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因组核小体定位分析

水稻基因组核小体定位分析

论文摘要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重要的高等真核模式植物,具有重大研究意义。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它是由组蛋白八聚体和147bp的核心DNA组成,其中组蛋白八聚体是由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个拷贝组成,核心DNA围绕组蛋白八聚体盘绕1.75圈,组蛋白H1结合在连接DNA上,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端,稳定核小体的状态。核小体在压缩染色质形成高级结构和基因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水稻基因组中核小体在DNA序列上的精确位置,即核小体定位,对于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核小体定位与顺式调节元件的位置相关。例如,有研究发现核小体位于真核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TSS,transcription start stie)附近,然而关于核小体定位的动态模式及其与转录调节间关联的研究较少。本课题采用微球菌核酸酶(MNase,micrococcal nuclease)消化水稻染色质,获得单核小体大小的DNA片段,经纯化后扩增,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获得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水稻日本晴根、茎、叶三种不同组织全基因组核小体定位进行分析;通过核小体与TSSs附近区域不同的结合情况对水稻基因进行分类,揭示了与不同功能类别基因相关的核小体定位模式;寻找核小体定位不同的开放基因,并对每个组织的不同核小体定位的开放基因做GO(gene ontology)分析,发现核小体的定位差异与基因表达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通过整合MNase-seq数据分析,我们初步在水稻中揭示了核小体定位模式与基因结构、功能以及表达调控之间的关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分析方法
  •     1.3.1 核小体与染色质结构
  •     1.3.2 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
  •     1.3.3 核小体定位
  •     1.3.4 核小体定位的决定因素
  •     1.3.5 核小体结构自发动态变化
  •     1.3.6 核小体定位研究方法
  •     1.3.7 水稻基因组研究进展
  •     1.3.8 数据分析平台
  •     1.3.9 数据处理及分析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稻模型
  •     2.1.2 引物序列
  •     2.1.3 生信分析软件
  •     2.1.4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1.5 主要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核提取和MNase酶消化
  •     2.2.2 DNA的纯化
  •     2.2.3 MNase-seq建库
  •     2.2.4 文库测序
  • 第3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水稻基因组核小体定位情况
  •   3.1 引言
  •   3.2 MNase-seq文库
  •     3.2.1 预实验
  •     3.2.3 测序基本信息统计
  •     3.2.4 文库质量
  •   3.3 核小体定位分析
  •     3.3.1 核小体位置识别
  •     3.3.2 核小体分布特点
  •   3.4 核小体定位与基因表达
  •     3.4.1 不同表达水平基因TSS附近的核小体模式
  •     3.4.2 不同核小体占据密度的基因表达水平
  •     3.4.3 每个组织差异核小体开放基因的GO分析
  •   3.5 核小体定位与染色质状态
  •   3.6 核小体定位与表观遗传
  •   3.7 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黎圆圆

    导师: 侯春晖

    关键词: 核小体定位,水稻,高通量测序,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

    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分类号: Q343.23

    DOI: 10.27061/d.cnki.ghgdu.2019.003747

    总页数: 69

    文件大小: 2835K

    下载量: 48

    相关论文文献

    • [1].3种条件下基因功能对核小体定位影响的研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12)
    • [2].不同转录率下真核模式生物核小体位置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3].基于位置权重矩阵的核小体识别及功能分析[J]. 生物信息学 2016(01)
    • [4].压力条件下真核模式生物核小体移动模式研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07)
    • [5].体外装配核小体过程组蛋白浓度依赖的动力学模型[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07)
    • [6].酿酒酵母核小体定位理论模型的体外实验验证[J]. 生命科学研究 2014(01)
    • [7].研究揭示胚胎早期核小体重排规律[J]. 江西饲料 2014(02)
    • [8].两种模式生物核小体定位比较研究[J]. 生物信息学 2014(03)
    • [9].核小体定位的转录调控功能研究进展[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2(09)
    • [10].核小体定位研究进展[J]. 生物物理学报 2009(06)
    • [11].基于遗传算法酵母核小体定位性质预测[J]. 生物信息学 2019(02)
    • [12].盐透析体外组装核小体及检测方法[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13].酵母和果蝇胚胎期核小体定位模式比较研究[J]. 信息通信 2014(03)
    • [14].miRNA基因和编码基因启动子区核小体定位分析[J]. 科学通报 2010(14)
    • [15].基于深度学习的核小体位点预测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9(03)
    • [16].荧光热漂移实验体外检测核小体的解聚[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9(09)
    • [17].多样性增量结合支持向量机方法预测酵母核小体定位[J]. 生物物理学报 2010(05)
    • [18].研究揭示重叠性双核小体的三维结构[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7(02)
    • [19].核小体结合模体的理论预测和检验[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20].人类基因组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核小体定位分析[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1(05)
    • [21].DNA编码真核生物基因组的核小体组织[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9(07)
    • [22].循环核小体中组蛋白修饰与结直肠癌[J]. 现代肿瘤医学 2016(20)
    • [23].转录起始位点核小体定位的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10)
    • [24].《科学》:DNA核小体结构影响生物进化[J].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06)
    • [25].酵母核小体中心序列与连接序列的差异分析[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26].原核生物大肠杆菌基因组序列形成核小体能力的预测[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27].组蛋白八聚体的装配及荧光标记检测体外组装核小体的效率[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4)
    • [28].高迁移率族核小体结合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6(25)
    • [29].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分析ISWI家族在核小体移位[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3(03)
    • [30].表观遗传之染色质重塑[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5(11)

    标签:;  ;  ;  ;  

    水稻基因组核小体定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