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分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土地利用分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利用分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评价,空间规划,无人机,人流量,系统。

土地利用分类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白宇兴[1](2019)在《基于Landsat8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对比研究——以西安市未央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对土地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提供技术性支持。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不断涌现,不同的分类方法会有精度不一的问题,对其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西安市未央区为研究区域,依据landsat8 OLI影像,采用最小距离分类法、马氏距离分类法、支持向量机分类法、神经网络分类法和最大似然分类法,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并对其分类结果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最大似然分类法的Kappa系数和整体分类精度均高于其他分类方法,其次为神经网络分类法、支持向量机分类法、马氏距离分类法、最小距离分类法。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来看,相较于其他分类方法,最大似然法仍表现出理想的分类效果。本研究可以对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为今后的土地利用工作提供决策性支持。(本文来源于《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祝文华,师欢瑜[2](2019)在《基于Landsat8的保定清苑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保定市清苑区为研究对象,使用Landsat8数据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像特征,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研究。通过目视解译和高清网络地图,建立土地利用种类的训练样本来进行监督分类,通过计算样本的可分离性确定了最终的训练样本来进行分类,并用验证样本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9年11期)

何朝霞[3](2019)在《基于指数的决策树土地利用分类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北省松滋市部分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Landsat 5TM、2017年Landsat-8遥感影像和ASTGTM2的DEM数字高程数据,深入探讨研究区两种影像数据的多特征提取,设计基于指数的土地分类试验。结果表明,EBSI、MNDWI、MSAVI、MNDBI等遥感指数的分类精度较高;依据上述遥感指数和DEM特征,生成决策树规则,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得到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决策树分类精度明显高于SVM法和最大似然法,Landsat-8影像分类精度高于Landsat 5TM;2011—2017年部分裸土得到了利用,主要转化为居民用地和生态用地。(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欧健滨,罗文斐,刘畅[4](2019)在《多源数据结合的高分一号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多时相的GF-1数据获取NDVI时序变化、NDWI和MNDVI等指数图像数据,辅以Landsat8卫星OLI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得到了不同地物在光谱、时相和形状等方面的特征;通过分析各种地物类型在这些特征上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总结出不同地物的特征提取规则,构建了一种基于GF-1数据在地物复杂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并以广州市为实验区,运用该方法、最大似然法和最小距离法进行了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及其精度评价.结果显示:基于GF-1数据在地物复杂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为85.86%(部分地物分类精度达到95%以上),与最大似然法及最小距离法相比,其总体精度分别提高了4.62%和12.24%,说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GF-1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中的实际应用潜力,且有效提高了各种土地利用/覆盖地物类别的分类精度.(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徐勇,赵燊,段健[5](2019)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统一用地分类,系统整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用地分类,形成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是新时期国家推进空间规划和统一规划基础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演化特点和解析中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空间规划和不同部门对用地分类的要求,通过历史继承、部门融合和综合集成,提出既希望服务空间规划、又能满足部门行业需求的基础性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研究表明: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内外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演化进程大致以1960年和1985年为界分为前、中、后叁个不同时期;中国现行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在分类方法、分类主体、分类层级、类型构成、类型命名以及适用的数据采集方式和精度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不同体系的成果数据相互之间缺乏可比性;研究建立的空间规划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由7个一级类型、27个二级类型、79个叁级类型构成,与中国现行的分类体系相比,该分类除了在林地叁级类型、建设用地部分叁级类型吸纳了现行林地分类体系和城市用地分类体系中的合理成分外,对耕地的叁级类型、园地的叁级类型、草地的二级和叁级类型、水域的二级类型等做了重大改进和调整。(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于书伦,段娟莉,杨永波[6](2019)在《空间规划视角下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分类标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构建适用于全域全类型用途管制的现状分类和规划用途分类,采用基于对政策制度、技术规程和规划编制实际等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认为(1)现行现状分类的划分具有重类型区分、直接定性分类、统计口径一致等特点。(2)现行规划分类的形成方法有叁类,且特点作用各异。(3)现状分类的融合本质上是对具有全域管控特性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细化与完善。(4)规划分类标准的完善应在现行规划分类框架下重新设定归并规则,形成"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新叁大类。建议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应在现行土地用途管制机制的基础上着重明确现状分类与规划用途分类标准,以实现"叁生"空间协调发展与保护的管控目标。(本文来源于《资源信息与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成文连[7](2019)在《生态影响评价中“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生态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其中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选择比较模糊。本文列举了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比较分析了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两个分类系统,即"LUCC分类系统"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分类系统,给出了生态影响评价中宜采用"LUCC分类系统"的建议,主要有叁点理由,分别是:(1)LUCC分类系统更适合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2)LUCC分类系统更简单实用;(3)LUCC分类系统更符合我国环境管理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9期)

饶颖霞,李响[8](2019)在《基于人口热力图和土地利用分类实现人流量空间分布的精确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区域人流量精确性、有效性提取,提出一种基于人口热力图提供的动态聚合人流数据获得更精确人流量分布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人口热力图数据的覆盖范围广、即时高效的特点,将研究区域按土地利用分类划分为含有不同人流权重值的地块,结合迭置分析等方法完成聚合人流量的再分配,进而实现区域人流量空间分布的精确提取。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部分区域为例,进行人流量空间分布的研究,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9年09期)

田琳静,宋文龙,卢奕竹,吕娟,李焕新[9](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农业区土地利用无人机监测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种植区土地利用快速监测与分类对政府部门制定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决策以及农业旱情与旱灾动态监测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雷二期抽黄灌区具有下垫面代表性的小区域为研究区,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方法,针对较高空间分辨率的无人机航片影像,开展了农业区土地利用监测分类研究,并与最大似然法进行比较,探究该方法对于农业区土地利用监测分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最大似然法,其总体分类精度达93%以上,Kappa系数为0.9以上,能够更清晰地识别提取出地物边界,分类效果较好。本研究有助于提升应急抗旱减灾工作对农业区土地利用的快速监测与分类能力,为旱情与旱灾快速监测评估、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能够及时为政府、土地资源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舒欣,郑洁,刘蕊溪[10](2019)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利用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其相关软件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研究。首先,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其次,本文以峨眉山市某镇为研究区域,根据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分别对地块、建筑物、注记、道路、林地等地物进行图斑分类;并通过拓扑处理对图斑结果进行修改,完成地图整饰,制作相应的地图;最后,对该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IS技术对土地利用分类研究具有高效合理的作用,同时分类结果准确且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区域治理》期刊2019年31期)

土地利用分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保定市清苑区为研究对象,使用Landsat8数据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像特征,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研究。通过目视解译和高清网络地图,建立土地利用种类的训练样本来进行监督分类,通过计算样本的可分离性确定了最终的训练样本来进行分类,并用验证样本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利用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1].白宇兴.基于Landsat8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对比研究——以西安市未央区为例[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9

[2].祝文华,师欢瑜.基于Landsat8的保定清苑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J].信息通信.2019

[3].何朝霞.基于指数的决策树土地利用分类算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

[4].欧健滨,罗文斐,刘畅.多源数据结合的高分一号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徐勇,赵燊,段健.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研究[J].地理研究.2019

[6].于书伦,段娟莉,杨永波.空间规划视角下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分类标准初探[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

[7].成文连.生态影响评价中“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

[8].饶颖霞,李响.基于人口热力图和土地利用分类实现人流量空间分布的精确提取[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

[9].田琳静,宋文龙,卢奕竹,吕娟,李焕新.基于深度学习的农业区土地利用无人机监测分类[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9

[10].舒欣,郑洁,刘蕊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利用分类[J].区域治理.2019

标签:;  ;  ;  ;  ;  ;  ;  

土地利用分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