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临床治疗与研究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临床治疗与研究

徐启彦(安徽省萧县中医院235200)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161-02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隐匿性哮喘,咳嗽性哮喘等。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近年有增加趋势,该病用一般治疗咳嗽的方法,疗效不佳。笔者从岳美中老中医用“延年半夏汤”治疗支气管喘息的经验中受到启发,用“延年半夏汤”辩证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5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延年半夏汤”加味和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治疗方法

1.1一般资料:治疗组28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6岁,平均年龄40.2岁,对照组2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17岁,平均年龄39.6岁。两组年龄和性别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56例患者的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6年以内,两组患者的平均病程基本一致。

1.2诊断标准

(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一个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2)肺功能和胸片正常,查体无阳性体征。(3)气道高反应及可逆性气道阻塞。(4)抗菌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并在停药后短期内复发。(5)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变应原试验阳性。(6)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咳嗽。

1.3治疗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以14天为一疗程。

治疗组:以延年半夏汤为基本方,红参10g灸鳖甲10g吴萸6g槟榔6g枳实6g法半夏10g桔梗10g前胡10g生姜3片红枣5枚辩证加味:兼有风寒者加麻黄、杏仁;兼风热者加柴胡、黄芩;咳嗽剧烈者加地龙、灸僵蚕、全蝎。

对照组:罗红霉素150万单位,bid;茶碱缓释片01g,bid;酮替芬1mgbid。

2、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痊愈:咳嗽症状全部消失;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偶有咳嗽,不须服药即可自行缓解;有效:咳嗽症状减少,仍须服药控制;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2治疗效果:56例患者跟踪调查3个月,无效者改为他法治疗。疗效结果见下表:

表1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289134292.86

对照组283581257.14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3、典型案例

患者刘某某,男,16岁,农民。2012年3月12日初诊,咳嗽反复发作已半年有余,咳嗽呈阵发性,痰少,有时无痰,以晚上或夜里为甚,咽部有时发痒,胸闷。其母及外祖母有哮喘病史。患者经徐州市某医院呼吸科检查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使用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始终不愈,痛苦非常。近3天因受风寒咳嗽加剧,舌红苔白,脉细浮。辩证为气阴两虚,风寒闭肺,治拟补气养阴,宣肺止咳。延年半夏汤加味:红参10g灸鳖甲10g法半夏10g吴萸6g桔梗10g前胡10g槟榔6g枳实6g麻黄6g杏仁10g灸僵蚕10g全蝎3g

七剂,水煎服。

2012年3月19日二诊,患者精神好转,自诉咳嗽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原方再予七剂。后随访半年,咳嗽未再发作。

4、体会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按症状学应诊断为“咳嗽”,因为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无明显喘息及呼吸困难的表现,但该病的病机却与哮喘病的病机相同。内因多见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肺卫不固,宿痰内伏于肺;外因则是外感风邪(风寒、风热),风痰相搏于气道,肺失宣肃而发生本病。从临床病例中也可以看出,一部分患者具有哮喘病遗传史,一部分患者为病后或术后身体虚弱时发病,总之该病患者均有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况,因此,可以断定咳嗽变异性哮喘正虚为本,外因为标,治疗当以固本为主,驱邪为辅。

《医述》云:“肺不病不咳,脾不病不久咳,肾不病不咳不喘。”《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风气通于肝,肝主疏泄,肝气条达,则气机通畅,肺气才能宣肃得宜。若风邪袭肺,肺气郁滞,肝失疏泄,则影响肺气的宣降,形成肝郁气逆,致使临床上出现刺激性、痉挛性咳嗽。笔者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虽与五脏六腑有关,但主要与肺、脾、肝、肾四脏功能失调有关,肺脾主要是气虚,肝肾主要是阴虚。因为肺脾气虚,卫外不固,感受外邪才可引发本病,发病后久咳难愈,又因肝肾阴虚,咳嗽才会夜间加重。

延年半夏汤系唐以前的古方,方中红参补肺脾之气虚,卫外固表;灸鳖甲补肝肾之阴虚,且能柔肝止痉;法半夏燥湿化痰,可治内伏之宿痰;吴萸一味,根据前贤经验治疗咽头至胃部粘液样白沫壅盛,有殊效;桔梗、前胡一升一降,能调节气机的升降;枳实、槟榔能肃肺气,通腑气;生姜主治水毒。全方共奏补气养阴,宣肺柔肝,化痰止咳之功效,使正气生,风痰除,肺气肃,气机调,故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岳美中医案集,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11.

[2]朴振暻、史镇芳教授运用祛风宣肺、舒肝止痉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2.

[3]徐华、徐志英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江苏中医药2005年第26卷第4期.

标签:;  ;  ;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临床治疗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