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7基因中1047A/G和2157A/G多态性与HCV感染易感性的研究

白细胞介素-7基因中1047A/G和2157A/G多态性与HCV感染易感性的研究

王文科1肖萍1刘莎1王炎煜2

(1辽宁省人民医院输血科辽宁沈阳110016;2辽宁省辽阳灯塔市中心医院辽宁灯塔111300)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043-02

【摘要】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7基因中1047A/G和2157A/G多态性与HCV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SNP探针和DNA测序技术分别对112例健康对照组和235例丙型肝炎患者的白细胞介素-7基因的1047A/G和2157A/G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HCV患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白细胞介素-7基因中1047A/G和2157A/G多态性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白细胞介素-7基因的1047和2157位点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白介素-7多态性易感性HCV

白介素7(IL-7)主要由骨髓基质细胞产生,对B前体细胞的增殖及T细胞的发育有刺激作用。本研究应用TaqmanSNPPCR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HCV患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白细胞介素-7基因中1047A/G和2157A/G位点多态性的分别频率进行分析,分析其多态性和慢性HCV感染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患病组:选取省医院2006-2008年间经传染科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35例,其中男性110例,女性125例,年龄在19-65岁,中位年龄34.1岁,诊断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1]。对照组:选择112例在本院体检中心做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58例,年龄在21-55岁,中位年龄32.5岁。

1.2主要仪器及试剂美国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英国Syngene公司GeneGenius凝胶成像系统;DanoDropDNA测定仪;dNTP、TaqDNA聚合酶购自Takara公司;各种限制性内切酶、T4DNA连接酶和克隆载体pGEM-T购于Promega公司;引物合成及测序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

1.3方法

1.3.1基因组DNA提取采集HCV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静脉血1ml,注入无菌1.5ml离心管中,于室温静置2h,转入4℃静置1hr,8000rpm/min离心5min,吸取200μL上清转入另一无菌1.5ml离心管中,血清标本采用TIANGEN公司的TIANampBloodDN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DNA提取。

1.3.2白细胞介素-7基因的1047位点TaqmanSNPPCR基因分型检测白细胞介素-7基因的1047位点检测参考TaqmanSNP分型方法,具体步骤参考Dharel[2]。

1.3.3白细胞介素-7基因的2157位点测序分型检测白细胞介素-7基因部分片段扩增采用PCR技术,正向引物:5′-GCTACACGGAGAACTGCTG-3′和反向引物5′-GGCTCTGGTCTCACCTTCAC-3′;在ABI7500实时定量PCR仪上进行PCR,25μl的PCR反应体系中含有3μlDNA(终浓度20ng),引物1μl的正向引物,1μl的方向引物,1μldNTP,10×Buffer2.5μl,Taq酶0.2μl,去离子水补齐至25μl,PCR反应条件为94℃2min,94℃30s,55℃30s,72℃1min,40个循环,72℃7min,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证实为600bp处有条带,将此条带回收、克隆并测序,测序比对后证实为白细胞介素-7基因部分片段。

1.3.4统计学分析以Mann-WhitneyU-t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年龄分布的差异,以χ2检验验证基因型频率是否与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多态性与HCV感染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以比值比(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s,CI)表示,OR值及其95%CI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均经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校正。所有的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1.5。

2结果

2.1一般资料用Mann-WhitneyU方法比较患病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分布有差异(P=0.118),结果显示差异没有显著性;在患病组和对照组的研究中,性别、吸烟、饮酒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人群之间呈现良好的匹配性(表1)。

表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变量患病组对照组P值

平均年龄34.1±15.232.5+12.40.1181

性别

男110540.2132

女12558

吸烟

否172840.2532

是6328

饮酒

否159790.5322

是7633

1Mann-WhitneyU检验;2:x2检验

2.2白细胞介素-7基因中1047A/G和2157A/G多态性检测结果

所有患病组和对照组的DNA样本经TaqmanSNPPCR检测白细胞介素-7基因中1047A/G发现;患病组和对照组AA基因型分别占总基因型的88.1%和96.4%;AG基因型分别占总基因型的11.9%和3.6%,GG基因型在患病组和对照组均为0%;患病组和对照组AG基因型在总的基因型比例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6);A型等位基因和G型等位基因的比例在患病组和对照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4);结果显示,对照组AG型含量低于患病组AG型含量,意味着G等位基因的高比例具有潜在的相关性(表2)。

表2SNP1047与HCV患者相关性分析

所有患病组和对照组的DNA样本经DNA测序检测白细胞介素-7基因中2157A/G发现;患病组和对照组AA基因型分别占总基因型的90.6%和98.2%;AG基因型分别占总基因型的9.4%和1.8%,GG基因型在患病组和对照组均为0%;患病组和对照组AG基因型在总的基因型比例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8);A型等位基因和G型等位基因的比例在患病组和对照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9);结果显示,对照组AG型含量低于患病组AG含量,意味着G等位基因的高比例具有潜在的相关性(表3)。

表3SNP2057与HCV患者相关性分析

3讨论

IL-7是由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分子量为25KD;其基因位于第8号染色体。IL-7是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关键生长因子,在T细胞发育各个阶段作用于免疫系统各个细胞,因此在当前治疗中需要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如丙型肝炎、肝癌和抗HIV)时,该因子十分有效。现多采用基因工程手段,从转染含IL-7cDNA表达性质粒的哺乳类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取IL-7。IL-7的靶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对来自人或小鼠骨髓的b祖细胞、胸腺细胞及外周成熟的t细胞等均有促生长活性。

在本研究中,白细胞介素-7基因中1047A/G和2157A/G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携带有SNP1047和SNP2157AG基因型的HCV患者比含有AA基因型的更易感病,因此白细胞介素-7基因中1047和2157位点可以考虑为HCV感染的易感危险因素,但二者之间和HCV感染的相关性以及在HCV感染患者中的不同血清水平表达水平仍需进一步研究阐述。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60.

[2]DharelN,KatoN,MuroyamaR,etal.MDM2promoterSNP309isassociatedwiththerisk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C.ClinCancerRes,2006;12:4867-71.

标签:;  ;  ;  

白细胞介素-7基因中1047A/G和2157A/G多态性与HCV感染易感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