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对流与发震层应力场耦合关系分析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对流与发震层应力场耦合关系分析

论文摘要

利用EGM2008重力模型的11~36阶球谐系数计算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底面地幔对流应力场,收集整理青藏高原东南缘2000年至今的1 131个震源机制解数据,采用区域应力张量阻尼反演法得到该区芦山地震前和现今的发震层应力场,进一步分析2种应力场的相关性,探讨不同区域的力学耦合情况与强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东南缘大部分位于耦合与解耦的中间地带,耦合区域基本按块体分布,东侧华南块体强耦合,西北部藏北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和西南部滇西南块体部分耦合,解耦主要发生在松潘-甘孜块体附近,以龙门山断裂带连接强耦合的华南块体;2)分析孕震原因,提出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对流应力场与发震层应力场耦合程度强弱交界处为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区域,从现今耦合关系来看,龙门山断裂带仍处于耦合强度变化梯度非常大的区域,具备孕震储能条件,地震危险性较高。其他危险区域大致有:岷江断裂带附近、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附近、红河断裂带及南汀河断裂带附近。

论文目录

  • 1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对流应力场
  •   1.1 计算方法
  •   1.2 计算结果
  • 2 青藏高原东南缘发震层应力场
  •   2.1 研究方法
  •   2.2 数据资料
  •   2.3 反演结果
  • 3 地幔对流应力场与发震层应力场耦合关系分析
  • 4 孕震机制及危险性分析
  • 5 结 语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侯强,姚亚峰,丁小军,欧明霖,张博康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发震层应力场,地幔对流,耦合关系,壳内软弱带

    来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年09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UGL120234)~~

    分类号: P315

    DOI: 10.14075/j.jgg.2019.09.003

    页码: 890-895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4245K

    下载量: 77

    相关论文文献

    • [1].福建省地幔对流系统与地幔热柱研究[J]. 能源与环境 2020(04)
    • [2].英国莱斯特大学科学家提出地幔对流新模式[J]. 国际地震动态 2017(07)
    • [3].小行星撞击对地球的上地幔对流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5)
    • [4].瞬态地幔对流引起的大尺度核幔边界起伏的数值模拟[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03)
    • [5].从660 km边界地形推断地球不连续的化学分层[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9(03)
    • [6].D″层的地震地质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8(06)
    • [7].科技名刊精选[J]. 科学中国人 2016(28)
    • [8].地磁长期变化与全地幔对流过程可能的联系[J]. 世界地震译丛 2013(Z1)
    • [9].地幔对流拖曳力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运动格局的数值模拟研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2)
    • [10].藏北新生代玄武质火山岩起源的深部机制——大陆俯冲和板片断离驱动的地幔对流上涌模式[J]. 岩石学报 2017(10)
    • [11].飞扬的地质年代[J]. 科学 2016(02)
    • [12].地磁场长期变化或与全地幔对流有关[J]. 国际地震动态 2013(01)
    • [13].大陆边缘热状态研究进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02)
    • [14].金星内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09)
    • [15].横向黏度变化的全地幔对流应力场初步研究[J]. 地震学报 2011(05)
    • [16].剪切变形与部分熔融:原理、方法和应用[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7(01)
    • [17].马里亚纳俯冲系统的构造特征[J]. 地学前缘 2017(04)
    • [18].地幔对流模式及其意义[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1)
    • [19].地震波速度约束的大横向黏度变化的地幔对流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5)
    • [20].现代板块运动驱动球域地幔混合的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9(01)
    • [21].欧亚板块运动对中国大陆岩石圈底部地幔对流速度场和水平剪切应力场的影响[J]. 地学前缘 2017(05)
    • [22].天山南北地块构造演化与地幔对流耦合动力机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05)
    • [23].周向应力在地壳运动中的作用[J]. 地学前缘 2020(01)
    • [24].全球中、新生代大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框架——《全球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图》编图研究进展[J]. 地质论评 2019(04)
    • [25].长江口地区地面沉降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分析[J]. 第四纪研究 2009(02)
    • [26].相变对金星地幔对流影响的数值模拟[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05)
    • [27].从柯石英和“大陆深俯冲”到全球构造运动原动力的思考[J]. 地质论评 2011(04)
    • [28].板块驱动力:问题本源与本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04)
    • [29].深地物质与能源专题编者按[J]. Engineering 2019(03)
    • [30].控制龙门山地区地形的动力学机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01)

    标签:;  ;  ;  ;  ;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对流与发震层应力场耦合关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