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论文和设计-陈正青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两侧均固定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两个固定件,其中一个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斜杆,另外一个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斜杆的下端,所述斜杆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贯穿设有两个导向杆。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不方便对矽晶片进行稳定夹持固定的问题,还解决了不方便根据矽晶片大小调节夹持位置的问题,提高了稳定性,避免矽晶片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加工质量,能对不同大小的矽晶片进行夹持固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操作台(9),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9)的两侧均固定有承载台(1),所述承载台(1)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竖板(2),所述竖板(2)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两个固定件,其中一个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斜杆(4),另外一个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斜杆(4)的下端,所述斜杆(4)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上贯穿设有两个导向杆(12),两个导向杆(12)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固定块(17),所述安装板(13)的一端固定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推块(14),所述推块(1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17)的一侧,所述固定块(17)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压紧轮(6),所述操作台(9)的上端设有输送装置,所述操作台(9)和承载台(1)的一侧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设有加工设备(8)。

设计方案

1.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操作台(9),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9)的两侧均固定有承载台(1),所述承载台(1)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竖板(2),所述竖板(2)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两个固定件,其中一个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斜杆(4),另外一个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斜杆(4)的下端,所述斜杆(4)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上贯穿设有两个导向杆(12),两个导向杆(12)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固定块(17),所述安装板(13)的一端固定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推块(14),所述推块(1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17)的一侧,所述固定块(17)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压紧轮(6),所述操作台(9)的上端设有输送装置,所述操作台(9)和承载台(1)的一侧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设有加工设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操作台(9)上端两侧的两个固定板(18),且同一侧的两个固定板(18)为一组,其中一组内的一个固定板(18)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19),所述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贯穿该固定板(18)并延伸至该固定板(18)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一个转动杆,且该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同一组内的另外一个固定板(18)的一侧,另外一组内的两个固定板(18)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另外一个转动杆,且两个转动杆之间套设有传送带(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承载台(1)两侧的一个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下端固定有垫块(15),四个支撑杆(11)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承载板(7),且加工设备(8)安装在承载板(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6)的一周侧壁上均包覆有橡胶垫(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6)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承载台(1)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操作台(9)的两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矽晶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矽晶,即硅晶,硅的结晶体,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硅在60年代前,我国翻译成“矽”(比如矽肺),只是为了避免与另一元素“硒”同音,换用“硅”字,单晶硅可以用来制作晶圆,晶圆是制造集成电路的基本原料;而高纯多晶硅是电子工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多晶硅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广泛。

矽晶片在生产加工时,需要使用固定装置对矽晶片进行夹持固定,好方便加工设备对矽晶片进行加工,但是,现有的固定装置稳定性差,不方便对矽晶片进行稳定夹持,很容易造成矽晶片在生产加工时脱落,影响加工的质量,而且不能根据矽晶片的大小来调节夹持的位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两侧均固定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两个固定件,其中一个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斜杆,另外一个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斜杆的下端,所述斜杆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贯穿设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的一侧,所述固定块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压紧轮,所述操作台的上端设有输送装置,所述操作台和承载台的一侧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设有加工设备。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操作台上端两侧的两个固定板,且同一侧的两个固定板为一组,其中一组内的一个固定板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该固定板并延伸至该固定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一个转动杆,且该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同一组内的另外一个固定板的一侧,另外一组内的两个固定板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另外一个转动杆,且两个转动杆之间套设有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承载台两侧的一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有垫块,四个支撑杆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承载板,且加工设备安装在承载板上。

优选地,所述压紧轮的一周侧壁上均包覆有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压紧轮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优选地,两个承载台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操作台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夹持机构、驱动电机和传送带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矽晶片在加工时,不方便进行稳定固定的问题,提高了稳定性;

2、通过气缸、电动伸缩杆和斜杆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不同大小的矽晶片进行夹持的功能,解决了不方便调节夹持位置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不方便对矽晶片进行稳定夹持固定的问题,还解决了不方便根据矽晶片大小调节夹持位置的问题,提高了稳定性,避免矽晶片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加工质量,能对不同大小的矽晶片进行夹持固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压紧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台、2竖板、3电动伸缩杆、4斜杆、5气缸、6压紧轮、7承载板、8加工设备、9操作台、10传送带、11支撑杆、12导向杆、13安装板、14推块、15垫块、16橡胶垫、17固定块、18固定板、19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操作台9,方便在操作台9上对矽晶片进行加工,操作台9的两侧均固定有承载台1,两个承载台1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操作台9的两侧,方便进行加工,提高了承载台1和操作台9之间的连接性,承载台1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竖板2,竖板2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两个固定件,其中一个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斜杆4,另外一个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斜杆4的下端,电动伸缩杆3伸缩可带动斜杆4调节角度;

斜杆4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上贯穿设有两个导向杆12,两个导向杆12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固定块17,安装板13的一端固定有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推块14,气缸5内的空气压缩带动活塞块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活塞杆移动,继而方便带动推块14移动,推块1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17的一侧,推块14的移动带动固定块17移动,通过固定块17的移动带动压紧轮6移动位置,从而方便对不同大小的矽晶片进行稳定夹持,固定块17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压紧轮6,压紧轮6的一周侧壁上均包覆有橡胶垫16,方便对矽晶片进行保护,压紧轮6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操作台9的上端设有输送装置,通过输送装置方便输送矽晶片,操作台9和承载台1的一侧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设有加工设备8,通过支撑装对加工设备8进行稳定固定,提高了加工设备8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操作台9上端两侧的两个固定板18,且同一侧的两个固定板18为一组,其中一组内的一个固定板18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转动为一个转动杆的转动提供动力,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贯穿该固定板18并延伸至该固定板18的一侧,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一个转动杆,且该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同一组内的另外一个固定板18的一侧,另外一组内的两个固定板18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另外一个转动杆,且两个转动杆之间套设有传送带10,一个转动杆转动带动传送带10转动,传送带10的转动带动另外一个转动杆的转动,通过传送带10的转动方便输送矽晶片。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承载台1两侧的一个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下端固定有垫块15,四个支撑杆11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承载板7,且加工设备8安装在承载板7上,在四个支撑杆11的作用下,方便对承载板7进行稳定支撑,从而方便对加工设备8进行稳定支撑。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将矽晶片放置在传送带10上,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带动一个转动杆转动,该转动杆带动传送带10转动,传送带10带动另外一个转动杆转动,传送带10的转动方便对矽晶片进行输送,然后两个电动伸缩杆3伸缩分别带动两个斜杆4调节角度,从而方便带动安装板13移动位置,安装板13一端的气缸5的活塞杆带动推块14移动,推块14带动固定块17移动,从而方便带动固定块17下端的两个压紧轮6移动,通过四个压紧轮6方便分别对矽晶片的四角进行固定,从而方便通过加工设备8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及时的复位,通过传送带10进行输送,输送到合适的位置后,将加工完成的矽晶片取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2193.8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249439U

授权时间:20190813

主分类号:H01L 21/687

专利分类号:H01L21/687

范畴分类:38F;23E;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益晶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市南海益晶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里水镇宏岗沥口东兴路13号之四

发明人:陈正青

第一发明人:陈正青

当前权利人:佛山市南海益晶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伶俐

代理机构:42241

代理机构编号: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矽晶片加工用固定装置论文和设计-陈正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