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运动的机制与动力来源学术争鸣

板块运动的机制与动力来源学术争鸣

论文摘要

目前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仍很肤浅,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于地球动力学问题仍在探索过程中,Science杂志2005年公布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中的第10个问题是"地球内部是如何运行的",提出地球动力来源还尚未解决。2017年出版的《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认为板块构造理论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该学说依然存在其形成以来就存在的难题,即板块动力、板块起源及板块上陆三大问题,驱动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讨会分两个环节,一是主要观点报告环节,二是讨论争鸣环节。在报告环节,涉及动力机制的主要有5位报告人,分别阐述了他们的主要观点。梁光河提出了新大陆漂移说,通过大量证据分析认为传统的海底扩张驱动大陆漂移的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地质和地球物理观测事实说明持续推动大陆漂移的动力不是海底的持续扩张,而是大陆板块后下方持续的岩浆上涌推动大陆板块向前漂移,那是一个自发的连锁反应。万天丰认为传统的海底扩张传送带模式很难解释大陆板块漂移速度远远大于地幔对流速度这个问题,提出了陨击说。陨石撞击诱发地幔底劈推动大陆板块运动这个新的驱动模式。唐春安提出了地球龟裂说,认为地球内部热能的积累与释放,使得地质历史上岩石圈地幔具有冷热交替的周期。毛小平分析认为,目前所提出的地球动力中,只有周向应力具有足够数量级的应力,可以推动板块运动;周向应力在岩石圈薄弱处释放从而产生地壳相对运动;长期以来解释不了的"地壳异常压力"其实就是周向应力,而可独立于重力的构造力、碰撞力并不存在。在讨论争鸣环节,大家针对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自由发言。梁光河指出万天丰提出的陨石撞击可以较好地解释超大陆裂解的初始动力,但不同意陨石撞击可以提供持续的大陆漂移的动力,以印度板块的北漂为例,因为地幔的巨大黏滞阻力,需要无数个陨石定点撞击印度板块后面才可能持续推动印度板块漂移。唐春安提出地球的锅盖效应,因此上地幔具有冷热周期,在热周期地壳才会大规模漂移,按照力学机制,大洋中脊和转换断层不可能是海底扩张产生的,应该是大陆漂移拉开产生的断裂系统。最后杨巍然总结发言,认为陨石撞击是一个重要因素,地球上的构造运动都可以归结为开合运动,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都是存在的,地体构造也是科学的。研讨会取得的共识是:大陆的确存在大规模水平运动,传统的地幔对流传送带驱动模式存在很多与观测事实不符的问题,需要重新认识驱动机制和驱动力的问题,对板块俯冲问题多数持怀疑甚至反对的观点。其驱动力应该来自重力和地球内部热力,但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仍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论文目录

  •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天丰教授
  • 2 中国海洋大学李三忠教授
  •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巍然教授
  • 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梁光河副研究员
  • 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毛小平副教授
  • 6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刘银河高级工程师
  • 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於文辉教授
  • 8 河北地质大学陈志耕教授
  • 9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丁卫平高级工程师
  • 1 0 东华理工大学胡宝群教授
  • 1 1 云南省地震局付虹研究员
  • 1 2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方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1 3 大连理工大学唐春安教授
  • 1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莫宣学院士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万天丰,李三忠,杨巍然,梁光河,毛小平,刘银河,於文辉,陈志耕,丁卫平,胡宝群,付虹,方曙,唐春安,莫宣学

    关键词: 地壳运动,大地构造,地球动力学,岩石圈,板块运动,地槽学说

    来源: 地学前缘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项目“北方增生造山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2017YFC0601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069),广西干热岩选区预测与分级评价(2019016110,2019016207),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2008DF20700)

    分类号: P541

    DOI: 10.13745/j.esf.sf.2019.11.20

    页码: 309-319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2814K

    下载量: 493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板块运动的机制与动力来源学术争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