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论文和设计-刘星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包括定模、动模及行位机构,行位机构包括多个行位组件,在一个行位组件中,行位组件包括行位座、行位滑块、复位弹簧、行位镶件、铲机座及斜导柱,提前将行位座固定在动模板上,使得行位座与后模仁相抵持,行位滑块滑动设置于行位座上,行位镶件设置于行位滑块上,行位滑块带动行位镶件向靠近注塑模块的方向运动,定模板连带铲机座上的斜导柱插接与插接孔内,进而将行位镶件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行位机构提前设计加工完成,减小行位设计加工所需的时间,缩短模具加工周期,各零件相互关联有相互独立运作,各零件发生磨损时,可以单独跟换,能够方便后期行位模上各零件的更换。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动模及行位机构,所述定模包括定模板及前模仁,所述前模仁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动模包括动模板、后模仁及注塑模块,所述后模仁设置于所述动模板上,所述注塑模块设置于所述后模仁上;所述行位机构包括多个行位组件,在一个所述行位组件中,所述行位组件包括行位座、行位滑块、复位弹簧、行位镶件、铲机座及斜导柱,所述行位座设置于所述动模板上,所述行位座的边缘与所述后模仁的边缘相抵持,所述行位座上开设有行位滑槽,所述行位滑块滑动嵌置于所述行位滑槽内,所述行位滑块上开设有嵌置槽,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嵌置槽的底部相固定,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模仁顶持,所述复位弹簧用于使所述行位滑块进行复位操作,所述行位镶件设置于所述行位滑块上,所述注塑模块的边缘与所述行位镶件的一侧边相顶持,所述行位滑块用于带动所述行位镶件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注塑模块的方向进行位移操作,所述铲机座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铲机座的边缘与所述前模仁的边缘相抵持,所述斜导柱设置于所述铲机座上,所述行位滑块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斜导柱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所述注塑模块的顶面位于所述前模仁的底面的正下方,各所述行位镶件围绕所述注塑模块设置,且各所述行位镶件顺序连接,所述注塑模块的顶面、所述前模仁的底面以及各所述行位镶件共同围成一注塑型腔。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动模及行位机构,所述定模包括定模板及前模仁,所述前模仁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动模包括动模板、后模仁及注塑模块,所述后模仁设置于所述动模板上,所述注塑模块设置于所述后模仁上;

所述行位机构包括多个行位组件,在一个所述行位组件中,所述行位组件包括行位座、行位滑块、复位弹簧、行位镶件、铲机座及斜导柱,所述行位座设置于所述动模板上,所述行位座的边缘与所述后模仁的边缘相抵持,所述行位座上开设有行位滑槽,所述行位滑块滑动嵌置于所述行位滑槽内,所述行位滑块上开设有嵌置槽,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嵌置槽的底部相固定,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模仁顶持,所述复位弹簧用于使所述行位滑块进行复位操作,所述行位镶件设置于所述行位滑块上,所述注塑模块的边缘与所述行位镶件的一侧边相顶持,所述行位滑块用于带动所述行位镶件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注塑模块的方向进行位移操作,所述铲机座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铲机座的边缘与所述前模仁的边缘相抵持,所述斜导柱设置于所述铲机座上,所述行位滑块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斜导柱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

所述注塑模块的顶面位于所述前模仁的底面的正下方,各所述行位镶件围绕所述注塑模块设置,且各所述行位镶件顺序连接,所述注塑模块的顶面、所述前模仁的底面以及各所述行位镶件共同围成一注塑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组件还包括行位压板,所述行位压板设置于所述行位座于所述行位滑槽的边缘位置处,且所述行位滑块相对于所述行位压板滑动嵌置于所述行位压板的所述行位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滑块包括滑块本体及第一斜块,所述第一斜块设置于所述滑块本体上,所述滑块本体滑动嵌置于所述行位滑槽内,所述滑块本体上开设有嵌置槽,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嵌置槽的底部相固定,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模仁顶持,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所述滑块本体的复位操作,所述行位镶件设置于所述滑块本体上,所述行位镶件与所述第一斜块相抵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机座包括机座本体及第二斜块,所述机座本体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机座本体的边缘与所述前模仁的边缘相抵持,所述斜导柱设置于所述机座本体上,所述第一斜块上开设有所述插接孔,所述斜导柱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所述第二斜块设置于所述机座本体靠近所述第一斜块的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二斜块的斜面与所述第一斜块的斜面相顶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机座还包括耐磨片,所述耐磨片贴附于所述第二斜块的斜面上,所述耐磨片与所述第一斜块的斜面相顶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还包括注胶头,所述定模板上开设有注胶口及注胶通道,所述注胶头嵌置于所述注胶口上,所述注胶头与所述注胶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上开设有进胶通道,所述进胶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注胶通道连通,所述进胶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注塑型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行位镶件对应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行位镶件的连接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内弯回旋部,所述内弯回旋部上设置有顶持面,每相邻两个所述内弯回旋部的所述顶持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镶件上其中一个所述内弯回旋部上设置有防溢漏贴片,所述行位镶件的所述防溢漏贴片与对应相邻的另一个所述行位镶件上的另外一个所述内弯回旋部贴合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嵌合凹槽,所述斜导柱上设置有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嵌置于所述嵌合凹槽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一种用于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在工业设计与生产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模具生产的精度要求需求非常高,这导致模具的生产是一笔非常大的费用,一般模具包括模胚、模仁和行位,其中,行位指的是模具的行位机构,即凡是能够获得侧向抽芯或侧向分型以及复位动作来拖出产品倒扣、低陷等位置的机构,行位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前后模横向开模时,带动其做侧向运动的运动部分,将其脱离产品卡扣位,达到顺利引出产品的目的。

目前正常的有行位的手机模具需要在模仁上开行位槽,行位槽用于容置注塑成型的手机模具,由于模仁上与行位压块配合面的面积通常比较大,需要提前在模仁上设计好行位槽的位置,再对模仁进行挖切得到行位槽,从而导致在模仁上开行位槽的行位设计加工时间长,与此同时由于行位槽的设计标准不统一,加工精度不能保证,加工量大,FIT模,即合模(整合模具)困难及后续修模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减小行位设计加工所需的时间,缩短模具加工周期,以及能够方便后期行位模上各零件的更换的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

一种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包括:定模、动模及行位机构,所述定模包括定模板及前模仁,所述前模仁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动模包括动模板、后模仁及注塑模块,所述后模仁设置于所述动模板上,所述注塑模块设置于所述后模仁上;

所述行位机构包括多个行位组件,在一个所述行位组件中,所述行位组件包括行位座、行位滑块、复位弹簧、行位镶件、铲机座及斜导柱,所述行位座设置于所述动模板上,所述行位座的边缘与所述后模仁的边缘相抵持,所述行位座上开设有行位滑槽,所述行位滑块滑动嵌置于所述行位滑槽内,所述行位滑块上开设有嵌置槽,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嵌置槽的底部相固定,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模仁顶持,所述复位弹簧用于使所述行位滑块进行复位操作,所述行位镶件设置于所述行位滑块上,所述注塑模块的边缘与所述行位镶件的一侧边相顶持,所述行位滑块用于带动所述行位镶件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注塑模块的方向进行位移操作,所述铲机座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铲机座的边缘与所述前模仁的边缘相抵持,所述斜导柱设置于所述铲机座上,所述行位滑块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斜导柱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

所述注塑模块的顶面位于所述前模仁的底面的正下方,各所述行位镶件围绕所述注塑模块设置,且各所述行位镶件顺序连接,所述注塑模块的顶面、所述前模仁的底面以及各所述行位镶件共同围成一注塑型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位组件还包括行位压板,所述行位压板设置于所述行位座于所述行位滑槽的边缘位置处,且所述行位滑块相对于所述行位压板滑动嵌置于所述行位压板的所述行位滑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位滑块包括滑块本体及第一斜块,所述第一斜块设置于所述滑块本体上,所述滑块本体滑动嵌置于所述行位滑槽内,所述滑块本体上开设有嵌置槽,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嵌置槽的底部相固定,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模仁顶持,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所述滑块本体的复位操作,所述行位镶件设置于所述滑块本体上,所述行位镶件与所述第一斜块相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铲机座包括机座本体及第二斜块,所述机座本体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机座本体的边缘与所述前模仁的边缘相抵持,所述斜导柱设置于所述机座本体上,所述第一斜块上开设有所述插接孔,所述斜导柱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所述第二斜块设置于所述机座本体靠近所述第一斜块的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二斜块的斜面与所述第一斜块的斜面相顶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铲机座还包括耐磨片,所述耐磨片贴附于所述第二斜块的斜面上,所述耐磨片与所述第一斜块的斜面相顶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模还包括注胶头,所述定模板上开设有注胶口及注胶通道,所述注胶头嵌置于所述注胶口上,所述注胶头与所述注胶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模仁上开设有进胶通道,所述进胶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注胶通道连通,所述进胶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注塑型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行位镶件对应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行位镶件的连接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内弯回旋部,所述内弯回旋部上设置有顶持面,每相邻两个所述内弯回旋部的所述顶持面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位镶件上其中一个所述内弯回旋部上设置有防溢漏贴片,所述行位镶件的所述防溢漏贴片与对应相邻的另一个所述行位镶件上的另外一个所述内弯回旋部贴合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嵌合凹槽,所述斜导柱上设置有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嵌置于所述嵌合凹槽内。

上述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通过设置定模、动模及行位机构,所述行位机构包括多个行位组件,在一个所述行位组件中,所述行位组件包括行位座、行位滑块、复位弹簧、行位镶件、铲机座及斜导柱,提前将所述行位座固定在所述动模板上,使得所述行位座与所述后模仁相抵持,所述行位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行位座上,所述行位滑块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后模仁顶持,所述行位镶件设置于所述行位滑块上,所述行位滑块带动所述行位镶件向靠近所述注塑模块的方向运动,当所述行位镶件与所述注塑模块相顶持时,所述行位滑块停止运动,当所述行位镶件运动至与所述注塑模块相顶持时,所述定模板连带所述铲机座上的所述斜导柱插接与所述插接孔内,进而将所述行位镶件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所述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能够将所述行位机构提前设计加工完成,包括行位大小、运水、行程及安装方式等全部标准化,并配好模,进而减小行位设计加工所需的时间,缩短模具加工周期。各零件相互关联有相互独立运作,当其中的各零件发生磨损时,可以单独跟换,无需像传统的带有行位的手机模具那样,需要整体替换,如此,能够方便后期行位模上各零件的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行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10包括:定模100、动模200及行位机构300,所述定模设置于所述动模上,所述行位机构分别与所述定模及所述动模相固定,所述定模、所述动模及所述行位机构共同围成一注塑型腔,熔融塑胶,即胶料在所述注塑型腔内注塑成型,所述行位机构用于通过所述定模及所述动模横向开模时,带动其做侧向运动的运动部分,将其脱离产品卡扣位,达到顺利引出产品的目的。

请参阅图1,所述定模100包括定模板110及前模仁120,所述前模仁120 设置于所述定模板110上,所述动模200包括动模板210、后模仁220及注塑模块230,所述后模仁220设置于所述动模板210上,所述注塑模块230设置于所述后模仁220上,所述注塑模块230的顶面位于所述前模仁120的底面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定模还包括注胶头,所述定模板上开设有注胶口及注胶通道,所述注胶头嵌置于所述注胶口上,所述注胶头与所述注胶通道连通;所述前模仁上开设有进胶通道,所述进胶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注胶通道连通,所述进胶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注塑型腔连通,所述注胶头用于注入胶料,胶料依次流经所述注胶通道及所述进胶通道,进入所述注塑型腔内注塑成型。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所述行位机构300包括多个行位组件310,在一个所述行位组件310中,所述行位组件310包括行位座311、行位滑块312、复位弹簧313、行位镶件314、铲机座315及斜导柱316,所述行位座311设置于所述动模板210上,所述行位座311的边缘与所述后模仁220的边缘相抵持,所述行位座311上开设有行位滑槽3111,所述行位滑块312滑动嵌置于所述行位滑槽3111内,所述行位滑块312上开设有嵌置槽3121,所述复位弹簧313的第一端与所述嵌置槽3121的底部相固定,所述复位弹簧313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模仁220顶持,所述复位弹簧313用于使所述行位滑块312进行复位操作,所述行位镶件314设置于所述行位滑块312上,所述注塑模块230的边缘与所述行位镶件314的一侧边相顶持,所述行位滑块312用于带动所述行位镶件314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注塑模块230的方向进行位移操作,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注塑手机外壳前,需要提前将所述行位机构安装在所述后模仁及所述前模仁上,具体的实施方式是,所述行位座固定在所述动模板上,使得所述行位座与所述后模仁相抵持,所述行位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行位座上,所述行位滑块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后模仁顶持,所述行位镶件设置于所述行位滑块上,所述行位滑块带动所述行位镶件向靠近所述注塑模块的方向运动,当所述行位镶件与所述注塑模块相顶持时,所述行位滑块停止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所述铲机座315设置于所述定模板110上,所述铲机座315的边缘与所述前模仁120的边缘相抵持,所述斜导柱316设置于所述铲机座315上,当所述行位镶件运动至与所述注塑模块相顶持时,所述定模板连带所述铲机座上的所述斜导柱插接与所述插接孔内,进而将所述行位镶件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例如,所述行位滑块312上开设有插接孔3122,所述斜导柱316插接于所述插接孔3122内。如此,避免了现有的带有行位手机模具需要在模仁上开行位槽的操作,与此同时,由于模仁上与行位压块配合面的面积通常比较大,需要提前在模仁上设计好行位槽的位置,再对模仁进行挖切得到行位槽,从而导致在模仁上开行位槽的行位设计加工时间长,但行位槽的设计标准不统一,加工精度不能保证,加工量大,容易造成FIT模,即合模(整合模具)困难及后续修模困难等问题的发生。所述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能够将所述行位机构提前设计加工完成,减少定模及动模的加工量,节约模具成本,进而减小行位设计加工所需的时间,缩短模具加工周期。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所述行位机构的各所述行位组件中的各所述行位座、各所述行位滑块、各所述复位弹簧、各所述行位镶件、各所述铲机座及各所述斜导柱各自相互关联有相互独立运作,提高手机外壳模具的精度,保证了注塑后手机外壳的产品质量,便于手机外壳模具零件标准化,便于后期维护,即,当其中的各零件发生磨损时,可以单独跟换,无需像传统的带有行位的手机模具那样,需要整体替换,如此,能够方便后期行位模上各零件的更换。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注塑模块230的顶面位于所述前模仁120的底面的正下方,各所述行位镶件314围绕所述注塑模块230设置,且各所述行位镶件314顺序连接,所述注塑模块230的顶面、所述前模仁120的底面以及各所述行位镶件314共同围成一注塑型腔240,胶料在所述注塑型腔内注塑成型。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位组件还包括行位压板,所述行位压板设置于所述行位座于所述行位滑槽的边缘位置处,且所述行位滑块相对于所述行位压板滑动嵌置于所述行位压板的所述行位滑槽内,如此,所述行为压板能够防止所述行位滑块脱离所述行位滑槽,进而能够保证所述行位滑块上的所述行位镶件能够较准确的对位到相邻的各所述行位镶件,形成密闭的所述注塑型腔。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位滑块包括滑块本体及第一斜块,所述第一斜块设置于所述滑块本体上,所述滑块本体滑动嵌置于所述行位滑槽内,所述滑块本体上开设有嵌置槽,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嵌置槽的底部相固定,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模仁顶持,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所述滑块本体的复位操作,所述行位镶件设置于所述滑块本体上,所述行位镶件与所述第一斜块相抵持;又如,所述铲机座包括机座本体及第二斜块,所述机座本体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机座本体的边缘与所述前模仁的边缘相抵持,所述斜导柱设置于所述机座本体上,所述第一斜块上开设有所述插接孔,所述斜导柱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所述第二斜块设置于所述机座本体靠近所述第一斜块的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二斜块的斜面与所述第一斜块的斜面相顶持,如此所述第二斜块的的斜面与所述第一斜块的斜面相顶持,能够保证所述铲机座能够较准确的对位所述滑块本体。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铲机座还包括耐磨片,所述耐磨片贴附于所述第二斜块的斜面上,所述耐磨片与所述第一斜块的斜面相顶持,所述耐磨片在所述第二斜块与所述第一斜块合模时,对所述第二斜块及所述第一斜块起到保护的作用。

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行位镶件对应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行位镶件的连接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内弯回旋部,所述内弯回旋部上设置有顶持面,每相邻两个所述内弯回旋部的所述顶持面连接;又如,所述行位镶件上其中一个所述内弯回旋部上设置有防溢漏贴片,所述行位镶件的所述防溢漏贴片与对应相邻的另一个所述行位镶件上的另外一个所述内弯回旋部贴合设置,如此,能够确保所述注塑模块、所述前模仁以及各所述行位镶件共同围成的所述注塑型腔的密闭性较高。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嵌合凹槽,所述斜导柱上设置有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嵌置于所述嵌合凹槽内,如此,使得所述斜导柱能够更好的对位所述插接孔,防止所述斜导柱在所述插接孔打滑而发生错位。

上述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通过设置定模、动模及行位机构,所述行位机构包括多个行位组件,在一个所述行位组件中,所述行位组件包括行位座、行位滑块、复位弹簧、行位镶件、铲机座及斜导柱,提前将所述行位座固定在所述动模板上,使得所述行位座与所述后模仁相抵持,所述行位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行位座上,所述行位滑块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后模仁顶持,所述行位镶件设置于所述行位滑块上,所述行位滑块带动所述行位镶件向靠近所述注塑模块的方向运动,当所述行位镶件与所述注塑模块相顶持时,所述行位滑块停止运动,当所述行位镶件运动至与所述注塑模块相顶持时,所述定模板连带所述铲机座上的所述斜导柱插接与所述插接孔内,进而将所述行位镶件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所述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能够将所述行位机构提前设计加工完成,包括行位大小、运水、行程及安装方式等全部标准化,并配好模,进而减小行位设计加工所需的时间,缩短模具加工周期。各零件相互关联有相互独立运作,当其中的各零件发生磨损时,可以单独跟换,无需像传统的带有行位的手机模具那样,需要整体替换,如此,能够方便后期行位模上各零件的更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5607.4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755975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29C45/44

专利分类号:B29C45/44;B29L31/30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广州光宝移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光宝移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宏景路59号

发明人:刘星;李猛

第一发明人:刘星

当前权利人:广州光宝移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

代理人:覃曼萍

代理机构:44260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用于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快速行位装置论文和设计-刘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