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社会学论文_周丽锦

导读:本文包含了科学知识社会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社会学,知识,科学知识,政治学,黄帝内经,恩格斯,译者。

科学知识社会学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锦[1](2019)在《“副文本”理论视角下社会科学译着的编辑——以《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法国学者杰拉德·热奈特的定义,"副文本"是指围绕文本所产生的所有边缘的或者补充性质的材料。本文以《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中译本的编辑出版过程为例,论述了社会科学类译着中几类主要文本的作用。本文认为,对于副文本的重视和应用正确的编辑方法有助于提高社会科学类译着的质量。(本文来源于《翻译研究与教学》期刊2019年02期)

古雅琳,于成[2](2019)在《医学知识的社会建构——基于科学社会学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知识社会学旨在说明,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包含着社会内容,不能忽视知识形成过程中社会文化条件、个体体验等因素。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伯格和卢克曼的建构论分析框架,从客观建构和主观建构两个层面,分析医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制度性因素和个体性因素。揭示这些因素,有助于人们理解不能仅仅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并利用医学知识,更要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认识到个体对医学知识的内化,乃是制度化、合法化的知识与个人主观体验不断辩证的过程,从而避免具体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物化及工具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吴莉莎[3](2019)在《科学的知识社会学维度——兼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科学观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历史上许多学者都对科学提出过自己的见解或者提出过自己的科学论述。随着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它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到了近代更是近乎狂热似的宗教崇拜。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观恰好是知识社会学中两种对立的主张,通过分析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可以在知识社会学的这个维度很好地探讨一下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差异性和地位。科学的这种知识社会学的维度探讨的目的就是要制止人们对自然科学普适性的盲从,并取消自然科学的种种优待。(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期刊2019年02期)

郭德侠,楚江亭[4](2019)在《如何深化教师教学专长研究?——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柯林斯专长研究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剖析教育学界关于教师教学专长问题的研究发现,既有研究存在着忽视知识转移、对意会知识重视不够、淡化教学实践、缺乏田野研究等问题,致使研究难以深入。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柯林斯基于当代前沿科学实验中的各种争论,运用社会学田野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科学实验争论的起因、过程等的详尽考察,提出了专长研究中颇具价值、独特深刻的观点。本文在借鉴其研究的基础上,对深化教师教学专长研究提出了应该关注的问题和若干建议。(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陈华珊,叶锦涛[5](2018)在《知识图谱及社会网络视角下的科学范式变迁:以中国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社会学叁本核心刊物《中国社会科学》(1986—2016)、《社会学研究》(1986—2016)与《社会》(2006—2016)所发表全部论文为研究素材,运用文本语义分析手段,对叁十年来中文社会学的知识空间进行了测量,并从社会网络的角度考察了叁十年来社会学知识空间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从而反映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历程。通过构建相关网络指标,对中文社会学知识空间的"硬核圈"进行了测量,从中考察社会学范式变迁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学本土化问题进行了回应,同时展示了运用现代自然语言分析技术对大规模文本建立知识图谱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王任[6](2018)在《大学生科技文化教育的叁重目标——一种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知识社会学认为科学知识具有有限客观性,科学知识生产与科学家信念紧密相关,并且科学知识生产过程具有文化性。中国大学生科技文化教育过于强调对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缺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照。在科学知识社会学视域下,中国应该重塑大学生科技文化教育目标: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技文化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将科学精神培育作为科技文化教育的核心目标;将科学思维训练作为科技文化教育的微观目标。(本文来源于《江苏高教》期刊2018年11期)

李硕秋[7](2018)在《科学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古代医籍中全面而系统地记载古代医疗经验及理论知识的经典着作,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但因为缺乏考古材料,且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黄帝内经》文本已非本来面貌,导致《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千百年来争执不休。《黄帝内经》里有大量模糊甚至相互矛盾的内容,导致后来的中医学者各执己见,随之学派林立,中医因此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固的范式。《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以及作者信息的澄清,将为推动中医范式的建立提供基本条件。古今学者从多角度、多学科推测《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黄帝内经》非一时一人之作,其主体应该成书于西汉早期,再接下来几乎没有什么突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通过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发展背景及其思想的介绍与分析,我们认为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来研究《黄帝内经》成书年代问题具有可行性,可以突破以往基于文献考据考证的研究方法所带来的局限性。本文以“上医医国”的思想理念为线索,以“奇恒之腑”为突破点,逐步分析出《黄帝内经》中暗含的政治隐喻及背景,从而得出《黄帝内经》并不是由某个普通人出于单纯的医学爱好写成的,而是有复杂的官方背景和政治考量,其目的之一是想通过医学理论与治国思想的一致性来为这个国家提出一整套治国方案,而这个人就是汉景帝之子、废太子刘荣。同时,通过对“奇恒之腑”、“从容”、“心为君主之官”等的政治解读,《黄帝内经》中很多矛盾之处都得到梳理和解释,对医学史上一些长期的临床争论也给予了澄清。通过揭示同时期的《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的内容、思想以及与《黄帝内经》的关系,论文展示了《黄帝内经》所处的复杂的文化环境,并通过与文化环境紧密关联的政治环境的分析,再次从整体上再现了《黄帝内经》复杂的写作背景。正是这种复杂的环境,造成了《黄帝内经》中隐匿的写作手法以及某些篇目晦涩难懂的独特面貌。(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谢建锋[8](2018)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科学”政治学——曼海姆现代政治学观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曼海姆划分了政治和行政,并且结合现代思想史上各种政治思想类型,他认为政治科学并不是一种学理建构,政治科学以不同阶级和政党的实践为基础,这种研究还联系了理论和实践。构建政治科学不能以党派政治立场为基础,政治科学超越了党派眼光,构建政治科学不能只是依附于知识分子。虽然曼哈慕的政治学理论具有独特的视角,但是仍旧具有不彻底性和调和性,加有一定的保守主义色彩。(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8年09期)

张林,温志雄[9](2017)在《科学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科学知识社会学"行动者—网络分析"方法的角度来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性质,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网络中的一个元素,被用以巩固新古典经济学网络,排斥异己。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或者方法贡献以及获奖者国别说明了这一点。此外,比如琼·罗宾逊这类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左翼经济学家未能获奖,也充分说明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这一性质。诺贝尔经济学奖常常选择在特定的时间表彰某些经济学家,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用诺贝尔经济学奖来巩固自身网络的一种做法。(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丁大尉,胡志强[10](2016)在《网络环境下的开放获取知识共享机制——基于科学社会学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开放获取知识共享机制的本质是构建全球范围内开放共享的知识获取平台,其目的在于打破科学信息的商业垄断。本文指出,科学信息的商业垄断是知识资本化的产物,但它区别于市场模型下科学知识合理的保密行为。同时,开放获取知识获取范式中的"开放性"要求也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公有性"规范,两者存在价值判断、实现路径、制度保证以及约束对象等四个方面的差异。(本文来源于《科学学研究》期刊2016年10期)

科学知识社会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学知识社会学旨在说明,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包含着社会内容,不能忽视知识形成过程中社会文化条件、个体体验等因素。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伯格和卢克曼的建构论分析框架,从客观建构和主观建构两个层面,分析医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制度性因素和个体性因素。揭示这些因素,有助于人们理解不能仅仅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并利用医学知识,更要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认识到个体对医学知识的内化,乃是制度化、合法化的知识与个人主观体验不断辩证的过程,从而避免具体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物化及工具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学知识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

[1].周丽锦.“副文本”理论视角下社会科学译着的编辑——以《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为例[J].翻译研究与教学.2019

[2].古雅琳,于成.医学知识的社会建构——基于科学社会学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

[3].吴莉莎.科学的知识社会学维度——兼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科学观差异[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

[4].郭德侠,楚江亭.如何深化教师教学专长研究?——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柯林斯专长研究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

[5].陈华珊,叶锦涛.知识图谱及社会网络视角下的科学范式变迁:以中国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王任.大学生科技文化教育的叁重目标——一种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视域[J].江苏高教.2018

[7].李硕秋.科学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8].谢建锋.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科学”政治学——曼海姆现代政治学观探析[J].才智.2018

[9].张林,温志雄.科学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10].丁大尉,胡志强.网络环境下的开放获取知识共享机制——基于科学社会学视角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6

论文知识图

国际科学学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知识图谱(1...科学的交流与评价网络科学知识社会国际科学学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知识图谱...国际科学学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知识图谱(1...

标签:;  ;  ;  ;  ;  ;  ;  

科学知识社会学论文_周丽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