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冷机组及其使用的换热结构、冷凝器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发冷机组及其使用的换热结构、冷凝器。换热结构包括换热管和喷淋机构,所述换热管螺旋设置形成螺旋筒状结构,所述喷淋机构设置于所述螺旋筒状结构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冷机组及其使用的换热结构、冷凝器,将换热管螺旋设置成螺旋筒状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冷媒流动的距离,从而增加换热效率,而且将喷淋机构设置在螺旋筒状结构内部,并均匀的开设喷水孔,能够在换热管上形成均匀的水膜,保证换热管的换热效率,避免结垢现象出现,而且将换热管和喷淋管形成同轴线结构,中部的圆环空间能够高效的清洗污垢,进一步的提高换热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1)和喷淋机构(2),所述换热管(1)螺旋设置形成螺旋筒状结构,所述喷淋机构(2)设置于所述螺旋筒状结构内。

设计方案

1.一种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1)和喷淋机构(2),所述换热管(1)螺旋设置形成螺旋筒状结构,所述喷淋机构(2)设置于所述螺旋筒状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筒状结构的轴线竖直设置,且所述螺旋筒状结构的上端设置进气口,下端设置出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2)包括喷淋管(22),所述喷淋管(22)的周侧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水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喷水孔(21)分为至少两列,且每列所述喷水孔(21)的圆心连线均与所述喷淋管(22)的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22)的轴线与所述螺旋筒状结构的轴线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22)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下端封闭设置。

7.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括集中进气管和集中出液管,所述螺旋筒状结构的上端设置进气口,下端设置出液口,且所有所述进气口均与所述集中进气管连通,所有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集中出液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却水总管,所有所述喷淋机构(2)均与所述冷却水总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底座,所有所述喷淋机构(2)远离所述冷却水总管的端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筒状结构与所述喷淋机构(2)一一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还包括框架,所有所述螺旋筒状结构和所有所述喷淋机构(2)均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内部。

13.一种蒸发冷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结构或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蒸发冷机组及其使用的换热结构、冷凝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发展迅猛,针对轨道交通环境需要的暖通设备,蒸发冷机组具有能效比高、可一体化自带水利模块工程安装方便、无需冷却塔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这使得蒸发冷技术高度契合地铁轨道环境,而蒸发冷换热器为该机组的核心部件,常规蒸发冷凝器由顶上自上而下分水喷淋,会导致换热器上部一开始充盈满足,逐渐往下流时水膜逐渐变小,造成出现干点等从而降低换热效率以及造成结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喷淋不均匀而造成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蒸发冷机组及其使用的换热结构、冷凝器。

一种换热结构,包括换热管和喷淋机构,所述换热管螺旋设置形成螺旋筒状结构,所述喷淋机构设置于所述螺旋筒状结构内。

所述螺旋筒状结构的轴线竖直设置,且所述螺旋筒状结构的上端设置进气口,下端设置出液口。

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周侧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水孔。

所有所述喷水孔分为至少两列,且每列所述喷水孔的圆心连线均与所述喷淋管的轴线平行。

所述喷淋管的轴线与所述螺旋筒状结构的轴线共线。

所述喷淋管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下端封闭设置。

一种冷凝器,包括多个上述的换热结构。

所述冷凝器包括集中进气管和集中出液管,所述螺旋筒状结构的上端设置进气口,下端设置出液口,且所有所述进气口均与所述集中进气管连通,所有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集中出液管连通。

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却水总管,所有所述喷淋机构均与所述冷却水总管连通。

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底座,所有所述喷淋机构远离所述冷却水总管的端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螺旋筒状结构与所述喷淋机构一一对应。

所述冷凝器还包括框架,所有所述螺旋筒状结构和所有所述喷淋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内部。

一种蒸发冷机组,包括上述的换热结构或上述的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冷机组及其使用的换热结构、冷凝器,将换热管螺旋设置成螺旋筒状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冷媒流动的距离,从而增加换热效率,而且将喷淋机构设置在螺旋筒状结构内部,并均匀的开设喷水孔,能够在换热管上形成均匀的水膜,保证换热管的换热效率,避免结垢现象出现,而且将换热管和喷淋管形成同轴线结构,中部的圆环空间能够高效的清洗污垢,进一步的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蒸发冷机组及其使用的换热结构、冷凝器的实施例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蒸发冷机组及其使用的换热结构、冷凝器的实施例的螺旋筒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蒸发冷机组及其使用的换热结构、冷凝器的实施例的喷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换热管;2、喷淋机构;21、喷水孔;22、喷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的换热结构,包括换热管1和喷淋机构2,所述换热管1螺旋设置形成螺旋筒状结构,所述喷淋机构2设置于所述螺旋筒状结构内,利用螺旋方式,增加在同等距离内换热管1的长度,从而增加冷媒的流动距离,从而增加换热效率,而将喷淋机构2设置在螺旋筒状结构,能够对螺旋筒状结构的内壁均进行喷淋,从而增加对换热管1的喷淋效果,增加换热效率。

所述螺旋筒状结构的轴线竖直设置,且所述螺旋筒状结构的上端设置进气口,下端设置出液口。

所述喷淋机构2包括喷淋管22,所述喷淋管22的周侧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水孔21,利用喷水孔21将送入喷淋管22内的冷却水喷淋至换热管1上。

所有所述喷水孔21分为至少两列,且每列所述喷水孔21的圆心连线均与所述喷淋管22的轴线平行。

所述喷淋管22的轴线与所述螺旋筒状结构的轴线共线,也即喷淋管22和螺旋筒状结构同轴线设置,保证喷水孔21能够均匀的将冷却水喷淋到换热管1上,增加换热效率。

所述喷淋管22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下端封闭设置,也即冷却水从喷淋管22的上端进入,利用水压和重力产生的压力,保证所有喷水孔21均能够按照适当的压力进行喷淋,从而保证喷淋效果。

一种冷凝器,包括多个上述的换热结构,换热结构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所述冷凝器包括集中进气管和集中出液管,所述螺旋筒状结构的上端设置进气口,下端设置出液口,且所有所述进气口均与所述集中进气管连通,所有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集中出液管连通,气态冷媒由集中进气管均匀分配到所有的换热结构内进行换热,并在换热结束后汇集到集中出液管内流出。

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却水总管,所有所述喷淋机构2均与所述冷却水总管连通。

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底座,所有所述喷淋机构2远离所述冷却水总管的端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有的螺旋筒状结构也均固定设置在底座上。

所述螺旋筒状结构与所述喷淋机构2一一对应。

所述冷凝器还包括框架,所有所述螺旋筒状结构和所有所述喷淋机构2均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内部。

一种蒸发冷机组,包括上述的换热结构或上述的冷凝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蒸发冷机组及其使用的换热结构、冷凝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5174.7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26865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F28D3/02

专利分类号:F28D3/02;F25B39/04;F24F5/00

范畴分类:35F;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六号

发明人:黄洪乐;王朴忠;黄凯亮;覃业星;叶润泽

第一发明人:黄洪乐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任洋舟;廉振保

代理机构:11323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蒸发冷机组及其使用的换热结构、冷凝器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