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研究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研究分析

身份证号码:12022319710524XXXX天津千里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301602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的底板施工环节非常重要,地下室底板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开裂、渗透的情况,致使建筑整体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文章重点就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技;研究分析

对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是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中着重注意的问题。由于完善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可以提升施工质量,使工程施工中建筑的整体质量获得加强,所以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是重中之重,因此,对建筑工程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的探讨有着十分紧要的实际意义。

1地下室底板施工情况

1.1渗漏缘由剖析

一般因为整体建筑施工完成后但它的根源地基没有保持平衡导致地下室的底板出现渗漏情况,正常情况下地基不对称下沉或移动导致根源地基失衡,地下室根源底板出现渗透漏水问题,在对地下室进行后期投入时不利的使用正是源于这种情况的存留。同时对混凝土进行一次性浇筑也会出现渗漏问题,因为这种操作会引发混凝土和空气中的各种物质发生物理变化,例如:混凝土本身的收缩现象、温度、载荷等原因、减料偷工引发混凝土裂缝,施工过程中工人处理马虎和施工物料质量不合格,都会产生底板渗水漏水现象。

1.2混凝土的配比不合适

鉴于配比能决定混凝土的质量功能,因此,如果混凝土的配比缺少科学依据,不仅会不符合政府规定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与标准,拉低混凝土的质量准则,还会由于混凝土的功能无效而导致非常严肃的结构问题,并引发底板开裂扭曲等情况,是建筑工程对地下室底板施工时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之一。

1.3对底板混凝土的不科学保养

保证底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强化来让它符合要求的强度准则的是对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保养,不过,在对混凝土进行护理时,因为要求的标准时间远远超过保养时间和时间的不合理控制,使混凝土构造强度性能比正常情况低,而没有办法承担地下室预料中的设计负荷,最后引发开裂变形情况,对提升地下室底板质量的情况非常不乐观。

2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分析

地下室底板施工的程序主要是:施工准备、模板施工、钢筋安装、混凝土施工和垫层施工,每一个施工环节使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都不相同,所以,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具体的施工要求,选取最合适的施工工艺,保证地下室施工的有效性。

2.1选择恰当的防水材料

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施工时,必须选取合适的防水材料,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防水材料是水泥基防渗透结晶型材料。确定防水材料之前,必须先进行相关的技术实验,保证防水材料能够满足地下室的需求。这个过程应用到的施工技术主要是:①解决好地下室基础,将施工区域的垃圾、污水等杂物清理干净,保证底板表面的干净整洁。②采用专用型浓缩机与比例为1:2的水泥砂浆型拌合物,对底板中的施工缝与裂缝进行抹平和搓毛。③保证底板湿润,施工前半个小时必须给混凝土浇水。

2.2地下室模板的施工技术

砖模型材料是比较好的地下室模板,木模型材料是比较好的台阶区域和底板外墙部位止水带材料,承台的外模和底板外围均采用MU7.5砖。在底板施工缝的地方设置专门的止水带,把将防水材料放在模板上,进行涂刷,提升其防水效果。模板处于长时间的施工状态,会出现凹陷的问题,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底板和模板之间缺乏连接部件,也就是螺杆。

2.3地下室钢筋安装

钢筋是地下室底板中最主要的承载材料,在进行底板施工中,钢筋的需求量大,因此,须重视底板钢筋的安装过程,一般采用穿插技术,该施工技术比较复杂。首先,对钢筋的施工位置进行科学确定,防止出现底板施工过程中钢筋移位的现象,为其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保证;其次,按照规定的绑扎顺序,从承台到地梁,依次进行绑扎,应注意合理地错开位置;接着,铺设底板下层钢筋材料,全面分析底板整体的受力情况,确定钢筋下层的铺设层次,并研究底板主钢筋的位置,借助梅花绑扎的方式,绑扎底板中间位置的钢筋和底板外部位置钢筋交叉点,如果底板钢筋受力方向是双向的,就可以使用满绑的方式。当绑扎底板的底排钢筋时,需要借助垫块等零部件来支撑,并采取梅花绑扎的方式。固定下层底板的钢筋时,可使用马凳,固定下层钢筋之间的连接点,完成绑扎工序后,应全面分析钢筋受力情况,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

2.4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地下室的底板施工过程中,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浇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在此基础上,地下室底板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结合底板的特点和工程量,选取最适合的施工技术,保障地下室底板的功能,提升其承载能力,增加其防水和防裂性能。①明确地下室底板浇筑施工的程序,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减少施工的难度;②依照从北往南的方向进行混凝土浇筑,然后再浇筑其它模块。针对那些存在高度差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时,必须精准的掌握浇筑时间,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冷锋、返浆的现象。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浇筑施工时,必须清理底板杂物,保持基层和砖侧模始终处于湿润的状态,之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灌分层,等到底板下层的混凝土基本上达到了初凝的状态之后,再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灌分层操作,通常混凝土初凝时间约为4h。在振捣混凝土时,必须保持振动棒的移动间距在4cm左右,侧模的位置大于2cm,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振捣时,施工人员需将振动棒放到下一层混凝土的10cm处,保证两层混凝土结合紧密,预防底板冷锋的问题。振动的时间持续约30s,直至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返浆。振捣过程必须进行两次或者以上,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抗裂性,若其表面依旧有很多泌水,此时应该采取对应的措施,把水排出来,再进行二次收浆。

2.5地下室垫层铺设技术

垫层铺设主要应用到底板施工过程的承台、电梯井等环节,在地下室施工中,保证垫层与土方方向一致,它们施工的方相同。对承台垫层进行施工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回填土施工,基于整体的系统施工方式,确保垫层能够发挥其效用;对地下室垫层施工时,必须注意基坑面积的大小,避免误差的产生。因为施工环节和技术非常复杂,必须先做好模板、钢筋、混凝土等等施工环节,保障垫层施工的顺畅性,提升垫层的稳定性,满足地下室底板施工的要求。

3控制地下室底板施工质量的要点分析

加强地下室底板施工质量控制,应重视对其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应用,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确保施工过程的科学性。一是严格掌握地下室底板铺设的混凝土配合比,选择高性能、硅酸盐水泥、低流态原材料。在开始施工前,可聘请专业的施工设计人员,进行准确的实验,计算出工程底板混凝土配合比,并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该配合比制作混凝土的拌合物,尽量避免出现拌合物质量问题;二是提升地下室底板的防开裂、防渗漏能力,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做好相关的防渗漏工作。如某大型地下室底板施工工程中,为提升其防渗漏能力,特别采用防水型土料,在清理整个底板环境后,开始进行防水施工工作。首先,将防水材料按照1:0.4的比例同水进行混合,并在基层区域反复涂刷,厚度控制1.4mm,经过类似地施工后,该工程在投入使用后,鲜少出现渗漏问题,充分发挥了地下室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检查各个施工阶段,认真设计构造功能,切实保障施工安全。同时一定要严格根据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程序,增强防渗透举措,合理把控温度,规范搭配混凝土的配对比例等,这样才能充足的保证人们的实际要求与建筑工程对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标准相吻合。

参考文献:

[1]卢志强.高层住宅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OL].河南建材,2019(04)

[2]司品琳,邵珠令,黄作平.地下室底板施工缝预埋注浆管施工技术[J].建筑科技,2018,2(06)

[3]代广伟,颜威,姜玖波,王金铜,胡天智.地下室基础底板应用疏水层排水系统一体化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8,47(24)

标签:;  ;  ;  

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研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