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

青藏高原及其热源效应对东亚以及全球的天气气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影响的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影响的认识,提高高原地区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预报能力,提升高原地区降水的预报水平。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相关研究,涉及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获取与特征,包括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计算和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季风、对降水的影响;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天气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包括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南亚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原低涡以及高原切变线的影响。在总结已有研究进展和成果的基础上,对今后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研究做出一定展望,提出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面。

论文目录

  • 1 高原大气热源的获取
  •   1.1 高原大气热源的计算
  •     1.1.1 正算法计算高原大气热源
  •     1.1.2 倒算法计算高原大气热源
  •   1.2 高原大气热源的表征
  • 2 高原大气热源的特征
  •   2.1 高原大气热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   2.2 高原大气热源的时空演变特征
  • 3 高原大气热源与东亚夏季风
  • 4 高原大气热源与天气系统
  •   4.1 高原大气热源对南亚高压的影响
  •   4.2 高原大气热源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   4.3 高原大气热源对高原低涡的影响
  •   4.4 高原大气热源对高原切变线的影响
  • 5 高原大气热源与降水
  •   5.1 高原大气热源对高原上降水的影响
  •   5.2 高原大气热源对我国其他地区降水的影响
  •   5.3 降水对高原大气热源的反馈作用
  • 6 总结和展望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姚秀萍,张硕,闫丽朱

    关键词: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研究,进展

    来源: 大气科学学报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637105,41775048,4147504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2018YFC150780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5)

    分类号: P433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81227001

    页码: 641-651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641K

    下载量: 290

    相关论文文献

    • [1].热源塔防冻液跨季节再生分析[J]. 暖通空调 2020(03)
    • [2].污水热源泵供热的工程应用分析[J]. 内燃机与配件 2017(18)
    • [3].移动学院三期工程建筑热源方案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6)
    • [4].重庆地区购物中心冷热源方案选择[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09)
    • [5].长白山某酒店冷热源配置方案分析[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7(06)
    • [6].基于红外测温的内部点热源的识别[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5(03)
    • [7].新能源汽车的多热源分段协同制热系统[J]. 汽车工程 2020(03)
    • [8].对于燃气锅炉作为采暖热源的分析[J]. 江西建材 2017(19)
    • [9].双热源作用下侧吸罩流场及捕集效率特性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10].输液热源反应致脑梗死及加重9例分析[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S1)
    • [11].复杂构态热源对电子设备散热的影响研究[J]. 节能 2019(11)
    • [12].低温高湿工况下热源塔换热特性实验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05)
    • [13].气液双热源耦合换热器性能研究[J]. 低温与超导 2011(06)
    • [14].复合热源热泵技术研究综述[J]. 科技信息 2011(21)
    • [15].医院建筑冷热源用能的设计与优化[J]. 建筑科学 2010(08)
    • [16].空气-水源双热源热泵复合工作系统探索[J]. 当代化工研究 2019(14)
    • [17].基于Suomi-NPP VIIRS夜间热异常产品的城市工业热源分类——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8(03)
    • [18].多热源环状管网优化方法的研究[J]. 区域供热 2015(05)
    • [19].多热源合成碳化硅温度场的均匀性研究[J]. 矿冶工程 2013(06)
    • [20].多热源联合供热综述[J]. 区域供热 2012(01)
    • [21].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东亚大气热源及环流的关系[J]. 科学通报 2008(15)
    • [22].《建筑热源》课程教学改革[J]. 科技资讯 2008(22)
    • [23].地源热泵在冷热源改造中的应用[J]. 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 2008(11)
    • [24].家用采暖热源选型的经济性分析[J]. 家电科技 2020(01)
    • [25].闭式热源塔性能试验分析[J]. 制冷与空调 2020(07)
    • [26].冷却塔逆用吸热做热源塔技术研究现状[J]. 化工进展 2018(11)
    • [27].具有预凝功能的新型热源塔的构建及模拟[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28].青藏高原整层热源对中国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J]. 贵州气象 2014(01)
    • [29].热源塔在江苏某培训大楼的应用[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4(03)
    • [30].基于热源塔的热泵系统构建与试验[J]. 化工学报 2010(S2)

    标签:;  ;  ;  ;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