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探讨姜卫平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探讨姜卫平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

1.儿科护士压力源概述

1.1工作环境嘈杂

我院儿科每天收治的小儿患者较多,又因为一个孩子往往有多个大人陪同,使得儿科环境拥挤,噪音多,病患之间的摩擦相对较大。因为孩子性格不同,在治疗时哭闹的情况复杂,需要护士具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完成工作。长期在这种嘈杂环境下,容易心情抑郁。

1.2服务对象复杂

儿科不但环境嘈杂特殊,服务对象还会出现各种意料不到的情况,给儿科护士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大部分家长都对孩子过分关注,一旦护理工作出现问题,还会因为缺乏医疗常识对护士指手画脚,影响护理。且孩子生病情绪不稳定,打针输液变得更加困难,家长又迫切希望孩子的病情尽快好转,反复多次询问情况也会导致儿科护士情绪焦躁。有时治疗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家长轻则骂人重则动手,也给儿科护士造成了巨大心理压力。

1.3工作强度大

儿科护士的工作量特别大,不仅仅是因为儿科患者多,更是因为服务对象情况复杂、家长期望太高导致的。儿科护士很难在这个岗位上坚持较长时间,一有机会就会请求调走,因此儿科的编制无法满足临床需求,这样恶性循环下来,会导致护士需要完成许多额外的工作,很难专注于提高自身护理知识和技术,只能在巨大压力下疲惫工作。各种检查、考试,医患关系的处理也致使他们对这个岗位产生厌恶情绪。

1.4角色压力

儿科护士需要时刻微笑,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因为孩子本身对治疗存在抵触情绪,护士需要付出双倍的耐心才能使其配合。但是护士本身承受的压力就大,还要时刻压抑消极情绪,就很容易造成负能量的积压。一旦负能量积压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儿科护士情绪崩溃,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1.5职业风险很大

儿科护士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才能及时应对各类患儿的不同病症,及时处理一些突发病症。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儿科护士的职业风险极大,患儿病情变化快,很多病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患儿的死亡容易引发家长的极端行为,护患关系极度紧张,也直接导致儿科护士存在较大心理压力。

2.应对措施

2.1科学合理的排班方法

在护士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护士长可以根据每个护士的性格与技术掌握程度,科学合理排班。首先要注意新、老、强、弱护士的搭配,便于解决中班和晚班的疑难问题,减轻倒班护士压力。由于儿科病具有季节性特点,排班时应考虑弹性制度,患儿少时让骨干护士多休息,给新护士机会多多锻炼;患儿多时让骨干护士多带头,指导新、弱护士提高业务技能。

2.2提高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

随着各种新的检查和抢救治疗手段的出现,儿科护士面临更多挑战。当护士因为业务素质不足而导致工作压力过大时,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种技能训练,例如如何对肥胖和脱水儿童实施静脉穿刺。还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针对常见儿科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家长进行讲解,使其具备护理常识。

2.3努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许多护士不安心儿科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家属难缠,易受气,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是“小皇帝”,一旦生病,家里所有人前呼后拥,就怕孩子遭罪。一针没扎到血管,张口就骂,认为是练手艺,态度差,把人气的难受、憋闷。针对这点,护士长应教育护士保持平衡心态,多从患儿父母角度来看待他们,体会家长的感情,提高处理护患关系的能力。护士长应多关心、多理解新护士,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以积极轻松的态度去感染她们,帮助她们树立坚强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待患儿时,仔细观察患儿的表情、动作,通过脸色、体温和脉搏情况来判断其状态,要及时察觉他们的不适,采取舒缓措施,既让家长放心,也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4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加强对儿科护士的心理培训和辅导,提高护士心理承受能力,护士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是决定应对强度的关键。儿科护士应当正视自己的工作,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培养职业自豪感。

从每个不同的孩子身上发现作为一个儿科护士的成就感和强烈的责任感。通过护理天真可爱的孩子获得满足感,促进自己在烦躁的工作中始终保持一颗沉稳的心。积极乐观地面对每天的工作,多与孩子互动,从他们的笑容中体会工作的意义。学会适当应用心理防御机制,识别和控制工作中的应激源,了解自己的压力情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保持身心健康,爱岗敬业,快乐上班。当然,合理的发泄工作压力是有必要的,一旦发现自己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可以找护士长或家人倾述烦恼,尽快宣泄消极情绪,采用合理的方式释放心理压力,降低心理负担。

2.5帮助孩子缓解紧张情绪

患儿在患病时心情大多沮丧低沉,或者因为检查繁琐而心情抑郁。在陪伴其检查或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儿科护士应当尽可能地与孩子们沟通,利用聊天、说笑话、唱歌、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紧张情绪。只要孩子情绪放松下来,护理工作就会显得容易很多,在进行其他治疗时能够得到他们的配合。一般而言,能够和孩子保持良好沟通的医护人员,工作起来明显压力较小,在问询或实施治疗前利用先与孩子建立通畅的沟通,然后再开始护理,患儿也不容易哭闹。孩子不哭闹了,家长的压力也会减小,不容易与护士产生冲突。

3、结论

本院儿科护士在采取如上措施后,其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均有所缓解,尤其是新护士对于儿科工作能够充满积极乐观的态度,在专业技能方面也有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贾崇玲.儿科护理工作压力源分析及相应对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

[2]宋菲.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措施[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5).

[3]夏敏.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2,25(4).

标签:;  ;  ;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探讨姜卫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