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论文和设计-王琪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该支座设置在桩基孔的外部,旋挖桩钻杆沿桩基孔的竖直方向布设;上稳定杆和下稳定杆之间平行布置;连接套筒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卡槽;上稳定杆、下稳定杆采用上下平衡(平行)对称的形式,保证整个支座结构稳定;同时,采用反向液压油缸施加反向预压力,使得整个支座结构的受力与钻杆的钻孔方向相反,保证支座结构与钻杆结构受力稳定。上稳定杆通过木板块与旋挖桩钻杆的吊架连接保证了旋挖机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支点,防止钻杆的偏移对吊架产生的反力,同时平衡旋挖机的顶部受力情况。与液压千斤顶底部接触的地面需要进行喷混凝土、安装混凝土垫块等进行硬化、加固处理。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其特征在于:该支座设置在桩基孔的外部,该支座包括上稳定杆(1)、下稳定杆(2)、连接套筒(3)、反力液压缸(5)、液压千斤顶(6)和反力支板(7);旋挖桩钻杆(4)沿桩基孔的竖直方向布设;上稳定杆(1)和下稳定杆(2)之间平行布置,上稳定杆(1)和下稳定杆(2)均通过连接套筒(3)与旋挖桩钻杆(4)连接;连接套筒(3)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卡槽(8),连接套筒(3)与旋挖桩钻杆(4)之间设有一定间隙,环形卡槽(8)焊接在连接套筒(3)的内壁上;连接套筒(3)的外侧设有卡箍(9),连接套筒(3)由两个半圆形状的套筒组成,两个半圆形状的套筒通过卡箍(9)连接;上稳定杆(1)通过木板块与旋挖桩钻杆(4)的吊架连接;上稳定杆(1)与下稳定杆(2)之间通过反力液压缸(5)连接,反力液压缸(5)的底部通过反力支板(7)安装在上稳定杆(1)的底部;反力液压缸(5)的顶杆安装在下稳定杆(2)的顶部;下稳定杆(2)的底部与液压千斤顶(6)的顶部相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其特征在于:该支座设置在桩基孔的外部,该支座包括上稳定杆(1)、下稳定杆(2)、连接套筒(3)、反力液压缸(5)、液压千斤顶(6)和反力支板(7);

旋挖桩钻杆(4)沿桩基孔的竖直方向布设;上稳定杆(1)和下稳定杆(2)之间平行布置,上稳定杆(1)和下稳定杆(2)均通过连接套筒(3)与旋挖桩钻杆(4)连接;连接套筒(3)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卡槽(8),连接套筒(3)与旋挖桩钻杆(4)之间设有一定间隙,环形卡槽(8)焊接在连接套筒(3)的内壁上;连接套筒(3)的外侧设有卡箍(9),连接套筒(3)由两个半圆形状的套筒组成,两个半圆形状的套筒通过卡箍(9)连接;上稳定杆(1)通过木板块与旋挖桩钻杆(4)的吊架连接;

上稳定杆(1)与下稳定杆(2)之间通过反力液压缸(5)连接,反力液压缸(5)的底部通过反力支板(7)安装在上稳定杆(1)的底部;反力液压缸(5)的顶杆安装在下稳定杆(2)的顶部;下稳定杆(2)的底部与液压千斤顶(6)的顶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其特征在于:上稳定杆(1)与下稳定杆(2)均采用钢板焊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其特征在于:与液压千斤顶(6)底部接触的地面需要进行喷混凝土或安装混凝土垫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其特征在于:环形卡槽(8)中放置有棉絮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属于基础桩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旋挖桩在我国是近几年才推广使用的一种较先进的桩基施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公路、铁路、桥梁和大型建筑的基础桩施工。

钻孔灌注(干成孔法)适合无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结构,干成孔法进行钻孔作业的优点在于旋挖钻可旋挖钻移位靠自身履带可以自行移动,无需其他机械配合,从一个桩位转移到另一桩位一般15~20分钟即可,并且垂直钻掘精度高,通过电液先导自动控制系统,可以精确地调整机座水平度和桅杆的垂直度,垂直精度控制在1‰以内,另外采旋挖机机身采用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对施工场地没有用电的情况尤其适用,同时也省去对电缆的拖运布设和防护,安全性相对较高移机、掏渣均由桩机操作人员一人控制即可完成,另需配备2~3人负责定位、埋设护筒时的辅助工作,一般一台旋挖桩机需配备3-4人。大大增加施工精度和进度,节约成本。

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塌孔是一种常见的工程质量事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一定数据分析及以往经验,最终选择一种及经济又利于工期的一套补救方案对于发生塌孔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通过该支座保证钻杆在钻孔施工过程中的不发生偏差,以及可能遇到的硬岩、断层等地质影响时候出现的旋挖桩钻杆不稳定,防止由于钻机不稳定对钻杆产生偏差,进而对钻孔产生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该支座设置在桩基孔的外部,该支座包括上稳定杆1、下稳定杆2、连接套筒3、反力液压缸5、液压千斤顶6和反力支板7。

旋挖桩钻杆4沿桩基孔的竖直方向布设;上稳定杆1和下稳定杆2之间平行布置,上稳定杆1和下稳定杆2均通过连接套筒3与旋挖桩钻杆4连接;连接套筒3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卡槽8,连接套筒3与旋挖桩钻杆4之间设有一定间隙,环形卡槽8焊接在连接套筒3的内壁上;连接套筒3的外侧设有卡箍9,连接套筒3由两个半圆形状的套筒组成,两个半圆形状的套筒通过卡箍9连接。上稳定杆1通过木板块与旋挖桩钻杆4的吊架连接。

上稳定杆1与下稳定杆2之间通过反力液压缸5连接,反力液压缸5的底部通过反力支板7安装在上稳定杆1的底部;反力液压缸5的顶杆安装在下稳定杆2的顶部;下稳定杆2的底部与液压千斤顶6的顶部相连接。

上稳定杆1与下稳定杆2均采用钢板焊接而成,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与液压千斤顶6底部接触的地面需要进行喷混凝土、安装混凝土垫块等进行硬化、加固处理。

环形卡槽8中放置有棉絮包等软质材料,棉絮包与旋挖桩钻杆4之间也设有一定间隙,避免被正常旋转的旋挖桩钻杆4破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上稳定杆、下稳定杆采用上下平衡(平行)对称的形式,保证整个支座结构稳定;同时,采用反向液压油缸施加反向预压力,使得整个支座结构的受力与钻杆的钻孔方向相反,保证支座结构与钻杆结构受力稳定。上稳定杆通过木板块与旋挖桩钻杆的吊架连接保证了旋挖机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支点,防止钻杆的偏移对吊架产生的反力,同时平衡旋挖机的顶部受力情况。

2、环形卡槽中的软质材料设置保证了旋挖钻杆在剧烈震动后产生猛烈的横向偏移,或者由于惯性使连接套筒发生偏移。

3、与液压千斤顶底部接触的地面需要进行喷混凝土、安装混凝土垫块等进行硬化、加固处理。

4、干作业成孔便于取样判断各个孔位地层变化,很清楚的掌握工程基础地质情况的变化,特别是一些设计要求终孔在某一的地质层时,并为终孔取样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筒与轴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该支座设置在桩基孔的外部,该支座包括上稳定杆1、下稳定杆2、连接套筒3、反力液压缸5、液压千斤顶6和反力支板7。

旋挖桩钻杆4沿桩基孔的竖直方向布设;上稳定杆1和下稳定杆2之间平行布置,上稳定杆1和下稳定杆2均通过连接套筒3与旋挖桩钻杆4连接;连接套筒3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卡槽8,连接套筒3与旋挖桩钻杆4之间设有一定间隙,环形卡槽8焊接在连接套筒3的内壁上;连接套筒3的外侧设有卡箍9,连接套筒3由两个半圆形状的套筒组成,两个半圆形状的套筒通过卡箍9连接。上稳定杆1通过木板块与旋挖桩钻杆4的吊架连接。

上稳定杆1与下稳定杆2之间通过反力液压缸5连接,反力液压缸5的底部通过反力支板7安装在上稳定杆1的底部;反力液压缸5的顶杆安装在下稳定杆2的顶部;下稳定杆2的底部与液压千斤顶6的顶部相连接。

上稳定杆1与下稳定杆2均采用钢板焊接而成,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与液压千斤顶6底部接触的地面需要进行喷混凝土、安装混凝土垫块等进行硬化、加固处理。

环形卡槽8中放置有棉絮包等软质材料,棉絮包与旋挖桩钻杆4之间也设有一定间隙,避免被正常旋转的旋挖桩钻杆4破坏。

该结构的使用过程如下:

初步钻孔过程中,首先进行定位、量测,使用钻机按既定钻孔方案进行施工;当遇到断层、硬岩等可能影响钻杆稳定的时候,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钻杆上;上稳定杆1受到钻机与反力液压缸5双向作用,将钻机进行稳定控制。保证旋挖桩钻杆4不发生偏移,防止产生安全事故。

设计图

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7479.0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586290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E21B 17/10

专利分类号:E21B17/10

范畴分类:22A;

申请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世通(重庆)重工有限公司;中交世通重工(北京)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周家井

发明人:王琪;梁炜;夏天一

第一发明人:王琪

当前权利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世通(重庆)重工有限公司;中交世通重工(北京)有限公司

代理人:沈波

代理机构:11203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一种旋挖桩钻杆稳定调节支座论文和设计-王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