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早春黄海暖流的路径和起源

冬至早春黄海暖流的路径和起源

一、冬至初春黄海暖流的路径和起源(论文文献综述)

曹友华,朱乾坤[1](2021)在《基于Aqua/MODIS数据研究黄海暖流的强度及其时空变化》文中研究说明基于Aqua卫星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获取2003—2019年的海表温度遥感数据,利用各月的特征等温线表征黄海暖舌,研究黄海暖流的强度和时空变化,探讨黄海暖流的年际变化对ENSO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月际变化中,黄海暖流只出现在11月—翌年4月,其余月份不存在,1月黄海暖流的强度和势力最大,影响最北可至38.83°N;年际变化中,区域A(34°~36°N,123°~126°E)的平均温度和黄海暖流7℃等温线到达的最北位置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836 2(p<0.05),两者均可用于分析黄海暖流强度的年际变化,线性关系N=0.759 6T+30.361 8,即区域A的平均海表温度可以很好地预测1—3月黄海暖流影响的最北位置;黄海暖流的年际变化可能受ENSO事件的影响,且受拉尼娜事件的影响更为明显。

虞思青[2](2021)在《南黄海冷水团准同步累积耗氧量和无机碳 ——生态系统代谢与水文过程的调控》文中研究说明海洋酸化是一种海水pH值降低的复杂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持续增加的大气CO2的溶解(外源性酸化)和初级生产者与溶解有机物再矿化产生的溶解无机碳的添加(内源性酸化)。海洋酸化会对海水碳酸盐体系造成影响,改变海水CO2分压(pCO2)、溶解无机碳(DIC)、pH、总碱度(TAlk)和文石饱和度(Ωarag),引发海洋系统内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各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与生存等过程。其中海洋钙化生物受到的环境胁迫首当其冲。黄海是西北太平洋的一个高生产力海区,季节性酸化问题突出且发展较为迅速,容易受到海水酸化带来的各种生态效应影响。本论文旨在阐明黄海碳酸盐体系的时空动态分布与主要调控过程,以便了解和评价黄海的环境状况及其酸化的发展趋势。基于2019年4个黄海现场调查航次的碳酸盐体系数据,结合水文参数与溶解氧数据,分析了黄海水文及碳酸盐体系参数的区域分布格局与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黄海4月航次的溶解氧、pHT和Ωarag分别为287± 19 μmol·kg-1、8.08±0.06、2.12±0.25。黄海冷水团内部,底层溶解氧从8月的204±24 μmol·kg-1降至10月的184±16 μmol.kg-1,11月继续降低至154±17 μmol.kg-1。相应的,底层pHT由8月的7.89±0.04减小至10月的7.86±0.03,11月继续减小至7.84±0.04。底层Ωarag由8月的1.42±0.12减小至10月的1.37±0.08,11月继续减小至1.32±0.09。整个研究海域的全年溶解氧最低值在夏季黄海南部长江冲淡水影响的区域被观测到~69 μmol·kg-1(溶解氧饱和度~32%),接近缺氧的临界值,相应的pHT为7.77。而Ωarag在晚秋南黄海中部站位底层才达到1.15的最低值。结合2018年的历史数据综合分析,通过比较碳酸盐体系参数现场值及其大气平衡值,明确了南黄海水体DIC和酸化指标(pHT、Ωarag)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南黄海春季底层水体水化学参数和酸化指标主要由物理过程控制。而初级生产对表层水体DIC的去除和Ωarag的上升起主导作用。夏秋季群落呼吸消耗溶解氧,对南黄海冷水团底层水体DIC的积累和Ωarag的下降起主导作用。春季南黄海中部发生的表层藻华为夏秋季冷水团底层水体的耗氧酸化过程供应了充足的生源碎屑。沉降的生源碎屑迅速被浮游动物摄食以及被微生物分解,使得下层海水发生快速耗氧酸化,Ωarag甚至能迅速下降至碳酸钙腐蚀性海水的临界值以下。随着季节的更替,可降解的生源碎屑逐渐减少,有机物再矿化速率逐渐降低。运用端元混合模型进行南黄海化学水文的近似模拟,分析了春季南黄海水文特征。结果显示,南黄海春季水文参数由苏北浅滩水、鲁北沿岸水和黄海暖流水共同控制。其中黄海暖流水主导了南黄海大部分海域,而沿岸水只局限在苏北浅滩和山东半岛南岸。不同温度的黄海暖流水携带不同浓度的无机碳进入南黄海从而决定了南黄海春季初始Ωarag状态。而夏秋季冷水团的内部水文过程对碳酸盐体系的影响可以忽略。南黄海冷水团底层水体Ωarag对DIC累积的敏感性弱于一般陆架区域,年度初始水温是控制这种敏感性差异的关键因子。

赵越[3](2019)在《黑潮东海分支及其变异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长江口邻近海域是我国近海有害藻华高发区之一,有害藻华的发生不仅与陆源营养物质过量输入有关,也受到该海域复杂的水文、动力环境调控。以往研究认为,黑潮东海底层近岸分支(Nearshore Kuroshio Branch Current,NKBC,以下简称黑潮东海分支)会影响到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可能改变海域水文条件、水体结构和营养盐结构,进而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状况,乃至有害藻华的发生过程。然而,目前对于黑潮分支调控有害藻华的过程和机理认识不足。本研究通过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执行期间的野外调查,系统调查了黄、东海海域浮游植物类群组成和分布状况,重点分析了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发生情况及其与黑潮分支的关系,得到以下科学认识。1.调查分析了黄、东海海域微型与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的丰度、分布状况及其季节变化特征,查清了几种典型有害藻华藻种在黄、东海海域的分布情况,明确了原绿球藻对东海黑潮分支输入的指示意义。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20142015年间采自黄、东海的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样品(粒径<20?m),结果表明各浮游植物类群存在不同的分布特点。微型真核藻类(Photosynthetic nanoeukaryotes)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微微型真核藻类(Photosynthetic picoeukaryotes)在近岸和外海均有高值分布区,但其类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别。聚球藻(Synechococcus,Syn)在近岸和外海同样都有高值分布区,可能由不同生态型的聚球藻形成。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Pro)主要分布在东海,在黑潮主干区丰度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黄、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存在显着差异,在夏季更为明显。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等典型赤潮藻种主要分布在东海长江口邻近海域,尤以春季丰度最高,是有害藻华的高发时段。研究发现春季东海区原绿球藻的分布状况与黑潮东海分支路径基本一致,在近岸海域也有较高丰度的原绿球藻分布,表明黑潮东海分支能够将藻种从外海输入到长江口邻近海域。2.系统调查了黑潮东海分支的季节变异状况及其对长江口邻近海域微型与微微型浮游植物的潜在影响,发现春季是黑潮东海分支影响长江口邻近海域的重要时段。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进行了周年逐月调查,水文数据(温度、盐度)和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的结果显示,黑潮东海分支自春季(3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底部出现,夏季(6月)强度最高,秋季减弱,冬季基本消失。原绿球藻和暗型聚球藻丰度的逐月动态特征与黑潮东海分支的强弱变化具有相关性和同步性。通过对比浮游植物和水团的关系,结合对台湾暖流影响过程的认识,确认了黑潮东海分支对长江口邻近海的影响在春季最为突出,初步揭示了黑潮东海分支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大规模有害藻华发生过程的潜在影响。3.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初步揭示了黑潮东海分支及其变异对该海域甲藻赤潮发生过程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2015年长江口邻近海域的东海原甲藻在4月中旬即形成赤潮,比往年明显提前,同时伴有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p.)赤潮,赤潮规模较往年明显偏小。米氏凯伦藻和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p.)均未形成大规模的赤潮。调查期间,东海原甲藻在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暴发时的温度约为14—18℃,明显低于往年东海原甲藻赤潮暴发时的海水温度。东海原甲藻赤潮的提前发生,应当与2015年黑潮东海分支较早出现并影响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关。黑潮东海分支的年际变异会对有害藻华发生过程、时间和规模等产生影响。本研究围绕黑潮东海分支与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的关系开展了系统调查和研究,揭示了原绿球藻对黑潮东海分支入侵的指示意义,以及黑潮东海分支向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区输送藻种的作用,探讨了黑潮分支的变异及其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甲藻赤潮发生过程的调控作用及机理。相关成果可望为今后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的机理研究和预警预测提供依据。

熊学军,胡筱敏,郭延良,于龙,陈亮,薛宇欢[4](2019)在《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分支的确认及形态结构特征》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冬季南黄海西部海区,基于准同步大面调查资料、近底式潜标持续观测资料和海面风场产品,在对其可靠性、准确性进行把握性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经过图像分辨率选择试验,确定能代表该资料基本分辨特征的各类图像的最低识别分辨率,在确保不遗失必要特征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图件绘制,从而在确认存在自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暖水舌的基础上,发现了与其相适配的更能代表黄海暖流水分支路径的高盐水舌结构,证明这样的暖水舌可以用来表征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的分支,从而为利用海表大数据进行该分支高时空分辨率拓展提供了依据.该暖盐水舌均呈现"后部显着、中部分叉、颈部收缩、顶部膨胀"的形态结构,其形成原因是黄海暖流主段前端发生多时相分支、及其抵近青岛近海分支跨越了鲁北沿岸流鲁东南续流西南向路径的结果,为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暖盐水舌的一种时相特征.敏感性、代表性站位的近底式潜标观测分析也证明存在自黄海暖流朝向青岛近海的流动,且呈概率性事件表现为冷空气过境前期由下到上逐渐减小和过境后期由上到下比较一致的西北向流,具有随天气过程变化的准周期性,是渤海、黄海冬季风条件下囤积在口门区的黄海暖流水,在西北风较显着的偏北风吹刮和鲁北沿岸流鲁东南续流阻塞性作用下,对南黄海西部凸腹型海区的补偿性输运,其中的强西北风引发的补偿流在逆风时就开始发生,强减水与强补偿引起显着的余水位振荡.同时,黄海暖流向青岛近海分支的确认,为青岛地区"降温时间短、回暖速度快"的冬暖特征提供了海洋学依据.本研究也可以拓展至整个渤海、黄海以及大陆边缘有一定封闭性的海盆,作为季风海盆动力学的基本内容.

石强[5](2018)在《渤、黄海风生流场季节循环时空模态与变异》文中研究说明根据1978—2015年渤、黄海沿岸观测风应力场与二维非线性垂直平均风生流模式,以及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调和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渤、黄海月平均风生流速度势、流函数场季节循环时空模态与年际变异.渤、黄海月平均风生流速度势、流函数场主要有两种时空模态,季节周期分量是时空模态的主要分量.由于风应力场季节循环变异,渤海流函数场季节时空循环变异程度大于速度势场,速度势、流函数场第二模态是季节变异的主要分量,黄海速度势场季节时空循环变异程度大于流函数场,速度势场第二模态是季节变异的主要分量.由于月平均风应力场强度年际变化显着线性减弱,渤、黄海季节平均风生流场强度年际变化也显着减弱.渤、黄海暖流与冷水团季节生消是风生流水平环流与垂直对流对冷-暖水体输送与汇集共同作用的结果,渤、黄海春、夏季辐合上升环流延缓及减弱了浅层暖水向深层传播,是春、夏季冷水团与温跃层形成的重要动力因素,因此,速度势是研究渤、黄海风生流场十分重要的因素.冬季渤海中部、黄海东部反气旋型及辐散下沉环流与黄海中部气旋型环流、辐合上升环流是黄海暖流季节转换与强度的主要动力控制因素,夏季黄海东部气旋型环流、辐合上升环流与黄海中部反气旋型环流、辐散下沉环流是黄海冷水团季节转换与强度的主要动力控制因素.

魏传杰[6](2018)在《南黄海水文环境季节变化与湍流混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利用近年来在南黄海海区获得的实测温盐和湍流等资料,分析了南黄海水文环境的季节变化,提出了南黄海冷水团和黄海暖流之间相互作用的新观点,同时揭示了南黄海湍流混合特征及其与南黄海典型海洋现象的相互影响。1.温盐结构表明黄海暖流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黄海暖流最早出现在秋季,但是在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势力较弱,仅出现在底层。冬季黄海暖流发展成熟达到最强,此时黄海暖流不仅稳定存在于底层,在其它层次乃至表层都出现了偏北向暖流存在的痕迹。冬季之后,黄海暖流开始逐渐变弱,至春季虽然从表到底仍然存在的高盐暖水舌,但其势力已经很弱。到了夏季,黄海冷水团开始出现,黄海底层被其占据,黄海暖流才逐步消失。2.南黄海冷水团形成受到黄海沿岸流和黄海暖流的共同影响。夏季南黄海冷水团完全成熟,此时黄海冷水团盘踞在黄海槽区,并向西延伸到海州湾外和青岛近海。而秋季冷水团开始逐渐减弱,冷水范围不断向中心收缩,黄海暖流开始出现。进入冬季,随着黄海暖流不断发展,冷水团逐渐消失。3.南黄海冷水团和黄海暖流之间相互作用的新观点:1)黄海暖流生命周期可以从秋季一直持续到来年的晚春和初夏,黄海冷水团与黄海暖流同时存在的时间达半年以上。2)夏季黄海暖流已经消失,但是在青岛外海冷水团和仁川外海冷水团之间存在着相对高温与高盐的黄海暖流残留水,其位置与黄海暖流的位置重合。3)在春夏时节黄海暖流的入侵以及黄海暖流残留水的存在为南黄海冷水团带来了高温高盐水,也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形成类似三明治的结构。4)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和发生发展与黄海沿岸流的向南冷水输入密切相关。5)南黄海冷水团的范围及强度具有较显着的年际差异。4.四个季节的湍流混合趋势大体一致。湍流混合在沿岸浅水区相对较强。深水区湍流混合垂向表现为明显的三层结构,其中上混合层和底混合层的湍流混合较强,而中层混合相对较弱的。值得注意的是,冬季强冷北风加剧海洋的混合冷却,断面出现从海面至海底各个水文要素垂直分布均匀一致的现象,但是在断面东侧的深水区,湍流混合的趋势依然表现为明显的三层结构形态,即上层与底层的湍流混合较强,中层混合较弱。在深水区风生混合和潮致混合各自扩展的深度范围有限,两种混合的影响无法贯通整个水体,这就造成了中层海水湍流混合较弱的现象。在浅海,底混合层与上混合层的影响范围可以相互连通,从而导致海水在铅直方向上的混合较强。同时对比热扩散系数与湍扩散系数,发现两者的量值与分布特征均相似。5.南黄海湍流混合在上层主要是受到风的影响,底层混合主要受到局地潮流的影响。夏季中部水体为黄海冷水团所覆盖,虽然黄海冷水团存在着年际变化特征,但是其水体内部相对稳定,同时强的跃层阻碍了湍流能量向下传递,最后会出现中部水体湍流混合较弱这种情况。黄海暖流是一支底部稳定的流动,其受地形影响,底部产生较大的流速剪切,使其底部的混合相对较强。同时,黄海暖流限制了高混合区的垂向加深,导致湍流混合出现“高-低-高”的三层结构,海洋中层弱的湍流混合也抑制了黄海暖流高温高盐水向中上层的扩散。

苏劼[7](2017)在《跃层谱表达法及自适应识别对南黄海西部温跃层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2006-07的温盐实测资料,分别采用海洋层结谱表达法及自适应识别,和传统跃层确定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对两种方法在识别跃层时,对各种不同类型跃层的确定结果进行比较。形成海洋层结谱表达法及自适应识别下的“五点三要素图”,传统跃层确定方法下的跃层深度、及强度要素平面分布图,分析夏季跃层的分布特点,分析表明:1)夏季温跃层产生的普遍原因是海表由于太阳辐射温度升高,与下层水间的温差导致温跃层产生,温跃层深度自西向东,随水深增大而增大,强度强的温跃层深度较浅厚度较薄,强度弱的温跃层深度较深厚度较大。2)夏季逆温跃层是由于黄海暖流残余水与黄海冷水团的共同作用产生的。3)跃层谱表达法及自适应识别法更加完整地确定、表达了跃层。没有人为规定最低标准,检测结果更加客观。在多跃层的确定中没有忽略温度垂向梯度中客观存在的变化,更加细致地体现出了其实际情况。此外,本文利用南黄海西部2007-04的温盐实测资料,细致的分析了该海区的逆温跃层特征。采用海洋层结谱表达法及自适应识别,得到逆温跃层的“五点三要素”,形成强度要素平面分布图。分析表明,逆温跃层的存在与黄海暖流水有直接的关系:1)4月份,黄海暖流水受到的海面冷却仍是产生逆温跃层的普遍原因,在该海区黄海暖流向北延伸和向两侧拓展的区域都有该种类型的逆温跃层存在,位置相对较浅;2)但在偏南的黄海暖流主干区,海面冷却产生的效应被主流区的热量补充所抵消,逆温跃层很弱甚至消失,这是该月份逆温跃层分布区向北退缩并在南部中心附近呈现缺失区的主要原因;3)南下的鲁北沿岸流水的冷水叠加在黄海暖流水的暖水上方,使逆温跃层加强,使得冷暖水的作用区成为强逆温跃层区;4)黄海暖流左侧冷沿岸流水及右侧冷水的前端向黄海暖流楔入,其前端往往覆盖在底层高温高盐的黄海暖流水上方形成下逆温跃层,从而形成双逆温跃层。这些特点,较以前认知更加客观、全面、细致和准确。

胡放,于非,王建丰,司广成,李昂,周文正[8](2016)在《黄海暖流源区附近温盐结构及其季节变化》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究不同季节下黄海暖流在源区的状态,利用韩国海洋数据中心(Korea Oceanographic Data Center)发布的水文数据,对黄海暖流源区附近温盐结构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状态下对马暖流在济州岛东南存在向西向入侵的趋势,其入侵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最强,冬、春季开始减弱,夏季最弱。济州岛西侧,约在33°30′N、125°30′E处存在一支伸向西北的高盐舌,该高盐舌盐度同样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最强,春季开始减弱,夏季降至最低,秋季盐度开始缓慢回升。黄海区盐度的变化要滞后于对马暖流区盐度变化。冬季朝鲜沿岸水南下入侵程度最强,能到达34°N以南的位置。

李昂[9](2016)在《黄海冷水团年际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利用国家标准断面温、盐调查数据以及韩国海洋数据中心温、盐数据,分析了黄海冷水团温、盐的年际变化特征,结合多种气候资料分析了黄海冷水团的多种影响因素,最后利用数值模式敏感性实验研究了冬季风的动力效应对黄海冷水团不同核心温度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北黄海冷水团温度及其北部锋面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北黄海冷水团中心最低温度具有升温趋势,北部锋面强度具有减弱趋势。冬季海温,气温,辐射通量以及经向风速都对北黄海冷水团的温度存在影响,东亚冬季风的年际变异是影响北黄海冷水团温度年际变化的重要机制,ENSO循环通过与东亚冬季风的相互作用与北黄海冷水团温度产生联系。(2)北黄海冷水团盐度中心存在轻微下降趋势,盐度锋面与盐跃层表现出减弱的趋势,说明北黄海冷水团盐度与周围水团差异变小。黄海暖流入侵,北黄海区域蒸发降水通量,冬季风强度都是北黄海冷水团的重要影响因素。(3)南黄海冷水团两个核心的温度长期趋势不同,西部核心温度升高,东部核心温度降低。南黄海冷水团西部核心受到冬季黄海暖流入侵、冬季气温以及冬季经向风的影响。东部核心的降温趋势主要受到夏季过程的影响。黄海冷水团东部核心区域夏季所获暖水减少以及温跃层增强分别抑制了冷水团东部核心的水平以及垂直热输送,二者共同造成了东部核心的降温趋势。其中暖水入侵对的减弱可能由南黄海冷水团环流减弱所造成,温跃层增强主要受到海表温度升高以及深层热输送减少的影响。(4)南黄海冷水团盐度存在下降的长期趋势。南黄海冷水团盐度受到冬季黄海暖流高盐水入侵、黄海暖流源区盐度、蒸发降水通量以及长江流量的影响。济州岛西南海域盐度降低的趋势说明黄海暖流源区盐度下降,导致南黄海冷水团盐度下降。西北太平洋表层水的淡化趋势是入侵黄海高盐水淡化的原因。淡水通量首先影响表层盐度,通过冬季强混合以及环流作用影响到黄海冷水团区域。月平均蒸发降水信号和长江径流信号与南黄海冷水团第一主成分存在6个月左右的的滞后相关。(5)强(弱)冬季风作用下,较大(小)的黄海南北部海表面高度差,驱动出较强(弱)黄海暖流,使得北黄海及南黄海东部区域升(降)温,导致夏季北黄海冷水团及南黄海冷水团东部核心区域升(降)温,强(弱)冬季风驱动的强(弱)黄海西侧沿岸流使南黄海西部温度降低(升高),导致南黄海冷水团西部核心温度降低(升高)。

胡放[10](2016)在《黄海暖流源区附近水团特性及其季节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韩国海洋数据中心(KODC)发布的温盐资料、HYCOM模式模拟的数据及卫星高度计的数据,结合利用水团分析的方法,对对马暖流源区的水团分布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一年之中,研究海区内一共出现了对马暖流水、对马暖流水黄海分支、黄海混合水、东海混合水、长江冲淡水、黄海冷水团及朝鲜沿岸水7种水团。对马暖流水在济州岛西南存在西向入侵的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对马暖流水在整层都有分布,春季到夏季,其入侵趋势逐渐减弱,且分布深度逐渐降低,秋季开始对马暖流在底层的入侵迅速增强,甚至超过冬季。2)对夏季对马暖流水黄海分支的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对马暖流源区,50m以浅的层次为台湾暖流延续体的外侧分支携带的台湾暖流水,50m以深的层次为黑潮在九州西南的入侵(Kuroshio Branch Current west of Kyushu,简称KBCW)携带的黑潮水;台湾暖流水并不能绕过济州岛进入黄海内部,最终从济州岛以东的海域进入对马海峡;夏季对马暖流水黄海分支主要起源于KBCW。

二、冬至初春黄海暖流的路径和起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至初春黄海暖流的路径和起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qua/MODIS数据研究黄海暖流的强度及其时空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方法
        2.2.1 黄海暖流的月际变化分析
        2.2.2 黄海暖流的年际变化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黄海暖流的月际变化分析
        3.1.1 特征值提取
        3.1.2 黄海暖流各月强度和南北位置变化
    3.2 黄海暖流强度与时空变化的特点
    3.3 黄海暖流的年际变化分析
        3.3.1 黄海暖流最北位置的年际变化
        3.3.2 黄海暖流A区平均温度的变化
        3.3.3 黄海暖流强度的变化
        3.3.4 黄海暖流年际变化对ENSO的响应
4 黄海暖流变化的机制分析
    4.1 利用特征等温线表征黄海暖流的优缺点
    4.2 探讨黄海暖流强度与区域A海表温度的关系
    4.3 黄海暖流时空变化的原因探讨
5 结论

(2)南黄海冷水团准同步累积耗氧量和无机碳 ——生态系统代谢与水文过程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海水碳酸盐体系
    1.2 海洋酸化及其潜在的生态环境效应
    1.3 近海海水酸化的区域性研究
    1.4 黄海的季节性酸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1.6 论文框框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航次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分析
    2.4 其他碳酸盐体系参数的计算与数据质量评价
    2.5 历史数据的获取
第三章 黄海2019年的水文参数与碳酸盐体系要素时空变化
    3.1 水文背景
    3.2 溶解氧和碳酸盐体系参数
        3.2.1 溶解氧
        3.2.2 总碱度(TAlk)
        3.2.3 溶解无机碳(DIC)
    3.3 pH_T和Ω_(arag)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黄海冷水团准同步累积耗氧量和无机碳
    4.1 春季的生物地球化学调控
    4.2 夏秋季冷水团内底层水体的耗氧酸化
        4.2.1 生态系统代谢对冷水团耗氧酸化的调控
        4.2.2 冷水团内耗氧酸化速率的变化
    4.3 基于端元混合模型分析水文过程的影响
        4.3.1 水团分析与端元值框定
        4.3.2 三端元模型计算与误差分析
        4.3.3 春季水文过程对年度初始状态的控制
        4.3.4 夏秋季水文过程对冷水团无机碳累积的影响
    4.4 酸化指标与ΔDIC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果与启示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实践活动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黑潮东海分支及其变异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及其生态学意义
        1.1.1 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类群组成
        1.1.2 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研究方法
        1.1.3 海洋中浮游植物的分布状况与生态学意义
    1.2 中国近海有害藻华发生情况及其危害效应
        1.2.1 中国近海有害藻华发生情况概述
        1.2.2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有害藻华发生情况及其危害效应
        1.2.3 影响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有害藻华的主要因素
    1.3 黑潮东海分支及其变异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的影响
        1.3.1 黄、东海海域环流概况
        1.3.2 黑潮及其东海分支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调查海域与研究方法
    2.1 调查海域
    2.2 采样方法
    2.3 样品分析
        2.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3.2 流式分析法
        2.3.3 形态学分析
    2.4 水团分析
    2.5 统计分析
第3章 黄、东海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状况及其与黑潮分支的关系
    3.1 调查结果
        3.1.1 调查海域的温度和盐度状况
        3.1.2 微型与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丰度与分布状况
        3.1.3 主要有害藻华原因种的丰度与分布状况
        3.1.4 黄、东海海域浮游植物种类分布及其与水团的关系
        3.1.5 黄、东海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及聚类分析
    3.2 讨论
        3.2.1 黑潮东海分支对黄、东海海域的影响
        3.2.2 黄、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3.2.3 黄、东海浮游植物分布特点
        3.2.4 原绿球藻对黑潮东海分支的指示意义
    3.3 小结
第4章 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动态变化及其与黑潮东海分支变异的关系
    4.1 调查结果
        4.1.1 长江口邻近海域温度和盐度的动态变化
        4.1.2 长江口邻近海域黑潮东海分支的动态变化
        4.1.3 长江口邻近海域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的动态变化
        4.1.4 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的动态变化
        4.1.5 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与温度、盐度和水团的关系
    4.2 讨论
        4.2.1 长江口邻近海域黑潮东海分支的季节变异
        4.2.2 黑潮东海分支的季节变异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的影响
        4.2.3 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发生情况
        4.2.4 黑潮东海分支及其变异在有害藻华监测预警中的意义
    4.3 小结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分支的确认及形态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 资料收集
3 基于调查资料对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分支的发现与确认
    3.1 大面调查资料对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温盐水舌的反映
        3.1.1 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的暖水舌形态结构分析
        3.1.2 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高盐水舌的发现和形态结构分析
        3.1.3 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的暖水舌和高盐水舌比较分析
    3.2 近底式潜标观测对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分支的佐证及过程分析
        3.2.1 余流时间序列的过程分析
        3.2.2 余流向、流速联合概率分布
        3.2.3 海面风、近海面余流和余水位变化的时间序列联合分析
        3.2.4 M站潜标观测佐证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分支的综合分析
4 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暖盐水舌形态结构的机理分析
5 结论

(5)渤、黄海风生流场季节循环时空模态与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季节平均风应力场与年际变异
    2.2 季节平均风生环流与年际变异
    2.3 风生环流季节循环时空变化
3 结论

(6)南黄海水文环境季节变化与湍流混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海概况
    1.2 南黄海气候
    1.3 南黄海冷水团研究
    1.4 黄海暖流研究
    1.5 湍流混合研究
        1.5.1 湍流混合观测技术
        1.5.2 湍流混合研究现状
    1.6 科学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据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资料介绍
        2.1.1 温、盐数据资料
        2.1.2 锚系海流数据资料
        2.1.3 湍流数据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温盐数据资料处理与质量控制
        2.2.2 湍流数据资料处理与质量控制
第三章 南黄海水文环境季节变化研究
    3.1 2006年-2007年南黄海水文环境季节变化
        3.1.1 2006年夏季的温盐结构
        3.1.2 2006年冬季的温盐结构
        3.1.3 2007年春季的温盐结构
        3.1.4 2007年秋季的温盐结构
    3.2 2014年-2015年南黄海水文环境季节变化
        3.2.1 2014年春季的温盐结构
        3.2.2 2014年秋季的温盐结构
        3.2.3 2015年夏季的温盐结构
        3.2.4 2015年冬季的温盐结构
    3.3 小结
第四章 南黄海暖流与黄海冷水团的季节演变
    4.1 大面调查温盐特征分析
    4.2 锚系实测资料分析
    4.3 南黄海冷水团与黄海暖流之间的相互作用
    4.4 小结
第五章 南黄海湍流混合研究
    5.1 南黄海海区湍混合的时空分布特征
        5.1.1 2006年夏季南黄海35°N断面湍混合特征
        5.1.2 2006年冬季南黄海35°N断面湍混合特征
        5.1.3 2007年秋季南黄海35°N断面湍混合特征
        5.1.4 2015年春季南黄海35°N断面湍混合特征
        5.1.5 小结
    5.2 南黄海海区热混合的时空分布特征
        5.2.1 2006年夏季南黄海35°N断面热混合特征
        5.2.2 2006年冬季南黄海35°N断面热混合特征
        5.2.3 2007年秋季南黄海35°N断面热混合特征
        5.2.4 2015年春季南黄海35°N断面热混合特征
        5.2.5 小结
    5.3 南黄海暖流与黄海冷水团对湍流混合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跃层谱表达法及自适应识别对南黄海西部温跃层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南黄海的地理环境状况
    1.2 南黄海环流和水团状况
        1.2.1 黄海暖流
        1.2.2 黄海冷水团
        1.2.3 沿岸流系
    1.3 南黄海跃层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第二章 海洋跃层的谱表达法及自适应识别方法
    2.1 全水层海洋层结谱表达法
    2.2 跃层的自适应检测
    2.3 表征跃层的“五点三要素”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南黄海西部2006年 7 月温跃层
    3.1 数据介绍
    3.2 处理方法
    3.3 跃层类型
        3.3.1 无跃层
        3.3.2 单跃层
        3.3.3 双跃层、多跃层
        3.3.4 逆跃层
    3.4 跃层特征属性平面分布
        3.4.1 深度
        3.4.2 强度
    3.5 跃层成因分析
        3.5.1 温跃层形成的原因
        3.5.2 逆温跃层成因
        3.5.3 多跃层成因
    3.6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南黄海西部2007年 4 月逆温跃层
    4.1 数据介绍
    4.2 处理方法
    4.3 逆温跃层分布特征
        4.3.1 逆温跃层分布特征
        4.3.2 逆温跃层强度分布特征
        4.3.3 多逆温跃层分布特征
        4.3.4 与历史结果的对比分析
    4.4 逆温跃层成因分析
        4.4.1 逆温跃层形成的普遍原因
        4.4.2 逆温跃层缺失区的形成原因
        4.4.3 强跃区的形成原因
        4.4.4 双跃层的形成原因
    4.5 本章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8)黄海暖流源区附近温盐结构及其季节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方法及断面位置
2 底层水的平均分布
    2.1 底层水年平均水平分布
    2.2 底层水的季节性分布
3 调查海区海水的垂直分布
    3.1 对马暖流水的季节性分布
    3.2 黄海海区温、盐断面结构
4 结语和讨论

(9)黄海冷水团年际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海地形
    1.2 黄海气候状况
    1.3 黄海暖流研究
    1.4 黄海冷水团
        1.4.1 黄海冷水团形成机制
        1.4.2 黄海冷水团环流结构
        1.4.3 黄海冷水团季节变化
        1.4.4 北黄海冷水团年际变化
        1.4.5 南黄海冷水团年际变化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数据资料与模式介绍
    2.1 数据资料介绍
        2.1.1 国家标准断面调查资料
        2.1.2 韩国海洋数据中心(KODC)数据
        2.1.3 ERA-interim数据
        2.1.4 简单海洋数据同化系统(SODA)资料
        2.1.5 混合坐标海洋模式(HYCOM)数据
        2.1.6 海洋-大气综合数据集(COADS) 数据
        2.1.7 World Ocean Atlas 2013 (WOA13) 数据
        2.1.8 Objectively Analyzed air-sea Fluxes(OAFlux)数据
        2.1.9 海表面高度数据
        2.1.10 海表面温度数据
        2.1.11 长江径流数据
        2.1.12 NINO 3.4 指数数据
    2.2 分析方法介绍
        2.2.1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
        2.2.2 相关性分析及置信度检验
        2.2.3 小波分析
        2.2.4 线性趋势分析
        2.2.5 地转流计算方法
    2.3 模式介绍
        2.3.1 控制方程组
        2.3.2 坐标系统
        2.3.3 边界条件
        2.3.4 垂直混合方案
    2.4 模式配置
    2.5 模式验证
        2.5.1 潮汐验证
        2.5.2 水位验证
        2.5.3 温度验证
        2.5.4 流场验证
第三章 北黄海冷水团温度、盐度年际变化
    3.1 北黄海冷水团温度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
        3.1.1 北黄海冷水团温度年际变化
        3.1.2 影响北黄海冷水团的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3.2 北黄海冷水团盐度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
        3.2.1 北黄海冷水团盐度年际变化
        3.2.2 北黄海冷水团盐度年际变化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黄海冷水团温度、盐度年际变化
    4.1 南黄海冷水团温度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
        4.1.1 南黄海冷水团东西部冷核的温度年际变化
        4.1.2 南黄海冷水团西部冷中心温度年际变化影响因素
        4.1.3 南黄海冷水团东部冷中心温度年际变化影响因素
    4.2 南黄海冷水团盐度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
        4.2.1 南黄海冷水团盐度年际变化
        4.2.2 南黄海冷水团盐度年际变化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冬季风对黄海冷水团的影响
    5.1 冬季风应力强迫
    5.2 黄海冷水团对不同冬季风强迫的响应
    5.3 冬季黄海温度对不同冬季风强迫的响应
    5.4 冬季黄海流场对不同冬季风强迫的响应
    5.5 冬季黄海海表面高度对不同冬季风强迫的响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黄海暖流源区附近水团特性及其季节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对马暖流的多源特性
        1.1.2 对马暖流的季节变化
        1.1.3 黄海暖流的季节变化及其维持机制
        1.1.4 水团分析研究现状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黄海暖流源区水团分析
    2.1 资料说明及研究方法
        2.1.1 资料说明
        2.1.2 研究方法
    2.2 海区的水团划分
    2.3 调查海区温、盐水平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
        2.3.1 冬季海区温盐水平分布
        2.3.2 春季海区温盐水平分布
        2.3.3 夏季海区温盐结构
        2.3.4 秋季海区温盐水平分布
        2.3.5 底层盐度的季节变化
    2.4 关键断面的温、盐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2.4.1 126°E断面温、盐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2.4.2 315断面温、盐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2.4.3 317断面温、盐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2.4.4 313断面温、盐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2.4.5 312断面温、盐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季对马暖流水黄海分支的起源
    3.1 HYCOM模式资料介绍
    3.2 台湾暖流延续体北侧分支及其季节变化特征
    3.3 2011年夏季黄海暖流源区水团分析
        3.3.1 2011年夏季海区温、盐水平分布
        3.3.2 2011年夏季关键断面温、盐垂直分布
    3.4 关于夏季济州海峡流来源的猜想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四、冬至初春黄海暖流的路径和起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qua/MODIS数据研究黄海暖流的强度及其时空变化[J]. 曹友华,朱乾坤. 海洋预报, 2021(06)
  • [2]南黄海冷水团准同步累积耗氧量和无机碳 ——生态系统代谢与水文过程的调控[D]. 虞思青. 山东大学, 2021(12)
  • [3]黑潮东海分支及其变异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化的影响研究[D]. 赵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
  • [4]黄海暖流抵近青岛近海分支的确认及形态结构特征[J]. 熊学军,胡筱敏,郭延良,于龙,陈亮,薛宇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7)
  • [5]渤、黄海风生流场季节循环时空模态与变异[J]. 石强.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8(04)
  • [6]南黄海水文环境季节变化与湍流混合研究[D]. 魏传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08)
  • [7]跃层谱表达法及自适应识别对南黄海西部温跃层的应用分析[D]. 苏劼.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7(12)
  • [8]黄海暖流源区附近温盐结构及其季节变化[J]. 胡放,于非,王建丰,司广成,李昂,周文正. 海洋科学, 2016(07)
  • [9]黄海冷水团年际变化研究[D]. 李昂.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6(08)
  • [10]黄海暖流源区附近水团特性及其季节变化[D]. 胡放.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6(02)

标签:;  ;  ;  ;  ;  

冬至早春黄海暖流的路径和起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