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包括承重顶板、防水顶板和间距柱,所述承重顶板的表面均匀的贯穿开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防水顶板固定焊接在承重顶板的上方,且防水顶板和承重顶板之间的中部连接处固定焊接有连接柱,所述间距柱均匀的固定焊接在承重顶板和防水顶板之间的左右两侧,且间距柱的内部贯穿无缝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内壁等间距的安装有防尘机构。该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中,承重顶板和防水顶板均为“V”型结构设置,在雨水天气时,可便于落在防水顶板上的雨水下滑,避免雨水在防水顶板顶端的堆积,以避免对承重顶板造成的负荷较大。
设计方案
1.一种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包括承重顶板(1)、防水顶板(4)和间距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顶板(1)的表面均匀的贯穿开设有出风口(2),且出风口(2)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滤网(3),所述防水顶板(4)固定焊接在承重顶板(1)的上方,且防水顶板(4)和承重顶板(1)之间的中部连接处固定焊接有连接柱(5),所述间距柱(8)均匀的固定焊接在承重顶板(1)和防水顶板(4)之间的左右两侧,且间距柱(8)的内部贯穿无缝连接有风管(9),所述风管(9)的内壁等间距的安装有防尘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顶板(1)和防水顶板(4)均为“V”型结构设置,且承重顶板(1)的长度大于防水顶板(4)的长度,并且承重顶板(1)的首末两端均为倾斜状结构设置,同时承重顶板(1)首末两端的倾斜角度均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顶板(4)的表面均匀的固定焊接有引流板(6),且引流板(6)为端点向下的褶皱状布置,并且引流板(6)之间设置有平面板(7),同时引流板(6)的顶端低于平面板(7)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9)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第二滤网(10),且第二滤网(10)的孔径大于第一滤网(3)的孔口径,并且风管(9)的顶端与间距柱(8)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11)包括转轴(1101)、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且转轴(1101)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并且第一防尘板(1102)的末端安装有第二防尘板(11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01)、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关于风管(9)的中心轴均对称布置有两组,且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均为倾斜状结构设置,并且第一防尘板(1102)的长度小于第二防尘板(1103)的长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之前,先进行绑筋支模,也就是用铁丝将钢筋固定成想要的结构形状,然后用模板覆盖在钢筋骨架外面,最后将混凝土浇筑进去,经养护达到强度标准后拆模,所得即是钢筋砼,钢筋混凝土是当今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因此钢筋混凝土完成过后需要对其进行存储,因此需要用到贮仓,其中贮仓包括仓顶盖板和仓身,因此仓顶盖板在钢筋混凝土的存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在下雨天气时,对雨水不具备引流的作用,亦使得雨水在顶盖上堆积,使得该仓身的整体重量负荷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在下雨天气时,对雨水不具备引流的作用,亦使得雨水在顶盖上堆积,使得该仓身的整体重量负荷加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包括承重顶板、防水顶板和间距柱,所述承重顶板的表面均匀的贯穿开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防水顶板固定焊接在承重顶板的上方,且防水顶板和承重顶板之间的中部连接处固定焊接有连接柱,所述间距柱均匀的固定焊接在承重顶板和防水顶板之间的左右两侧,且间距柱的内部贯穿无缝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内壁等间距的安装有防尘机构。
优选的,所述承重顶板和防水顶板均为“V”型结构设置,且承重顶板的长度大于防水顶板的长度,并且承重顶板的首末两端均为倾斜状结构设置,同时承重顶板首末两端的倾斜角度均为45°。
优选的,所述防水顶板的表面均匀的固定焊接有引流板,且引流板为端点向下的褶皱状布置,并且引流板之间设置有平面板,同时引流板的顶端低于平面板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风管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第二滤网,且第二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一滤网的孔口径,并且风管的顶端与间距柱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转轴、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且转轴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并且第一防尘板的末端安装有第二防尘板。
优选的,所述转轴、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关于风管的中心轴均对称布置有两组,且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均为倾斜状结构设置,并且第一防尘板的长度小于第二防尘板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中,承重顶板和防水顶板均为“V”型结构设置,因承重顶板的承重性能极佳,对防水顶板具有支撑的作用,并且在雨水天气时,可便于落在防水顶板上的雨水下滑,避免雨水在防水顶板顶端的堆积,以避免对承重顶板造成的负荷较大,同时承重顶板的长度大于防水顶板的长度,避免雨水进入承重顶板和防水顶板之间的间隙中,以利于对该钢筋混凝土贮仓内部钢筋混凝的保护,并且引流板为端点向下的褶皱状布置,因褶皱状的设置为内低外高,对雨水天气时的雨水具有引流的作用,使得雨水顺利落下;
2、第二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一滤网的孔口径,风管能够保证将承重顶板和防水顶板之间的热量散发出去,并且因承重顶板的表面为镂空状布置,此时贮仓内部的热量可通过风管排出,可保证贮仓内部的通风干燥,并且在空气进入承重顶板和防水顶板间距的过程中,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对该空气中的颗粒具有抵挡的功效;
3、转轴、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均呈对称布置,因转轴自身具有一定的旋转功效,当风通过风管的过程中,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均可通过转轴自由转动至一定倾斜角度,使得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之间具备一定的缺口,以利于风的正常通过,并且因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之间的间距由风气控制,能够进一步起到防尘的作用,并且第一防尘板的长度小于第二防尘板的长度,在风力较小或者无风力的作用下,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之间处于无缺口状态,使得该风管的防尘性能极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顶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重顶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重顶板;2、出风口;3、第一滤网;4、防水顶板;5、连接柱;6、引流板;7、平面板;8、间距柱;9、风管;10、第二滤网;11、防尘机构;1101、转轴;1102、第一防尘板;1103、第二防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包括承重顶板1、出风口2、第一滤网3、防水顶板4、连接柱5、引流板6、平面板7、间距柱8、风管9、第二滤网10和防尘机构11,承重顶板1的表面均匀的贯穿开设有出风口2,且出风口2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滤网3,防水顶板4固定焊接在承重顶板1的上方,且防水顶板4和承重顶板1之间的中部连接处固定焊接有连接柱5,承重顶板1和防水顶板4均为“V”型结构设置,且承重顶板1的长度大于防水顶板4的长度,并且承重顶板1的首末两端均为倾斜状结构设置,同时承重顶板1首末两端的倾斜角度均为45°,因承重顶板1的承重性能极佳,对防水顶板4具有支撑的作用,并且在雨水天气时,可便于落在防水顶板4上的雨水下滑,避免雨水在防水顶板4顶端的堆积,以避免对承重顶板1造成的负荷较大,同时承重顶板1的长度大于防水顶板4的长度,避免雨水进入承重顶板1和防水顶板4之间的间隙中,以利于对该钢筋混凝土贮仓内部钢筋混凝的保护,防水顶板4的表面均匀的固定焊接有引流板6,且引流板6为端点向下的褶皱状布置,并且引流板6之间设置有平面板7,同时引流板6的顶端低于平面板7的顶端,因褶皱状的设置为内低外高,对雨水天气时的雨水具有引流的作用,使得雨水顺利落下;
间距柱8均匀的固定焊接在承重顶板1和防水顶板4之间的左右两侧,且间距柱8的内部贯穿无缝连接有风管9,风管9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第二滤网10,且第二滤网10的孔径大于第一滤网3的孔口径,并且风管9的顶端与间距柱8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风管9能够保证将承重顶板1和防水顶板4之间的热量散发出去,并且因承重顶板1的表面为镂空状布置,此时贮仓内部的热量可通过风管9排出,可保证贮仓内部的通风干燥,并且在空气进入承重顶板1和防水顶板4间距的过程中,第一滤网3和第二滤网10对该空气中的颗粒具有抵挡的功效,风管9的内壁等间距的安装有防尘机构11,防尘机构11包括转轴1101、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且转轴1101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并且第一防尘板1102的末端安装有第二防尘板1103,因转轴1101自身具有一定的旋转功效,当风通过风管9的过程中,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均可通过转轴1101自由转动至一定倾斜角度,使得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之间具备一定的缺口,以利于风的正常通过,并且因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之间的间距由风气控制,能够进一步起到防尘的作用,转轴1101、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关于风管9的中心轴均对称布置有两组,且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均为倾斜状结构设置,并且第一防尘板1102的长度小于第二防尘板1103的长度,在风力较小或者无风力的作用下,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之间处于无缺口状态,使得该风管9的防尘性能极佳。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首先因承重顶板1的承重性能极佳,对防水顶板4具有支撑的作用,因防水顶板4表面的引流板6为端点向下的褶皱状布置,当遇到下雨天气时,雨水在引流板6的引流作用下滑落并脱离防水顶板4的表面,避免雨水在防水顶板4的顶端的堆积,亦可避免造成承重顶板1的负荷过大,然后当有风时,风吹入风管9的内部,此时转轴1101均带动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往风的方向转动,此时第一防尘板1102和第二防尘板1103之间具备一定的缺口,此时风可通过该缺口进入承重顶板1和防水顶板4之间的间距中,最后在此过程中,第一滤网3对进入承重顶板1和防水顶板4之间间距的空气具有第一次防尘的作用,同时空气亦可透过第二滤网10的孔径进入贮仓的内部,以利于和贮仓内部的气流进行热量交换,使得贮仓的内部均处于恒温的状态,以利于延长钢筋混凝土的存储年限,就这样完成整个钢筋混凝土贮仓仓顶盖板结构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6093.0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3(云南)
授权编号:CN209891519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E04B7/02
专利分类号:E04B7/02;E04B7/20;E04B7/18;E04D13/04;E04D13/17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云南建投机械制造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云南建投机械制造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
发明人:张杰;王创军;高磊;资红岗;李疆峰
第一发明人:张杰
当前权利人:云南建投机械制造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