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研究

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研究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医院四川成都611731)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的控制措施。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贫血检验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结果:在检验标本总不合格率上,观察组检验标本总不合格率为51.16%,与对照组的90.70%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标本分析前阶段给予综合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有助于诊断治疗。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230-02

临床检验,从狭义概念的角度来看,指以患者脱落物、排泄物、分泌物、体液及血液为检验标本,通过分子生物、仪器、物理、化学及目测等技术方法完成检验过程,并重视检验过程质量管理,为诊断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的医疗技术;从广义概念的角度来看,泛指临床实验室向临床医学提供检测数据结果的过程[1]。同时,临床检验涉及内容复杂,涵盖临床医学、统计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及化学等方面,例如:尿沉渣检验、血常规检验及便常规检验等。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的控制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贫血检验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最大者77岁,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为(49.1±5.4)岁;②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为(48.6±5.8)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基本无差异(P>0.05),有可比意义。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并签署实验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即:

1.2.1入院教育我国大部分患者缺乏基础疾病知识,或不熟悉就医环境,在检验过程中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讲解管理制度,保持病房内安静整洁,控制室内温度及湿度,营造轻松的医疗氛围,保证设备处于应急状态,例如:呼吸机及供氧设备等。

1.2.2心理干预患者受慢性疾病长期困扰,往往身心俱疲,心理状态悲观,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治疗依从度差。护理人员重视自身服务态度,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营造轻松的医疗氛围,鼓励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度。

1.2.3生活指导护理人员逐步调整患者的膳食结构,建议少食多餐,适宜食用易消化、低脂肪及高蛋白的食物,制定作息时间表,保证睡眠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医院组织一系列集体教育活动,讲解疾病知识,播放治疗原理视频,发放宣传手册,做好出院前生活指导工作。

1.3判定标准

设立专用检验标本室,验收检验标本,以送检报告为标准,检查检验标本的标签符合程度、存放时间、血量及标本外观,统计不合格标本例数,并且一旦发现异议标本,及时复检甄别,记录标本异议原因[2]。

1.4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x-±s)为计量资料,两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两组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检验标本总不合格率上,观察组检验标本总不合格率为51.16%,与对照组的90.70%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临床检验指以患者脱落物、排泄物、分泌物、体液及血液为检验标本,通过分子生物、仪器、物理、化学及目测等技术方法完成检验过程,并重视检验过程质量管理,为诊断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的医疗技术,例如:尿沉渣检验、血常规检验及便常规检验等。综合护理干预指护理人员坚持以患者为主体的原则,以基础护理为依托,实行护理责任制,给予患者全面医疗护理服务的模式。其中,“以患者为主体”的原则指护理人员以医疗行为及思想观念为切入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控制护理服务的成本投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优化护理的工作流程,以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最终目标[3]。

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综合护理干预是一项具有针对性、计划性及预见性的护理过程,患者明确自身的护理目标,积极参与护理流程,不仅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帮助患者走出疾病的阴影,还显著降低护理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机体恢复,逐步形成主动参与及主动护理的工作模式。

综述所述: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标本分析前阶段给予综合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有助于诊断治疗。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佳楠,黄小帅.手足口病患儿动脉血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J].全科护理,2016,04(14):399-401.

[2]吴泽英,邹庆.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12(32):1915-1916.

[3]雷雪明,姜素芬.检验标本分析前的护理质量控制[J].中国伤残医学,2014,08(22):28-29.

标签:;  ;  ;  

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