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盆地土壤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

天水盆地土壤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

论文摘要

全新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该时期的气候演变研究已经成为古气候研究的重点。天水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接地,是古气候研究中具有独特地理位置的特色典型区域,同时天水盆地位于黄土高原西部,区内发育连续堆积的厚层风成黄土,是记录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研究材料。这些黄土剖面蕴含的丰富古气候信息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例如这些沉积物的地层序列和年代序列、理化性质和沉积学特征、风化成壤特征以及揭示的气候演变规律等。本文在野外详细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天水盆地师家崖(SJY)典型黄土-古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光释光测年(OSL)、地层沉积特征以及文化遗层的断代技术,对其地层序列、理化性质、元素组成、气候演变规律等进行了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结论:(1)建立了黄土地层序列。SJY剖面黄土-古土壤的地层序列从上往下依次为:表土层(TS)→全新世黄土层(L0)→古土壤层上部(S0上)→弱土壤层(Lx)→古土壤层下部(S0下)→过渡黄土(Lt)→马兰黄土(L1)。(2)黄土的沉积学与物理性质特征:SJY剖面中各地层单元理化性质指标差异显著。SJY剖面低频、高频、以及频率磁化率变化趋势相似,在古土壤层呈现高值,在黄土层呈现低值。SJY剖面粒度组成以粗粉砂为主,其次为细粉砂和粘粒。粒度组成较均一,分选性较好,峰态呈中等,属正偏型。粘粒含量、细粉砂含量、粘粒/粗粉砂比值和磁化率在古土壤层上部(S0上)和古土壤层下部(S0下)出现高值,在全新世黄土(L0)、马兰黄土(L1)和过渡黄土(Lt)为低值;而粗粉砂在古土壤中含量较少,在黄土层中含量较多。剖面中吸湿水和烧失量含量变化与磁化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古土壤层上部(S0上)和古土壤层下部(S0下)中较高,全新世黄土(L0)、马兰黄土(L1)和过渡黄土(Lt)中较低,而碳酸钙变化呈相反趋势。(3)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剖面中常量元素Ca和Na均古土壤层上部(S0上)和古土壤层下部(S0下)中含量呈现高值,在全新世黄土(L0)、马兰黄土(L1)和过渡黄土(Lt)含量呈现低值;而元素Si、Fe、K和Al变化趋势与元素Ca和Na相反;对Ca/Mg、K/Na、淋溶系数、退碱系数、残积系数和化学蚀变系数(CIA)等化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古土壤层上部(S0上)和古土壤层下部(S0下)层形成时期成壤改造作用强烈,全新世黄土(L0)、马兰黄土(L1)和过渡黄土(Lt)堆积时期成壤改造作用微弱的规律;以Ti为参比,表明Si、Fe、K和A1相对富集,而Na和Ca发生不同程度的淋溶,剖面总体处于低等的化学风化阶段。(4)黄土风化成壤特征:天水盆地SJY剖面经历风化改造作用微弱,处于脱Ca、Na富Al和Fe低等风化阶段。古土壤形成期间,风化成壤较强烈,黄土形成期风化成壤作用较弱。(5)气候变化的阶段性:重建天水盆地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化历程,共分为三个阶段:全新世早期(11500~8500 a B.P.)气候温凉;全新世中期(8500~3100 a B.P.),气候总体上暖湿的,但并不是持续稳定的,其中在7000~6000 a B.P.出现气候波动,气候冷干;全新世晚期(3100 aB.P.以来),气候又进入一个相对温凉少雨的时期。(6)全新世中期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事件:在全新世中期,磁化率和粒级曲线表现出峰谷交错的情况,尤其是在110~80 cm处,粘粒含量曲线波动剧烈。Al、Fe等元素呈现低值,Ca和Na等在此阶段呈现高值,CIA、K/Na等在此阶段呈现低值,表明这一时间夏季风不稳定,冷热交替现象频繁,在7000~6000 a B.P.期间出现了气候波动事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研究现状
  •     1.2.1 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现状
  •     1.2.2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工作量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概况和研究地点
  •   2.1 区域概况
  •   2.2 研究材料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地层年代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物理性质参数测定
  •     3.1.2 化学性质参数测定
  •   3.2 地层年代分析
  • 第4章 实验结果分析
  •   4.1 SJY剖面磁化率特征
  •   4.2 SJY剖面粒度特征
  •     4.2.1 SJY剖面粒度组成特征
  •     4.2.2 SJY剖面粒度参数特征
  •   4.3 SJY剖面吸湿水、烧失量以及碳酸钙特征
  •     4.3.1 SJY剖面吸湿水特征
  •     4.3.2 SJY剖面烧失量特征
  •     4.3.3 SJY剖面碳酸钙特征
  •   4.4 SJY剖面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4.4.1 SJY剖面常量元素特征
  •     4.4.2 SJY剖面微量元素特征
  •     4.4.3 SJY剖面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     4.4.4 SJY剖面元素迁移特征
  • 第5章 天水盆地全新世气候演变的阶段性分析
  •   5.1 全新世早期
  •   5.2 全新世中期
  •   5.3 全新世晚期
  • 第6章 天水盆地全新世气候波动响应研究
  •   6.1 全新世气候阶段响应研究
  •   6.2 全新世中期气候响应研究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本文存在问题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刘俊余

    导师: 查小春

    关键词: 全新世,黄土古土壤,气候波动,全球气候变化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地质学,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

    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分类号: P532;P534.63;P642.131

    DOI: 10.27292/d.cnki.gsxfu.2019.000523

    总页数: 91

    文件大小: 6587K

    下载量: 30

    相关论文文献

    • [1].甘肃天水全新世黄土粒度、磁化率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让古人类遗骸告诉我们,人类是如何扩散到全球的(上)[J]. 飞碟探索 2016(03)
    • [3].环境[J]. 生物进化 2017(01)
    • [4].惩罚、规范与合作——全新世人类合作之谜的一个解决方案[J]. 哲学研究 2016(04)
    • [5].全新世事件3与古文化变迁[J]. 地质科技情报 2010(03)
    • [6].全新世以来中国北方的环境变迁[J]. 松州 2009(Z1)
    • [7].中晚全新世科尔沁沙地演化与气候变化[J]. 中国沙漠 2013(01)
    • [8].鲁南地区全新世环境变化与文化响应[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7)
    • [9].太湖地区早全新世罕见人类活动的古地理分析[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0].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期的气候突变和中国农业的起源[J]. 热带地理 2011(02)
    • [11].呼伦贝尔高平原全新世早晚期砂、土楔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011(05)
    • [12].关中平原全新世以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时空演变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06)
    • [13].青藏高原东部全新世泥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探[J].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8(03)
    • [14].全新世安塞剖面的磁学特征变化历史及其受控因子分析[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05)
    • [15].基于孢粉记录的中国西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5)
    • [16].山东半岛近岸海区全新世泥质沉积体研究现状[J]. 海洋地质前沿 2013(10)
    • [17].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泥炭正构烷烃的生物记录[J]. 沉积学报 2009(01)
    • [18].黄河马头关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恢复及气候背景研究[J]. 干旱区地理 2017(01)
    • [19].沂沭断裂带北段全新世活动断层的发现及其意义[J]. 山东国土资源 2017(04)
    • [20].人类世:我们创造的新世界[J].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1(08)
    • [21].青藏高原中晚全新世人类活动的孢粉记录[J]. 地球与环境 2020(06)
    • [22].四川中——晚全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变对三星堆文明兴衰的影响[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08)
    • [23].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化[J]. 地球与环境 2019(05)
    • [24].我们现在都是气候难民[J]. 中国经济报告 2018(09)
    • [25].新疆伊犁可克达拉剖面晚全新世古土壤与环境[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5)
    • [26].砗磲记录的南海西沙晚全新世温暖期的高海温特征[J]. 科学通报 2014(18)
    • [27].中国2007年以来全新世火山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1(04)
    • [28].全新世毛乌素沙地演化初探[J]. 现代盐化工 2018(02)
    • [29].冬夏季温度和降水变化对青海湖全新世环境变化的影响初探(英文)[J]. 盐湖研究 2018(02)
    • [30].全新世早期石笋灰度序列记录的气候环境信息分析——以重庆羊口洞石笋为例[J]. 中国岩溶 2017(02)

    标签:;  ;  ;  ;  

    天水盆地土壤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