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医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医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医德,医风,医疗卫生,伦理学,卫生,医院,仁心。

医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华东[1](2019)在《卫生健康领域首部基础性法律亮点多》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这部将从2020年6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既总结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又对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多个社会关切话题进行了回应。国家立法保护医疗(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12-29)

程守勤[2](2019)在《医德教育植根“徐医”校园》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不久,徐州医科大学(简称“徐医”)第一届“感动徐医”人物颁奖典礼举行。61年前北渡长江、白手起家的第一代徐医人,“以身试药”用生命验证“麻沸散”的王延涛教授,中国麻醉学事业的创始人曾因明教授,中国“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第一人祖茂衡教授,用“精(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19-12-27)

姚萍,陶静楠,董超,李杨,黄华[3](20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医学生医德教育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医学教育中"技术至上"观念严重,缺乏整体的临床观念和医患沟通技巧,是社会医疗纠纷频发的重要因素。阐述医学生医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与医德内涵关系,指出在医学理论和实践教育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改进课程设置、加强社会实践和提倡家庭教育的养成,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人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4期)

刘思彤,孔令杉,赵楠,曹鹏,王兴华[4](2019)在《中国传统医德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中国传统医德的内涵和核心内容以及将中国传统医德结合到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教育启示,并探讨了两者相结合的医学伦理学意义。将中国传统医德融合到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不仅为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为人文素质教育新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参考和思路,也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期刊2019年12期)

和新颖,韩真,丁艳霞[5](2019)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医德医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弘扬崇高职业精神,建设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医务人员队伍,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任务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理想信念和医德医风水平的关系,通过寻求坚定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内化医务人员人文素养,提升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期刊2019年12期)

姜志景[6](2019)在《方志敏精神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时代意义及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概括,突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高水平医疗卫生人才和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研究以方志敏精神为核心的赣东北红色文化,探索方志敏精神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新时代意义及路径问题。把方志敏精神与医学生医德教育相结合,来推进医学生医德教育,进一步增强医学生思政工作及医德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和培育医学生不忘医者初心,帮助和指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医学生争做精医崇德的新时代"医匠"。(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23期)

姜伟,周瑜,沙会堂[7](2019)在《坚守医者仁术初心 勇担儿童健康使命》一文中研究指出施仁术仁德,实乃大医精诚。他们是医者,是悬壶济世的典范,是为了儿童健康做出贡献的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患儿的白衣天使,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不惧感染的风险,每天重复着最平凡琐碎和繁忙的工作;他们辛勤地默默耕耘,用一双妙手、一颗仁心,为儿童患者祛除病痛,诠释(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报》期刊2019-11-28)

冯丽娟[8](2019)在《市卫健委:强化医德医风建设 让主题教育成果惠及于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市卫健委聚焦民生领域存在的看病难、就诊难、报销难及医疗乱象和医德医风问题等,立行立改,努力让群众看病更舒心,让主题教育落到实处、细处、民心所在处。近日,记者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看到,一大早就有很多患者来就诊。(本文来源于《天水日报》期刊2019-11-26)

孔庆磊,魏红艳,史飞,时华伟[9](2019)在《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医患纠纷、过度医疗等问题的不断凸显,医学生医德教育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核心要素,医德教育目标的优化是医德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当前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存在重知轻行、知行分离、乏实乏新等问题,导致医学生医德认知、医德情感和医德能力培养的不平衡,医德教育目标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影响了医德教育实效性。健康中国战略的制定,为医德教育注入新的内涵。在杜威道德教育目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医德教育目标的制定应以健康医德为内容、以知行合一为载体,在规范化、精细化、动态化上下功夫,构建"知行合一的健康医德教育目标",促进医学医德教育更加适应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期刊2019年11期)

朱林,俞涛,宋海洋,方正清[10](2019)在《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长效教育机制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医务工作者"医风医德"的好坏与医患关系的好坏密切相关,而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医风医德是医患关系是否良好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医学院校教育现状的分析、医风医德的重要性、医风医德欠缺的原因分析、如何构建医风医德长效教育机制几个方面,阐述了随着社会发展和要求,构建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的长效教育机制迫在眉睫。(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2期)

医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前不久,徐州医科大学(简称“徐医”)第一届“感动徐医”人物颁奖典礼举行。61年前北渡长江、白手起家的第一代徐医人,“以身试药”用生命验证“麻沸散”的王延涛教授,中国麻醉学事业的创始人曾因明教授,中国“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第一人祖茂衡教授,用“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医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刘华东.卫生健康领域首部基础性法律亮点多[N].光明日报.2019

[2].程守勤.医德教育植根“徐医”校园[N].健康报.2019

[3].姚萍,陶静楠,董超,李杨,黄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医学生医德教育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

[4].刘思彤,孔令杉,赵楠,曹鹏,王兴华.中国传统医德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

[5].和新颖,韩真,丁艳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医德医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

[6].姜志景.方志敏精神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时代意义及路径探析[J].山西青年.2019

[7].姜伟,周瑜,沙会堂.坚守医者仁术初心勇担儿童健康使命[N].中国改革报.2019

[8].冯丽娟.市卫健委:强化医德医风建设让主题教育成果惠及于民[N].天水日报.2019

[9].孔庆磊,魏红艳,史飞,时华伟.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

[10].朱林,俞涛,宋海洋,方正清.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长效教育机制的构建[J].科技视界.2019

标签:;  ;  ;  ;  ;  ;  ;  

医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