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体烧结材料论文_谭文昌,郑军君,罗汇果,胡昌旭,倪东惠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体烧结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体,复合材料,层状,材料,氧化铝,合金,环氧树脂。

基体烧结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谭文昌,郑军君,罗汇果,胡昌旭,倪东惠[1](2011)在《放电等离子烧结钼和钨基体上(1-x)Ti_3SiC_2+xSiC层状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元素粉体为原料,采用分层布粉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钼基体和钨基体上的(1-x)Ti_3SiC_2+xSiC(x=0,0.1,0.2)层状复合材料,并对其各层及界面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1 300℃烧结后,层状复合材料中钼层与Ti_3SiC_2层以及钨层与Ti_3SiC_2层都有明显的过渡层生成,而且过渡层界面都较平直和清晰,界面处没有明显的缺陷,界面结合紧密,钼层和Ti_3SiC_2层的过渡层约有80μm厚,钨层和Ti_3SiC_2层的过渡层则达到50μm;烧结后得到致密的钼层,而钨层则孔洞较多。(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1年08期)

王珍,党新安,张昌松[2](2009)在《低温烧结氧化铝基体材料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目前最常用的LTCC材料为基础,选择Al2O3为片式熔断器基体材料。系统研究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Al2O3-Bi2O3陶瓷基体,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相组成及密度变化,指出形成这种相结构的可能影响因素;测试了不同频率下样品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Bi2O3的掺杂可以提高Al2O3陶瓷的烧结活性,进而大大降低了陶瓷的烧结温度,密度在900℃达到最大值3.7g/cm3,陶瓷样品的主晶相为-αAl2O3,没有杂相存在,且断口形貌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气孔存在,同时总结出了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09年08期)

黎志冲,史玉升,林柳兰,曾繁涤,黄树槐[3](2004)在《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功能件的基体聚合物烧结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PC、ABS和HIPS叁种典型的无定形聚合物粉末材料作为基体聚合物烧结材料 ,对其烧结及后处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经比较 ,有较好后处理效果的PC和有较好原始力学性能的HIPS均可作为新材料的基体聚合物烧结材料。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烧结功能件力学性能的方法 ,对今后用于制作功能件的SLS粉末材料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04年04期)

曹小刚,田杰谟,王晨,伊元夫[4](2003)在《氧化铝基体的烧结温度对玻璃渗透氧化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陶瓷由于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力学性能和生动自然的美观效果,日益成为牙科修复领域的重要材料。其中,结合了CAD/CAM和Inceram技术的玻璃渗透氧化铝(AGC)复合材料,由于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方便快捷的加工方式而成为牙科冠桥修复材料的发展方向。AGC材料里,氧化铝基体的结构对AGC材料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影响氧化铝基体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烧结温度。粒度为2~4μm的氧化铝粉体经等静压成型后,分别于1400,1450,1475℃和1500℃保温2h,颗粒(本文来源于《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3-06-30)

李吉泉[5](2002)在《基体合金化、烧结及热处理工艺对SiCp/Fe合金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碳化硅因其高强度、高模量、耐热、耐磨等优良性能而被作为颗粒增强体来制备铁基复合材料,但因其共价键与铁基体的金属键之间的本质区别导致两者复合困难,本文拟从基体合金化、烧结及热处理工艺等方面对铁合金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进行考察,具体内容如下: 加入Fe-Cu-C基体中的SiCp颗粒,1100℃烧结时就已经开始发生分解,但反应不强烈,在颗粒表面镀镍可以延缓基颗粒与基体之间的反应。在基体中加入铬元素对界面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硬质相的加入阻碍了烧结过程中的收缩。烧结温度的升高提高了烧结收缩率。本文选用的合金元素是铜和铬。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强化基体材料,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特别是在复合材料中加入铬可对材料的耐磨性有较大的提高。 选择淬火和回火作为本课题的热处理工艺,并用硬度法确定可行的淬火温度和保温时间。通过淬火和回火可以大大提高基体材料的整体性能。在复合材料的热处理过程中并未发现SiCp与基体之间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但热处理并不能消除已有的反应产物形成的组织形态。1100℃烧结的Fe-Cu-C基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后可以得到既具有良好的强度性能,又具有优良耐磨性的相对理想耐磨材料。(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2-06-03)

杨华[6](1975)在《伴有铝基体发生熔化的高温退火对烧结铝(САП)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由烧结铝生产半成品采用如下工艺制度:在35公斤/毫米~2的单位压力下将铝粉冷压成块;压块在620℃下烧结20~30小时;在500℃和40~50公斤/毫米~2的单位压力下进行热压;最后通过变形制成为半成品。在高于铝基的熔化温度下对预压块进行辅助加热可获得好的效果。经过在狭窄的温度——时间范围内退火的压块变形后其机械性能非常稳定并且具有较高的数值。(本文来源于《轻合金加工技术》期刊1975年04期)

基体烧结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目前最常用的LTCC材料为基础,选择Al2O3为片式熔断器基体材料。系统研究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Al2O3-Bi2O3陶瓷基体,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相组成及密度变化,指出形成这种相结构的可能影响因素;测试了不同频率下样品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Bi2O3的掺杂可以提高Al2O3陶瓷的烧结活性,进而大大降低了陶瓷的烧结温度,密度在900℃达到最大值3.7g/cm3,陶瓷样品的主晶相为-αAl2O3,没有杂相存在,且断口形貌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气孔存在,同时总结出了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的变化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体烧结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谭文昌,郑军君,罗汇果,胡昌旭,倪东惠.放电等离子烧结钼和钨基体上(1-x)Ti_3SiC_2+xSiC层状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J].机械工程材料.2011

[2].王珍,党新安,张昌松.低温烧结氧化铝基体材料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9

[3].黎志冲,史玉升,林柳兰,曾繁涤,黄树槐.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功能件的基体聚合物烧结材料的研究[J].塑料工业.2004

[4].曹小刚,田杰谟,王晨,伊元夫.氧化铝基体的烧结温度对玻璃渗透氧化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C].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3

[5].李吉泉.基体合金化、烧结及热处理工艺对SiCp/Fe合金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02

[6].杨华.伴有铝基体发生熔化的高温退火对烧结铝(САП)材料性能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1975

论文知识图

样品的直线透光率碳纳米管-氧化铝复合材料能谱线扫描F...碳纳米管含量与相对密度的关系曲线基体添加9%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不同类型粉末烧结样品的显微照片(压制...烧结态和挤压态复合材料的密度随混料时...

标签:;  ;  ;  ;  ;  ;  ;  

基体烧结材料论文_谭文昌,郑军君,罗汇果,胡昌旭,倪东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