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中表达论文_徐臻臻,刘青,付文亮,李伍举,邢薇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肠杆菌中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肠杆菌,活性,蛋白,抗原性,血清学,猪瘟,红素。

大肠杆菌中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徐臻臻,刘青,付文亮,李伍举,邢薇薇[1](2019)在《藤壶cp19k基因mRNA二级结构对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藤壶cp19k基因5′端mRNA二级结构对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对3个藤壶物种的cp19k基因(balcp19k、mrcp19k、bicp19k)序列进行分析,并利用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对其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3个基因序列利用BioSun软件分析其5′端和3′端的mRNA二级结构和自由能。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对3个基因进行表达,并通过SDS-PAGE观察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3个基因的3′端mRNA二级结构和自由能差异较小;5′端mRNA二级结构相比,balcp19k结构相对简单,自由能较高,mrcp19k和bicp19k二级结构较稳定,自由能较低。SDS-PAGE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Balcp19k蛋白有表达,而Mrcp19k蛋白和Bicp19k蛋白无表达。结论cp19k基因5′端mRNA二级结构稳定且自由能低不利于蛋白表达。此结果为藤壶cp19k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外源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董萌萌[2](2019)在《利用SUMO融合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菌肽BSN-37》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传统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致使残留问题日益严重,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因此,寻找抗生素替代物迫在眉睫。抗菌肽是生物体在抵抗外来微生物入侵时产生的一类防御性小肽,因其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抗生素的替代物。由于天然抗菌肽来源有限,从生物体内提取步骤繁琐,获得产量不高;化学合成法虽然可大量获得抗菌肽,但其合成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通过基因工程实现抗菌肽的体外表达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抗菌肽BSN-37是本实验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牛源抗菌肽,该抗菌肽是由37个氨基酸组成(序列为:FRPPIRRPPIRPPFYPPFRPPIRPPIFPPIRPPFRPP),分子量为3.3 kDa,前期的研究结果发现该抗菌肽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为了获得高效的抗菌肽BSN-37,同时克服抗菌肽BSN-37对宿主细菌的破坏作用,本试验采用融合表达的方式,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抗菌肽BSN-37。根据抗菌肽BSN-37的氨基酸序列和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反向翻译出其基因片段,合成BSN-37基因,大小为126 bp,并将其克隆至PUC57载体中,命名为PUC-BSN-37。将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和目的基因PUC-BSN-37经BamH I和Xho I分别双酶切后,通过T4 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 5α,构建pGEX-6p-1-BSN-37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PCR、双酶切以及测序鉴定;将构建好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空载体工程菌在26 kDa处有明显的标签蛋白GST的表达,而含有BSN-37的融合蛋白在30 kDa处表达不明显或表达量很低。为了提高抗菌肽BSN-37表达产量,本研究选择了SUMO分子伴侣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菌肽,以PUC-BSN-37为模板,分别设计含有Xho I和Hind III双酶切位点的上下游引物,扩增出目的基因BSN-37;将融合型表达载体pCold-SUMO与目的基因BSN-37经Xho I和Hind III分别双酶切后,通过T4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 5α,构建pCold-SUMO-BSN-37重组质粒,并对重组质粒进行菌液PCR、双酶切以及测序鉴定。将构建好的阳性质粒pCold-SUMO-BSN-37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经过对表达条件的优化,摸索出表达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终浓度为0.4μM的IPTG在37℃、pH 7.2的条件下诱导6 h,表达效果最好。经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产物是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由于BSN-37的N-端加了His标签,因而利用亲和层析的方法进行目的蛋白的纯化,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其表达量进行检测;将纯化后的目的蛋白用SUMO蛋白酶在4℃酶切12 h获得融合蛋白,经过浓缩除盐后再次进行纯化,获得目的蛋白;通过双层琼脂扩散试验对目的蛋白进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上清液中检测到的目的蛋白约为25 kDa,而标签蛋白大小约为19 kDa,与预期结果相符;酶切后的目的蛋白对沙门氏菌CVCC541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融合技术将抗菌肽BSN-37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可溶性表达,检测到了相应的抗菌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牛源抗菌肽的表达以及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学院》期刊2019-06-01)

黄君,张晓天,李月,穆贤,丛丽娜[3](2019)在《重组仿刺参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分离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30a(+)-SOD1,优化表达重组仿刺参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rAj-SOD1)。采用摇瓶发酵优化rAj-SOD1可溶性表达的条件,提高蛋白的表达产量。结果表明,在温度30℃、转速200 r/min、0.1 mmol/L IPTG诱导8 h条件下,菌体中rAj-SOD1蛋白表达量最大,达到315.59 mg/L。电泳检测结果表明,rAj-SOD1的纯度为96.7%,符合后续酶活要求。纯化后rAj-SOD1质量浓度为98.73 mg/L,收率为31.28%。邻苯叁酚法对rAj-SOD1蛋白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纯化的rAj-SOD1蛋白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剑,李丕龙[4](2019)在《重组MBP-SUV39H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与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具有甲基转移酶活性的重组MBP-SUV39H1蛋白。[方法]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同时表达异染色质蛋白1(HP1)与重组MBP-SUV39H1蛋白的方法,实现了MBP-SUV39H1的表达,采用his亲和纯化与分子筛Superdex200(SD200)两步分离纯化方案,并利用质谱和ELISA检测MBP-SUV39H1的甲基转移酶活性。[结果]利用大肠杆菌成功表达了MBP-SUV39H1融合蛋白,经纯化后目的条带单一,并具有良好的甲基转移酶活性。[结论]纯化的具有甲基转移酶活性的MBP-SUV39H1可用于抑制剂筛选等后续研究。(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董萌萌,王青,徐彦召,胡建和[5](2018)在《新城疫病毒F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抗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鸡和火鸡等多种禽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A类动物疫病之一,也是危害养禽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1]。NDV又称禽副黏病毒1型(Avian paramyxovirus1,APMV-1),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副黏病毒亚科(Paramy xovirinae)腮腺炎病毒属(Rubulavirus)的成员~[2]。NDV(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7-27)

孙雪娃,何超,方泽民,肖亚中[6](2018)在《云芝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具有很强的环境有机污染物降解能力,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NADPH-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CPR)为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s,CYPs)提供电子,参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序列分析显示,云芝基因组拥有1个潜在CPR序列和多个潜在CYP序列。为深入研究云芝CPR参与细胞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分子机制,实验进行了云芝CPR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和酶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经IPTG诱导后,去除预测的N端膜锚定区域(氨基酸残基1–24)的CPR蛋白(CPRΔ24)可在重组菌中实现可溶性表达,且表达蛋白的分子量与理论值(78 kDa)一致。镍离子亲和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纯化后测得其比活性为5.82 U/mg。酶学性质分析显示,重组CPRΔ24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5℃和8.0,并对一些金属离子及有机溶剂具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酶在35℃、pH 8.0反应条件下对NADPH的动力学参数K_m和k_(cat)分别为19.7μmol/L、3.31/s;对底物细胞色素c的动力学参数K_m和k_(cat)分别为25.9μmol/L、10.2/s。以上研究为探究云芝CPR在环境有机污染物降解途径中的功能机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吴叁桥,赵冠杰,万健,陈琛[7](2018)在《抗菌肽SMAP-29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优化及纯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前期构建的含有pSUMO-SMAP-29的重组质粒转入宿主菌Escherichia coli BL21,对表达菌株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考察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对融合蛋白SUMO-SMAP-29表达的影响,用SDS-PAGE电泳、Quantity One及SPSS软件进行分析,并将融合蛋白通过Ni柱进行亲和纯化。研究结果表明,IPTG终浓度为0.50 mmol/L、诱导温度为30℃、诱导表达时间为3 h时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占菌体总蛋白的11.35%。确定重组融合蛋白SUMO-SMAP-29的最优表达条件并纯化得到融合蛋白SUMO-SMAP-29。(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李景璇,梅晓彤,章龙缨,戚展红,尤忠毓[8](2018)在《灵菌红素缩合酶PigC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灵菌红素及其类似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在新型抗菌药物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灵菌红素缩合酶PigC是酶法合成灵菌红素及其类似物的关键酶,为了提高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ET-32a-PigC中pigC基因的表达水平,本研究对其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依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则设计培养基初始pH、乳糖浓度和诱导温度的3因素3水平响应面实验,以Pig C酶活为响应值优化重组菌的诱导条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初始pH7.1,乳糖浓度4.2 g/L,诱导温度为16.2℃的最佳条件下,该重组菌所产PigC的最高酶活达62.4 U/mL,是优化前的4.9倍,实际值与响应面预测值拟合良好,说明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对该重组菌诱导条件的优化是有效的。本研究为PigC的制备及其酶学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为酶法合成灵菌红素及其类似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10期)

王冬雨[9](2018)在《猪瘟病毒E2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被国际兽医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近些年来,我国因感染CSFV死亡的猪的数量占全部疫病致死猪数量的叁分之一以上,对国内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我国通常采用接种猪瘟弱毒疫苗等防控措施来控制猪瘟疫情的爆发。猪瘟疫情由大规模流行逐渐转化为无规律散发流行,尽管免疫时的疫苗剂量和频率都有所增加,但仍未有效及时地控制住猪瘟的蔓延。由于滥用猪瘟弱毒疫苗以及野毒株的变异,猪瘟疫情出现慢性、隐性感染,导致难以区分疫苗免疫猪与野毒感染猪,从而使疫情更加难以控制。因此,研制能鉴别诊断、安全高效的新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全世界养猪业的迫切需求。为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CSFV E2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和免疫原性分析。将E2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E2。并将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结果证明,本试验成功表达出可溶的E2蛋白。分别对IPTG的终浓度、诱导温度及诱导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IPTG终浓度为0.1mmol/L在18℃的条件下诱导16 h,E2蛋白的可溶表达量最高。通过分子筛一步纯化E2蛋白,其最终质量浓度为0.5 g/L。Western-Blot和ELISA结果证明,纯化后的E2蛋白在变性及非变性条件下均可被猪瘟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表明纯化后的E2蛋白成功表达,并且活性良好。将纯化后的E2蛋白分别添加弗氏佐剂、gel 01佐剂和纳米材料等进行乳化免疫BALB/C小鼠,每周采集小鼠血清测定抗体效价、抗体消长规律并进行中和抗体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不断增加并在56天时达到最高,表明E2蛋白免疫原性良好。综上,成功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表达了可溶性E2蛋白,且纯化后的E2蛋白免疫原性良好。(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8-04-01)

余婷玉,方志远,黄卫,王淋荆,徐宁[10](2018)在《穿膜肽标记的荧光素酶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在不同的诱导时机、诱导温度、IPTG的浓度和Mg~(2+)浓度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通过SDS-PAGE和发光强度检测分析TAT-LUC的酶活性强度及表达量;将高活性的TAT-LUC与LUC对比检测ATP,通过发光强度分析TAT-LUC的敏感性和可靠性。表明:在含Mg~(2+)浓度为50mmol/L的LB培养基中将大肠杆菌培养至OD600为0.6时,加入终浓度为0.5mmol/L的IPTG,22℃诱导16h可获得大量高活性的TAT-LUC;相比LUC,TAT-LUC可以检测到小于10nmol/L的ATP,发光强度与ATP含量呈强相关性(R2=0.99);并且不用裂解细胞,TAT-LUC可直接检测至少40个细胞内ATP;穿膜肽标记的荧光素酶蛋白成功用于检测活细胞内的ATP含量。(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8年02期)

大肠杆菌中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传统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致使残留问题日益严重,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因此,寻找抗生素替代物迫在眉睫。抗菌肽是生物体在抵抗外来微生物入侵时产生的一类防御性小肽,因其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抗生素的替代物。由于天然抗菌肽来源有限,从生物体内提取步骤繁琐,获得产量不高;化学合成法虽然可大量获得抗菌肽,但其合成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通过基因工程实现抗菌肽的体外表达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抗菌肽BSN-37是本实验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牛源抗菌肽,该抗菌肽是由37个氨基酸组成(序列为:FRPPIRRPPIRPPFYPPFRPPIRPPIFPPIRPPFRPP),分子量为3.3 kDa,前期的研究结果发现该抗菌肽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为了获得高效的抗菌肽BSN-37,同时克服抗菌肽BSN-37对宿主细菌的破坏作用,本试验采用融合表达的方式,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抗菌肽BSN-37。根据抗菌肽BSN-37的氨基酸序列和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反向翻译出其基因片段,合成BSN-37基因,大小为126 bp,并将其克隆至PUC57载体中,命名为PUC-BSN-37。将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和目的基因PUC-BSN-37经BamH I和Xho I分别双酶切后,通过T4 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 5α,构建pGEX-6p-1-BSN-37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PCR、双酶切以及测序鉴定;将构建好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空载体工程菌在26 kDa处有明显的标签蛋白GST的表达,而含有BSN-37的融合蛋白在30 kDa处表达不明显或表达量很低。为了提高抗菌肽BSN-37表达产量,本研究选择了SUMO分子伴侣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菌肽,以PUC-BSN-37为模板,分别设计含有Xho I和Hind III双酶切位点的上下游引物,扩增出目的基因BSN-37;将融合型表达载体pCold-SUMO与目的基因BSN-37经Xho I和Hind III分别双酶切后,通过T4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 5α,构建pCold-SUMO-BSN-37重组质粒,并对重组质粒进行菌液PCR、双酶切以及测序鉴定。将构建好的阳性质粒pCold-SUMO-BSN-37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经过对表达条件的优化,摸索出表达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终浓度为0.4μM的IPTG在37℃、pH 7.2的条件下诱导6 h,表达效果最好。经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产物是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由于BSN-37的N-端加了His标签,因而利用亲和层析的方法进行目的蛋白的纯化,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其表达量进行检测;将纯化后的目的蛋白用SUMO蛋白酶在4℃酶切12 h获得融合蛋白,经过浓缩除盐后再次进行纯化,获得目的蛋白;通过双层琼脂扩散试验对目的蛋白进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上清液中检测到的目的蛋白约为25 kDa,而标签蛋白大小约为19 kDa,与预期结果相符;酶切后的目的蛋白对沙门氏菌CVCC541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融合技术将抗菌肽BSN-37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可溶性表达,检测到了相应的抗菌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牛源抗菌肽的表达以及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肠杆菌中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徐臻臻,刘青,付文亮,李伍举,邢薇薇.藤壶cp19k基因mRNA二级结构对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影响[J].军事医学.2019

[2].董萌萌.利用SUMO融合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菌肽BSN-37[D].河南科技学院.2019

[3].黄君,张晓天,李月,穆贤,丛丽娜.重组仿刺参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分离纯化[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9

[4].李剑,李丕龙.重组MBP-SUV39H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与纯化[J].生物技术.2019

[5].董萌萌,王青,徐彦召,胡建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抗原性分析[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6].孙雪娃,何超,方泽民,肖亚中.云芝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J].生物工程学报.2018

[7].吴叁桥,赵冠杰,万健,陈琛.抗菌肽SMAP-29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优化及纯化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

[8].李景璇,梅晓彤,章龙缨,戚展红,尤忠毓.灵菌红素缩合酶PigC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优化[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9].王冬雨.猪瘟病毒E2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8

[10].余婷玉,方志远,黄卫,王淋荆,徐宁.穿膜肽标记的荧光素酶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其活性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

论文知识图

(12%)分析Ulp1-K10在大肠杆菌...于叭GE检测pHsL42体系中的目的蛋...一2重组质粒pAdn一GEx在大肠杆菌.Eocil...杀绿霉素生物合成途径Zhangetal.JAm...通过InterProScan对DsbM进行叁级结构...茶树基因组DNA凝胶电泳图

标签:;  ;  ;  ;  ;  ;  ;  

大肠杆菌中表达论文_徐臻臻,刘青,付文亮,李伍举,邢薇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