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准则论文_吕彬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司法准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司法,准则,司法鉴定,公司治理,法庭,人格权,权利。

司法准则论文文献综述

吕彬彬[1](2019)在《民间借贷案件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准则研究——以《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为分析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确立了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虽然有效防止了夫妻双方欺诈债权人的情况发生,但是由于它过于注重交易安全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在实践中极易发生债权人与举债人恶意串通侵害非举债方利益的情形,引发不公平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对外经贸》期刊2019年07期)

王彦斌,高俊薇,鹿阳,方建新,牟峻[2](2019)在《CNAS-CL08:2018《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认可准则》特色阐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我国法律法规和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认可发展需求,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发布了CNAS-CL08《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鉴定机构专项认可制度。2018年因ISO/IEC 17025:2017标准的修订,CNAS修订并发布了新版CNAS-CL08:2018《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本次修订,坚持采用"覆盖、兼容、引进、创新"的原则,充分体现此专用准则的特色。通过对新版准则在委托受理、抽样/取样、人员管理、设施环境、鉴定记录和鉴定文书等要素中的特色条款内容进行阐述,以便鉴定机构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版准则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司法鉴定》期刊2019年04期)

王彦斌,鹿阳,高俊薇,方建新,牟峻[3](2019)在《CNAS-CL08《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2018版与2013版差异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法律法规、国际互认和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认可发展需求,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修订发布了CNAS-CL08:2018《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对文件结构进行了调整,对部分要素进行了增删、合并、拆分,对部分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改版后的准则与鉴定机构的工作流程更加贴合,便于鉴定机构建立、运行认可管理体系,也便于认可机构开展评审工作。对CNAS-CL08的2018版与2013版进行了差异比对,并对CNAS-CL08:2018的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解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司法鉴定》期刊2019年03期)

朱树英[4](2019)在《当务之急:施企应抓紧全面清理所有在审案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下称《司法解释二》)所有条款均针对发承包人之间最为重要的权利义务进行规定,也是司法审判中法官裁量的难点、重点。该司法解释的发布、生效对于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对于在审案(本文来源于《建筑时报》期刊2019-01-31)

张馨文[5](2018)在《浅析少年司法的刑事司法准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少年司法的刑事司法准则的确立需要考察少年司法自身的理论基础,同时兼顾当前少年司法模式的转向要求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少年司法的理论基础中需要重点关注少年司法的成因及其所衍生出的对待未成年犯罪人的核心原则;在少年司法模式的考察中,需要明确传统模式的利弊以及当前恢复性少年司法的优势,从而在刑事司法准则中与之呼应;此外,中国少年司法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少年司法的刑事司法准则必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大致的方向。(本文来源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孟焕良[6](2018)在《司法判决树立的行为准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司法审判而言,法治理念包括叁层含义:一是严格依法办事,在审判中,确认什么,保护什么,制裁什么,都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二是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条件下,要正确运用法律原则合理裁判。由于成文法的局限性,对一些民商案件尤其是新类型案件的处理法律并无规定,这就(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8-10-01)

刘玲胜军[7](2018)在《国际刑事司法准则视角下我国刑事辩护全覆盖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刑事司法制度中全面推行审判阶段刑事律师辩护全覆盖对于保障被告人获得真实、全面和有效的辩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基本要求,分析我国刑事辩护全覆盖的立法现状及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如何在保障有效辩护的同时,实现刑事辩护覆盖的改革目标。(本文来源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徐钝[8](2018)在《论新型人格权司法证成的基本准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人格权司法证成的基本准则,是法官判断新型人格权利诉求究竟是权利新兴还是权利泛化的决策参考,是遏制新兴权利审判实践"同案不同判"乱象的必要依据。新型人格权的权利正当性证成,需要自主行为领域的意思力实现和社会价值层面的共识达成两个基本准则;裁判后果性证成,主要考量权利成本的可接受性和权利"乌龙效应"的可避免性两个基本准则;司法可行性证成,需要恪守司法能力可匹配性和司法方法可教义化两个基本准则。其中,权利正当性维度的裁判准则较之裁判后果性、司法可行性维度的裁判准则处于优先地位,需要重点和优先考虑。从多重维度规范新型人格权的司法确认和保护,有助于为新型人格权谋取更理性、更丰富的发展空间。(本文来源于《法商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曹兴权[9](2018)在《公司治理准则的司法适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公司治理准则的实践,应关注司法审判中当事人和法院很少选择适用的困境。其被消极对待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上而下的制定与推行机制背离公司治理准则的自律逻辑和内生属性。若坚持现有体制,则应主动利用司法裁判活动的检验、推广与发展促进效应,引导作为软法规范的公司治理准则规范向企业组织习惯回归,弥补因自上而下的监管实践而内生的体制性缺陷以及因资本市场不成熟导致的遵守或解释评判机制而内生的市场性缺陷。为此,公司治理准则的制定者应关注司法对公司治规范的需求以及审查立场,完善修订机制与推广实施机制。(本文来源于《投资者》期刊2018年02期)

黄朝禹[10](2018)在《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认定准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当防卫是刑法中规定的违法阻却事由,是一种为了保护优越的法益从而损害其他法益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需要负刑事责任。我国1979年刑法就对正当防卫做出了规定,可是由于当时社会的严打原因导致这一项保护公民权利的制度遇到了强大的阻力。1997年刑法对此又重新做出了规定,扩大了正当防卫的适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公民在人身、财产遭遇不法侵害时,可以通过私力救济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在“无讼案例”上公布的刑事裁判文书一共有547万之多,而其中采取“正当防卫”辩护策略的有18433篇。最终,法院认定正当防卫的有16例,正当防卫辩护的成功率仅为0.08%。山东于欢故意伤害案一经网络报道便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专家学者和社会大众都对这起涉及中国人伦的案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一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决于欢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但是大众的声音却出现一边倒的倾向,认为于欢保护母亲刺死辱母者是天经地义之事,认为不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针对这一涉及情理法和社会舆情的热点案件。正当防卫成立的规范性构成要件、本案的二审改判理由、司法实践中对正当防卫的认定和正当防卫的司法路径选择五个部分作为正当防卫认定准则值得研究。司法实践中对正当防卫设置了较高的构成标准,是辩护成功必须证明防卫适时、适量、适度以及其他需要考量的因素。正当防卫需要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防卫不适时是法院不认定正当防卫的重要原因。除了需要面对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之外,正当防卫还要求不法侵害必须足以产生严重的危害后果,同时危害还必须具有紧迫性。总而言之,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正当防卫的认定采取十分严格的标准,尤其是在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公诉案件中。研究法院对于正当防卫的认定十分严格以及如何纠正司法中正当防卫认定扭曲问题,对改变一直以来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条款沦为“僵尸条款”以及促进人权保护方便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8-03-12)

司法准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满足我国法律法规和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认可发展需求,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发布了CNAS-CL08《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鉴定机构专项认可制度。2018年因ISO/IEC 17025:2017标准的修订,CNAS修订并发布了新版CNAS-CL08:2018《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本次修订,坚持采用"覆盖、兼容、引进、创新"的原则,充分体现此专用准则的特色。通过对新版准则在委托受理、抽样/取样、人员管理、设施环境、鉴定记录和鉴定文书等要素中的特色条款内容进行阐述,以便鉴定机构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版准则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司法准则论文参考文献

[1].吕彬彬.民间借贷案件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准则研究——以《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为分析对象[J].对外经贸.2019

[2].王彦斌,高俊薇,鹿阳,方建新,牟峻.CNAS-CL08:2018《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认可准则》特色阐述[J].中国司法鉴定.2019

[3].王彦斌,鹿阳,高俊薇,方建新,牟峻.CNAS-CL08《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2018版与2013版差异解析[J].中国司法鉴定.2019

[4].朱树英.当务之急:施企应抓紧全面清理所有在审案件[N].建筑时报.2019

[5].张馨文.浅析少年司法的刑事司法准则[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8

[6].孟焕良.司法判决树立的行为准则[N].人民法院报.2018

[7].刘玲胜军.国际刑事司法准则视角下我国刑事辩护全覆盖问题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

[8].徐钝.论新型人格权司法证成的基本准则[J].法商研究.2018

[9].曹兴权.公司治理准则的司法适用[J].投资者.2018

[10].黄朝禹.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认定准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二) 科研成果情况2.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司法人民调解工作(2)司法人民调解工作(1)(二) 科研成果情况2.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二) 科研成果情况2.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二) 科研成果情况2.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

标签:;  ;  ;  ;  ;  ;  ;  

司法准则论文_吕彬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