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匹配算法论文_周伟,廖翔昊,杨文杰,郭桉扬,肖合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接触匹配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风致,视觉,模板,指纹识别,时序,算法,局部。

接触匹配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周伟,廖翔昊,杨文杰,郭桉扬,肖合婷[1](2018)在《接触网定位悬挂的动态模板匹配运动跟踪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南疆既有铁路接触网定位悬挂风致偏移的视觉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模板灰度匹配的定位悬挂点运动识别算法。以目标模板像素点与遍历区域区间像素点之间的灰度方均根匹配的差异最小的原则确定坐标点,本文采用时间序列的动态目标模板进行迭代更新,以确保各帧序列图像的目标识别不受环境亮度和对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动态模板匹配算法可实现强风复杂成像条件下的接触网风致运动跟踪识别。(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赵东兴[2](2015)在《基于模板匹配图像算法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机器视觉叁角测量原理,建立基于弓网视频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参考坐标系,并进行测量标定。通过合理提取模板类型,利用时序图像滤波方法,实现连续视频图像快速匹配与参数测量。以海南东环铁路公司综合检测列车200 km/h的弓网视频检测数据为例,对比接触式检测系统测量数据和现场实测数据,分析测量结果准确性,用3次测量结果分析重复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板匹配方法测量接触网几何参数方案可行,在200 km/h运行速度下,测量误差可控制在±20 mm。(本文来源于《铁道技术监督》期刊2015年09期)

林春亮[3](2009)在《非接触式指纹匹配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金融、国家安全、法政、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应用领域的信息安全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身份识别与认证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必要前提。而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凭借着对人体固有的生理和行为特征的利用而展现出极大的优越性和可靠性。在各种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技术中,指纹特征由于具有极好的唯一性和不变性特点脱颖而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计算机的自动指纹认证系统也在研究中日趋成熟。然而主流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几乎全部使用基于接触的采集方式,例如采用光学反射式和电容感压式传感器。这样的采集方式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手指与传感器面板必须紧密接触;每次采集时因为手指压力不一致而导致不可修正的形变;指纹在传感器面板上会留下残影。为了解决这些固有问题,我们对指纹系统进行根本上的改进,使用非接触的方式采集指纹。而为了弥补非接触采集得到的指纹有效面积小的缺点,我们使用叁个摄像头从不同角度组成多通道对指纹进行采集。同时针对多通道和非接触式采集得到的指纹图像,我们提出了相应的特征提取算法、基于局部描述符的匹配算法和基于统计信息的多通道融合算法。以我们构建的指纹数据库为样本,经大量实验验证,基于多通道非接触式的指纹采集设备以及相应的识别算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与传统的识别系统相比较,我们的系统在满足实时应用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高级别安全要求的领域,如门禁、安检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12-01)

接触匹配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机器视觉叁角测量原理,建立基于弓网视频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参考坐标系,并进行测量标定。通过合理提取模板类型,利用时序图像滤波方法,实现连续视频图像快速匹配与参数测量。以海南东环铁路公司综合检测列车200 km/h的弓网视频检测数据为例,对比接触式检测系统测量数据和现场实测数据,分析测量结果准确性,用3次测量结果分析重复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板匹配方法测量接触网几何参数方案可行,在200 km/h运行速度下,测量误差可控制在±20 m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触匹配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周伟,廖翔昊,杨文杰,郭桉扬,肖合婷.接触网定位悬挂的动态模板匹配运动跟踪算法[J].工程技术研究.2018

[2].赵东兴.基于模板匹配图像算法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J].铁道技术监督.2015

[3].林春亮.非接触式指纹匹配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论文知识图

采用接触匹配算法、2形成的拼接图两张随意拍摄的照片接触点和法矢量匹配到单位圆本文掌脉识别算法匹配得分分布像将静脉的数字图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

标签:;  ;  ;  ;  ;  ;  ;  

接触匹配算法论文_周伟,廖翔昊,杨文杰,郭桉扬,肖合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