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搅拌罐论文和设计-钟佳墙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醚搅拌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盖体的上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盖体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轴贯穿盖体与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远离电动机端设置有呈环形的搅拌框,所述搅拌框的外壁与所述罐体的内周壁贴合,所述搅拌轴上位于搅拌框内设置有搅拌桨叶,使用时,将物料倒入至罐体内,然后接通外部电源,驱动电动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使得搅拌框与搅拌桨叶对罐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然后将搅拌后形成的产品通过出料管排出即可,本实用新型具有使得能将罐体内的原料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聚醚搅拌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用于将进料口遮盖住的盖体(11),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上设置有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1)的上转动连接有搅拌轴(2),所述盖体(11)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机(21),所述电动机(21)的驱动轴贯穿盖体(11)与搅拌轴(2)连接,所述搅拌轴(2)远离电动机(21)端设置有呈环形的搅拌框(23),所述搅拌框(23)的外壁与所述罐体(1)的内周壁贴合,所述搅拌轴(2)上位于搅拌框(23)内设置有搅拌桨叶(22)。

设计方案

1.一种聚醚搅拌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用于将进料口遮盖住的盖体(11),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上设置有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1)的上转动连接有搅拌轴(2),所述盖体(11)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机(21),所述电动机(21)的驱动轴贯穿盖体(11)与搅拌轴(2)连接,所述搅拌轴(2)远离电动机(21)端设置有呈环形的搅拌框(23),所述搅拌框(23)的外壁与所述罐体(1)的内周壁贴合,所述搅拌轴(2)上位于搅拌框(23)内设置有搅拌桨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框(23)的外壁上设置有橡胶条(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22)表面积最大的一面贯穿设置有不小于一个的通孔(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22)设置有多个,且每个搅拌桨叶(22)的表面积大小均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分布有加热棒(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醚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外套设有将罐体(1)罩住的罩壳(3),所述加热棒(32)设置在罩壳(3)与罐体(1)之间,所述罩壳(3)上设置有保温层(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醚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3)与罐体(1)之间形成蓄水腔(31),所述罩壳(3)上连通有水管(34),所述水管(34)与蓄水腔(3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周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可视窗(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醚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位于所述可视窗(13)的一侧设置有刻度尺(1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水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醚搅拌罐。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至混凝土拌合物后,减水剂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

聚醚单体是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重要原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将聚醚单体装至搅拌罐内搅拌,以进行搅拌反应,但是传统的搅拌罐,可能无法充分的对聚醚单体进行搅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醚搅拌罐,具有能够对聚醚单体进行充分的搅拌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聚醚搅拌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用于将进料口遮盖住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盖体的上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盖体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轴贯穿盖体与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远离电动机端设置有呈环形的搅拌框,所述搅拌框的外壁与所述罐体的内周壁贴合,所述搅拌轴上位于搅拌框内设置有搅拌桨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物料倒入至罐体内,然后接通外部电源,驱动电动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使得搅拌框与搅拌桨叶对罐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然后将搅拌后形成的产品通过出料管排出即可,由于搅拌框的外壁与罐体的内周壁贴合,这样搅拌框与搅拌桨叶配合工作,使得能将罐体内的原料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被搅拌的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搅拌框的外壁上设置有橡胶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搅拌框的转动,橡胶条的设置用于减少搅拌框与罐体之间摩擦造成的磨损,延长该聚醚搅拌罐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搅拌桨叶表面积最大的一面贯穿设置有不小于一个的通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减少搅拌桨叶与原料的接触面积,减少搅拌桨叶在对原料进行搅拌时受到的阻力,另一方面在搅拌时,随着搅拌桨叶的移动,原料将会通过通孔后再混合在一起,这样使得搅拌桨叶能将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搅拌桨叶设置有多个,且每个搅拌桨叶的表面积大小均不相同。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多个不同规格的搅拌桨叶能够对罐体内不同位置的原料进行不同程度的搅拌,使得原料能够被搅拌的更加充分。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外壁上分布有加热棒。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接通外部电源,使得加热棒发热,以对罐体进行加热,使得罐体能够维持在最适宜原料进行搅拌的温度,从而使得原料能够被搅拌的更加充分。

进一步,所述罐体外套设有将罐体罩住的罩壳,所述加热棒设置在罩壳与罐体之间,所述罩壳上设置有保温层。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的设置用于减少加热棒在对罐体进行加热时的热量流失,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这样能够减少外界对罐体的温度的影响,更易于控制温度。

进一步,所述罩壳与罐体之间形成蓄水腔,所述罩壳上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与蓄水腔连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罐体进行加热时,打开外部水源,通过水管将水注入至蓄水腔内,然后接通外部电源,通过加热棒对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水对罐体进行加热,以形成水浴加热,达到对罐体加热的更加均匀的目的,需要对罐体进行降温时,可以关闭外部电源,使得加热棒停止加热,然后通过水管往蓄水腔内灌入经过冷却的水,从而对罐体进行降温,提高该聚醚罐的适用性。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周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可视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视窗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更易于查看罐体内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罐体位于所述可视窗的一侧设置有刻度尺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刻度尺的设置更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可视窗得知目前罐体内原料的液面高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搅拌框与搅拌桨叶配合工作,使得能将罐体内的原料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被搅拌的更加均匀;

2.橡胶条的设置用于减少搅拌框与罐体之间摩擦造成的磨损,延长该聚醚搅拌罐的使用寿命;

3.需要对罐体进行加热时,打开外部水源,通过水管将水注入至蓄水腔内,然后接通外部电源,通过加热棒对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水对罐体进行加热,以形成水浴加热,达到对罐体加热的更加均匀的目的,需要对罐体进行降温时,可以关闭外部电源,使得加热棒停止加热,然后通过水管往蓄水腔内灌入经过冷却的水,从而对罐体进行降温,提高该聚醚罐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罐体;11、盖体;111、固定板;112、凸块;113、固定螺栓;12、出料管;13、可视窗;14、刻度尺;2、搅拌轴;21、电动机;22、搅拌桨叶;221、通孔;23、搅拌框;231、橡胶条;3、罩壳;31、蓄水腔;32、加热棒;33、保温层;34、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聚醚搅拌罐,包括顶部开口设置的圆柱形的罐体1,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2,罐体1上设置有用于将开口遮盖住的盖体11,盖体11的边缘设置有固定板111,罐体1的边缘对应固定板111设置有凸块112,固定板111与凸块112通过固定螺栓113连接,以使得盖体11盖合在罐体1上。

参照图1,罐体1的周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可视窗13,且罐体1上位于可视窗13的一侧还设置有刻度尺14,使得工作人员更易于查看罐体1内的情况和罐体1内原料的液面。

参见图2,盖体11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机21,电动机21的驱动轴贯穿盖体11连接有搅拌轴2,其中,搅拌轴2远离电动机21端设置有呈环形的搅拌框23,搅拌框23的外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橡胶条231,橡胶条231与罐体1的内周壁贴合,以使得搅拌框23在随着搅拌轴2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减少搅拌框23与罐体1之间的磨损,搅拌轴2上位于搅拌框23内还固定连接有搅拌桨叶22。

参见图2,搅拌桨22沿搅拌轴2的轴向设置有多个,且每个搅拌桨叶22的表面积大小均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桨叶22设置有三个,且由上至下,搅拌桨叶22的表面积依次增大,搅拌桨叶22表面积最大的一面还贯穿设置有不小于一个的通孔221,一方面用于减少搅拌桨叶22与原料的接触面积,减少搅拌桨叶22在对原料进行搅拌时受到的阻力,另一方面在搅拌时,随着搅拌桨叶22的移动,原料将会通过通孔221后再混合在一起,这样使得搅拌桨叶22能将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

参照图2,罐体1外套设有将罐体1罩住的罩壳3,罩壳3与罐体1之间形成蓄水腔31,蓄水腔31内分布有加热棒32,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棒32沿罐体1的周向呈蛇形分布在罐体1与罩壳3之间,罩壳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保温层33,保温层33由聚氨酯保温板制成,用于减少加热棒32在对罐体1进行加热时的热量流失,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这样能够减少外界对罐体1的温度的影响,更易于控制温度;罩壳3上连通有水管34,水管34贯穿保温层33和罩壳3与蓄水腔31连通。通过加热棒32对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水对罐体1进行加热,以形成水浴加热,达到对罐体1加热的更加均匀的目的,需要对罐体1进行降温时,可以关闭外部电源,使得加热棒323停止加热,然后通过水管34往蓄水腔31内灌入经过冷却的水,从而对罐体1进行降温,提高该聚醚罐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打开外部水源,通过水管34将水注入至蓄水腔31内,然后接通外部电源,使得加热棒32发热,以对罐体1进行加热,当罐体1内的温度到达需要温度后,将原料灌入至罐体1内,使用时,将物料倒入至罐体1内,然后接通外部电源,驱动电动机21带动搅拌轴2转动,使得搅拌框23与搅拌桨叶22对罐体1内的原料进行搅拌,然后将搅拌后形成的产品通过出料管12排出即可,由于搅拌框23的外壁与罐体1的内周壁贴合,这样搅拌框23与搅拌桨叶22配合工作,使得能将罐体1内的原料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聚醚搅拌罐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3220.1

申请日:2019-01-1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549224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01F 7/16

专利分类号:B01F7/16;B01F7/18;B01F15/06;B01J19/18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西安同成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西安同成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天谷七路996号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A座11801室

发明人:钟佳墙;余栋;卢亚荣;张秀成;杨国武;田玉虎;杨春朝;董美贤;田鑫;苟杰;徐双林;张新叶;杨帆;王晨

第一发明人:钟佳墙

当前权利人:西安同成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聚醚搅拌罐论文和设计-钟佳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