹莉莉.临床药师对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房.2019

[4].王翀,冯小兵,屈建华.骨肉瘤组织中环状RNAcirc-0002052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5].钱万锋,王秀峰,陈学鹏.miR-19b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通过调控KLF13影响骨肉瘤Saos-2细胞侵袭和迁移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9

[6].杨延林,莫海云.甲氨蝶呤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骨肉瘤的应用及有效性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9

[7].宋再伟,黄振城,张恩瑶,刘爽,谈志远.骨肉瘤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血药峰浓度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8].李林,付盈盈,司应明.迷迭香酸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9].丁晓敏,胡海燕.骨肉瘤组织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4的表达及其与肺转移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9

[10].戴星,杨康平,尹战海,马巍,杨益民.以慢病毒为载体的人骨肉瘤细胞肾上腺髓质素RNA干扰体系的构建[J].山东医药.2019

论文知识图

骨肉瘤标记ALP、OPN灰度分析检测9901-513细胞对NF-κB、p53和...触珠蛋白相关蛋白前体亚型1多肽片...应用RT-PCR鉴定骨肉瘤和成骨...的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系Ki...的表达对骨肉瘤细胞周期...

标签:;  ;  ;  ;  ;  ;  ;  

骨肉瘤论文_江雯,纪玉清,王谦,赵晓云,吴玉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