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作用分析论文

李霞: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作用分析论文

摘 要:目的分析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12 月门急诊就诊患者60 例,将其随机分为2 组,各3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护理行为、健康宣教、导医处护理、门诊台护理等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较高,且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满意度评分上,观察组健康宣教、专业水平、沟通能力、仪表行为、护理态度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风险事件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3.33%较对照组16.67%明显较低,且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作用显著,即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门急诊;品管圈管理;优质护理;作用分析

0 引言

在医院门急诊中,其所采取的优质护理模式主要理念为“以患者为中心”,重视基础护理,且重视不断提升护士的责任心和工作质量[1]。而在对门急诊护士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采取常规管理模式难以有效提升其护理质量,而通过将品管圈管理应用到门急诊优质护理中,其不仅利于提升护理质量,还能减少各种风险事件[2-3]。因此本文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12 月门急诊就诊患者60 例,将其随机分为2 组,各30 例,即对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作用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12 月门急诊就诊患者60 例,将其随机分为2 组,各30 例。其中,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为22-65 岁,平均(36.5±2.7)岁。观察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为21-66 岁,平均(37.2±2.4)岁。两组基础信息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 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品管圈管理,具体为:①组建品管圈。即由护士、护师、主管护师、门诊护士长等组建品管圈,所有成员共同讨论并制定管理计划和实施流程措施,其余护士、护师等实施日常护理。②确定措施。一是由护士长负责检查护理质量,圈员均需参加相关护理安全管理活动。二是对“三查七对”护理制度予以认真严格执行,对各自职责加以明确,多检查、多核对、多观察,对双人核对制度予以严格落实。三是对重点护理环节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包括预防压疮、伤口换药、防跌倒和坠床、输液等。四是对老年人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及健康安全等宣教,指导其重视安全风险事件。五是老年患者若活动受限,禁止其独自使用电炉或上卫生间。六是对圈员护士定期组织相关道德与法治宣讲和学习,以提升其法规与安全意识。七是由圈员制定的各项措施予以具体实施,认真、详细、及时的汇报管理期间出现的问题,详细做好记录,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范围更广,更加难以抗拒。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当今的那种占主导地位的,并把科学变成偶像,因而变得更加脆弱的隐形意识形态,比之旧的意识形态更加难以抗拒,范围更加广泛,因为它在掩盖实践问题的同时,不仅为既定阶级的局部统治利益作辩解,并且站在另一个阶级一边,压制局部的解放的需求,而且损害人类要求解放的利益本身”。[10](P69)科学技术在国家干预的推动下,成功的渗透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一个巨大的帷幕,笼罩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采用医院自制护理质量评分量表评估,包括护理行为、健康宣教、导医处护理、门诊台护理等内容,各项分值100 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包括健康宣教、专业水平、沟通能力、仪表行为、护理态度等,各项分值100 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及风险事件(包括坠床、输液渗漏、跌倒等)发生率。

表2表明,应用完好性监测算法检测到周跳,然后利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周跳的值。对于不同大小的周跳都可以通过本文算法进行修复。

2 结果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在护理满意度评分上,观察组健康宣教、专业水平、沟通能力、仪表行为、护理态度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2。

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现象,在舆情发生时,许多人选择盲目跟风,使舆论呈一边倒的态势。相关领域的虚拟知识型社群专业性强,对公共事件持有一定的看法,例如一些微博大V、教授、明星等大多数相关专业领域的核心人物,具有权威性和事件敏感性,他们往往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公共问题事件,运用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对事件进行评论,从而引发全社会的探讨。有时他们能积极发挥其作用,迅速平息舆情,但有时也可能错误引导网络舆论,使矛盾激化。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护理行为 健康宣教 导医处护理分诊台护理观察组 30 98.5±1.2 96.7±1.4 96.3±2.4 97.6±1.3对照组83.2±1.4 4.8744 0.000 30 tP--83.2±1.4 4.6255 0.000 81.3±1.5 5.3122 0.000 81.2±2.2 5.0114 0.000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在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护理行为、健康宣教、导医处护理、门诊台护理等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较高,且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 进行数据处理。t 值用于文中计量资料检验,卡方用于文中计数资料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组别 健康宣教 专业水平 沟通能力 仪表行为 护理态度观察组(n=30) 95.6±3.7 96.3±2.4 97.6±3.5 98.6±3.4 97.5±2.4对照组(n=30)tP 78.6±2.5 6.5177 0.000 85.6±2.2 3.5126 00.000 81.2±2.9 4.6188 0.000 85.4±2.4 3.8244 0.000 83.6±2.3 4.1204 0.000

2.3 观察组和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在风险事件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3.33%较对照组16.67%明显较低,且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跌倒 输液渗漏 坠床 发生率(%)观察组 30 0(0.0) 1(3.33) 0(0.0) 1(3.33%)对照组30 χ2 P--1(3.33)0.1358 0.000 3(10.0)2.1388 0.001 1(3.33)0.1358 0.000 5(16.67%)4.8227 0.000

3 讨论

品管圈指的是将工作场所互补、相近或相同的人员组成一定规格的团体圈,由圈员集思广益,通力合作,根据事物活动的一定流程对管理、文化及工作现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加以结局的管理形式,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主要目的。在实施品管圈时,且核心在于将集体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且要求全体人员共同参与,从而更好的完成相应的工作[4-5]。通过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纳入品管圈管理理念,其不仅可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还能促使其从多方位、多角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满足患者提出的各种需求。在门急诊中,品管圈管理应用到护理管理中,还能极大的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可促使其为患者提供更系统、更优质的服务,进而达到减少各种风险事件的目的[6-7]。本文的研究中,在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护理行为、健康宣教、导医处护理、门诊台护理等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较高,且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在护理满意度评分上,观察组健康宣教、专业水平、沟通能力、仪表行为、护理态度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在风险事件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3.33%较对照组16.67%明显较低,且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可显著减少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升患者的诊治的安全性。因此可见,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具有积极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作用显著,即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桃,梁振清.品管圈对提升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水平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9):230+240.

[2]吴银萍.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系统医学,2017,2(18):137-139.

[3]张赛容,蔡冬雪,钟佳.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03):134-135.

[4]黄爱群.品管圈对门诊输液室质量安全管理的作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2):1613-1614.

[5]孙平.品管圈护理管理预防急诊输液潜在风险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4):95-96.

[6]郑日琼.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科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及伦理学思考[J].哈尔滨医药,2015,21(03):227-229 .

[7]马玉红.品管圈在提高门诊药房处方合格率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6):287 -288 .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0.164

本文引用格式:李霞,赵秀丽.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247-249.

标签:;  ;  ;  ;  ;  ;  ;  ;  ;  ;  ;  ;  

李霞:品管圈管理在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作用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