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论文和设计-高佳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输送机构、拆包机构、排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下方设有接针盒,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设有排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上方分别设有拆包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一侧设有收集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省去了人为操作的繁琐过程及手工操作细菌滋生的问题,提升了换药效率,缩短急救和换药时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设有输送机构(4)、拆包机构(6)、排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出端下方设有接针盒(2),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设有排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上方分别设有拆包机构(6)和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一侧设有收集筒(7)。

设计方案

1.一种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设有输送机构(4)、拆包机构(6)、排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出端下方设有接针盒(2),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设有排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上方分别设有拆包机构(6)和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一侧设有收集筒(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7)为矩形筒状结构且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收集口(7.1)和底盖(7.3),所述底盖(7.3)通过底盖折页(7.5)与所述收集筒(7)的筒体铰接,所述筒体设有通孔(7.2)和观察窗(7.6),所述底盖(7.3)上设有与所述筒体卡接的底盖插销(7.4);

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输送电机(4.1)、滚轮(4.2)、平带(4.3)和输送带支撑架(4.4),所述输送带支撑架(4.4)设置在所述操作台(1)台面上并支撑所述输送电机(4.1)、滚轮(4.2)和平带(4.3),所述输送带支撑架(4.4)上设有控制器(13)和计数器传感器(15),所述计数器传感器(15)位于所述滚轮(4.2)驱动的平带(4.3)两侧;

所述拆包机构(6)包括拆包机构支座(6.1)、拆包机构支架(6.2)、电动推杆(6.3)、推杆连接块(6.4)、压杆(6.5)、压杆弹簧(6.5.1)、压块(6.5.2)、切刀(6.6)、支撑板(6.7)和支撑板弹簧(6.7.1),所述拆包机构支架(6.2)设置在所述操作台(1)台面上且与收集筒(7)同侧,所述拆包机构支架(6.2)为倒“L”形并支撑所述拆包机构支座(6.1),所述拆包机构支座(6.1)顶面设有所述电动推杆(6.3)且内部设有容纳所述电动推杆(6.3)往复运动的空间,所述电动推杆(6.3)的推杆端部设有推杆连接块(6.4),所述推杆连接块(6.4)分别固接有压杆(6.5)和切刀(6.6),所述压杆(6.5)端部依次固接有压杆弹簧(6.5.1)和压块(6.5.2),所述拆包机构支座(6.1)底部设有支撑压块(6.5.2)的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上铰接有所述支撑板(6.7),所述支撑板(6.7)底面与所述伸出端底面固接有支撑板弹簧(6.7.1),所述支撑板弹簧(6.7.1)支撑所述支撑板(6.7);

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步进电机(6.8)、直叶搅拌叶轮(6.8.1)、挡板(6.8.2)和电机支架(6.8.3),所述电机支架(6.8.3)固接在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两侧的输送带支撑架(4.4)之间,所述电机支架(6.8.3)为倒“C”形且开口指向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所述电机支架(6.8.3)开口处设有所述挡板(6.8.2),所述挡板(6.8.2)位于所述滚轮(4.2)的上方,所述电机支架(6.8.3)顶面设有步进电机(6.8),所述步进电机(6.8)的转轴固接有直叶搅拌叶轮(6.8.1),所述直叶搅拌叶轮(6.8.1)的底面高于所述支撑板(6.7)顶面2mm,所述直叶搅拌叶轮(6.8.1)延伸至所述支撑板(6.7)中心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叶搅拌叶轮(6.8.1)的叶片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8)、电磁振动机(9)、板弹簧(10)和振动机支架(11), 所述振动机支架(11)竖直设置在所述操作台(1)端部的台面上且顶端正对所述拆包机构(6)方向上依次固接有下料斗(8)、电磁振动机(9)和板弹簧(10),所述下料斗(8)底部设有出料口(8.2),所述出料口(8.2)开口处正对切刀(6.6)下沿,所述出料口(8.2)出料方向两侧设有光电开关(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8)内设有相对交错且向下倾斜设置的若干倒料板(8.1)。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6.6)数量为两个且切刀(6.6)的端部为弧形切口(6.6.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3)分别电连接输送电机(4.1)、电动推杆(6.3)、步进电机(6.8)和电磁振动机(9)。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护理药房配液领域,具体是指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药房配液,医生们都是从各塑料包装中取出注射器或是吊针等一次性医用品,针对不同药剂进行配比完成配液。配液环节中将一次性注射器包装撕开是经常性的工作,几乎所有的一次性的医用产品都是通过手撕方式打开,医生需要用力撕开包装,取用内部的注射器,同时要保证包装内的注射器不能掉落或沾染细菌。虽然一次性注射器包装都为易撕包装,但仍然需要频繁而繁琐的操作才能完成,这就给日常配药环节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同时配药效率一直得不到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能够将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自动拆开,省去了人为操作的繁琐过程,省去了人为操作的不良因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输送机构、拆包机构、排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下方设有接针盒,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设有排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上方分别设有拆包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一侧设有收集筒。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将一次性的封装注射器放入下料机构,通过下料机构将封装注射器送至拆包机构,经拆包机构破袋后注射器落至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将注射器送至接针盒,同时排料机构将注射器的封装袋排至收集筒,完成封装袋的收集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筒为矩形筒状结构且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收集口和底盖,所述底盖通过底盖折页与所述收集筒的筒体铰接,所述筒体设有通孔和观察窗,所述底盖上设有与所述筒体卡接的底盖插销。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便于收集筒回收和观察封装袋的收集情况,利用活动设置的底盖方便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电机、滚轮、平带和输送带支撑架,所述输送带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操作台台面上并支撑所述输送电机、滚轮和平带,所述输送带支撑架上设有控制器和计数器传感器,所述计数器传感器位于所述滚轮驱动的平带两侧。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利用输送机构可实现实现无菌输送和收集。

作为优选,所述拆包机构包括拆包机构支座、拆包机构支架、电动推杆、推杆连接块、压杆、压杆弹簧、压块、切刀、支撑板和支撑板弹簧,所述拆包机构支架设置在所述操作台台面上且与收集筒同侧,所述拆包机构支架为倒“L”形并支撑所述拆包机构支座,所述拆包机构支座顶面设有所述电动推杆且内部设有容纳所述电动推杆往复运动的空间,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设有推杆连接块,所述推杆连接块分别固接有压杆和切刀,所述压杆端部依次固接有压杆弹簧和压块,所述拆包机构支座底部设有支撑压块的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上铰接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面与所述伸出端底面固接有支撑板弹簧,所述支撑板弹簧支撑所述支撑板。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能够将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自动拆开,省去了人为操作的繁琐过程,省去了人为操作的不良因素。

作为优选,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步进电机、直叶搅拌叶轮、挡板和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固接在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两侧的输送带支撑架之间,所述电机支架为倒“C”形且开口指向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端,所述电机支架开口处设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滚轮的上方,所述电机支架顶面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固接有直叶搅拌叶轮,所述直叶搅拌叶轮的底面高于所述支撑板顶面2mm,所述直叶搅拌叶轮延伸至所述支撑板中心位置处。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通过排料机构的直叶搅拌叶轮将注射器的封装袋排至收集筒,完成封装袋的收集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直叶搅拌叶轮的叶片数量为两个。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采用叶片数量为两个的直叶搅拌叶轮,直叶搅拌叶轮旋转一圈后,能够排封装袋的同时,防止叶片遮挡封装注射器落至机构支座的内壁处。

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电磁振动机、板弹簧和振动机支架,所述振动机支架竖直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端部的台面上且顶端正对所述拆包机构方向上依次固接有下料斗、电磁振动机和板弹簧,所述下料斗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开口处正对切刀下沿,所述出料口出料方向两侧设有光电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斗内设有相对交错且向下倾斜设置的若干倒料板。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通过光电开关、倒料板和振动下料方式便于封装注射器间歇下落。

作为优选,所述切刀数量为两个且切刀的端部为弧形切口。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使切刀切袋的同时防止对注射器造成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输送电机、电动推杆、步进电机和电磁振动机。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通过控制器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省去了人为操作的繁琐过程及手工操作细菌滋生的问题,提升了换药效率,缩短急救和换药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所示收集筒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5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Ⅰ;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Ⅱ;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示切刀的尺寸示意图Ⅰ;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示切刀的尺寸示意图Ⅱ;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所示:

1、操作台,2、接针盒,3、注射器,4、输送机构,4.1、输送电机,4.2、滚轮,4.3、平带,4.4、输送带支撑架,5、紧固件,6、拆包机构,6.1、拆包机构支座,6.2、拆包机构支架,6.3、电动推杆,6.4、推杆连接块,6.5、压杆,6.5.1、压杆弹簧,6.5.2、压块,6.6、切刀,6.6.1、弧形切口,6.7、支撑板,6.7.1、支撑板弹簧,6.8、步进电机,6.8.1、直叶搅拌叶轮,6.8.2、挡板,6.8.3、电机支架,7、收集筒,7.1、收集口,7.2、通孔,7.3、底盖,7.4、底盖插销,7.5、底盖折页,7.6、观察窗,8、下料斗,8.1、倒料板,8.2、出料口,9、电磁振动机,10、板弹簧,11、振动机支架,12、封装注射器,13、控制器,14、光电开关,15、计数器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相连”、“连接”、“固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以A4纸证正面为观测方向,参照附图所示为对应方向。

参照附图1-10,一种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及使用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上设有输送机构4、拆包机构6、排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出端下方设有接针盒2,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设有排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上方分别设有拆包机构6和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一侧设有收集筒7。手动将多个一次性的封装注射器12放入下料机构,通过下料机构将封装注射器12送至拆包机构6,经拆包机构6破袋后注射器12落至输送机构4,输送机构4将注射器送至接针盒2,同时排料机构将注射器12的封装袋排至收集筒7,完成封装袋的收集过程。

参照附图4,所述收集筒7为矩形筒状结构且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收集口7.1和底盖7.3,所述底盖7.3通过底盖折页7.5与所述收集筒7的筒体铰接,所述筒体设有通孔7.2和观察窗7.6,所述底盖7.3上设有与所述筒体卡接的底盖插销7.4。便于收集筒7回收和观察封装袋的收集情况,利用活动设置的底盖方便清理。

参照附图1-2,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输送电机4.1、滚轮4.2、平带4.3和输送带支撑架4.4,所述输送带支撑架4.4设置在所述操作台1台面上并支撑所述输送电机4.1、滚轮4.2和平带4.3,所述输送带支撑架4.4上设有控制器13和计数器传感器15,所述计数器传感器15位于所述滚轮4.2驱动的平带4.3两侧。利用输送机构4可实现实现无菌输送和收集。

参照附图5,所述拆包机构6包括拆包机构支座6.1、拆包机构支架6.2、电动推杆6.3、推杆连接块6.4、压杆6.5、压杆弹簧6.5.1、压块6.5.2、切刀6.6、支撑板6.7和支撑板弹簧6.7.1,所述拆包机构支架6.2设置在所述操作台1台面上且与收集筒7同侧,所述拆包机构支架6.2为倒“L”形并支撑所述拆包机构支座6.1,所述拆包机构支座6.1顶面设有所述电动推杆6.3且内部设有容纳所述电动推杆6.3往复运动的空间,所述电动推杆6.3的推杆端部设有推杆连接块6.4,所述推杆连接块6.4分别固接有压杆6.5和切刀6.6,所述压杆6.5端部依次固接有压杆弹簧6.5.1和压块6.5.2,所述拆包机构支座6.1底部设有支撑压块6.5.2的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上铰接有所述支撑板6.7,所述支撑板6.7底面与所述伸出端底面固接有支撑板弹簧6.7.1,所述支撑板弹簧6.7.1支撑所述支撑板6.7。能够将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自动拆开,省去了人为操作的繁琐过程,省去了人为操作的不良因素。

参照附图5,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步进电机6.8、直叶搅拌叶轮6.8.1、挡板6.8.2和电机支架6.8.3,所述电机支架6.8.3固接在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两侧的输送带支撑架4.4之间,所述电机支架6.8.3为倒“C”形且开口指向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所述电机支架6.8.3开口处设有所述挡板6.8.2,所述挡板6.8.2位于所述滚轮4.2的上方,所述电机支架6.8.3顶面设有步进电机6.8,所述步进电机6.8的转轴固接有直叶搅拌叶轮6.8.1,所述直叶搅拌叶轮6.8.1的底面高于所述支撑板6.7顶面2mm,所述直叶搅拌叶轮6.8.1延伸至所述支撑板6.7中心位置处。通过排料机构的直叶搅拌叶轮6.8.1将注射器12的封装袋排至收集筒7,完成封装袋的收集过程。

所述直叶搅拌叶轮6.8.1的叶片数量为两个。采用叶片数量为两个的直叶搅拌叶轮6.8.1,初始状态叶片与所述切刀6.6平行;参照附图5,直叶搅拌叶轮6.8.1旋转一圈后恢复至初始状态,该设置方式能够排封装袋的同时,防止叶片遮挡封装注射器12落至机构支座6.1的内壁处。

参照附图5,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8、电磁振动机9、板弹簧10和振动机支架11,所述振动机支架11竖直设置在所述操作台1端部的台面上且顶端正对所述拆包机构6方向上依次固接有下料斗8、电磁振动机9和板弹簧10,所述下料斗8底部设有出料口8.2,所述出料口8.2开口处正对切刀6.6下沿,所述出料口8.2出料方向两侧设有光电开关14。所述下料斗8内设有相对交错且向下倾斜设置的若干倒料板8.1。通过光电开关14、倒料板8.1和振动下料方式便于封装注射器12间歇下落。

参照附图8-9,所述切刀6.6数量为两个且切刀6.6的端部为弧形切口6.6.1。所述切刀6.6长度为W,所述封装注射器12长度为W1,其中W大于W1;所述切刀6.6宽度为H,所述注射器3宽度为H1,其中H大于H1;所述切刀6.6的尺寸设置方式,使切袋的同时防止对注射器造成损坏。

参照附图10,所述控制器13分别电连接输送电机4.1、电动推杆6.3、步进电机6.8和电磁振动机9,所述控制器13内设有驱动所述输送电机4.1、电动推杆6.3、步进电机6.8和电磁振动机9的驱动器,可采用51单片机实现,通过控制器13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一种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的使用方法,参照图6、图7、附图10,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S01:将封装注射器12放入下料斗8;

S02:开启控制器13开关,电磁振动机9带动下料斗8振动,将封装注射器12从下料斗8的出料口8.2滑落至拆包机构支座6.1底部设有支撑压块6.5.2的伸出端顶面,并抵靠至压块6.5.2一侧的机构支座6.1的内壁,当封装注射器12从下料斗8的出料口8.2滑出时,出料口8.2设有的光电开关14触发电动推杆6.3和输送机构4,并控制电磁振动机9关闭,电动推杆6.3正转带动推杆连接块6.4上固接有的压杆6.5和切刀6.6向下移动,完成压切封装袋的过程,并使封装袋内的注射器3掉落至输送机构4的平带4.3上;

S03:输送机构4将注射器3输送并经过平带4.3两侧的计数器传感器15,计数器传感器15触发电动推杆6.3反转和排料机构步进电机6.8转动,将封装袋排至一侧的收集筒7内,同时输送机构4将注射器3最终输送至输送机构4的输出端下方设有的接针盒2内;

S04:步进电机6.8转动完成后再次触发电磁振动机9工作,重复步骤S02过程。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来替代,本实用新型仅结合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设计图

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5231.2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67552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65B 69/00

专利分类号:B65B69/00

范畴分类:34A;

申请人:高佳伟

第一申请人:高佳伟

申请人地址: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发明人:高佳伟;邱素红;张微微;刘颖;董海洋;段品品;刘晶;张亚静;李思齐

第一发明人:高佳伟

当前权利人:高佳伟

代理人:高强

代理机构:37240

代理机构编号: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注射器自动拆包装置论文和设计-高佳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