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论文和设计-幸乾富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属于中央空调节能环保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排气系统和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道和与进气管道连接的表冷器,所述表冷器的内腔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排气系统包括前管、交换箱、后管,所述交换箱分别与前管和后管连通,所述交换箱内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交换箱内固设有位于前管与净化装置之间的初效过滤器,所述交换箱内固设有位于后管与净化装置之间的中效过滤器;所述表冷器固定于交换箱内腔且位于初效过滤器与净化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带有污染物的空气经过余热回收机组排放到大气中后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排气系统(2)和进气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1)包括进气管道(11)和与进气管道(11)连接的表冷器(12),所述表冷器(12)的内腔与进气管道(11)连通;所述排气系统(2)包括前管(21)、交换箱(22)、后管(23),所述交换箱(22)分别与前管(21)和后管(23)连通,所述交换箱(22)内设置有净化装置(3),所述交换箱(22)内固设有位于前管(21)与净化装置(3)之间的初效过滤器(4),所述交换箱(22)内固设有位于后管(23)与净化装置(3)之间的中效过滤器(5);所述表冷器(12)固定于交换箱(22)内腔且位于初效过滤器(4)与净化装置(3)之间。

设计方案

1.一种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排气系统(2)和进气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1)包括进气管道(11)和与进气管道(11)连接的表冷器(12),所述表冷器(12)的内腔与进气管道(11)连通;

所述排气系统(2)包括前管(21)、交换箱(22)、后管(23),所述交换箱(22)分别与前管(21)和后管(23)连通,所述交换箱(22)内设置有净化装置(3),所述交换箱(22)内固设有位于前管(21)与净化装置(3)之间的初效过滤器(4),所述交换箱(22)内固设有位于后管(23)与净化装置(3)之间的中效过滤器(5);

所述表冷器(12)固定于交换箱(22)内腔且位于初效过滤器(4)与净化装置(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箱(22)内壁固设有相变层(221),所述相变层(221)表面设有固定于交换箱(22)的支撑导热层(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2)包括连接于后管(23)且与后管(23)连通的排风机(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3)包括设置于交换箱(22)内的等离子空气净化器(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1)上连通有送风机(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箱(22)上设置有检修门(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24)设置有两个,所述检修门(24)分别位于净化装置(3)与中效过滤器(5)之间、初效过滤器(4)与前管(2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箱(22)上固定有位于交换箱(22)与前管(21)之间的防护网(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节能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有大量余热的场所都是送风、排风单独设计,热回收一般是通过风对风的方式进行热回收。

授权公告号为CN20473036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空调机组,包括具有密封结构的空调机组壳体,空调机组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排风口和进风口,设有的排风口和进风口的两个侧壁内侧分别设有单独的风机机构,风机机构外侧设有用于风机机构整体密封的挡板,机机构外侧设有用于风机机构整体密封的挡板,的排风口、进风口上均设有风量调节阀,两个风机机构位于空调机组壳体内侧的开口处均设有风量调节阀,空调机组壳体中部设有表冷器。

上述空调机组可以在夏天送冷风降温,在冬季回收空气中的热量到低温水中,但是当中央空调用于排放空气中含有较多污染物的环境时,如用于冷却塔的空气交换时,带有污染物的空气经过余热回收机组排放到大气中后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具有对空调排放废气进行余热回收同时对排放空气进行净化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排气系统和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道和与进气管道连接的表冷器,所述表冷器的内腔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排气系统包括前管、交换箱、后管,所述交换箱分别与前管和后管连通,所述交换箱内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交换箱内固设有位于前管与净化装置之间的初效过滤器,所述交换箱内固设有位于后管与净化装置之间的中效过滤器;所述表冷器固定于交换箱内腔且位于初效过滤器与净化装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物内的带有污染物的空气经过前管进入交换箱,进入交换箱内的空气经过初效过滤器,空气中颗粒直径较大的杂质被阻拦在初效过滤器朝向前管的一侧,经初效过滤器过滤后的空气经过表冷器,交换箱内的气体对表冷器进行加热,空气温度降低后进入等离子空气净化器,等离子空气净化器对空气内的有害物质进行灭杀,等离子空气净化器的出口端的气体进入中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能对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进行拦截,经过中效过滤器的气体能经过后管直接排入大气中;大气中的新鲜空气经过进气管道进入表冷器的内腔,表冷器对新鲜空气进行加热,经过表冷器加热后的新鲜空气经过进气管道送入建筑物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交换箱内壁固设有相变层,所述相变层表面设有固定于交换箱的支撑导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导热层能对相变层进行支撑,且能实现交换箱内的空气与相变层的能量交换,交换箱内的温度升高时,相变层能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降低污染空气的温度,相变层的设置能控制从交换箱进入后管内的空气的温度,减小从交换箱进入后管内的空气的温度变化,便于控制新风温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系统包括连接于后管且与后管连通的排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风机能控制经过交换箱的空气流量,同时排风机连接于后管,能使经过排风机的空气较为洁净,延长排风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设置于交换箱内的等离子空气净化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等离子空气净化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介质放电产生的大量携能电子轰击污染物分子,使其电离、解离和激发,使复杂大分子污染物转变为简单小分子安全物质,从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净化速度快,净化后产生的杂质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道上连通有送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风机向进气管道内送入气体,通过控制送风机的转速,从而控制新空气的进气流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交换箱上设置有检修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修门的设置便于对交换箱内的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同时交换箱内出现故障后,便于开启检修门排除故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修门设置有两个,所述检修门分别位于净化装置与中效过滤器之间、初效过滤器与前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净化装置与中效过滤器之间、初效过滤器与前管之间的检修门能便于对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进行清理和更换,缩短该装置使用时的维护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交换箱上固定有位于交换箱与前管之间的防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能对进入交换箱内的大颗粒杂物进行拦截,对交换箱内的初效过滤器进行防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建筑物内的带有污染物的空气经过前管进入交换箱,进入交换箱内的空气经过初效过滤器,空气中颗粒直径较大的杂质被阻拦在初效过滤器朝向前管的一侧,经初效过滤器过滤后的空气经过表冷器,交换箱内的气体对表冷器进行加热,空气温度降低后进入等离子空气净化器,等离子空气净化器对空气内的有害物质进行灭杀,等离子空气净化器的出口端的气体进入中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能对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进行拦截,经过中效过滤器的气体能经过后管直接排入大气中;大气中的新鲜空气经过进气管道进入表冷器的内腔,表冷器对新鲜空气进行加热,经过表冷器加热后的新鲜空气经过进气管道送入建筑物内部;

2、支撑导热层能对相变层进行支撑,且能实现交换箱内的空气与相变层的能量交换,交换箱内的温度升高时,相变层能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降低污染空气的温度,相变层的设置能控制从交换箱进入后管内的空气的温度,减小从交换箱进入后管内的空气的温度变化,便于控制新风温度;

3、等离子空气净化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介质放电产生的大量携能电子轰击污染物分子,使其电离、解离和激发,使复杂大分子污染物转变为简单小分子安全物质,从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净化速度快,净化后产生的杂质少。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系统;11、进气管道;12、表冷器;13、送风机;2、排气系统;21、前管;22、交换箱;221、相变层;222、支撑导热层;23、后管;24、检修门;3、净化装置;31、等离子空气净化器;4、初效过滤器;5、中效过滤器;6、排风机;7、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实施例1

一种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进气系统1和排气系统2,进气系统1将空气从大气送入建筑物内部,排气系统2将掺杂有污染物的室内废气过滤净化后排入大气中。

进气系统1包括表冷器12,表冷器12的端口处连接有与表冷器12内腔连通的进气管道11,表冷器12输入端连通的进气管道11与大气连通,表冷器12输出端连通的进气管道11与建筑部内部连通。与表冷器12的输入端连通的进气管道11上连接有与进气管道11连通的送风机13,送风机13向进气管道11内送入气体,通过控制送风机13的转速,从而控制新空气的进气流量。

排气系统2包括与建筑物内部连通的前管21,前管21为方形管,前管21一端连通有与表冷器12连接的交换箱22,表冷器12位于交换箱22的内腔,交换箱22为方形管道结构的箱体,交换箱22远离前管21的端口连接有与交换箱22连通的后管23,建筑物内的气体经前管21进入交换箱22,交换箱22内的气体经后管23排入大气中。

交换箱22朝向前管21的端口处使用螺钉连接有防护网7,防护网7位于前管21与交换箱22之间,防护箱能阻拦大颗粒杂物,防止大颗粒杂物进入交换箱22内。

交换箱22内腔设置有位于表冷器12与防护网7之间的初效过滤器4,初效过滤器4为使用螺钉固定于交换箱22内腔上的板式初效过滤器4,初效过滤器4沿交换箱22内气流的流向方向间隔设置,初效过滤器4能过滤颗粒直径为5微米以上尘埃粒子。

交换箱22内腔设置有一个位于表冷器12与后管23之间隔板,隔板上固定有净化装置3,净化装置3包括使用螺钉固定于隔板的等离子空气净化器31,等离子净化器的进气口穿过隔板,等离子空气净化器31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介质放电产生的大量携能电子轰击污染物分子,使其电离、解离和激发,使复杂大分子污染物转变为简单小分子安全物质,从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净化速度快,净化后产生的杂质少。交换箱22内的气体经过表冷器12对表冷器12内腔的新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后,气体从等离子空气净化器31的进气口进入,经过等离子空气净化器31后从出气口排出。

交换箱22内腔设置有一个位于表冷器12与后管23之间的中效过滤器5,中效过滤器5为袋式过滤器,中效过滤器5能捕集1到5微米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中效过滤器5能将经过等离子空气净化器31的空气内的灰尘和悬浮物吸附,使经过交换箱22进入后管23内的气体为能直接排入大气的无污染气体。

交换箱22朝向后管23的端口使用螺钉连接有排风机6,排风机6将交换箱22内的空气排入后管23。排风机6能控制经过交换箱22的空气流量,同时排风机6设置于后管23,能使经过排风机6的空气较为洁净,延长排风机6的使用寿命。

交换箱22内壁设置有一层相变层221,相变层221选用石蜡为相变物质,相变层221背向交换箱22内壁的表面设置有一层支撑导热层222,支撑导热层222为焊接于交换箱22内壁上的钢板,钢板与交换箱22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的连接块。

交换箱22上开设有检修口,检修口处扣盖有与交换箱22铰接的检修门24,检修门24关闭时将检修口封严,检修口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检修口位于初效过滤器4与防护网7之间,另一个检修口位于等离子空气净化器31与中效过滤器5之间。

一种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

排风机6开启时,建筑物内的带有污染物的空气经过前管21进入交换箱22,空气进入交换箱22前会经过防护网7,防护网7阻拦空气中颗粒较大的杂质,进入交换箱22内的空气经过经过初效过滤器4,空气中颗粒直径大于5微米的杂质被阻拦在初效过滤器4朝向前管21的一侧,经初效过滤器4过滤后的空气经过表冷器12,交换箱22内的气体对表冷器12进行加热,空气温度降低后进入等离子空气净化器31,等离子空气净化器31对空气内的有害物质进行灭杀,等离子空气净化器31的出口端的气体进入中效过滤器5,中效过滤器5能对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进行拦截,经过中效过滤器5的气体能经过后管23直接排入大气中;

排风机6开启时,送风机13同时开启,送风机13将大气中的新鲜空气经过进气管道11送入表冷器12的内腔,表冷器12对新鲜空气进行加热,经过表冷器12加热后的新鲜空气经过进气管道11送入建筑物内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2421.3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89129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F24F7/08

专利分类号:F24F7/08;F24F12/00;F24F13/28;F24F3/16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国科永基(北京)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国科永基(北京)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小关蓝珏苑2门住宅楼503号

发明人:幸乾富

第一发明人:幸乾富

当前权利人:国科永基(北京)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净化型余热回收装置论文和设计-幸乾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