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互用论文_李永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息互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信息,互用,广安市,互联网,建筑,清华大学,平台。

信息互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峰[1](2017)在《甘肃水利信息共享互用平台建设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省水利厅以新技术为基础,按照"共享互用、动静态结合、二叁维联动"的总思路尝试开展甘肃水利信息共享互用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建成甘肃水利信息共享互用平台及"掌上甘肃水利"APP,使甘肃水利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数字水利、智慧水利迈出了关键一步。(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期刊2017年14期)

曲继君[2](2016)在《基于绿色BIM的建筑能耗信息互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BIM”与“绿色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广泛运用,“绿色BIM”概念应运而生。BIM技术的数据共享与集成,为建筑设计、咨询、评价等方面提供强大的信息基础与分析处理能力,然而BIM核心建模软件与能耗模拟软件间的信息互用仍有待改进与加强。本研究基于“绿色BIM”概念,对建筑能耗信息互用性进行探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结合语言编程的方法进行改进,并通过实际案例,检验该方法过程的可行性与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绿色BIM”的概念进行归纳翻译,总结现阶段对其成功运用的项目案例,分析绿色BIM的发展存在缺乏全寿命周期中建筑材料、可再生能源的绿色BIM管理软件;BIM技术仍大量应用于设计与施工阶段,缺乏对运营维护和建筑拆除阶段及改建项目的关注;BIM模型集成绿色建筑模拟分析所需信息不规范;项目全过程各参与方间协调及信息传递和联动不及时;BIM模型在建模与分析转换过程中受阻五大问题。本文总结现阶段绿色BIM中信息互用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例模型,分别运用IFC、gb XML、DXF格式的互导模型效果,得出gb XML格式更适用于BIM核心建模软件与绿色分析软件间的结论。此外,本文提出将Revit软件的叁维模型直接导入e QUEST软件中进行能耗分析的工作方式,通过Java语言对DOE-2文件进行改进,并验证其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最后以江西省某住宅项目为案例,结合上述工作方式,对其节能设计进行优化,并分析窗墙比、围护结构材质以及建筑朝向对该建筑物采暖空调能耗的影响程度。(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6-05-27)

刘尚蔚,推晓伟,魏群[3](2014)在《基于IFC标准的BIM信息互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互用效率低一直是建筑行业所面临的难题,给建筑行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分析了建筑行业中信息互用所面临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介绍了BIM环境下信息的互用方式,通过实例解释了IFC的信息描述方式,提出了基于IFC标准的BIM信息互用方法,解决了软件间信息互用不良的问题.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某机场航站楼项目,实现了该项目中不同软件间信息的高效、准确互用.经验证,该方法正确、可行.(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黄多娜[4](2013)在《建筑信息模型(BIM)与能量分析程序的互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建筑业与信息化和多维管理的交叉领域不断发展,建筑信息模型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面向工程建设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技术,它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得到全世界广泛的关注与投入,然而在建筑信息模型与能量分析程序的互用这一交叉领域中仍然有待探索和改进。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评测建筑信息模型与能量分析程序对接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信息传递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信息传递问题,并通过一些改进的手段和方法,来帮助传递缺失掉的信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评测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软件(以Autodesk公司的Revit软件为样例),是否能够无缝对接能量分析程序(诸如Ecotect和IES(VE)等)。同时,本文评测了叁种常用建筑信息模型文件格式的互用性:DXF,gbXML以及IFC;并分析除了基本的几何信息之外,还有哪些信息能够被交换。同时,本文评测和比较了嵌入在BIM综合平台内的能量分析功能与导出文件外接能量分析程序的所需信息及计算结果,并讨论了这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本文同时评测了Revit建模平台的建筑信息模型与其设备计算选项中的分析所需模型信息,并选取了实例进行模拟运算,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在研究成果方面,本文最后改进了Revit的设备计算选项中与IES(VE)对接的接口以及界面,通过创建模板文件,设计了一个修补接口补丁来弥合建模平台导出的建筑信息模型与分析程序所需的分析模型之间的缺漏信息(建筑材料信息部分)。该模板文件被定义为一系列的“族”,来对接IES(VE)工程建设数据库中的数据,使其可以被导入到Revit建设项目文件中去,并且进行了样例测试,来验证模板文件的创建和使用是否能够增进模型传递后计算分析的精确性。从而使得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更加贴近真实的建筑情况,对接能量分析程序后的计算结果更加地准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11-01)

仇逸[5](2010)在《沪上“医疗革命”:医院信息互联互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华社上海8月9日电(记者仇逸)门诊做过的检查,住院后可能要再做一遍;在一家医院拍过片,到别的医院就诊需要再拍一次;为了拿一张报告单,要专程跑一次医院;明明已经配过不少药、家里还有剩下的药品,看完病又得提回家一袋子……这些,已经成为人们就医中的常见现象,(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期刊2010-08-11)

黄贤清,丁厚勤[6](2009)在《鄄城企业携手闯“难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通讯员 黄贤清 记者 丁厚勤)面对不断深化的国际金融危机,鄄城民营经济产业同舟共济、携手闯关,通过促进技术共用、信息互通、政企共建等措施,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推行技术互用机制。鄄城县人发加工、纺织、化工、新能源开发、中药材加工等(本文来源于《菏泽日报》期刊2009-03-19)

陈雨青,章旭明[7](2007)在《E-learning平台中信息集成与互用的挑战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E-learning(电子学习)成为知识时代下支持终生教育和普及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所依赖的学习平台也在技术的进步下日益改进。但目前的学习平台的服务功能方面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还不能满足学习者的更多个性化需要。要让学习者更主动地、更动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习平台要在适应性超媒体、语义网等相关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系统架构思想,走向模块化和个性化。文章讨论了E-learning平台的发展及目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总结了支持下一代学习平台的信息集成与互用的思路与技术。(本文来源于《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刘文正,曾山[8](2006)在《资源互享 信息互通 成果互用 广安市与清华大学启动四大人才合作项目》一文中研究指出让更多高层次人才聚集伟人故里,让更多先进理念、技术融入广安经济社会发展,日前,四川广安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对外学术交流中心签订"百名企业家培训工程"合作协议书,正式启动了两地经济技术人才四大合作项目。据悉,首批参加清华大学"企业管理国际化总(本文来源于《现代人才》期刊2006年04期)

霍忠文[9](2004)在《传承信息共享 张扬服务互用 推进服务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施信息共享虽然困难重重 ,但仍然需要在发展中传承。用户消费信息的模式即将由采购信息转向采购服务 ,信息服务的模式也将要由信息共享向服务互用转型。本文提出了服务互用的概念、实现条件和体系结构 ,解析了实施服务互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来源于《情报理论与实践》期刊2004年06期)

王美华,张刚[10](2004)在《基于Web服务的异构数据库信息互用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异构数据库的集成是数据库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根据异构数据库的功能需求自行研制了1个异构数据库信息互用系统。该系统采用以Web服务组件为中心的3层分布式体系结构,Web服务组件完成全局查询语句的分解、翻译等工作,将Web服务引入本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管理性、可伸缩性和可维护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科技》期刊2004年04期)

信息互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BIM”与“绿色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广泛运用,“绿色BIM”概念应运而生。BIM技术的数据共享与集成,为建筑设计、咨询、评价等方面提供强大的信息基础与分析处理能力,然而BIM核心建模软件与能耗模拟软件间的信息互用仍有待改进与加强。本研究基于“绿色BIM”概念,对建筑能耗信息互用性进行探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结合语言编程的方法进行改进,并通过实际案例,检验该方法过程的可行性与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绿色BIM”的概念进行归纳翻译,总结现阶段对其成功运用的项目案例,分析绿色BIM的发展存在缺乏全寿命周期中建筑材料、可再生能源的绿色BIM管理软件;BIM技术仍大量应用于设计与施工阶段,缺乏对运营维护和建筑拆除阶段及改建项目的关注;BIM模型集成绿色建筑模拟分析所需信息不规范;项目全过程各参与方间协调及信息传递和联动不及时;BIM模型在建模与分析转换过程中受阻五大问题。本文总结现阶段绿色BIM中信息互用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例模型,分别运用IFC、gb XML、DXF格式的互导模型效果,得出gb XML格式更适用于BIM核心建模软件与绿色分析软件间的结论。此外,本文提出将Revit软件的叁维模型直接导入e QUEST软件中进行能耗分析的工作方式,通过Java语言对DOE-2文件进行改进,并验证其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最后以江西省某住宅项目为案例,结合上述工作方式,对其节能设计进行优化,并分析窗墙比、围护结构材质以及建筑朝向对该建筑物采暖空调能耗的影响程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息互用论文参考文献

[1].李永峰.甘肃水利信息共享互用平台建设及特点[J].中国水利.2017

[2].曲继君.基于绿色BIM的建筑能耗信息互用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6

[3].刘尚蔚,推晓伟,魏群.基于IFC标准的BIM信息互用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黄多娜.建筑信息模型(BIM)与能量分析程序的互用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仇逸.沪上“医疗革命”:医院信息互联互用[N].新华每日电讯.2010

[6].黄贤清,丁厚勤.鄄城企业携手闯“难关”[N].菏泽日报.2009

[7].陈雨青,章旭明.E-learning平台中信息集成与互用的挑战及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8].刘文正,曾山.资源互享信息互通成果互用广安市与清华大学启动四大人才合作项目[J].现代人才.2006

[9].霍忠文.传承信息共享张扬服务互用推进服务转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

[10].王美华,张刚.基于Web服务的异构数据库信息互用系统[J].河北工业科技.2004

论文知识图

使用SVM计算人工合成数据的互信息一8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模型时代的软件和信息互用关系图相关软件和信息互用关系支撑BIM信息互用的叁类标准3项目运营服务中BIM软件之间信息

标签:;  ;  ;  ;  ;  ;  ;  

信息互用论文_李永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