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论文和设计-张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它包括抗摔防撞外壳(1)、基座(2),在基座(2)上连接有旋翼杆(3),旋翼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机和旋翼(4),基座(2)的下部设置有施药杆接头套(8),方向向下倾斜,施药杆(5)的一端连接在施药杆接头套(8),施药杆(5)的另一端经过转折变平行后,连接到抗摔防撞外壳(1)上,使用螺钉(7)连接,所述抗摔防撞外壳(1)将基座(2)以及连接到基座(2)上的旋翼杆(3)、旋翼(4)、施药杆(5)包含在其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抗摔防撞外壳(1)将植保无人机的主体部分都包含在其内,从而将植保无人机的主体、旋翼以及喷头都处于抗摔防撞外壳(1)的保护之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摔防撞外壳(1)、基座(2),在基座(2)上连接有旋翼杆(3),旋翼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机和旋翼(4),基座(2)的下部设置有施药杆接头套(8),方向向下倾斜,施药杆(5)的一端连接在施药杆接头套(8),施药杆(5)的另一端经过转折变平行后,连接到抗摔防撞外壳(1)上,使用螺钉(7)连接,所述抗摔防撞外壳(1)将基座(2)以及连接到基座(2)上的旋翼杆(3)、旋翼(4)、施药杆(5)包含在其内部。

设计方案

1.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摔防撞外壳(1)、基座(2),在基座(2)上连接有旋翼杆(3),旋翼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机和旋翼(4),基座(2)的下部设置有施药杆接头套(8),方向向下倾斜,施药杆(5)的一端连接在施药杆接头套(8),施药杆(5)的另一端经过转折变平行后,连接到抗摔防撞外壳(1)上,使用螺钉(7)连接,所述抗摔防撞外壳(1)将基座(2)以及连接到基座(2)上的旋翼杆(3)、旋翼(4)、施药杆(5)包含在其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4根施药杆(5),形成4个连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杆(5)上设置高压雾化喷头,用于喷洒农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抗摔防撞外壳(1)上设置多个通孔(12),通孔(12)规则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抗摔防撞外壳(1)上下端面为圆形,截面为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可充电锂电池(13)可拆卸地固定在基座(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杆(5)与施药杆接头套(8)连接方法弹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为在施药杆(5)的终端设置一个凸形平台,放置弹簧(14),插入施药杆接头套(8)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植保无人机,具体是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在农业领域,植保无人机具有高效和精准的优点,尤其是无人机打药,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够提高农田产出。无人机采用高浓度农药和机载高效喷洒雾化技术,农药药液雾化充分,利用无人机旋冀产生的强大下行气流将药液直接穿透于农作物的各个层面,比人工洒药更均匀,杀虫效果更佳。

现有无人机均实现了智能操控,操作手通过地面遥控器及GPS定位对其实施控制,实现无人机自主飞行。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如果发生碰撞或操作不当,极容易发生事故,通常造成旋翼损坏,对植保无人机而言,还容易损坏高压喷头,很可能导致无法修复的损毁,即炸机。植保无人机在农田作业飞行的时候,通常离地高度只有1-5米,这意味着它们将面临更多的障碍物。

为提高无人机性能,存在如下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目前市面上的无人机,其旋翼多数裸漏在外,容易碰撞物体而损坏。针对这一情况,人们提出了一些保护无人机旋翼的结构,如中国专利2018109833358、2018106917313、2018101365364等,但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对每个旋翼单独设计保护结构。

2)现有的无人机,为防止其撞击障碍物,损坏机体或者旋翼等装置,会在无人机的机身上设置多个雷达,利用雷达的探测及测距功能,判断无人机周围是否存在障碍物及障碍物的远近,从而调整无人机的飞行轨迹。但是,雷达不可避免的会偶尔出现故障,或者电动无人机容易出现电力不足的情况,也容易导致“炸机”,中国专利 2018203537394提出一种增强雷达探测的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

3)无人机降落时,常常由于下降速度过快,常常在进行着陆时,受力过大,直接与地面撞击而损毁,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有必要设计有效地缓冲降落时受到冲击的结构。

4)需要在保护无人机旋冀的同时,利用无人机旋冀所产生的向下气流,增加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作物在被气流搅动的过程中,叶面上下均匀受药,使得喷洒效果大幅度升高,即需要合理地安排旋翼与喷头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如何设计有效的结构,对植保无人机的旋翼及喷头进行有效保护,是本实用新型主要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它包括抗摔防撞外壳(1)、基座(2),在基座(2)上连接有旋翼杆(3),旋翼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机和旋翼(4),基座(2)的下部设置有施药杆接头套(8),方向向下倾斜,施药杆(5)的一端连接在施药杆接头套(8),施药杆(5)的另一端经过转折变平行后,连接到抗摔防撞外壳(1)上,使用螺钉(7)连接,所述抗摔防撞外壳(1)将基座(2)以及连接到基座(2)上的旋翼杆(3)、旋翼(4)、施药杆(5)包含在其内部。

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优选地,至少使用4根施药杆(5),形成4个连接点。

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优选地,所述施药杆(5)上设置高压雾化喷头,用于喷洒农药。

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优选地,在抗摔防撞外壳(1)上设置多个通孔(12),通孔(12)规则排列。

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优选地,抗摔防撞外壳(1)上下端面为圆形,截面为圆弧形。

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优选地,可充电锂电池(13)可拆卸地固定在基座(2)上。

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优选地,所述施药杆(5)与施药杆接头套(8)连接方法弹性连接。

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为,在施药杆(5)的终端设置一个凸形平台,放置弹簧(14),插入施药杆接头套(8)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抗摔防撞外壳(1)将植保无人机的主体部分都包含在其内,通过施药杆(5)连接到无人机的主体上,另一端连接抗摔防撞外壳(1),从而在不增加其他零部件的情况下,连接抗摔防撞外壳(1),从而将植保无人机的主体、旋翼以及喷头都处于抗摔防撞外壳(1)的保护之内。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植保无人机立体结构示意图(从上往下看);

图2一种植保无人机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一种植保无人机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一种植保无人机立体结构示意图(从下往上看);

图5一种植保无人机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一种植保无人机施药杆(5)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一种植保无人机避障传感器(11)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抗摔防撞外壳(1)、基座(2)、旋翼杆(3)、旋翼(4)、施药杆(5)、高压雾化喷头(6)、螺钉(7)、施药杆接头套(8)、防浪涌药箱(9)、缓冲垫脚(10)、避障传感器(11)、通孔(12)、可充电锂电池(13),弹簧(14),定位孔和螺钉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4所示,一种植保无人机,它包括抗摔防撞外壳(1)、基座(2),在基座(2)内设置有植保无人机的控制电路板,基座(2)的下方有对应的控制电路散热结构,这些是常规设计,在图中未示出。在基座(2)上连接有旋翼杆(3),旋翼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机和旋翼(4),可充电锂电池(13)可拆卸地固定在基座(2)上。基座(2)的下部设置有施药杆接头套(8),方向向下倾斜,施药杆(5)的一端连接在施药杆接头套(8),连接方法优选弹性连接(如附图6所示),即在施药杆(5)的终端设置弹簧(14),插入施药杆接头套(8)内,施药杆(5)的另一端经过转折变平行后,连接到抗摔防撞外壳(1)上的定位孔和螺钉孔(15)位置,使用螺钉(7)连接。这样,抗摔防撞外壳(1)和基座(2)被连接在一起,优选地,至少使用4根施药杆(5),形成4个连接点。在抗摔防撞外壳(1)上设置多个通孔(12),通孔(12)规则排列,用于节约外壳材料以及保持气流。抗摔防撞外壳(1)上下为圆形,截面为圆弧形,减少对气流的阻碍。

高压雾化喷头(6)设置在施药杆(5)的下方,旋翼(4)设置在旋翼杆(4)的下方,旋翼(4)被更好地保护。高压雾化喷头(6)的下端基本与抗摔防撞外壳(1)的下端平齐,缓冲垫脚(10)设置在抗摔防撞外壳(1)的底部,高度2~5cm,高压雾化喷头(6)被更好地保护。缓冲垫脚(10)可以是一个圆形的整体,也可以是安装几个(至少3个均匀间隔安装)支脚在抗摔防撞外壳(1)的底部,然后套上橡胶垫。优选的是,高压雾化喷头(6)安装三个,在施药时,保持高压雾化喷头(6)位于前方和左右两方,后方是没有喷头的,对应的旋翼(4)也是4旋翼,分别位于4根施药杆(5)的上方,也即有3个位于高压雾化喷头(6)的上方,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利用旋冀所产生的向下气流,使作物叶面上下均匀受药。防浪涌药箱(9)安装在基座(2)的下部,使用软管连接防浪涌药箱(9)和高压雾化喷头(6)。

更进一步地,在抗摔防撞外壳(1)的通孔(12)上,在部分通孔处选择性地设置避障传感器(11),所述避障传感器(11)的外形如附图7所示,为凸台形状,电路部分设置在凸台下面,安装在抗摔防撞外壳(1)的内部,仅有发射器和接收器的部分设置在凸台凸出的位置,穿过通孔(12)向外探测障碍物信号,这样避障传感器(11)也受到抗摔防撞外壳(1)的保护。所述避障传感器(11)的类型有雷达测距、双目视觉、激光测距、超声波测距,对于植保无人机来说,雷达波测距的避障方式最优秀。

从附图5中可看出,整个植保无人机除可充电锂电池(13)以及避障传感器(11)的外壳露出一部分在抗摔防撞外壳(1)外,其他部分都被抗摔防撞外壳(1)所保护,可充电锂电池(13)可单独加外壳保护。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

设计图

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3980.3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305851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B64D 1/18

专利分类号:B64D1/18;B64D45/06;B64C25/62

范畴分类:32E;

申请人:湖南亚安智控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湖南亚安智控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11200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河口镇河口村荷西组

发明人:张鸣;肖衍

第一发明人:张鸣

当前权利人:湖南亚安智控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植保无人机抗摔防撞结构论文和设计-张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