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加氢反应论文_沈亚峰,安霓虹,谢继阳,戴云生,唐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苯加氢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化剂,噻吩,交联,纳米,聚酰胺,膨润土,等离子体。

苯加氢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沈亚峰,安霓虹,谢继阳,戴云生,唐春[1](2017)在《还原方式对Ru-Zn/ZrO_2催化剂上苯加氢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选择性加氢制环己烯为模型反应,考察了Ru-Zn/ZrO_2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还原方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运用TEM、SEM、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评价结果表明,采用高压液相还原制备的RuZn/ZrO_2-3催化剂在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中表现出高催化性能,当苯转化率为41%时,环己烯选择性达到了83.8%.TEM、SEM结果表明催化剂上Ru微晶呈高分散,有利于苯转化率的提高.BET比表面积25 m~2/g,RuZn/ZrO_2-3催化剂最可几孔径分布范围20~50 nm,有利于环己烯选择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李迎春,孟保勋,魏新军[2](2015)在《苯加氢反应釜搅拌器的国产化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引进的环己醇生产装置中苯加氢反应釜大轴径搅拌器进行了国产化改造。将承重轴装置中的深沟球轴承改为调心滚子轴承,配合安装原有的定位轴承,使整个搅拌轴的轴承装置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和径向负荷;在轴承外圈设计有润滑油槽和油孔,增加了轴承润滑油站,为调心滚子轴承补充润滑油,并对整个轴承装置进行润滑和冷却,提高了大轴径搅拌器运行稳定性和系统的密封性能,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周期。(本文来源于《河南化工》期刊2015年03期)

褚绮,冯杰,张丽丽,徐坤,谢克昌[3](2015)在《苯加氢反应中助剂K对Ni_2Mo_3N催化剂耐硫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Ni2M o3N在芳烃加氢过程中的耐硫性,采用络合物分解法制备以碱金属K为助剂的K-Ni2M o3N催化剂,并应用于0.01%(质量分数)噻吩存在下的苯加氢反应体系。研究表明,电子型助剂K的添加对于Ni2M o3N晶体结构无影响,但可以提高催化剂噻吩初始耐硫性至85%(苯转化率)。分析原因发现,碱金属助剂K改变了催化剂表面Ni物种电子状态,增加Ni原子表面电子密度,使得表面Ni呈富电子状态,削弱噻吩与Ni间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吴丁[4](2014)在《锆基MOF为前驱体制备Ni/ZrO_2催化苯加氢反应及酸化膨润土催化合成乙基叔丁基醚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无机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具有一维,二维或叁维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体材料,又叫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它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在气体吸附、分子识别、荧光、离子交换、催化等许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分别以具有大比表面积和高热稳定性的锆基MOF材料nano@UiO–66为载体和前驱体,负载金属Ni,得到一系列不同温度焙烧的15%NU催化剂和不同Ni含量的NU-450催化剂,并用无机物制备Ni/ZrO2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TPR,TPD及元素分析等表征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进行分析。通过苯加氢反应考察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i含量15%,450oC焙烧的NU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Ni的分散性高,苯加氢活性最好,且明显优于相同Ni含量的无机物制备的Ni/ZrO2催化剂。另外,膨润土是一种天然含水硅酸盐土状矿物,经酸化修饰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理想的孔道结构,较好的耐热性和机械稳定性以及较为新颖的酸特性。本文以不同浓度的H2SO4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得到酸化膨润土催化剂x%H2SO4-BN (x=20,25,30,35,40),通过XRD,BET,FT-IR,Py-IR和NH3-TPD对膨润土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证明膨润土经酸化后,骨架结构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其比表面和孔容有很大的提高,且弱酸位增多。将其用于催化乙醇(EtOH)和叔丁醇(TBA)合成乙基叔丁基醚(ETBE)的醚化反应。结果表明,30%H2SO4-BN催化活性最好,最佳实验条件:催化剂用量为3.5%(催化剂与叔丁醇的质量百分比),反应温度130oC,原料摩尔比(EtOH: TBA)为2:1。(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4-06-30)

杨帆,张静,吴维成[5](2014)在《Mo_2C/γ-Al_2O_3催化剂上苯加氢反应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程序升温反应法制备了钝化态、还原钝化态和新鲜态Mo2C/γ-Al2O3催化剂,结合原位红外光谱表征技术和反应性能评价,考察、比较了叁种催化剂苯加氢反应活性.原位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新鲜态Mo2C/γ-Al2O3催化剂在室温就显示了较好的苯加氢反应活性,表现了类贵金属的催化活性.CO吸附在反应前后新鲜态Mo2C/γ-Al2O3催化剂上的对比结果表明,低价态的Mo位(Moδ+(0<δ<2))是苯加氢反应活性中心.叁种催化剂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新鲜态Mo2C/γ-Al2O3催化剂反应活性最好,催化剂寿命最长,失活之后在500°C下H2处理即可恢复原有活性.(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李琳,秦君,覃丽婷,张爱清[6](2013)在《交联型超支化聚酰胺负载钌纳米簇杂化膜的制备及其催化苯加氢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4’-二氨基二苯醚为A2单体,均苯叁甲酸为B3单体,溶液缩聚合成摩尔比为2∶1的A2+B3型超支化聚酰胺,并对其进行改性,将端基转变为乙烯基,再通过热交联反应,加入甲基丙烯酸控制交联度,从而制备出了5种不同交联度的超支化聚酰胺.分别将其作为钌纳米簇的载体,最终得到相应5种不同交联度超支化聚酰胺负载钌杂化膜催化剂,用FT-IR、1H-NMR、SEM、XPS等对杂化膜催化剂表征,研究了其在苯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度的增加,苯的转化率逐渐升高,环己烯的选择性也呈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郭桂新[7](2013)在《钛交联膨润土负载Ni基催化剂催化噻吩加氢脱硫和苯加氢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膨润土是一种天然粘土矿产资源,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天然膨润土进行酸化或交联处理,改变层间阳离子的类型来改善其性能,从而获得新型膨润土复合材料以满足众多领域的应用和科学研究。本文首先以钛交联膨润土为载体,以噻吩加氢脱硫为探针反应,考察了负载型Ni2P催化剂对噻吩转化率的催化活性。结果发现相对于传统催化剂载体A1203和Si02,高比表面积的钛交联膨润土作载体的Ni2P比传统催化剂载体负载的Ni2P催化剂活性更高。以钛交联膨润土为载体时Ni-P在更低温度下就可以还原生成主要的活性相Ni2P,而不会生成其他Ni-P化合物,并且能较好分散在载体的表面。因此钛交联膨润土是一种较好的噻吩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载体。以苯加氢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添加了稀土元素的钛交联膨润土和Ni/Al2O3负载Ni催化剂对苯的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Ti-NaBen和Ni/RE-Ti-NaBen的苯加氢活性均比Ni/Al2O3的活性高。相对于钛交联膨润土负载Ni,添加了稀土元素的Ni催化剂对苯加氢反应活性有影响,La元素的添加会使苯加氢的活性升高。以苯加氢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添加了Fe元素的钛交联膨润土负载Ni催化剂对苯的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Fe元素的加入影响了Ni物种的还原,没有使苯加氢活性升高。(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3-06-01)

李琳,翟豪,张爱清,秦君[8](2013)在《接枝改性壳聚糖负载铂纳米簇杂化膜催化苯加氢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壳聚糖(CS)进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接枝改性,并与Pt纳米簇进行杂化,制备出Pt/CS-g-GMA杂化膜。采用TEM、XRD、1HNMR和XPS等手段对杂化膜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苯液相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显示:相对于壳聚糖负载铂纳米簇杂化膜催化剂(Pt/CS),使用Pt/CS-g-GMA杂化膜催化苯加氢反应,苯的转化率大幅度提高,从0.54%增加到了2.14%,环己烯的选择性一直保持在55%左右。而使用纯铂纳米簇催化剂时,产物中没有环己烯生成。因此,CS-g-GMA膜在控制苯选择性加氢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GMA基团的引入改变了壳聚糖的结晶度,增加了膜在苯中的溶胀度,详细讨论了杂化膜的结构、膜的溶胀度以及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3年03期)

褚绮,冯杰,李文英,谢克昌[9](2013)在《Ni/Mo/N催化剂合成及其在噻吩存在体系下苯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Ni/Mo/N间隙型催化剂具有高的加氢活性及良好耐硫性, 可应用于煤液化油加氢精制高性能喷气燃料. N原子由于只占据晶格间隙位置, 在进入Ni/Mo过程中会因不占据晶格中的特定晶位, 容易从金属晶格溢出导致无法形成稳定的Ni/Mo/N间隙型催化剂. 为此, 本文利用前驱体晶型控制的方式来实现Ni/Mo/N催化剂合成. 采用络合物分解一步法, 考察了不同结晶过程和老化时间对合成的Ni/Mo/N催化剂用于苯加氢反应活性影响, 并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对催化剂结构组成进行表征. XRD分析结果显示, 钼酸铵[(NH4)6Mo7O24·4H2O]、乙酸镍[Ni(CH3COO)2·4H2O]和六亚甲基四胺(HMT)添加顺序、结晶过程和老化时间直接影响催化剂组成, 并决定Ni/Mo/N晶相的形成. 结晶过程慢速搅拌速度和短老化时间有利于合成含Ni2Mo3N, Mo2C和Ni晶相的高活性Ni/Mo/N间隙型催化剂, 使苯加氢制环己烷模型反应苯的最大转化率达93%, 环己烷选择性为100%. 含0.01 wt%噻吩的存在使苯转化率由72%降至50%, XPS分析结果表明, 催化剂表面形成的MoS2是催化剂活性降低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周彩荣,于欣,杨勇高,王海峰[10](2012)在《常压DBD等离子体法气相苯加氢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TP-2000 K等离子体电源,对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下气相苯催化加氢反应进行了研究.在无催化剂条件下,考察了放电电压,停留时间,气体物料配比对苯加氢反应的影响,并优化出等离子体法的反应条件:气体停留时间12 s,物料配比VH2/VAr+Ben=2:1,放电电压14 kV.在此条件下,对催化剂用于等离子体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用浸渍法制备的金属催化剂可使苯的转化率从无催化剂时的78%提高到90%以上,目标产物环己烷和环己烯的总收率可达到70%以上.运用BHJ和EMS技术对自制催化剂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常压常温用等离子体进行还原处理的催化剂,其比表面积从13.72 m2/g提高到19.08 m2/g,孔体积由76.81×10-3cm3/g提高到107.7×10-3cm3/g.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所制备催化剂的表面特征,催化剂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布均匀,表面颗粒粒度为8 nm左右,Ni元素在外表面的质量分数达到32%.(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苯加氢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引进的环己醇生产装置中苯加氢反应釜大轴径搅拌器进行了国产化改造。将承重轴装置中的深沟球轴承改为调心滚子轴承,配合安装原有的定位轴承,使整个搅拌轴的轴承装置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和径向负荷;在轴承外圈设计有润滑油槽和油孔,增加了轴承润滑油站,为调心滚子轴承补充润滑油,并对整个轴承装置进行润滑和冷却,提高了大轴径搅拌器运行稳定性和系统的密封性能,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周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苯加氢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沈亚峰,安霓虹,谢继阳,戴云生,唐春.还原方式对Ru-Zn/ZrO_2催化剂上苯加氢反应的影响[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2].李迎春,孟保勋,魏新军.苯加氢反应釜搅拌器的国产化改造[J].河南化工.2015

[3].褚绮,冯杰,张丽丽,徐坤,谢克昌.苯加氢反应中助剂K对Ni_2Mo_3N催化剂耐硫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5

[4].吴丁.锆基MOF为前驱体制备Ni/ZrO_2催化苯加氢反应及酸化膨润土催化合成乙基叔丁基醚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4

[5].杨帆,张静,吴维成.Mo_2C/γ-Al_2O_3催化剂上苯加氢反应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14

[6].李琳,秦君,覃丽婷,张爱清.交联型超支化聚酰胺负载钌纳米簇杂化膜的制备及其催化苯加氢反应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7].郭桂新.钛交联膨润土负载Ni基催化剂催化噻吩加氢脱硫和苯加氢反应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3

[8].李琳,翟豪,张爱清,秦君.接枝改性壳聚糖负载铂纳米簇杂化膜催化苯加氢反应研究[J].化学试剂.2013

[9].褚绮,冯杰,李文英,谢克昌.Ni/Mo/N催化剂合成及其在噻吩存在体系下苯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英文)[J].催化学报.2013

[10].周彩荣,于欣,杨勇高,王海峰.常压DBD等离子体法气相苯加氢反应的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

论文知识图

铂碳电极上不同反应温度对苯加氢反不同阴极电势对苯加氢反应的影...催化剂预处理温度对苯加氢反应...催化剂上苯加氢反应的Arrhenius图催化剂上苯加氢反应的氢压曲线P t/A l2O3和W O3/A l2O3组成的机械混...

标签:;  ;  ;  ;  ;  ;  ;  

苯加氢反应论文_沈亚峰,安霓虹,谢继阳,戴云生,唐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