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论文和设计-王忠凯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包括曲轴箱组件、泵头组件和进液箱组件,所述泵头组件卡扣连通于曲轴箱组件一侧表面,所述进液箱组件卡扣安装于泵头组件底端,且进液箱组件顶端与泵头组件泵头吸液口之间连通,所述进液箱组件底端旋转安装有衔接螺栓,且衔接螺栓一端与泵头组件之间旋转连接,所述进液箱组件内卡扣安装于进液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液箱组件内的进液箱,取代了传统曲轴箱体内的进液腔,从而使整个乳化液泵铸造更加简单,而且通过设置的进液箱解决了容易锈蚀的问题,内部空间大幅增大,可以装更加高效的润滑油冷却器;如果发生损坏,只需更换进液箱,不再需要报废整个箱体,节省维修费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包括曲轴箱组件(1)、泵头组件(2)和进液箱组件(3),所述泵头组件(2)卡扣连通于曲轴箱组件(1)一侧表面,所述进液箱组件(3)卡扣安装于泵头组件(2)底端,且进液箱组件(3)顶端与泵头组件(2)泵头吸液口之间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箱组件(3)底端旋转安装有衔接螺栓(4),且衔接螺栓(4)一端与泵头组件(2)之间旋转连接,所述进液箱组件(3)内卡扣安装于进液箱(10)。

设计方案

1.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包括曲轴箱组件(1)、泵头组件(2)和进液箱组件(3),所述泵头组件(2)卡扣连通于曲轴箱组件(1)一侧表面,所述进液箱组件(3)卡扣安装于泵头组件(2)底端,且进液箱组件(3)顶端与泵头组件(2)泵头吸液口之间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箱组件(3)底端旋转安装有衔接螺栓(4),且衔接螺栓(4)一端与泵头组件(2)之间旋转连接,所述进液箱组件(3)内卡扣安装于进液箱(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箱(10)一侧表面焊接连通有出油接头(5)和进油接头(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箱(10)内部卡扣安装有冷却器组件(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组件(8)一端卡扣安装有进液闷盖(9),所述冷却器组件(8)另一端镶嵌有进油法兰(7)和进液接头(1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化液泵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往复式柱塞泵,曲轴箱体均为整体式结构,其中进液腔一般在柱塞腔下方,铸件结构复杂,加工面大。

乳化液泵的润滑油冷却起装在进液腔内,由于进液腔内部空间有限,冷却器体积无法增大,影响润滑油的冷却效果,导致温度升高,损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进液腔与泵头吸液口连通,连接面上由于气蚀而导致密封破坏的情况非常普遍,而由于箱体是整体结构,无法就这个部位进行修整,导致整个箱体报废,从而增添了维护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包括曲轴箱组件、泵头组件和进液箱组件,所述泵头组件卡扣连通于曲轴箱组件一侧表面,所述进液箱组件卡扣安装于泵头组件底端,且进液箱组件顶端与泵头组件泵头吸液口之间连通,所述进液箱组件底端旋转安装有衔接螺栓,且衔接螺栓一端与泵头组件之间旋转连接,所述进液箱组件内卡扣安装于进液箱。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箱一侧表面焊接连通有出油接头和进油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箱内部卡扣安装有冷却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器组件一端卡扣安装有进液闷盖,所述冷却器组件另一端镶嵌有进油法兰和进液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通过进液箱组件内的进液箱,取代了传统曲轴箱体内的进液腔,从而使整个乳化液泵铸造更加简单,而且通过设置的进液箱解决了容易锈蚀的问题,内部空间大幅增大,可以装更加高效的润滑油冷却器;如果发生损坏,只需更换进液箱,不再需要报废整个箱体,节省维修费用。

2、该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通过将乳化液供送管道、油液输出管道与进液箱组件内进液箱一侧表面焊接连通的出油接头和进油接头相互连通,将润滑油送管道与冷却器组件一端镶嵌有进油法兰和进液接头相互连通,润滑油通过进液管接头进入冷却器组件内,通过冷却器组件对润滑油进行降温冷却,从而避免整个乳化液泵因润滑油温度过高导致温度升高,损坏设备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的整体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中:1-曲轴箱组件;2-泵头组件;3-进液箱组件;4-衔接螺栓;5-出油接头;6-进油接头;7-进油法兰;8-冷却器组件;9-进液闷盖;10-进液箱;11-进液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包括曲轴箱组件1、泵头组件2和进液箱组件3,所述泵头组件2卡扣连通于曲轴箱组件1一侧表面,所述进液箱组件3卡扣安装于泵头组件2底端,且进液箱组件3顶端与泵头组件2泵头吸液口之间连通,所述进液箱组件3底端旋转安装有衔接螺栓4,且衔接螺栓4一端与泵头组件2之间旋转连接,所述进液箱组件3内卡扣安装于进液箱10。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进液箱10一侧表面焊接连通的出油接头5和进油接头6相互连通,便利于与将乳化液供送管道、油液输出管道相互连接,取代传统进液导致泵体进液腔受到腐蚀,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出现。

其中,所述进液箱10一侧表面焊接连通有出油接头5和进油接头6。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进液箱10内部卡扣安装的冷却器组件8,可对润滑油液进行过滤,从而有效避免油液温度过高影响整个泵体正常还有。

其中,所述进液箱10内部卡扣安装有冷却器组件8。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冷却器组件8一端卡扣安装的进液闷盖9,便利于清理冷却器组件8内部。

其中,所述冷却器组件8一端卡扣安装有进液闷盖9,所述冷却器组件8另一端镶嵌有进油法兰7和进液接头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包括曲轴箱组件1、泵头组件2、进液箱组件3、衔接螺栓4、出油接头5、进油接头6、进油法兰7、冷却器组件8、进液闷盖9、进液箱10、进液接头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根据需求将乳化液供送管道、油液输出管道与进液箱组件3内进液箱10一侧表面焊接连通的出油接头5和进油接头6相互连通,将润滑油送管道与冷却器组件8一端镶嵌有进油法兰7和进液接头11相互连通,润滑油通过进液管接头11进入冷却器组件8内,通过冷却器组件8对润滑油进行降温冷却,从而避免整个乳化液泵因润滑油温度过高导致温度升高,损坏设备的情况出现,通过进液箱组件3内的进液箱10,取代了传统曲轴箱体1内的进液腔,从而使整个乳化液泵铸造更加简单,而且通过设置的进液箱10解决了容易锈蚀的问题,内部空间大幅增大,可以装更加高效的润滑油冷却器,如果发生损坏,只需更换进液箱,不再需要报废整个箱体,节省维修费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9170.1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838669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F04B53/00

专利分类号:F04B53/00;F04B53/16;F04B53/08;F04B53/18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无锡煤矿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煤矿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畅园路2号

发明人:王忠凯

第一发明人:王忠凯

当前权利人:无锡煤矿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冯智文

代理机构:32228

代理机构编号: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论文和设计-王忠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