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生长论文_殷晓丽,刘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面部生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面部,生长因子,表皮,下颌,平面角,细胞,生长。

面部生长论文文献综述

殷晓丽,刘洋[1](2019)在《颞下颌关节髁突形态与面部生长型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的髁突形态与面部生长型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髁突生长方向的引导,达到改善面部畸形的目的提供基础。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并行头部螺旋CT扫描的226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患者,测量患者的下颌平面角∠SN-MP、髁突头和TP平面相交的前下角∠1与髁突头和髁突颈相交的前上角∠2,分别分析∠SN-MP与∠1和∠2的关系。结果:∠SN-MP与∠1之间有负相关性,∠SN-MP越大,∠1越小,P=0.000,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SN-MP与∠2之间有正相关性,∠SN-MP越大,∠2越大,P=0.000,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髁状突形态与颌面部生长发育趋势相关,垂直生长型的人,其髁突形态直,向后倾斜;水平生长型的人,其髁突形态弯,向前倾斜。(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5)

李舒[2](2019)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分析治疗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8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2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皮肤屏障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2组的表皮水分丢失量、角质层含水量、表皮皮脂含量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的DLQI得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与对照组的5.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有助于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常远[3](2019)在《LED红黄光照射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面部皮炎7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面部皮炎是一种以红斑和丘疹为特征的面部皮肤疾病,在女性中发生率较高,一般伴有皮肤干燥,瘙痒感或灼热感。因其病因不确定,治疗难度大,病情易反复发作,治愈率较低~([1])。该研究收集142例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纯LED红黄光照射治疗和LED红黄光照射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以探讨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宋秀旭,王法刚,孟真,申倩,孙磊[4](2019)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面部凹陷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面部凹陷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2例面部凹陷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仅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身体脂肪吸收率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时(P<0.05),且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的身体脂肪吸收率显着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为87.55%,显着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应用于治疗面部凹陷能够有效提高自体脂肪移植的成活率。(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5期)

肖珍珍,李雪丽,郑雅男[5](2019)在《点阵激光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点阵激光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面部凹陷性疤痕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成纤维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8.4d,红斑持续时间为15.9d,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1.2d,红斑持续时间为19.6d,满意率为80%,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面部凹陷性疤痕患者给予点阵激光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着,且能够明显地加快创面愈合时间,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12期)

陈明星,易阳亮[6](2019)在《强脉冲光联合自身血液浓缩生长因子防治面部皮肤老化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自身CGF(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防治面部皮肤老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健康女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其分别为单纯强脉冲光,单纯CGF组,强脉冲光联合CGF组。叁组的治疗频次相同,每月一次,6次为1疗程。1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强脉冲光加CGF组有效率92.6%明显高于单纯强脉冲光66.6%,单纯CGF组70%,差异显着,(P <0.05),统计学意义。结论强脉冲光联合CGF防治皮肤老化有显着疗效,优于单纯强脉冲光和单纯CGF,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美容》期刊2019年05期)

张玲玲,张敏,韩一[7](2019)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地氯雷他定片和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地氯雷他定片和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HD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面部HDD患者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8例)。两组患者给予地氯雷他定片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均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观症状、客观症状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 72%(χ2=4. 540,P=0. 033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均明显大于治疗前,经表皮水分丢失量均明显小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血清IL-4,IL-6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2. 50%(6/48),对照组为10. 64%(5/47),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 080,P=0. 777> 0. 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地氯雷他定片和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HDD的临床疗效显着,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修复皮肤屏障功能,调节Th1/Th2细胞因子,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09期)

陈敏,徐进前[8](2019)在《黄金微针联合外用透明质酸及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部皮肤年轻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黄金微针射频结合透明质酸及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部皮肤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面部肌肤自然老化要求改善的就医者先给予黄金微针射频治疗注射至真皮层,治疗后予透明质酸及表皮生长因子连续每天使用,根据皮肤治疗后的情况3~5次/d,共7d。分别在第一次治疗前、第叁次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32例就医者均完成了1个疗程的治疗,经过3次黄金微针结合外用透明质酸和表皮生长因子后,就医者面部轮廓紧实,皱纹减轻,未发现皮肤烫伤、色素沉着和瘢痕等不良反应,显效28例(87.5%),有效4例(12.5%),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黄金微针射频结合透明质酸及表皮生长因子为面部年轻化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媛姣子,罗赛,徐渴鑫,郝立君[9](2019)在《注射浓缩生长因子改善面部炎性衰老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注射自体血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改善面部炎性衰老的效果,检测CGF中CD34~+细胞的含量。方法自2017—2018年,40例患者抽取全血,用Medifuge系统制备获得自体CGF,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CD34~+细胞的含量,再将CGF注射至患者面部真皮内。3个月后,采用《女性面部皮肤衰老临床症状量化评分表》和VISIA皮肤分析仪进行疗效评价。其中,33例患者完成远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术区无皮肤红肿、感染、溃疡、纤维化、异常增生、皮下结节等并发症发生;面部皮肤粗糙干燥、不规则色素改变、面色萎黄、皮肤弹性等均得到改善。VISIA检测显示,术区红色区、毛孔以及斑点均有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GF中富集了较多的CD34~+细胞。结论 CGF是一种富含CD34~+细胞的浓缩生长因子血浆,面部注射CGF是改善面部炎性衰老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华若岳[10](2019)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在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面部皮肤深Ⅱ度烧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rhEGF治疗。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6个月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和疗效。结果:观察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瘢痕色泽、厚度、柔软度和血管分布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4,P=0.001)。结论:采用人工合成细胞活性因子rhEGF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的疗效确切,其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瘢痕生成。(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面部生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分析治疗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8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2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皮肤屏障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2组的表皮水分丢失量、角质层含水量、表皮皮脂含量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的DLQI得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与对照组的5.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有助于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面部生长论文参考文献

[1].殷晓丽,刘洋.颞下颌关节髁突形态与面部生长型关系的研究[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2].李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

[3].常远.LED红黄光照射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面部皮炎71例[J].实用医药杂志.2019

[4].宋秀旭,王法刚,孟真,申倩,孙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面部凹陷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5].肖珍珍,李雪丽,郑雅男.点阵激光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6].陈明星,易阳亮.强脉冲光联合自身血液浓缩生长因子防治面部皮肤老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9

[7].张玲玲,张敏,韩一.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地氯雷他定片和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9

[8].陈敏,徐进前.黄金微针联合外用透明质酸及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部皮肤年轻化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9

[9].李媛姣子,罗赛,徐渴鑫,郝立君.注射浓缩生长因子改善面部炎性衰老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

[10].华若岳.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9

论文知识图

Bolton研究中测量面部生长发育...

标签:;  ;  ;  ;  ;  ;  ;  

面部生长论文_殷晓丽,刘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