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能训练方法探讨

中学生体能训练方法探讨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加强体育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初中教育的重点内容。中小学生处在身体发育期,有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中小学生体能训练中训练的内容、训练方法要有特殊性、针对性,科学地让学生参与体能训练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中学生体能训练的特点与重要性,并分析了科学的训练方法,以供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体能训练方法

一、中小学生体能训练的意义

1.促进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担负着提高青少年儿童学生体质,为国家发现体育苗子,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的重任。如何让中小学学生得到科学有效的锻炼指导,是摆在教师面前应探索并加以实践的问题。为了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就必须提高其体能。

2.促进自身身体健康发育。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体内新陈代谢显著增强,体力消耗与产热也都增加。研究证明,他们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的增长幅度可显著地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者。骨骼生长是体格发育的基础,中小学正值生长发育的突增阶段,此时期学生多做跑、跳、蹲、腾、跃等运动,可以活跃骨骼的微细循环,有助钙磷矿物质的骨内沉积,促进长骨发育和身高增长。

二、强健体魄的重要性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充分科学的体能训练是学生健康发育的保证。同时,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可以掌握多种身体技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通过体能训练还可以强健体魄,锻炼学生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增强人的体质和耐力。其次,现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很快,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抒发内心的压抑情绪,增强自身的自信心。此外,现代社会对于青少年的压力很大,健康的身体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而且长期的体能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三、中学生体能训练方法

1.合理安排训练的时间。虽然人们经常说运动在生命的每时每刻,但科学来说,运动是有时间之分的,如,早上6点到7点和下午5点到6点则是最好的和最科学的训练时间,其他时间的运动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例如早上6点前的晨跑,对于南方来说,6点时,太阳刚刚升起不久,树木刚刚开始呼出氧气,所以氧气含量较低,当你在这段时间进行有氧运动时,你吸进的不是氧气,而是一些大气中的废气,这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因为,这些废气大多数都是一些不能被降解的辐射污染物,长期地吸收,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而对于北方来说,6点时,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这时树木仍处于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阶段,因此氧气含量更低,废气含量更高,更加不利于晨跑,更加对身体有害。

2.合理安排训练项目。我们的体能训练计划中也应当确立一个体能目标,对于高中生来说,体能训练的目标主要是加强他们的心肺、力量和柔韧度,所以,我们也应选择一些有利于心肺、力量和柔韧度的项目来练习,例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等。俯卧撑有利于手臂力量的加强和腰部力量的加强,仰卧起坐主要是加强腰部的力量和韧带的柔韧性,引体向上主要是锻炼手臂的力量。此外,在每次训练前和训练后都要做好充分的舒展运动。

3.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充分的理论知识,以及先进的训练方式开发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体能训练对于学习和人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枯燥的体能训练的抵触心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固定的训练模式,在保证训练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加体能训练的趣味性,优化体能训练的教学模式。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以及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进行系统的锻炼。中学体育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和身体素质,进行循序渐进的体能训练,合理安排体能训练的强度。坚持个性化教学的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制定不同强度的锻炼模式,实现体能训练的可持续性。同时,在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对于不同训练项目的兴趣程度,引导学生培养体育特长,增强体能训练中学生的自主性。

4.科学的体能训练模式。体能训练的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要实现体能训练的目的,必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中学学生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自身的可塑性非常高,体育教师要根据一段时间的尝试和观察,了解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身体潜力,制定逐步发展的体能训练的教学方案。

5.身体训练与个人特点统一。在训练过程中,影响训练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身体训练、专项能力训练与个人特点及运动机能改善规律的特点统一的完善程度。教师必须在深入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训练计划,既体现项目特征的训练共性,又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的训练特点,两者科学的统一,才能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卫萍加强初中体育管理体现学生体能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1)。

[2]刘兆修初中体育训练活动管理的作用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5,(11)。

[3]吴雪丽分层教学法用于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10)。

标签:;  ;  ;  

中学生体能训练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