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克隆与分析论文_李婉茹,张玲玲,张美溦,李若佼,李仰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因克隆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信息学,生物,珙桐,含量,花青素,锦鸡。

基因克隆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婉茹,张玲玲,张美溦,李若佼,李仰平[1](2020)在《海湾扇贝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是脊椎动物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关键信号分子。近年来的研究显示,GnRH也存在于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且在雌雄异体性别分化与繁殖中起重要作用,然而雌雄同体贝类GnRH的研究仍处于空白。本文以海湾扇贝为研究对象,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GnRH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长1 335 bp,编码101个氨基酸,前体包含1个由24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以及1个具有酰胺化修饰的活性肽(QNFHYSNGWQP-amide)。GnRH在脑足神经节和脏神经节中均有表达,且在2015年10月—2016年1月,GnRH在脑足神经节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脏神经节(P<0.05);GnRH在两个神经节中的表达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11月份,推测可能与性腺发育启动有关。本研究为深入理解GnRH在贝类繁殖调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20年02期)

孙婷婷,刘增才,王世新,王旭彤,邹莉[2](2019)在《桑黄HMGS基因克隆、分子特性及差异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参与桑黄叁萜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CoAsynthase,HMGS)进行基因全长克隆、分子特性及差异表达分析研究。方法采用RACE技术克隆HMGS基因全长,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桑黄HMGS基因到表达载体pET-32a (+)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检测;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其不同发育阶段表达特性。结果 HMGS基因cDNA全长为1 930 bp,包含1个1 458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485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2 750,理论等电点是5.60,为亲水性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不含信号肽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桑黄HMGS与地中海拟层孔菌Fomitiporia mediterranea中的HMGS同源性最高,属于一个分支。SDS-PAGE结果显示该蛋白的大小与预测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基本一致。HMGS基因的转录水平在桑黄不同发育阶段呈动态变化,该基因在菌丝体阶段的转录水平要高于原基及子实体阶段的转录水平。HMGS基因的最高转录水平出现在第14天,为对照第5天的2.33倍。结论 HMGS基因的分子鉴定为进一步解析该基因在桑黄叁萜类物质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分子调控作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23期)

丁旭,王雅慧,李彤,张榕蓉,徐志胜[3](2019)在《胡萝卜DcPSY2基因克隆及其在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胡萝卜(Daucus carota)中。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主要的类胡萝卜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有重要作用。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hytoene synthase, PSY)是番茄红素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利用RT-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技术从胡萝卜'君川红'中克隆获得ORF长为1 317 bp、编码438个氨基酸的DcPSY2基因(GenBank No. NM_001329167.1)。将DcPSY2与其他17种植物中PSY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对,结果显示其总体相似性为82.22%,可见PSY蛋白是高度保守的蛋白质。进化关系表明,胡萝卜DcPSY2蛋白与红木(Bixa orellana) PSY蛋白进化关系最近。胡萝卜DcPSY2蛋白是亲水性、非分泌蛋白,且无信号肽,属于类异戊二烯合成C1超级家族(isoprenoid biosyn C1 superfamily)成员,在各细胞器中均有分布。二级结构预测表明,胡萝卜DcPSY2由53.65%的α-螺旋、5.48%的β-折迭、12.79%的延伸主链和28.08%的随机卷曲组成。qRT-PCR结果显示,DcPSY2基因在高温(38℃)、低温(4℃)、干旱(200 g/L PEG6000)和高盐(200 mmol/L NaCl) 4种非生物胁迫下均有明显响应。在高温和高盐胁迫下,DcPSY2基因在处理2 h后表达量达到峰值;在低温和干旱胁迫下,DcPSY2基因的表达量在处理后1 h时显着上调(P<0.05)。本研究结果为DcPSY2基因在胡萝卜生长发育中的功能研究及其在抗逆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刘梦姚,王娟,王曼姿,高飞,张洪志[4](2019)在《七星瓢虫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可以调控昆虫滞育,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juvenile hormone epoxide hydrolase, JHEH)是调节保幼激素代谢的关键酶之一。为探索JHEH在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滞育中的调控作用,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七星瓢虫JHEH全长基因,命名为Csjheh(GenBank登录号:MH932586),该基因cDNA全长2 077 bp,开放阅读框(ORF)1 380 bp,编码459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51.39 kD,理论等电点(pI)为8.79。疏水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具有典型环氧水解酶的N末端疏水结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Csjheh与中欧山松大小蠹、赤拟谷盗、丽蝇蛹集金小蜂、内华达古白蚁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同源性达到64.24%。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其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sjheh基因在七星瓢虫成虫初羽化阶段表达量较高,滞育诱导条件下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滞育60 d时与初羽化阶段接近。本研究结果对揭示JHEH参与JH的调控作用,进而调控昆虫滞育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马瑶,何向东,夏忆,陈莹,字向东[5](2019)在《牦牛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是在生物细胞里起到信号转导作用的一种蛋白,在胚胎发育、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实验以成年母牦牛的卵巢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克隆牦牛FADD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牦牛FADD基因CDS区长度630 bp,编码209个氨基酸,蛋白分子式C996H1632N300O307S7,整个蛋白质带负电荷,总共原子数量3 242;分子质量23.0 ku,半衰期30 h;理论等电点6.11;消光系数18 240;不稳定指数49.08,属于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104.64,平均亲水系数-0.168,预测FADD蛋白为亲水蛋白。系统进化树表明,牦牛与哺乳动物亲缘关系近,与鱼亲缘关系最远,符合物种进化规律。FADD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自由卷曲、β-转角和延伸链,占靶蛋白的比例分别为71.29%、22.97%、3.83%和1.91%,与叁级结构相符。牦牛FADD蛋白有13.0%位于细胞核、52.2%位于细胞质、8.7%位于细胞外、13.0%位于线粒体、4.3%位于高尔基体和8.7%位于细胞骨架。该研究成功克隆出牦牛FADD基因CDS区,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杨飞芸,白洁,杨天瑞,王瑞刚[6](2019)在《CiF3H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类黄酮合成途径的中枢位点,调控代谢途径中黄酮醇和花青素合成。文章根据转录组数据库中F3H基因中间片段设计特异引物,以中间锦鸡儿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CiF3H基因全长,通过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加以确认。qRT-PCR检测分析发现,中间锦鸡儿CiF3H基因受紫外、NaCl和ABA等胁迫诱导时表达模式具有相同规律。CiF3H基因在叶和根中表达量相当,茎中较少。异源表达CiF3H基因拟南芥的总黄酮含量少量增加,花青素含量降低。(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志勇,陈莹,江学波,祝漂,曾燕羚[7](2019)在《暗紫贝母FPS基因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S)是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为探究FPS在暗紫贝母生物碱合成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暗紫贝母法基尼焦磷酸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FrFPS,GenBank登录号为KX 900485。该序列全长1 333 bp,具有长度为1 05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5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40.13 kDa,等电点pH值为5.17。FrFPS基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含有高等植物FPS蛋白的典型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其在细胞质、线粒体基质空间及微体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暗紫贝母与铁炮百合处于同一分支,其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FrFPS主要在鳞茎表达,且表达量随海拔梯度升高而降低,而在茎、叶中表达量很低。HPLC测定暗紫贝母鳞茎中生物碱含量,发现随海拔梯度升高生物碱含量降低。研究认为,FrFPS基因响应了对不同海拔梯度的应答。(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11期)

高润昕,黄凤珍,纪小敏,胥雯,曹福祥[8](2019)在《珙桐DiASR1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ASR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受脱落酸、胁迫或成熟诱导表达的蛋白,研究表明该蛋白在植物的生殖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小组前期发现一个编码ASR蛋白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基因DiASR1在其苞片中特异表达,且其表达量在苞片发育过程中持续上升,推测其可能在珙桐苞片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得到DiASR1基因,并通过遗传转化在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中超量表达目的基因以分析该基因的功能。对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相较于野生型植株,转基因植株生物量积累少,营养生长时间明显缩短,提前进入生殖生长,且转基因植株的花色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转基因植株对高盐胁迫具有更强的抗性,表明超量表达DiASR1基因可提高烟草的抗盐胁迫能力。(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吕亚南,刘静雨,姚竞杰,安志兴,白跃宇[9](2019)在《牛源IL-6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克隆牛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荷斯坦奶牛进行尾根采血提取RNA后逆转录为cDNA,根据NCBI数据库中已知的牛IL-6基因m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CDS区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牛IL-6基因序列特征、同源性及编码产物的理化性质等。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克隆了牛IL-6基因CDS区,全长627 bp,分子质量为23.759 ku,共编码208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7.58,脂溶系数为93.37,属于亲水性蛋白;牛IL-6基因与猪、绵羊、大鼠、人、猫、犬、鸡、小鼠、马和兔的同源性分别为84.4%、96.2%、66.7%、77.5%、75.9%、79.3%、48.5%、67.0%、79.5%和67.5%;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牛与绵羊亲缘关系最近,猪次之,鸡最远;在二级结构预测中,该蛋白无规则卷曲与α-螺旋分别为34.6%和60.1%;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该蛋白含有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牛IL-6基因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1期)

李然红,陈鑫,刘丹,姜静[10](2019)在《白桦(Betula platyphylla×B.pendula)BpEIL1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EIN3/EILs是乙烯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及不同激素协同和拮抗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白桦BpEIL1基因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序列进行结构及功能预测。结果表明,白桦BpEIL1基因全长为2 968 bp,CDS为1 776 bp,编码的蛋白由591个氨基酸构成,属于EIN3超家族成员,是一个亲水性的不稳定蛋白。在白桦基因组中共找到2个EIN3超家族基因,与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毛果杨EIN3超家族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白桦BpEIL1基因与拟南芥AtEIL3和毛果杨PtEIL3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而另一个基因则与毛果杨PtEIN3基因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对白桦BpEIL1基因产物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该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21期)

基因克隆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参与桑黄叁萜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CoAsynthase,HMGS)进行基因全长克隆、分子特性及差异表达分析研究。方法采用RACE技术克隆HMGS基因全长,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桑黄HMGS基因到表达载体pET-32a (+)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检测;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其不同发育阶段表达特性。结果 HMGS基因cDNA全长为1 930 bp,包含1个1 458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485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2 750,理论等电点是5.60,为亲水性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不含信号肽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桑黄HMGS与地中海拟层孔菌Fomitiporia mediterranea中的HMGS同源性最高,属于一个分支。SDS-PAGE结果显示该蛋白的大小与预测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基本一致。HMGS基因的转录水平在桑黄不同发育阶段呈动态变化,该基因在菌丝体阶段的转录水平要高于原基及子实体阶段的转录水平。HMGS基因的最高转录水平出现在第14天,为对照第5天的2.33倍。结论 HMGS基因的分子鉴定为进一步解析该基因在桑黄叁萜类物质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分子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因克隆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李婉茹,张玲玲,张美溦,李若佼,李仰平.海湾扇贝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

[2].孙婷婷,刘增才,王世新,王旭彤,邹莉.桑黄HMGS基因克隆、分子特性及差异表达分析[J].中草药.2019

[3].丁旭,王雅慧,李彤,张榕蓉,徐志胜.胡萝卜DcPSY2基因克隆及其在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表达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4].刘梦姚,王娟,王曼姿,高飞,张洪志.七星瓢虫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植物保护.2019

[5].马瑶,何向东,夏忆,陈莹,字向东.牦牛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9

[6].杨飞芸,白洁,杨天瑞,王瑞刚.CiF3H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

[7].张志勇,陈莹,江学波,祝漂,曾燕羚.暗紫贝母FPS基因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J].种子.2019

[8].高润昕,黄凤珍,纪小敏,胥雯,曹福祥.珙桐DiASR1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19

[9].吕亚南,刘静雨,姚竞杰,安志兴,白跃宇.牛源IL-6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9

[10].李然红,陈鑫,刘丹,姜静.白桦(Betulaplatyphylla×B.pendula)BpEIL1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

论文知识图

核苷酸及表达氨基酸序列鱼类抗原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示意图...暗纹东方鲀基于暗纹东方鲀等20种鱼类的线粒体基...的对未成熟CD8β跨膜区的...暗纹东方鲀肝脏切片免疫组组织化学染...

标签:;  ;  ;  ;  ;  ;  ;  

基因克隆与分析论文_李婉茹,张玲玲,张美溦,李若佼,李仰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