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江苏省苏州市215000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复杂,专业性强,开展具体工作时,需要考量的相关问题和内容比较多,施工设计要求高。本文从结构、功能、接口三个方面,对该系统设计进行论述,优选出最佳设计方案,用以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建设。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呈现网络发展特点,线网的效率及是否安全,受换乘站主体结构和监控功能影响。具体工程设计实施中,要对换乘站综合系统平台结构和功能等进行科学设置,确保各线路运营及管理的独立性,兼顾调度和指挥的统一及有效,从而达到良好的系统设计效果。

1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1.1设置原则

换乘站是地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一旦发生问题,需统一调度车站防灾设备。加之,它是多条线路的节点,灾害影响辐射范围比较大。这便凸显了在换乘站设置综合监控系统的必要性。换乘站有站台、站厅、通道、节点等多种换乘方式,且换乘布局多样。依据建设周期和换乘方式,需遵循以下原则设计综合监控系统:同期建设,站厅、站台层公共区域共用,需要合设车控室和综合监控系统;分设综合监控系统和车控室,各线路独立运营,倘若发生灾害进行联动;在原线路基础上对综合监控系统和车控室扩容,使后建线路有接口;分设综合监控系统和车控室,各线路独立运营,发生灾害进行联动[1]。

1.2管理界面

地铁机电系统中,分设牵引供电、屏蔽门、信号和专用通信,并依据资源共享原则对其他各系统进行设计,提升运营安全,便于管理。设置换乘站机电设备时,设备系统的管理应为同一运营主体,合设各换乘线路,降低后期维护管理难度;设备系统运营管理主体不同,分设换乘线路,确保管理界面的清晰,提高管理效率,确保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1.3平台设置方案

将综合监控系统独立设置在各线路上,将车站换乘形式、运营管理情况和车站建设时序等指标,对机电系统进行统一设置。各合设的深度集成子系统通过如下方式被接入到综合监控系统中:分别以集成和互联方式,在先期建设线路和后建换乘线路接入,前者负责全部监控工作,后者仅监视设备;先后建设的换乘线路均采用集成接入方式,秉承运营属地划分原则,对相关控制权限进行设置,控制各自监控区内的设备,监视其他非控制区内设备,并对报警信息进行交互,进行跨线联动。

2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功能设计

2.1换乘站子系统互通信息

在单条线路综合监控系统中接入换乘线路的分设和合设子系统,接口要向邻站转发如下信息:400VⅠ/Ⅱ段馈线开关位置和状态;通风大小系统、各类照明、给排水、水系统、空调、模式、传感器等信息;防烟分区火警、区间手报、专用排烟风机状态等各类消防信息;门控单元故障、就地控制盘、滑动门、应急门状态及报警信息;自动售检票运营情况及各类闸机状态;换乘区域摄像机视频信息;轨道站用超时信息[2]。

2.2换乘站联动功能

火灾联动。倘若换乘站发生火灾,相关线路在第一时间进入火灾运行模式。该状况下,门禁系统、乘客信息、广播等相互联动。分设FAS,由各线单独管理,倘若换乘车站完成设计但施工尚未就绪,依据各线管辖范围设置FAS。该背景下,车站防灾报警及设施的联动控制依托多系统实现,设置站或中央级换乘接口。正常状态下,线路设备的监控及邻线设备的监视依托该线路集成接口和换乘线路互联接口实现。倘若车站或周边发生火灾报警,FAS工作站完成信号接收之后,本线路和相邻线路同时启动消防及综合监控联动。合设FAS,依据建筑情况,在同厅或同台对FAS系统进行设置,并依据线路情况设置区间FAS和折返线FAS。将FAS主控制器设置在先开通线路,而FAS区域控制器则设置在后开通线路,二者相连,或者以单独的报警回路在FAS主控制器中接入。通过接口设置对火灾信息进行传递,防灾报警及设施的联动控制均由单个系统执行。合设BAS。分别将BAS可编程逻辑控制主控器和远程I/O模块箱设置在先后开通线路,依托通信总线,在主控器中接入。通过各线接口设置,实现单个系统与FAS的消防联动控制。

阻塞联动。如果在换乘站区间发生列车阻塞事故,需要多个线路通风系统支持,相关线路阻塞联动便要启动。分设BAS。换乘站某线路的ATS阻塞报警信号被监测到之后,依托换乘接口转发阻塞报警。各线综合监控系统对相关阻塞联动进行启动,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半自动的。各线综合监控系统既对所接线路BAS系统联动,也与各自PA、CCTV等系统联动,启动该模式。合设BAS。单个系统阻塞联动情况下,启动相关通风设备。ATS阻塞报警信号被监测到之后,依托换乘接口,转发该阻塞报警至邻线综合监控系统,与PA、CCTV等系统联动[3]。

3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接口设计

分设子系统。换乘站各线路综合监控系统接口子系统可软硬件互联,子系统直接互联方式很合适,继而依托各条线路前端的处理器与车站综合监控系统接口连接,以实现换乘站子系统所有信息发布。这一种监控方式,不需要变更各线路的软件硬件,只需要对画面、数据库组态工作予以执行即可。合设子系统。采用同类系统对BAS和FAS进行设计。该背景下,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的接口方式很合适,只把相关子系统设置模式进行更改,使其由两线分设转换为合并设置即可,实施过程简单,便利性强。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应适应网络背景下的道路运行要求,以此为背景对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进行科学设置。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专业性强,且比较复杂,与常规车站设计情况不同,需要立足于线网层面,采用专业技术手法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和考量,凸显换乘站的作用和价值,使综合监控系统功能与线网运行模式和要求等相吻合,达到良好的换乘站设计效果,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性能及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琛琛,朱晓飞.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4):63-67.

[2]赵文明.关于综合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设计研究[J].科研,2015,(5):210-210.

[3]王孟强.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换乘站机电系统信息共享方案之刍议[J].世界轨道交通,2017,(5):62-63.

标签:;  ;  ;  

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