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汽车论文和设计-张亮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汽车,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纯电动四驱车辆的传动系统中,单独后驱时,车辆前轮会反拖电机,造成较大的能量损耗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包括: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所述前驱动机构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用于调节前驱电机和前驱传动件的通断;或,所述后驱动机构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用于调节后驱电机和后驱传动件的通断。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所述前驱动机构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用于调节前驱电机和前驱传动件的通断;或,所述后驱动机构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用于调节后驱电机和后驱传动件的通断。

设计方案

1.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

所述前驱动机构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用于调节前驱电机和前驱传动件的通断;

或,所述后驱动机构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用于调节后驱电机和后驱传动件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机构还包括前驱左车轮和前驱右车轮,

所述单向离合器设在所述前驱电机和所述前驱传动件的一端之间,所述前驱传动件的另一端与用于与所述前驱左车轮和前驱右车轮连接;

四驱时,所述前驱动机构和所述后驱动机构同时工作,所述单向离合器闭合;后驱时,所述后驱动机构工作,所述单向离合器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传动件包括前驱第一传动轴、前驱主动齿轮、前驱从动齿轮、前驱第二传动轴、前驱主减驱动齿轮和前驱主减齿轮;

所述前驱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的与所述单向离合器连接,所述前驱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前驱主动齿轮连接,所述前驱主动齿轮与所述前驱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前驱从动齿轮与所述前驱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前驱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前驱主减驱动齿轮连接,所述前驱主减驱动齿轮与前驱主减齿轮啮合;

且所述前驱主减齿轮上设置有前驱差速器,所述前驱差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前驱主减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前驱差速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前驱左车轮和前驱右车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主动齿轮一体成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差速器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前驱主减齿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动机构还包括后驱左车轮和后驱右车轮;

所述单向离合器设在所述后驱电机和所述后驱传动件的一端之间,所述后驱传动件的另一端与用于与所述后驱左车轮和后驱右车轮连接;

四驱时,所述前驱动机构和所述后驱动机构同时工作,所述单向离合器闭合;前驱时,所述前驱动机构工作,所述单向离合器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传动件包括后驱第一传动轴、后驱主动齿轮、后驱从动齿轮、后驱第二传动轴、后驱主减驱动齿轮和后驱主减齿轮;

所述后驱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的与所述后驱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后驱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驱主动齿轮连接,所述后驱主动齿轮与所述后驱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后驱从动齿轮与所述后驱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后驱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驱主减驱动齿轮连接,所述后驱主减驱动齿轮与后驱主减齿轮啮合;

且所述后驱主减齿轮上设置有后驱差速器,所述后驱差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后驱主减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后驱差速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后驱左车轮和后驱右车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主动齿轮一体成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电连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纯电动四驱车辆断开领域,主要采用同步器,电磁离合器,液压式离合器三种技术方式的一种,常见的有精进电动科技的牙嵌式电磁离合器,吉凯恩(GKN)的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舍弗勒的电机配合滚珠丝杠断开等,目前市场上断开方式大多基于电磁离合器及液压式离合器,其具有结构相对紧凑,接合平稳,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纯电动四驱车辆,对整车四驱性能,断开直结的平稳性要求,市场上相继上市了一些搭载电磁离合器,液压式离合器的四驱技术。

现有技术中,纯电动四驱车辆的传动系统中,单独后驱时,车辆前轮会反拖电机,造成较大的能量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纯电动四驱车辆的传动系统中,单独后驱时,车辆前轮会反拖电机,造成较大的能量损耗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包括:前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

所述前驱动机构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用于调节前驱电机和前驱传动件的通断;

或,所述后驱动机构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用于调节后驱电机和后驱传动件的通断。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驱动机构还包括前驱左车轮和前驱右车轮,

所述单向离合器设在所述前驱电机和所述前驱传动件的一端之间,所述前驱传动件的另一端与用于与所述前驱左车轮和前驱右车轮连接;

四驱时,所述前驱动机构和所述后驱动机构同时工作,所述单向离合器闭合;后驱时,所述后驱动机构工作,所述单向离合器断开。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驱传动件包括前驱第一传动轴、前驱主动齿轮、前驱从动齿轮、前驱第二传动轴、前驱主减驱动齿轮和前驱主减齿轮;

所述前驱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的与所述单向离合器连接,所述前驱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前驱主动齿轮连接,所述前驱主动齿轮与所述前驱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前驱从动齿轮与所述前驱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前驱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前驱主减驱动齿轮连接,所述前驱主减驱动齿轮与前驱主减齿轮啮合;

且所述前驱主减齿轮上设置有前驱差速器,所述前驱差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前驱主减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前驱差速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前驱左车轮和前驱右车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驱主动齿轮一体成型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驱差速器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前驱主减齿轮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驱动机构还包括后驱左车轮和后驱右车轮;

所述单向离合器设在所述后驱电机和所述后驱传动件的一端之间,所述后驱传动件的另一端与用于与所述后驱左车轮和后驱右车轮连接;

四驱时,所述前驱动机构和所述后驱动机构同时工作,所述单向离合器闭合;前驱时,所述前驱动机构工作,所述单向离合器断开。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驱传动件包括后驱第一传动轴、后驱主动齿轮、后驱从动齿轮、后驱第二传动轴、后驱主减驱动齿轮和后驱主减齿轮;

所述后驱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的与所述后驱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后驱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驱主动齿轮连接,所述后驱主动齿轮与所述后驱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后驱从动齿轮与所述后驱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后驱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驱主减驱动齿轮连接,所述后驱主减驱动齿轮与后驱主减齿轮啮合;

且所述后驱主减齿轮上设置有后驱差速器,所述后驱差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后驱主减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后驱差速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后驱左车轮和后驱右车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驱主动齿轮一体成型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电连接。

一种汽车,具有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包括: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所述前驱动机构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用于调节前驱电机和前驱传动件的通断;或,所述后驱动机构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用于调节后驱电机和后驱传动件的通断。采用上述的方案,在汽车四驱时,驱动机构和后驱机构同时工作,若切换到后驱时,前驱电机停止工作,由于单向离合器断开,前驱传动件远离前驱左车轮和前驱右车轮的一端通过单向离合器空转,若切换到前驱时,后驱电机停止工作,由于单向离合器断开,后驱传动件远离后驱左车轮和后驱右车轮的一端通过单向离合器空转,此时不传递扭矩,进而断开了单独后驱时前驱传动件与前驱电机之间的连接,避免反拖前驱电机,或单独前驱时,后驱动件与后驱电机之间的连接,避免反拖后驱电机,降低能量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其产生的有益效果与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有益效果相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前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后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驱电机;2-前驱第一传动轴;3-前驱主动齿轮;4-前驱从动齿轮;5-前驱第二传动轴;6-前驱主减驱动齿轮;7-前驱主减齿轮;8-前驱左车轮;9-前驱右车轮;10-前驱差速器;11-后驱电机;12-后驱第一传动轴;13-后驱主动齿轮;14-后驱从动齿轮;15-后驱第二传动轴;16-后驱主减驱动齿轮;17-后驱主减齿轮;18-后驱左车轮;19-后驱右车轮;20-后驱差速器;21-单向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前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后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包括: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

所述前驱动机构设置有单向离合器21,所述单向离合器21用于调节前驱电机1和前驱传动件的通断,

或,所述后驱动机构设置有单向离合器21,所述单向离合器21用于调节后驱电机11和后驱传动件的通断。

本实施例中,在汽车四驱时,驱动机构和后驱机构同时工作,若切换到后驱时,前驱电机1停止工作,由于单向离合器21断开,前驱传动件远离前驱左车轮8和前驱右车轮9的一端通过单向离合器21空转,若切换到前驱时,后驱电机11停止工作,由于单向离合器21断开,后驱传动件远离后驱左车轮18和后驱右车轮19的一端通过单向离合器21空转,此时不传递扭矩,进而断开了单独后驱时前驱传动件与前驱电机1之间的连接,避免反拖前驱电机1,或单独前驱时,后驱动件与后驱电机11之间的连接,避免反拖后驱电机11,降低能量损耗。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驱动机构还包括前驱左车轮8和前驱右车轮9,

所述单向离合器21设在所述前驱电机1和所述前驱传动件的一端之间,所述前驱传动件的另一端与用于与所述前驱左车轮8和前驱右车轮9连接;

四驱时,所述前驱动机构和所述后驱动机构同时工作,所述单向离合器21闭合;后驱时,所述后驱动机构工作,所述单向离合断21开。

本实施例中,当单向离合器21设在前驱电机1和前驱传动件之间时,单向离合器21闭合时,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同时工作,单向离合器21断开时,后驱动机构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驱传动件包括前驱第一传动轴2、前驱主动齿轮3、前驱从动齿轮4、前驱第二传动轴5、前驱主减驱动齿轮6和前驱主减齿轮7;

所述前驱第一传动轴2的一端的与所述单向离合器21连接,所述前驱第一传动轴2的另一端与所述前驱主动齿轮3连接,所述前驱主动齿轮3与所述前驱从动齿轮4啮合,所述前驱从动齿轮4与所述前驱第二传动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前驱第二传动轴5的另一端与所述前驱主减驱动齿轮6连接,所述前驱主减驱动齿轮6与前驱主减齿轮7啮合;

且所述前驱主减齿轮7上设置有前驱差速器10,所述前驱差速器10的输入端与所述前驱主减齿轮7传动连接,所述前驱差速器10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前驱左车轮8和前驱右车轮9连接。

本实施例中,单独后驱使,单向离合器21断开通过单向离合器21正转空转不传递扭矩的特性,进而断开了单独后驱时前驱第一传动轴2的与前驱电机1之间的连接,避免反拖电机,降低能量损耗,四驱时,单向离合器21闭合,前驱电机1的动力通过单向离合器21传递到前驱第一传动轴2,由于前驱主动齿轮3与前驱从动齿轮4啮合,前驱从动齿轮4与前驱第二传动轴5的一端连接,第二传动轴与前驱主减驱动齿轮6连接,从而带动前驱主减齿轮7及设置在前驱主减齿轮7上的前驱差速器1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驱主动齿轮3一体成型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驱差速器10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前驱主减齿轮7上。

本实施例中,前驱主动齿轮3一体成型设置能够提高前驱主动齿轮3的使用寿命,且能够降低成本,前驱差速器10通过螺栓设置在前驱主减齿轮7上,降低安装的难度,且便于后续的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驱动机构还包括后驱左车轮18和后驱右车轮19;

所述单向离合器21设在所述后驱电机11和所述后驱传动件的一端之间,所述后驱传动件的另一端与用于与所述后驱左车轮18和后驱右车轮19连接;

四驱时,所述前驱动机构和所述后驱动机构同时工作,所述单向离合器21闭合;前驱时,所述前驱动机构工作,所述单向离合器21断开。

本实施例中,当单向离合器21设在后驱电机11和后驱传动件之间时,单向离合器21闭合时,后驱动机构和前驱动机构同时工作,单向离合器21断开时,后驱动机构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驱传动件包括后驱第一传动轴12、后驱主动齿轮13、后驱从动齿轮14、后驱第二传动轴15、后驱主减驱动齿轮16和后驱主减齿轮17;

所述后驱第一传动轴12的一端的与所述后驱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后驱第一传动轴12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驱主动齿轮13连接,所述后驱主动齿轮13与所述后驱从动齿轮14啮合,所述后驱从动齿轮14与所述后驱第二传动轴15的一端连接,所述后驱第二传动轴15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驱主减驱动齿轮16连接,所述后驱主减驱动齿轮16与后驱主减齿轮17啮合;

且所述后驱主减齿轮17上设置有后驱差速器20,所述后驱差速器20的输入端与所述后驱主减齿轮17传动连接,所述后驱差速器20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后驱左车轮18和后驱右车轮19连接。

本实施例中,单独前驱使,单向离合器21断开通过单向离合器21正转空转不传递扭矩的特性,进而断开了单独前驱时后驱第一传动轴12的与后驱电机11之间的连接,避免反拖电机,降低能量损耗,四驱时,单向离合器21闭合,后驱电机11的动力通过单向离合器21传递到后驱第一传动轴12,由于后驱主动齿轮13与后驱从动齿轮14啮合,后驱从动齿轮14与后驱第二传动轴15的一端连接,后驱第二传动轴15与后驱主减驱动齿轮16连接,从而带动后驱主减齿轮17及设置在后驱主减齿轮17上的后驱差速器2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通过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以实现四驱和单独后驱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其产生的有益效果与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有益效果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汽车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8494.3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616862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B60K 1/02

专利分类号:B60K1/02;B60K17/02;B60K17/08;B60K17/16

范畴分类:32B;28A;

申请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000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818号

发明人:张亮;阮鸥;蓝晓东;蔡海杰;夏鑫鑫;周志忠;李洋;赵志宇

第一发明人:张亮

当前权利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丽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汽车论文和设计-张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