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瑞:自我损耗效应:问题与新解释论文

赵国瑞:自我损耗效应:问题与新解释论文

摘 要有限资源理论是解释自我控制行为的主流理论,该理论的实验基础是自我损耗效应。近来一些研究发现动机、信念和情绪等因素均可以缓解甚至逆转自我损耗效应,而这些结果难以用有限资源理论或其补充的观点来解释。葡萄糖曾被认为是有限资源的物质基础,近来也受到了理论和实验的质疑,甚至一些研究表明自我损耗效应可能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结果。一些研究者尝试从动机计算的角度来解释自我控制的变化,发生于自我控制任务之前的计算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自我控制;自我损耗;葡萄糖;动机;预算

1 前言

Baumeister(1998)等人发现,执行一个自我控制任务会影响被试随后在其它自我控制任务上的表现,他们称这种现象为自我损耗效应(ego-depletion effect)(Baumeister,Bratslavsky,Muraven,& Tice,1998)。研究表明在注意控制、情绪调节、冲动控制、思维控制和印象管理等诸多领域中均存在自我损耗效 应(Hagger,Wood,Stiff,& Chatzisarantis,2010; 于斌,乐国安,刘惠军,2013)。

对自我损耗效应的主要解释是Baumeister等人提出的自我控制的有限资源理论 (或称为有限能量理论、有限力量理论、资源损耗假设等)。该理论的主要假设有以下几个方面:自我控制的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所有的自我控制行为都需要共同的自我控制资源,执行自我控制任务会消耗自我控制资源,资源损耗会影响随后的自我控制任务的表现,自我控制资源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得到恢复(Baumeister,Heatherton,& Tice,1994;Baumeister,Vohs,& Tice,2007)。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不同组孕妇血清Cys-C、Hcy、尿mALB水平的差异,并计算血清Cys-C、Hcy与尿mALB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阳性率。

得益于有限资源理论的影响,以自我损耗效应为基础的自我控制研究迅速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Inzlicht& Schmeichel,2016)。 有限资源理论曾经获得大量的研究支持,但是近来一些质疑有限资源理论的研究证据也开始汇聚。一些研究者发现认知和动机因素可以独立于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的损耗状态而影响个体的自我控制表现,更多的自我控制活动也不必然降低后续自我控制任务的表现,自我控制资源的本质也难以确定,甚至自我损耗效应的稳定性也受到质疑,构建更为合理的理论解释也成为当前自我控制研究的热门话题。(Job,Dweck,& Walton,2010; Moller,Deci,&Ryan,2006; Dang,Dewitte,Mao,Xiao,Shi,2013; Kurzban,2010; Carter,& Mccullough,2014;Inzlicht& Schmeichel;窦泽南,方圆,周伟,乔志宏,2017;谭树华,许燕,王芳,宋婧,2012)。本文将对质疑自我损耗效应和有限资源理论的一些研究和理论观点进行探讨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自我控制水平变化的理论机制。

2 可缓解的自我损耗

研究者最初发现动机因素可以缓解自我损耗效应。Muraven和Shmueli(2003)发现在经过最初的自我损耗任务后,给予意义、金钱、礼物可以改善被试在第二个自我控制任务上的表现。为了解释自我损耗的改变,Muraven和Shmueli对有限资源理论进行了补充,提出了能量保存(conserving energy)的解释,假设由于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经历了损耗的个体产生了较强的保存自我控制能量的动机,即保存能量以备将来重要的自我控制任务,激励会促进被试使用自我控制资源的意愿。随后他们的研究发现经过自我损耗任务后,设置预期的自我控制任务(第三个任务)会进一步削弱被试在第二个自我控制任务上的表现,支持了能量保存的解释(Muraven,Shmueli,& Burkley,2006)。

研究发现认知活动也可以缓解自我损耗效应。Job等人(2010)发现,与接受“意志力的资源是有限度”的观念的被试相比,接受“意志力是具有无限资源”暗示的被试没有出现自我损耗;与偏向“有限意志资源信念”的个体相比,偏向“无限意志资源信念”的个体更不容易出现自我损耗,也能够更好的控制日常的冲动行为(Job,Dweck,& Walton,2010)。能量保存假设中包含了认知对自我控制的影响,其中由损耗状态诱发的保存能量的动机是认知发挥作用的中介。但也有研究者发现认知可以独立于真实的损耗状态而发挥作用。在完成第一个自我控制任务后,Clarkson等人(2010)随机地为所有的被试(高损耗组和低损耗组)提供关于其自我控制状态的损耗反馈、恢复反馈或无反馈,结果发现接受损耗反馈的低损耗组被试在无解难题、注意调节和说服信息任务上表现更差,但接受损耗反馈的高损耗组被试反而在这些任务上表现较好 (Clarkson,Hirt,Jia,& Alexander,2010)。他们后续的研究发现知觉到的损耗对工作记忆容量也具有类似的影响(Clarkson,Hirt,Chapman,& Jia,2011)。

有限资源理论假设任何自我控制任务都会导致自我损耗,但是一些研究表明,如果自我控制任务本身可以激发或满足个体的内部动机,则自我损耗不会发生。比如,Moller,Deci和 Ryan(2006)发现,控制性的决策(建议的辩论题目或行为活动)会导致自我损耗,但自主性的决策(在两个辩论题目或活动中自由选择)则不会导致自我损耗。另外,在实验过程中给予被试积极关注,使用较多礼貌用语,进行无差别的奖励等,均可以导致自我损耗的逆转(Muraven,Rosman,& Gagné,2007; Muraven,Gagné,&Rosman,2008)。

针对动机和认知领域研究中观察到的缓解的自我损耗现象,Vohs,Baumeister 和 Schmeichel(2012)认为认知和动机的影响只能减轻轻度的自我损耗,对于严重的自我损耗则不能产生影响。他们的研究发现“意志资源无限”的观念或动机激励可以改善接受一个自我损耗任务的被试的表现,对于接受多个自我损耗任务的被试则没有影响。

但是,与轻度的自我损耗相比,严重的自我损耗更可能是一种稀有现象。人们更多依赖于习惯而不是意志资源来控制冲动,持有“意志资源无限”观念的学生也能够更好的控制冲动,获取良好的学业表现 (Job,et al.,2010; Galla & Duckworth,2015;Job,Walton,Bernecke,& Dweck,2015)。 而且,多个自我控制任务并非总是导致严重的自我损耗,多个自我控制任务或一个延续更多组块的自我控制任务可以消除自我损耗,甚至出现自我控制表现的提升,传统上这被描述为习得性勤勉或适应的结果(Converse & Deshon,2009;Dang,Dewitte,Mao,Xiao,Shi,2013; Xiao,et al.,2014)。

积极情绪也会导致自我损耗的缓解,但有限资源理论的支持者对此尚没有明确的解释。如Tice等人(2007)发现在自我损耗任务后播放喜剧片段或赠与被试小礼品等促进积极情绪的活动,可以显著改善被试完成第二个自我控制任务的表现(Tice,Baumeister,Shmueli,& Muraven,2007)。 江 伟(2015)的研究则观察到了更为复杂的模式:低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可以补偿自我损耗,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则无明显作用。

案例教学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学生的发言内容与教师事先的设想不同,或者超出该项操作所涉及的内容,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开展案例教学,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适时恰当地将所选案例融入教学中。

3 资源仅仅是隐喻吗

自我控制需要资源或能量的假设源于弗洛伊德的一个观点,自我需要能量来实现目标以及限制本我和超我的要求。Baumeister等人(1998)采用隐喻的形式来描述自我控制资源,认为这种资源在功能上与动机类似,并借助于自我损耗效应来间接推断资源的存在。

后来,Gailliot等人(2007)发现执行自我控制任务会降低被试的血糖水平,执行过第一个自我控制任务后被试的血糖水平与其后一个自我控制任务的成绩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补充含糖饮料则可以改善被试在第二个任务上的表现。为此,他们提出了有限资源的葡萄糖假设,认为自我控制与血液内的葡萄糖水平有关。葡萄糖是体内细胞活动的能量基础,神经细胞的活动显然也不例外,任何心理活动都会消耗葡萄糖。Gailliot和Baumeister(2007)认为相比于自动化的心理过程而言,需要较多意志努力的自我控制活动会消耗更多的葡萄糖,因而自我控制活动表现出对血糖变化的敏感性。他们回顾了注意控制、情绪调节、戒烟、应对压力、控制犯罪、饮酒影响行为控制、睡眠、自我控制的时间变化等一些研究和观察来支持这一假设。

不过,有限资源的葡萄糖假设存在许多问题,最直接的质疑是一些研究发现自我控制活动并没有导致血糖水平的下降。Molden等研究者(2012)采用更为精确的血糖测量技术重复了Gailliot等人的部分实验,结果并没有观测到血糖的变化(Molden,Hui,Scholer,Meier,Noreen,D’Agostino,& Martin,2012)。一些研究者发现仅仅使用糖水漱口就可以改善自我控制表现,尽管漱口并没有引发血糖浓度的变化(Sander,Shirk,Burgin,& Martin,2012)。

一些研究甚至直接质疑自我损耗效应的存在。在Lurquin等研究者(2016)的一项采用大样本的预约研究(pre-registered study)中,损耗组接受注意抑制任务(看一段采访视频,要求忽略字幕),对照组观看同样的视频,没有忽略字幕的要求,随后两组被试接受操作性记忆广度任务以检测其自我损耗状况,结果并没有观察到自我损耗效应。最近,Hagger和Chatzisarantis(2016)主持了一项涉及23个实验室的、大样本的预约重复研究。研究者采用的损耗任务是Baumeister等人 (1998)使用过的注意控制任务(划销字母e),结果发现自我损耗的效应量仅为0.04,同样不支持自我损耗效应的存在。

自我控制的损耗也可能与糖原有关。糖原是葡萄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糖原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小部分储存于脑内的星形胶质细胞内,但是这一小部分糖原仍然比脑内的葡萄糖要多。一些体内和体外的实验表明,神经刺激可以引发糖原向葡萄糖的转化,星形细胞的糖原浓度在睡眠期间增加,睡眠剥夺会导致糖原浓度的降低。糖原与葡萄糖的相互转化随时都在发生,但在附近受到神经刺激时加快糖原向葡萄糖的转化,从而避免出现低血糖状态(Gailliot,2008; Christie & Schrater 2015;Falkowska,Gutowska,Goschorska,Nowacki,Chlubek,& Baranowska-Bosiacka,2015)。 糖原的这些特点促使一些研究者认为有限资源的物质基础可能是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内的糖原,而不是血液中的葡萄糖(Gailliot,2008;Christie& Schrater 2015)。当然,由于自我损耗与外周血糖的稳定联系基本上已经被否定,因此,把自我损耗的物质基础归结为糖原的观点仍然有待检验。

葡萄糖假设面临的另一个质疑是外周血糖水平与脑活动的关系。Gailliot等人(2007)观测的是身体外周的血糖变化,但是脑内的血糖变化与身体外周的血糖变化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吗?相关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外周血糖水平变化与脑活动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证据(Gibson,2007; Kurzban,2010)。

4 自我损耗效应的新解释

4.1 资源归因假设

Clarkson等人(2010)从归因的角度来解释认知到的损耗对于个体自我控制表现的影响。他们认为认知活动可以独立于个体的资源损耗状态和动机作用而对自我控制活动产生影响。

随后Inzlicht等人对过程模型进行了补充,认为执行自我控制任务会导致厌恶情绪,厌恶情绪进而会影响后续的自我控制动机。此外,动机也会受到后续行为的价值、机会成本、知觉到的努力、内部动机的满足和外部激励等因素的影响,最终个体自我控制行为是否下降取决于多因素的综合作用。自我损耗也不被看作是自我控制的失败,而是自主的决策过程 (Inzlicht,Schmeichel,& Macrae,2014;Kool& Botvinick,2014; Inzlicht & Schmeichel,2012,2016)。由于过程模型认为自我损耗是由于自我控制的动机下降和自我满足的动机提升所致,因此过程模型也被称为优先权变动模型(the shifting priorities model)。

4.2 机会成本理论

Kurzban等人(2013)认为自我控制表现的下降并非是某些具体的资源(如葡萄糖)损耗的结果,而是由于机会成本的增加所致 (Kurzban,Duckworth,Kable,& Myers,2013)。具体来说,他们认为由于中枢执行成分存在同时加工信息的容量限制,使用中枢执行成分总是存在机会成本,因而个体需要计算不同任务的代价/收益以确定特定任务的优先权,非优先任务的收益也就是优先任务的机会成本,优先任务使用的信息加工系统越多,其所负担的机会成本就越大。机会成本可以为动机系统所加工,以心理努力、厌烦或心理疲劳的形式为个体感知,进而导致个体降低自我控制努力或停止自我控制活动。

首先,无论是组织、团体,还是任何班子中,主角永远只有一个,次要一点的副角也是少数,大多数和绝大多数,只能是龙套的角色。这就像是无论多长的长龙只有一个龙头,无论多高的参天大树只有一根主干一样。

机会成本理论采用利益/成本计算的方式来解释自我控制表现的变化,因此该理论既允许个体自我控制表现的削弱,也允许自我控制表现的增强。因而相较于有限资源理论而言,该理论可以解释有限资源理论的经典证据,也可以解释习得性勤勉效应。比如,经历了较多图片辨别任务的被试,在随后的数学题目测试中坚持了更长的时间 (Converse&Deshon,2009)。

4.3 过程模型

Inzlicht和 Schmeichel(2012)最初从动机和注意转变的角度来解释自我损耗,其解释被称为过程模型(the process model)。他们认为经历了自我损耗任务的个体进行自我控制的动机被削弱,自我满足的动机增加,注意也从关注控制信号向关注满足信号转变,动机和注意的转变导致自我损耗的出现。

1.2.4 制定管理制度和实施措施 药学部组织编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合理用药手册》,以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3-5],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及奖惩措施。

具体来说,当个体内部损耗状态较为明确时,个体倾向于寻求外部线索来解释自己的内部状态,就像人们习惯于把好心情归因于好天气,把坏心情归因于坏天气一样,所以在高度损耗时归因于外部线索可以降低自我知觉到的损耗。当个体的内部状态不明确时,如处于低度自我损耗时,提供外部线索可以帮助个体确定自己的损耗状态,因而低度损耗时提供损耗的反馈会降低个体随后自我控制任务的表现。

尿沉渣分析仪可以对管型、结晶、红细胞、细菌、上皮细胞等有形成分提供散点图及定量分析报告,对每一份的标本检测步骤一致[5-7],不受其主观因素的影响,因其标准化易于质量控制,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应用于临床检测尿沉渣过筛检测仪器。而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红细胞虽然快速简单,但干扰因素很多,如尿色、化学试剂、浑浊度、药物等,实验结果不易于临床的动态观察。

在使用三种技术控制了出版者偏见因素的影响后,Carter和 McCullough (2014) 发现 Hagger等人(2010)的元分析的效应量显著变小甚至消失(分别为0.55、0.25和-0.10),提示自我损耗效应可能并不存在。随后Carter等人(2015)的元分析也支持了这一怀疑,他们的元分析中包含了48个(41.38%)未出版的实验数据,并根据自我控制效果检测任务的性质分组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只有在标准测试任务中始终存在自我损耗效应,无解数学题等八个自我控制任务中在控制了出版者偏见、实验水平特征和小样本因素后则不存在自我损耗效应。

从过程模型或优先权变动模型的角度来看,进行自我控制活动是令人厌恶的,具有负效用的,诱发积极情绪可以抵消自我控制的代价,进而付出控制努 力(Tice,Baumeister,Shmueli,& Muraven,2007; Sander,Shirk,Burgin,& Martin,2012);个体所持有资源是否有限的观念,以及个体对资源损耗反馈的理解,则反映了个体自我控制的决策过程或决策偏好(Job,Dweck,& Walton,2010;Job,Walton,Bernecker,& Dweck,2015; Clarkson,Hirt,Jia,& Alexander,2010);自我控制失败也并非是资源损耗的结果,而是个体寻求有趣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或能满足内部心理需要的目标所致(Moller,Deci,& Ryan,2006; Inzlicht &Schmeichel,2016)。

与有限资源理论所采用的“动机+资源”的解释方式不同,过程模型直接采用的单纯“动机”的解释避开了“资源究竟是什么”这一难题,而情境化的多因素动态计算也使其可以解释认知、情绪和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过程模型强调“不愿意控制”是个体在第二个任务上表现较差的原因。但也有研究者发现,经历了自我损耗的被试对于第二个自我控制任务反而设定了更高的目标,结果显然与过程模型的预测并不一致 (Wenzel,Zahn,Rowland,& Kubiak,2016)。这意味着单纯的“动态计算”未必可以更好的解释自我损耗现象。

5 不稳定的自我损耗效应

Hagger等人(2010)使用元分析技术处理了198个采用序列任务范式的自我控制实验数据后发现,自我损耗效应存在中等的效应量(d=0.62),支持了自我损耗效应的客观性(Hagger et al.,2010)。但近来一些研究者对于Hagger等人(2010)的元分析过程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Hagger等研究者的元分析结果可能受到了无效的自我控制操纵、出版者偏见、小样本和统计显著性压力等因素的较大影响(Carter,& Mccullough,2014; Carter,Kofler,Forster,& McCullough,2015; Lurquin,Michaelson,Barker,Gustavson,von Bastian,Carruth,et al.,2016)。

张付申等[5]指出废弃橡塑高分子聚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废弃物的绿色循环利用备受业界关注,其中新型材料化利用是其再生循环利用的优选途径。概述了废弃高分子聚合物合成环境功能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噪声污染控制材料、高性能吸水材料、特殊孔状材料、催化材料、黏结材料、还原材料和能源转化材料等的应用。介绍了高分子废弃物在这些功能材料合成中发挥的作用、转化方法、材料性能和应用领域,以期为高分子废弃物的高附加值循环利用提供指导。

除此以外,在新时期、新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强调数学评价体系在情景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学生每一步操作给予恰当、得体的评价来实现更为全面、客观的认识。最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引导,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一些有条件的数学课堂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来实现情景教学内容的渗透与推进。

当然,据此来否定自我损耗效应的存在可能并不合适。在另一项大样本研究中,Tuk等研究者(2015)观察到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损耗效应 (d=0.17),尽管他们观察到的自我损耗的效应量明显低于Hagger等人(2010)的元分析结果。这一研究也涉及多个实验,因而可以避免出版者偏见因素的影响(Tuk,Zhang,& Sweldens,2015)。另一方面,虽然Hagger和Chatzisarantis(2016)主持的多实验室重复研究没有观测到自我损耗效应,但是他们使用的实验任务的难度明显低于Baumeister等人(1998)使用的实验任务。后者的实验研究中损耗组被试除了需要对字母e进行辨别性的反应之外,他们使用的文字材料来自于高级统计教材,而非一般文字材料,材料的印刷也较模糊。又如Carter等人(2015)的元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小样本等因素的影响后仍然存在稳定的自我损耗效应,标准测试的题目主要来自GRE试题,这些试题通常具有一定的难度。国内项明强等人(2017)的元分析也发现损耗任务的类型会影响被试在运动领域的成绩。虽然总体存在显著的自我损耗效应(d=0.55),但进一步的调节变量检验发现,算术任务和抄写任务具有中等的效应量,而划销任务的效应量不显著。

6 展望

6.1 探索自我损耗效应的稳定性

虽然过程模型等新的理论解释不依赖于自我损耗效应的普遍存在,但是自我损耗效应的存在仍然是其实验基础的一个关键方面。如果完全不存在稳定的自我损耗,那么与此相关的许多研究和理论探讨难免都会陷入混乱状态,比如自我控制的“资源”,动机和认知等因素所导致的自我控制效应的改变,以及以这些研究为基础的过程模型等新的理论解释。澄清自我损耗效应出现的条件,可能是解决目前有限资源理论所面临的困境的一条出路(Lee,Chatzisarantis,& Hagger,2016)。 损耗诱发任务的难度、类型、样本容量、探测任务的类型等均是值得考虑的因素,未来可以通过更为完善的、纳入更多探测任务领域的元分析研究和大样本的、预约的重复研究等方式,以更合理的界定自我损耗效应的稳定性。

6.2 确定“资源”的本质

有限资源理论假设葡萄糖是有限资源的物质基础。尽管这一假设备受批评,但是“资源”的假设并没有完全为研究者所抛弃,与此相应的建构包括厌恶情绪、机会成本、糖原和心理疲劳等。这些概念或物质从性质上与葡萄糖假设存在较大区别,但均与自我损耗效应存在着直接的联系。究竟是哪一种概念或假定可以更好的解释自我损耗效应?这些概念之间又存在怎样的联系?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助于更好的描述自我损耗效应的特点。

6.3 检验与比较事前计算和事后计算的解释

整体来说,对于自我损耗效应的诸多理论解释均可以从有关动机的基本理论中找到根源,比如有限资源理论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中的能量,习得性勤勉或适应的解释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内部心理需要或劳动与休闲的平衡则对应于需要理论,资源归因假设、机会成本理论和过程模型则可以归结为认知的解释。从动机的理论发展来看,寻求认知的解释,可能是解释自我控制行为的主要途径。

机会成本理论和过程模型均把自我控制水平的下降看作一种自主的决策过程,是通过对应发生在第一个自我控制任务后的、有关任务的利益和代价的一种情景化的计算来实现的,这种代价/利益计算属于动态的计算,那么是否有可能存在事前的静态计算呢?即在第一个自我控制任务开始前就预先估算自我控制行为所需的自我控制“资源”?

在有关认知控制的理论探讨中则存在一些预算的解释,比如Shenhav等人(2013)提出的有关认知控制的预期价值理论,以及Christie和Schrater(2015)提出的动态分配控制资源模型,均采用预先分配控制资源的方式来解释诸多的认知控制现象(Shenhav,Botvinick,& Cohen,2013)。 Job 等人(2010)所提出的意志力的内隐观念也可以归结为预算的作用。“无限的”自我控制资源预算较可能避免自我损耗的发生,“有限的”自我控制资源预算则容易导致自我损耗的出现。最初的有限资源理论本质上也可以归结为预算的观点,虽然其计算过程更简洁,但只能做减法,而且预算的总量是恒定的。

预算是个体跨任务的自我控制表现一致性的反映,而跨任务的一致性也是自我控制特质的根本特征,因此探索高低自我控制者自我控制表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确定预算行为存在的一个关键途径。

知识服务是出版行业最本质的功能,无论采用纸张还是采用网站,互联网期刊行业的本质功能依旧不变。未来互联网期刊企业将不断地提升知识服务和信息提取能力,即不断地发现乃至打造优质IP,并根据用户需求和习惯持续创新并优化知识服务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我愿意为这件事付出七分(或十二分)的努力。”预算的解释与这一日常的理解较为接近。预算和动态的计算本质上都属于认知取向的解释,动态计算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但却不符合认识的经济性原则;预算行为则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但却不够灵活。预算和动态计算的结合,可能是预测个体自我控制行为的有效方式。而探索预算和动态计算活动对于个体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控制行为的影响方式和比率特征,进而谋求调节个体的自我控制表现,可能是未来自我控制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设立“一带一路”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金融支持与合作,提供合理的指导与协调。通过在人民银行内设置专门的领导小组,在统筹研究下,严格遵循“一带一路”政策,鼓励银行“走出去”,鼓励商业银行依据自身实力,合理确定战略。积极开展各项统筹与协调,强化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凝聚力量,一致对外,避免我国金融机构出现恶性竞争与无序发展现象的存在,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推动金融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窦泽南,方圆,周伟,乔志宏.(2017).自我控制的奖励模型与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5(1),86-98.

江伟.(2015).积极情绪对自我损耗下自我控制的影响.心理研究,8(3),30-36.

谭树华,许燕,王芳,宋婧.(2012).自我损耗:理论、影响因素及研究走向.心理科学进展,20(5),715-725.

项明强,张力为,张阿佩,杨红英.(2017).自我损耗对运动表现影响的元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5(4),570-585.

于斌,乐国安,刘惠军.(2013).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1(7),1272-1282.

Baumeister,R.F.,Bratslavsky,E.,Muraven,M.,&Tice,D.M.(1998).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4(5),1252-1265.

Baumeister,R.F.,Vohs K.D.,& Tice D.M.(2007).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6(6),351-355.

Carter,E.,Kofler,L.,Forster,D.,& McCullough,M.

(2015).A series of meta-analytic tests of the depletion ef-fect: Self-control does not seem to rely on a limited resourc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44(4),796-815.

Carter,E.C.,& Mccullough,M.E. (2014).Publication bias and the limited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Has the evidence for ego depletion been overestimated.Frontiers in Psychology,5(823),37-55.

Clarkson,J.J.,Hirt,E.R.,Chapman,D.A.,& Jia,L.(2011).The impact of illusory fatigue on executive control:Do perceptions of depletion impair working memory capacity.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3),231-238.

Clarkson,J.J.,Hirt,E.R.,Jia,L.,& Alexander,M.B.(2010).When perception is more than reality: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versus actual resource depletion on self-regulatory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8(1),29-46.

Christie,S.T.,& Schrater,P. (2015).Cognitive cost as dynamic allocation of energetic resources.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9,289.

Converse,P.D.,& Deshon,R.P. (2009).A tale of two tasks: Reversing the self-regulatory resource depletion effect.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94(5),1318-1324.

Dang,J.,Dewitte,S.,Mao,L.,Xiao,S.,& Shi,Y.(2013).Adapting to an initial self-regulatory task cancels the ego depletion effect.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2(3),816-821.

Falkowska,A.,Gutowska,I.,Goschorska,M.,Nowacki,P.,Chlubek,D.,& Baranowska-Bosiacka,I.(2015).Energy metabolism of the brain,includ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astrocytes and neurons,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glycogen metaboli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16(11),25959-25981.

Gailliot,M.T. (2008).Unlocking the energy dynamics of executive functioning:Linking executive functioning to brain glycogen.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3(4),245-263.

Gailliot,M.T.,& Baumeister,R.F.(2007).The physiology of willpower: Linking blood glucose to self-control.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1(4),303-327.

Gailliot,M.T.,Baumeister,R.F.,DeWall,C.N.,&Maner,J.K.,Plant,E.A.,Tice,D.M.,Brewer,L.E.,and Schmeichel,B.J.(2007).Self-control relies on glucose as a limited energy source:Willpower is more than a metaph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2(2),325-336.

Galla,B.M.,& Duckworth,A.L. (2015).More than resisting temptation:Beneficial habits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ntroland positive life outcom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9(3),508-525.

Gibson,E.L. (2007).Carbohydrates and mental function:Feeding or impeding the brain? Nutrition Bulletin,32(s1),71-83.

Hagger,M.,& Chatzisarantis,N.L.D. (2016).A multilab pre-registered replication of the ego-depletion effect.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11(4),546-573.

Hagger M.S.,Wood C.,Stiff C.,& Chatzisarantis,N.L.D. (2010).Ego depletion and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A meta-analy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136(4),495-525.

Inzlicht,M.,& Berkman,E.(2015).Six questions for the resource model of control(and some answers).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9(10),511-524.Inzlicht,M.,& Schmeichel,B.J. (2012).What is ego depletion? Toward a mechanistic revision of the resource model of self-control.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7(5),450-463.

Inzlicht,M.,& Schmeichel,B.J. (2016).Beyond limited resources: Self-control failure as the product of shifting priorities.Vohs,K D,Baumeister,R F.The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Research,Theory,and Applications(3rdEd).New York: Guilford Press,165-181.

Inzlicht,M.,Schmeichel,B.J.,& Macrae,C.N.(2014).Why self-control seems(but may not be) limited.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8(3),127-133.

Job,V.,Dweck,C.S.,& Walton,G.M. (2010).Ego depletion--is it all in your head? Implicit theories aboutwillpoweraffectself-regulation.Psychological Science,21(11),1686-93.

Job V.,Walton,G.M.,Bernecker K.,& Dweck,C.S.(2015).Implicit theories about willpower predict selfregulation and grades in everyday lif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8(4),637-647.

Kurzban,R. (2010).Does the brain consume additional glucose during self-control task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Approaches to Psychology and Behavior,8(2),244-259.

Kurzban,R.,Duckworth,A.,Kable,J.W.,& Myers,J.(2013).An opportunity cost model of subjective effort and task performance.Th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36(6),661-79.

Lee,N.,Chatzisarantis,N.,& Hagger,M.S.(2016).Adequacy of the sequential-task paradigm in evoking ego-depletion and how to improve detection of egodepletion phenomena.Frontiers in Psychology,7,136.Lurquin J.H.,Michaelson L.E.,Barker J.E,Gustavson D.E.,von Bastian C.C.,Carruth N.P.,et al.(2016).No evidence of the ego-depletion effect across task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 preregistered study.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ONE,11(2),e0147770.

Molden,D.C.,Hui,C.M.,Scholer,A.,Meier,B.P.,Noreen,E.E.,D’Agostino,P.R.,& Martin,V.(2012).Motivational versus metabolic effects of carbohydrateson self-control.PsychologicalScience,23(10),1137-1144.

Moller,A.C.,Deci,E.L.,& Ryan,R.M.(2006).Choice and ego depletion:The moderating role of autonom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2(8),1024-1036.

Muraven,M.,& Baumeister,R.F.(2000).Self-regulation and deple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 Does self-control resemble a muscle? Psychological Bulletin,126(2),247-259.

Muraven,M.,Gagné,M.,& Rosman,H.(2008).Helpful self-control: Autonomy support,vitality,and deple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4(3),573-585.

Muraven,M.,Rosman,H.,& Gagné,M.(2007).Lack of autonomy and self-control: Performance contingent rewards lead to greater depletion.Motivation and Emotion,31(4),322-330.

Muraven,M.,& Slessareva,E. (2003).Mechanisms of self-control failure: Motivation and limited resources.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Bulletin,29(7),894-906.

Muraven,M.,Shmueli,D.,& Burkley,E. (2006).Conserving self-control strength.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1(3),524-537.

Raichle,M.E.,& Mintun,M.A.(2006).Brain work and brain imaging.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29,449-476.

Shenhav,A.,Botvinick,M.M.,& Cohen,J.D.(2013).The expected value of contro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anteriorcingulate cortex function.Neuron,79(2),217-240.

Sander,M.A.,Shirk,S.D.,Burgin,C.J.,& Martin,L.L. (2012).The gargle effect: Rinsing the mouth with glucose enhances self-control.Psychological Science,23(12),1470-1472.

Tice,D.M.,Baumeister,R.F.,Shmueli,D.,& Muraven,M. (2007).Restoring the self: Positive affect helps improve self-regulation following ego deple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3(3),379-384.

Tuk,M.A.,Zhang,K.,& Sweldens,S. (2015).The propagation of self-control: Self-control in one domain simultaneously improves self-control in other domain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44(3),639-654.Wenzel,M.,Zahn,Z.,Rowland,Z.,& Kubiak,T.(2016).The benefits of self-set goals: Is ego depletion really a result of self-control failure? 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ONE,11(6),e0157009.

Vohs,K.D.,Baumeister,R.F.,& Schmeichel,B.J.(2012).Motivation,personal beliefs,and limited resources all contribute to self-contro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8(4),943-947.

Xiao,S.,Dang,J.,Mao.,L.,& Liljedahl,S.(2014).When more depletion offsets the ego depletion effect.Social Psychology,45(5),421-425.

The self-depletion effect:Questions and new views

ZHAO Guorui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Jining Normal University,Ulangab 012000)

AbstractThe limited resource theory of self-control was the mainstream theory to explain the self-control and its experimental foundation was the self-depletion effect,however,some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self-depletion effect did not always keep stable.The glucose,which was considered as the material base of mental resource,had recently been questioned by some researchers in terms of reasoning and experiments.Factors such as incentive,belief,emotion and repetition are able to change or even reverse the self-depletion effect;What’s more,these results cannot be explained with the limited theory or other supplementary views.Some researchers attempted to explain the alteration of self-contr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 calculation.The calculation that takes place prior to the first self-control task can be one of key factors.

Key wordsself-control;self-depletion; glucose; motivation; pre-calculation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SY16310)

通讯作者:赵国瑞,讲师,硕士。 Email:jnspirt@sina.com

标签:;  ;  ;  ;  ;  ;  ;  ;  ;  ;  ;  ;  

赵国瑞:自我损耗效应:问题与新解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